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机构
建国前,县内没有作物保护机构,也无专业植保技术人员;农村缺乏植保知识,对作物病虫危害,无计可施。
建国以后,1955年设立沿江棉区检疫点,同年底,县农业局确定专人负责棉花和水稻的病虫防治工作。1962年,建立棉花病虫测报点。同年县农科所确定专人负责水稻病虫测报工作,每年印发《病虫情报》15期,1966年停止。1970年春,建立宿松县水稻病虫测报站和棉花病虫测报站。1973年,设立县植保站。1976年,分别设立沿湖水稻病虫测报站、丘陵地区水稻病虫测报站、山区水稻病虫测报站。1975~1978年,全县41个公社均建立了病虫测报点,负责调查和病虫测报。
主要病虫害
宿松县地形复杂,农作物种类繁多,常年病虫害有几十种:
水稻虫害中,三化螟、二化螟、稻苞虫等早在民国时期就有危害。
50年代和60年代前期,仍以三化螟、二化螟、稻苞虫的危害为主,但稻蝗也时有发生。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除上述3种病虫害外,晚稻有稻纵卷叶螟、稻叶蝉、稻飞虱、稻蓟马和大螟等上升为主要害虫。褐飞虱1974年开始暴发,晚稻枯倒不下万亩,以后年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80年代由于杂交稻的推广,水稻虫害发生了变化,三化螟、褐飞虱逐步下降,白背飞虱急剧上升,成为晚稻最主要的害虫。早稻稻瘟病和纹枯病年年流行,虽经防治,每年损失稻谷少则几十万斤到几百万斤,多则1000~2000万斤。
棉花害虫全县主要有五种:棉蚜、棉铃虫、棉叶蝉、红铃虫和棉花叶螨。其中棉铃虫在70年代为害最甚。80年代开始下降。棉花叶螨1981年大发生。除上述五种害虫外,斜纹夜蛾在60年代后期有两年暴发成灾,小地老虎、玉米螟、育蝽象、金刚钻、造桥虫、棉马每年均有一定程度的危害。棉花病害中,苗期有炭殂病、立枯病和猝倒病;铃期有红腐病、红粉病、黑果病、铃疫病和不同程度的棉红叶茎枯病。1973年至1981年,棉花检疫性病害调查中,发现复兴大兴一带有棉花枯萎病。
经常发生并造成一定程度危害的其它主要病虫害中有:小麦赤霉病、条锈病(1983年大发生)和粘虫(1966年大发生);油菜菌核病、花生青枯病、茶树小绿叶蝉和茶毛虫(1984年大发生);柑桔潜叶蛾;棉花叶螨和锈壁虱:山芋天蛾;蔬菜类蕃茄青枯病、白菜软腐病和菌核病。
鼠害在50年代以前较少发生,80年代以来,由于过多地使用化肥、化学农药,使病虫害主要天敌~~猫、蛇减少,农田鼠害日趋严重,开始仅危害晚稻秧田。近几年发展到危害早稻秧田和其它农作物,甚至啃食果树苗木。据统计,1982年至1985年,每年鼠害损失粮食13万斤,秧田受害面积为260多亩,家禽被害20多万只。
病虫防治
50年代对各种病虫提出“治早、治小、治了”的方针。因此,对病虫的发生量、发展趋势未加考虑,增加了病虫防治成本,杀死了害虫的许多天敌,同时有些害虫增强了抗药能力,以致越防治越严重。70年代提出“以防为主,防重于治”,以及防治指标法(如水稻三化螟的卵块每亩在30块以上,稻纵卷叶螟造成百丛水稻有15片以上的叶片初卷,纹古病发病率分孽期在10%以上,才需进行药物防治),降低了用药量,提高了防治效果。
防治措施:一般分为农业防治、种子处理、药剂防治、生物防治几种。
农业防治50年代曾推行冬季铲田埂,以减少病虫的冬季转株寄主。对水稻白叶枯病、纹枯病采用广抗病品种,浅水勤灌、中期适时烤田,后期控制氮肥等措施。对稻螟虫,50年代采取拾去稻田稻根,田内冬不灌水,春深灌水的办法,以冻死、淹死越冬螟虫。70年代推广“万家灯火”,进行点灯诱蛾,消灭成虫。对麦锈病、赤毒病和白粉病,则采用清沟沥水、防止湿害、氮肥早施等办法。洲区对棉花虫害采取点灯诱蛾、柳把诱蛾、糖醋诱蛾等办法消灭成虫。同时采取轮作换茬,防治棉花、花生、油菜的病害。山芋高剪苗,防止黑斑病。
种子处理是将水稻、小麦、棉花普遍进行泥水选种,或用1%的石灰水浸种,消除因病害造成的不饱种子及小麦线虫病粒。棉花普遍推广“三开一凉”温汤浸种,呋喃丹或“3911”拌种。豌豆、蚕豆种采用开水烫种。
药剂防治50年代,农民一般用石灰粉、稻草灰在受害苗田扬撒,还用烟草石灰水、桑叶水、土制油乳剂(棉油、肥皂和碱加水拌和)等防治棉花蚜虫,收效不大。1952年,开始用农药防治病虫害。
稻区50年代至60年代主要用“六六六”药粉防治稻螟虫;稻苞虫、稻蝗的防治则多是采用人工捕杀的方法。70年代全面推广化学防治,化学农药用量达到高峰,绝大多数为杀虫剂。1972年全县化学农药销售量为1209吨,是历史上最高年份。除采用“六六六”、“DDT”第一代农药外,还采用第二代农药苏化203、1605、1059、杀螟松、马拉硫磷和敌百虫。80年代剧毒的1605、1059使用量大减,一般采用高效低毒农药。
棉区1955年采用溴化甲烷薰蒸棉籽,棉田采用“六六六”、“DDI”、鱼腾精、石硫合剂,棉油皂等防治棉花虫害。同时还动用飞机喷药防治红铃虫。60年代以来,群众根据虫情预报准时采用高效低毒的“敌杀死”、“托布津”等农药喷洒,防治虫害。
80年代以来,开始转为综合治理,由单一的防治病虫害转变为病、虫、鼠、草一齐抓,由原来只抓水稻,棉花防治工作转为早粮、蔬菜、油料、柑桔、茶、桑综合防治,同时对植物进行检疫,选用抗病良种等综合措施,立足于维持生态平衡。第三代菊酯类农药的推广使用,恶性循环开始得到改善。
生物防治70年代曾在粮产区推广使用杀螟杆菌、白僵菌、金小茧蜂,80年代初用井岗霉素等益菌,防治病虫。此外,农田中的害虫天敌,如青蛙、瓢虫、稻田蜘蛛、寄生蜂、寄生蝇、蚜狮等,对农作物病虫均有防治作用。
杂草防除。水田杂草以稗子、“牛毛毡”、“油光头”、“破铜钱”、“眼子菜”等为主。旱地杂草有114种,猪秧秧、看麦娘、春蓼、波斯婆婆纳、卷耳、荠菜和野燕麦7种,为县麦田杂草的优势种,平均每平方尺有1.1~9.4株。对于这些杂草,历来采用水耕、旱锄、手拔等办法清除,用工多,劳动强度大,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曾试以敌稗乳剂、杀草丹除草醚等防除农田杂草,因认识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未能全面推广,杂草清除仍以人工为主。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