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控制农田杂草
70年代前以队经营,耕作粗放,人工除草不够及时,稻田稗子、野荸荠等杂草丛生。旱粮每逢阴雨天气,杂草疯长,与农作物争肥,欺苗不长。全县每年因草荒而减产的现象普遍存在。80年代,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对田间管理十分精心。虽然是以人力除草为主,但都雨后必锄,适时拔除稻田杂草,做到田无野草,禾苗壮旺。近年来,开始推广化学除草,效果很好。
二、防治病害
县内粮食作物的主要病害有:小麦的线虫病、散黑穗病、腥黑穗病、赤霉病;水稻的白叶枯病、纹枯病、稻瘟病;棉花的立枯病、炭疽病等。
防治方法:50年代采用赛力散拌种和温汤浸种的方法,防治小麦赤霉病、腥黑穗病;用蓝矾石灰水防治棉花的立枯病和炭疽病。后因赛力散毒性大,逐步改用克菌丹、多菌灵等新农药。对水稻的病害,主要采取选用抗病力强的良种和加强水、肥管理的方法进行预防,收效显著。其他农作物因发病少,未作防病对象。
三、防治虫害
县内农作物主要虫害有:水稻的稻苞虫、大螟、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蓟马、稻飞虱、稻叶蝉等;小麦的粘虫、蚜虫、吸浆虫等;棉花的蚜虫、红铃虫、棉铃虫、造桥虫、盲椿象等。
60年代以前,除人工捕捉稻苞虫外,对其他虫害多无防治。每年水稻被三化螟危害面积最大,加上其他虫害,每年损失粮食约5000万公斤左右。1968年,县成立植保站、病虫测报站,加强田间调查,开展定点测报,培训植保技术人员,科学分析虫情,确定防治适期和防治对象田。1972年孙庙公社老圩大队植保员深入田头调查研究,很快掌握了三化螟的活动规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保证了水稻丰收。1973年红旗(朱集)公社红旗大队植保员张广芝从桥南三队田间经过,发现禾苗上长满节骨虫,及时发动社员在烈日下奋战二小时消灭了15亩虫害。1972年罗塘公社花塘大队,利用辣蓼、黄蒿、猫眼睛草和石灰、硫磺等原料,配制成“一扫光”等七种土农药一万多公斤,及时施用,使1200亩作物,免受虫害。1979年发生建县后最严重的三化螟虫害。二代蛾量比上年高18倍,对全县40万亩中、晚稻威胁严重、县革委会发布命令:大打一场围歼三化螟三代的人民战争。县专门成立治螟指挥部,实行县、区、公社层层包干,责任到人,共发动15万人次上阵,点诱蛾灯15万盏次,捕蛾5788.2万只,采卵1855.4万块,药剂防治29.1万亩。由于措施得力,行动迅速,防治及时,效果良好,把螟害率压低在百分之七以下。
县境在60—70年代,广泛施用化学药剂灭虫,用666粉防治稻包虫、三化螟,用敌百虫、889、乐果、滴滴畏等防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叶蝉、稻飞蝗等虫害。用1605、1059、乐果、889等防治棉花虫害。还选上述药剂防治小麦虫害。采用点灯诱蛾和麦田插柳笆等方法,消灭、诱杀地老虎、麦粘虫、三化螟成虫等,以减少产卵,减轻虫口密度。县病虫测报站创建人王芝华脚踏实地搞病虫测报,自1978年起,先后被评为省、市优秀病虫测报员。80年代,推广使用低毒的杀敌双、敌杀死等新农药,既能杀灭虫害,又能减少污染、保护害虫天敌青蛙、金小蜂等。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