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度量衡演变
解放前,梁园、长乐、石塘等集镇有四五户个体制秤业,除坐地销售产品外,还走乡串户,肩挑叫卖,边售边修,方便用户。那时,本地常用的度量衡器具主要有杆秤、天平、戥秤、斛、斗、升、尺等。杆秤:又分钩秤与盘秤,商店、摊贩普遍使用。最大的杆秤,称量100至500斤。“盐卡”、草行、屠宰商通用。天平:本地通常使用的天平,叫架盘天平,称量最小到分。戥秤,是最小的计量衡器,以“分”起码,通常用以称中药、金银、绣花丝绒线等。斛:五斗或二斗五为一斛,过去粮行和地主家仓房用以量粮与收租。斗、升:斗、升分为“圆形”和“方形”两种,斗的容量,县境南北很不统一,有容米十六七斤,有容米二十斤;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尺:尺分一尺、三尺和伍尺三种,多用竹木制成,是测量长度最简单的计量器具。民国时期,曾将度量衡器改为市用制,老秤改市秤,老尺改市尺,老斗改市斗。老制都大于市制。因管理不严,群众使用不习惯,未能完全实行。
新中国建立初期,逐步取缔斗、升,改用16两制杆秤。粮食、商业、供销社部门所属粮站和基层供销社开始使用磅(台)秤。国营公司与供销社使用市尺(合老尺9寸)。私营商业仍有用旧制度量衡器。1953年统一使用市秤(1斤合旧制13.5两)。1959年统一改革秤制(16两改10两制)。从此,全县度量衡基本统一。
1960年以后,随着工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量器具由简单的竹木直尺发展为皮尺、钢卷尺、角尺。县内计量器具的种类逐渐增加,由原来的五六种发展到60多种。其中:地磅秤、电子秤、电子天平等大型高精度计量器具逐年增多,到1982年,全县有台、案秤3000台,地磅秤20台,各种天平80架,水表、电度表数万只。
二、标准化管理
1982年,计量局在店埠召开标准化会议,县直各主管部门、厂矿企业有80多人参加,交流化工、建材、种子、食品卫生、烟叶分级分等标准。其后,县计量局与农业局、粮食局、供销社、种子公司联合下达通知,拟定种子、大米、烟叶分级分等标准以及粮食局收购、供应粮油作物良种等标准。
1982年至1985年,县计量局先后对77个企业的101个产品执行标准情况进行调查,其中:执行国家标准、部颁标准的产品77个,有规定标准生产的占74.26%;无规定标准生产的26个,产品占25.74%。查后规定,有标准的执行标准;有标准还不完善就修订标准;不符合标准的限期修订或罚款;无标准的帮助企业制定标准,按标准生产。1982年以来,全县共确定省级企业1个、地市级企业标准7个、县级核定企业标准8个。执行这部分标准的企业有的产品已达到省内、国内的先进水平。
三、计量管理
1979年县计量管理部门配备了标准器,建立了计量标准。同年,培训技术力量,扩大检测业务。现有工程师1人,技师1人,计量监督员1人,计量检定员3人,质量监督员2人。分区设立衡器小组,计量技术素质不断提高。
1980年,建立衡器周期检定制度。县计量管理部门每年在午、秋两季农副产品收购旺季之前,组织检定员自带标准器对全县粮食、供销社系统、商业、企事业单位使用的衡器,进行巡回检定,普遍检修。1980年至1985年,共检查台、案秤2572台,合格率98%;杆秤3178根,其中:国营企事业单位合格率95%;个体户合格率70%;天平76架受检率95%。对检修合格的商用衡器实行挂牌营业,有利于群众监督。凡属不合格的衡器,采取登门检修或约期检修。
从1981年起,全县各个集镇普遍设置校秤、尺处,给群众随时随地校正计量、尺码的准确性。
1982年,县纺织厂原棉仓库的三吨地磅秤示值失准,过秤的棉花数据失准,配棉方案标准严重失调。后来县计量部门帮助该厂对这台至关重要的地磅秤,进行全面检修,重新安装,经检定合格,示值准确,能够准确地反映用棉数据,使生产每件纱的用棉量由原来的202公斤下降到195公斤,按正常情况每天生产42件纱计算,可节约用棉336公斤,而且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1983年,县计量局对全县卫生系统所使用的400只血压计(表)进行了一次普查,合格率只占40%。其后,根据计量法的规定,对县内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等10余种工作计量器具列入强制性检定,并对这些计量器具规定了周期检定,严格执行量、质传递和周期检定,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一致。
四、质量监督
1981年10月,省颁发《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试行办法》,县计量局配备了标准化与质量监督的专职人员,负责管理全县产品质量的监督检验工作。
为了注重产品质量,1985年12月由县经委、工商、物价、卫生防疫、标准计量等单位组成产品质量监督站,对工业生产中涉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产品,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同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市场商品,编发《肥东县1985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目录》。其中包括酒类、碳铵、硫酸、杀虫双、普通过磷酸钙、普通水泥,矿渣水泥、本色棉布、农用拖车、浴巾、皮鞋、复合肥、普通粘土砖瓦、大米、食油、生铁、葵二酸、煤球、台秤、各种糕点、糖果等48个品种,执行抽样检验。其中县粮油食品局生产的花生牛轧糖、撮镇禽蛋厂生产的牛肉干,经报省市评选委员会评为省级优质产品。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