当前日期:

目录

一、报刊
县地方报纸主要有《太湖镜报》、《新太湖》、《太湖日报》、《太湖新干报》、《太湖青年日报》、《太湖日报·太湖青年日报联合报》、《民言通讯》、《太湖报》等8种。
《太湖镜报》,民国2年(1913)创刊,不久因故停刊。民国8年由于受新民主主义文化影响,又得以复刊。三日一刊,七日增印副刊。曹进堂、李淑道先后担任主编。民国12年,因揭露县长高寿恒贪赃枉法,再次被勒令停刊。
《新太湖》,民国25年创刊,始称《熙报》,王修身题写报名。28年6月1日改为《新太湖》,经国民政府内政部和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批准公开出版发行,登记号码为警字4275号、中字2362号。发行人张威遐。日报,四开二版,石印,一版发国际国内消息,二版发本县消息及刊登广告。每期印500份,向立煌(当时省府所在地,今金寨县)与本县各机关及乡、镇、保和本地区各县报社发送。本埠月价四角,外埠月价五角,零售价每张五枚铜板。社址先在圣公会,后迁至县党部院内。27年,国民党(左派)县党部书记长李文涛接管该报,并派进步人士孙觉担任总编,积极宣传抗日。29年,日本军进犯太湖,报纸停办。32年得以恢复,重新登记,为内政部警字7685号,中华邮政特许挂号立卷,社址设文庙内,发行人蔡威,每份月价20元。34年7月,改《新太湖》报为《太湖日报》。
《太湖日报》,国民党太湖县党部机关报纸,发行人周之平、余志穆、辛志平,日报,毛边纸,石印,四开两版,每版2000字左右,印数200份左右,每月订费4元(法币),发行全县31个乡镇。社址在厅门口(一说在文庙内)。
《太湖青年》,民国33年7月20日创刊,因经费不足,不久纳入《太湖日报》第二版。
《太湖青年日报》,民国34年2月1日创刊,三青团太湖县分团机关报,徐若美题签刊头,社长刘干,发行人由分团主任马学衡兼任,编辑由分团宣传股长姜淀波兼任。石印,四开两版,毛边纸或报纸印刷,每月编一至两期文艺版,配合纪念节日,发表一些诗歌、散文作品。每期印数100份,每份报纸4元(法币),社址在县城西门外怀德巷内。
《太湖日报·太湖青年日报联合报》,由《太湖日报》和《太湖青年日报》合刊,民国35年11月16日正式发刊。社长周之平,副社长张文聪,编辑吴定中,记者张光华,誊写李诗敏、李月霞。日报,四开两版,石印。每期印数300份。社址在柯家弄商会。是年年底《联合报》停刊,恢复《太湖日报》,社长辛治平,副社长兼编辑吴定中,记者汪军仁,誊写吴意民、辛文睦,收音员汪有功。社址在厅门口。38年停刊。 《太湖新干报》,旬刊,民国33年元月复刊(创、停时间无考),县长隆武功题签报头,发行人陈学海,社址在县联络站院内。
《民言通讯》,民国36年9月创刊。
《太湖报》,1957年7月创刊,中共太湖县委机关报,日报,四开四版,县内发行。转载上级报刊社论及重要文章,报导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消息,刊登本县通讯,并辟有文艺版,选发本县业余作者各种文艺作品。1961年2月4日,因国民经济调整,奉命停刊。
《太湖文史资料》,1983年10月创刊,不定期,32开本,由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印,赵朴初题写刊名,内部发行。每期印数1500—2000本。选登反映县有史以来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发展情况的文章,介绍本县重要历史事件、典型人物、民俗风情、文物古迹。体裁以回忆录、访问记、调查报告为主,亦有研究性的文章。
二、广播
1、有线广播
民国时期,本县无广播事业,29年(1940)前后,无线电爱好者汪少伦试装了四部3—5灯再生式直流电子管收音机。
1951年11月,县收音站建立,收记中央及省电台广播,供县党政领导参阅,并为县领导机关召开的大会扩音。收音站人员还不定期肩挑收音机、电池箱及喇叭,到乡村进行广播宣传。1952年,县城主要街道安10瓦和15瓦高音喇叭各2只,每天中午播音两小时,转播中央及省台新闻,播放文艺节目。
1955年,县广播站成立,开展农村有线广播工作,借用电话线路,将信号送到乡政府,乡以下架专线,全年共架设专线75公里,安装舌簧喇叭1400只。当年10月1日开始向全县播音,每天从18时起,播音两小时。1958年,县广播站人员增加到6人,每天早晚各播音一次,每次2—3小时,本县新闻由《太湖报》编辑部供稿。
1960年,县广播事业落入低潮,工作人员只剩2人,农村广播线路逐渐损坏,每天晚上有电时转播1小时。1962年3月,因自然灾害和国民经济困难,按省人民委员会文件规定,县广播站停办,留工作人员一人,看守站内设备。
1963年5月,县广播站恢复播音,正式工作人员2人,临时工3人。县城安高音喇叭5只,入户舌簧喇叭316只,入户喇叭按月收维护费。每晚播音3小时,其中“本县新闻”由县委宣传部供稿。
1969至1970年,县广播事业发展迅速,县广播站工作人员增加到17人,县站除负责日常广播工作外,还行使对区、公社广播站的领导管理职权。此时,区、公社广播站相继建立,每个公社站配集体工人2—3名,负责广播线路、喇叭安装和维修,接转区站信号,不定时自办文字和文艺节目。区、公社有广播专线1780公里,喇叭22897只,通播率公社为41%、大队为50.2%、生产队为57%。同年底,全县开始应用电话线路传送广播载波信号,解决了广播和电话信号不能同时传递的矛盾,县至区站为11千周残留单边带调幅载波,区至公社站为30干周双边带调幅载波。
1976年,为解决电话载波与广播载波的矛盾,县广播站着手县至区、公社站广播专线建设,抽调部分社站职工来县组成水泥杆生产班,当年自制5.5米水泥杆100根。1977年底,全县有广播喇叭83755只,入户率92%。同时,个人拥有的收音机、录音机也逐年增多。
1979年,相继撤销区广播站,县站信号直接送到公社广播站。同年,县广播站被安庆行署评为先进集体,获“广播建设、一年巨变”奖旗一面。吴松桂、宋远深、倪耕园获地区先进个人一等奖。至1980年止,共建县至区、公社广播专线121.41公里,其中通江亭、小池、花园地下线34.41公里,通黄镇、牛镇等山区明线87公里。
1985年,全县喇叭总数65979只,入户率降为62.9%,但个人拥有的收音机、录音机增加很快,达7万多台。
1985年,县广播站主要广播设备有:TV—500瓦扩音机2部,控制台2部,电唱机2部,话筒2只,捷克斯洛伐克产钢丝录音机1部,国产631型录音机2部,国产810型录音机4部,20马力柴油机1台,7.5干瓦发电机1台,430型收转机1台,春雷牌调频调幅收转机1台,601型录音机4部,602型录音机2部,中型专用半导体录音机4部,小型采访用日本产录音机3部,普通收录机2部。区、乡广播站共有各类柴油机50台,发电机48台,扩音机61台,收音机40台,收转机47台,电唱机63台,话筒63只。
2、无线广播
1980年3月,县广播站倪耕园以个人名义,向中央广播事业局和省广播事业局提出“采用超短波传送县广播站信号”的建议,获准实施。11月4日,省、地负责人和技术人员来太湖实地考察,制订出小调频试验方案。同年底,从华中工学院购进一部四频道50瓦差转机,改装代用。
1981年1月,进行初试,发射天线(十字型)高7米,发射功率10瓦。4月,在花凉亭水库管理局工程队的支持下,又设计安装8米的三角形铁塔一座,发射功率28瓦,自制105兆周50瓦调频发射机1台,进行试播。5月1日,调频试验结束,建成全省县级第一个调频台,正式对全县广播,频率104.5兆周,功率50瓦,全县面积覆盖率达80%。同年4月,为配合县站调频试验,先后建立凉亭公社站(距发射天线3.2公里)、牌楼公社站(距发射天线14.5公里)、白沙公社站(距发射天线20公里)、徐桥公社站(距发射天线21公里))4个接收点,利用普通调频接收机,外加变频器,试验接收县站发出的203兆周调频信号。
1984年,建成弥陀调频转播台,发射频率90.5兆周,转播县调频台广播信号。至此,本县调频覆盖率(按乡计算)达到100%。
3、广播宣传
节目设置:根据宣传工作需要和听众对象及时间变化等设置节目。县广播站成立后,自办节目逐年增多,1985年自办节目有:《全县新闻联播》、《省、地、县一周新闻摘要》、《科技与信息》、《政策问事处》、《太湖能人》、《大家都来用广播》、《小主人》、《保健箱》、《生活顾问》、《宣传论坛》、《为您服务》、《天气预报》、《小说联播》、《文艺》、《周末一歌》等。
编辑、审批:通讯员来稿和自采稿件,经登记筛选后分发给有关编辑,编辑核实修改后填好送审标签,再送局分管负责人审批。重要稿件送县委宣传部或县委负责人审批,最后由发稿编辑安排播出。
制作、播出:文字节目,播音员根据编辑发稿标签的要求进行录音合成;文艺节目,由兼管文艺的播音员按周进行安排,并拟好送审单,送负责人审批。除天气预报为直播外,文字和文艺录音磁带由值班播音员交机务人员,由值班机务人员根据播音时间表按时播出。县站播音员以普通话播音;区、乡(公社)站编、播均由播音员承担,大都用方言播音。
通讯联络:全县每个乡(公社)都有骨干通讯员1—3人,各级站用稿主要由他们供给。为了密切与通讯员的联系,提高通讯员业务素质,每年都要召开全县或区、乡(公社)通讯报道会议。从1979年起,县站实行用稿报酬制度,来稿逐年增加。1985年,全县通讯员已发展到500人,来稿6033件,用稿4033件。
三、电视
1969年秋,县广播站购进天津产北京牌825型14寸电子管黑白电视机1台,在县人民广场用20米高五单元定向天线,收到江西庐山电视台二频道电视信号,首次收到的节目是京剧《红灯记》,观众达400多人。
1970至1976年,县城单位先后购进14寸电子管黑白电视机和屏幕高80厘米,宽100厘米的黑白投影电视机20台;弥陀区委也购进上海牌14寸黑白电视机1台,成为本县农村第一个有电视机的单位。
1977年安庆大龙山电视台开播后,本县县城及畈区的机关、厂矿纷纷购买电视机,是年底,全县有各种电视机53台。
1981年,县广播站购进华中工学院50瓦电视转播机1台,春节期间进行转播试验,接收1频道,转播10频道,老县城内接收效果良好。5月1日,县第一座电视差转台建成,正式转播中央及省电视台节目。同年,省广播局分配给县14寸日立牌彩色电视机3部,其它各种型号的彩色电视机也开始涌入本县。
1982年6月,省广播电视厅正式指配太湖小功率电视转播台频道。年底,全县有黑白电视机1570台,彩色电视机73台。
1984年7月,为扩大电视覆盖面,县广播局购进成都产10频道100瓦电视发射机1台,电视覆盖半径达到8公里。10月,县建成第一个农村电视差转台——弥陀区电视差转台。台址在弥陀镇的螺丝转顶山,功率50瓦,天线高度为15米,双层十字天线定向发射。接收1频道,发射6频道。覆盖半径为5公里。
1985年初,县电视差转台首次插播节目,开始是插播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以后又插播《县人大政协会议实况》、《太湖在前进》等新闻及一些赞助广告。是年底,全县有各种型号黑白电视机11018台,彩色电视机532台。
四、录、放像
1984年11月,县广播电视服务公司购进日本产370型录放机1部,配置4台18寸至22寸彩色电视机和一套发电设备,组成第一个放像队,在县城乡进行营业性放像。嗣后,全县一些单位和个人陆续办起放像队,后经过整顿验收,只剩下县广播电视服务公司、电影公司、总工会3个营业性放像队。磁带由县电影公司供给,内容为电视剧和电影故事片,每场门票0.25元。除此,本县一些科研教学单位也购买了电视录放设备,进行教学、服务等非营业性的放映。
1985年5月,为加强对录、放像事业的管理,县成立由县委宣传部、广播电视局、公安局、文化局、教育局、工商局等单位负责人组成的音像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音像制品的监督、检查、管理工作。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