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塘堰
古塘堰旧志称,明成化年间,境内即有塘堰数百处。据康熙版《安庆府志》记载,宿松圩、堤、塘、堰486处;民国版《宿松县志》则云有陂5处,堰40处,塘39口,未名塘110口。
历史名塘一览表
建国后的50、60年代遵照毛泽东同志“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指示,按照“以蓄为主、蓄泄兼施”的方针,根据“民办”和“公助”的原则,政府引导群众对建国前遗留下来的塘、堰、沟坝分年整修、挖深,并逐年兴修了部分新塘堰。据1956年调查统计,全县共有塘11533口,堰2118座;其中抗旱能力为20~30天的有6551处,灌田15.3万亩,占总水田面积的41.5%;能抗40天旱灾的有3041处,灌田10万亩,占水田面积的27%。经过10年兴修水利,到1966年,全县塘堰有23787处,总水面4.8万亩,引蓄水量7106.8万立方米,兴利容量4975万立方米,亩均水156立方米。抗旱能力为40天无雨不旱。
钓黄灌区通水后,山丘地带的渠系高程以下的塘堰,在调节渠道灌溉和蓄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历史名塘一览表
建国后的50、60年代遵照毛泽东同志“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指示,按照“以蓄为主、蓄泄兼施”的方针,根据“民办”和“公助”的原则,政府引导群众对建国前遗留下来的塘、堰、沟坝分年整修、挖深,并逐年兴修了部分新塘堰。据1956年调查统计,全县共有塘11533口,堰2118座;其中抗旱能力为20~30天的有6551处,灌田15.3万亩,占总水田面积的41.5%;能抗40天旱灾的有3041处,灌田10万亩,占水田面积的27%。经过10年兴修水利,到1966年,全县塘堰有23787处,总水面4.8万亩,引蓄水量7106.8万立方米,兴利容量4975万立方米,亩均水156立方米。抗旱能力为40天无雨不旱。
钓黄灌区通水后,山丘地带的渠系高程以下的塘堰,在调节渠道灌溉和蓄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