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林业区划
1981年至1982年底,县林业系统的干部和技术人员,对全县各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林业资源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分析林业资源变化原因、特点、存在问题及其发展规律,按地域条件进行分类,划片成区,提出各区林业建设的主攻方向和措施。
全县共分成三个区:
南区,属农田防护区。包括岗集、双墩、三十头3个公社的45个大队,总面积154平方公里,林业用地总面积5062亩,已绿化947亩,村庄绿化13094亩,林木总覆盖率为6.9%。本区位于江淮分水岭南侧,地势北高南低,地面高差小,属自流灌溉区,气候和经济条件优越,生产水平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四旁”绿化已有一定基础。其林业的主攻方向,以建设农田林网和防护林带为主,继续搞好“四旁”绿化,以调节气候,促进农业发展,提供农用木材和薪炭林。区域内地下水位较高,“四旁”宜栽植桑、枣、榆、槐、苦楝、柿、栗等乡土树种。滁河干渠和一些支渠的挖方地段栽植刺槐,乔灌结合;填方地段宜栽条类;埂下宜栽水杉、池杉、柳类等。
中区,属用材林和经济林区。包括土山、夏店、五十头、吴店、吴山、涂郢、陶楼、高塘、罗集、埠里、造甲、陈刘、柘塘、隆兴、杜集、朱巷等16个公社的207个大队和羊荒苗圃,总面积968平方公里。有宜林地28200多亩,已绿化9799亩,村庄树木覆盖面积为59000亩,总覆盖率为4.7%。本区大部位于江淮分水岭北侧,大地形呈龟背形,岗冲交错,土地耕层浅,土壤结构差,较瘠薄,地多人少,宜林地面积大,应重点营造用材林,提高林木覆盖率,使之成为全县木材的自给基地。区内的岗地宜选用松类、栎类树种;土质好、湿度大的地方可发展水杉、池杉和其它阔叶树种;经济林可选择油桐、桑、柿、枣、元竹和其它果木树种。
北区,属用材林、薪炭林、水源涵养林区。包括三和、黄山、孤堆、孔店、杨公、孙庙、朱集、史院、曹庵、张祠、徐庙、水湖、罗塘、庄墓、车王、义井、杨庙、下塘、陶湖、钱集、戴集、沛河、左店、水湖镇等24个乡(镇)的320个村以及洞山林场,总面积1278平方公里。宜林地24458亩,有林地12000亩,村庄绿化80301亩,总覆盖率为5%。本区大部属滩地平原和侵蚀性平原,平岗缓坡。土层深厚地区可栽植板栗、水杉、杜仲和枣树等;岗湾结合部可营造保持水土的防护林带;两湖低洼易涝地区宜栽植水源涵养林,截流防洪,树种可选用垂柳、水冬瓜、紫穗槐等,还可栽植芦苇、芦竹等;舜耕山南坡山地宜选用侧柏、黑松、马尾松、刺槐、山槐、山枣等树种。
全县共分成三个区:
南区,属农田防护区。包括岗集、双墩、三十头3个公社的45个大队,总面积154平方公里,林业用地总面积5062亩,已绿化947亩,村庄绿化13094亩,林木总覆盖率为6.9%。本区位于江淮分水岭南侧,地势北高南低,地面高差小,属自流灌溉区,气候和经济条件优越,生产水平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四旁”绿化已有一定基础。其林业的主攻方向,以建设农田林网和防护林带为主,继续搞好“四旁”绿化,以调节气候,促进农业发展,提供农用木材和薪炭林。区域内地下水位较高,“四旁”宜栽植桑、枣、榆、槐、苦楝、柿、栗等乡土树种。滁河干渠和一些支渠的挖方地段栽植刺槐,乔灌结合;填方地段宜栽条类;埂下宜栽水杉、池杉、柳类等。
中区,属用材林和经济林区。包括土山、夏店、五十头、吴店、吴山、涂郢、陶楼、高塘、罗集、埠里、造甲、陈刘、柘塘、隆兴、杜集、朱巷等16个公社的207个大队和羊荒苗圃,总面积968平方公里。有宜林地28200多亩,已绿化9799亩,村庄树木覆盖面积为59000亩,总覆盖率为4.7%。本区大部位于江淮分水岭北侧,大地形呈龟背形,岗冲交错,土地耕层浅,土壤结构差,较瘠薄,地多人少,宜林地面积大,应重点营造用材林,提高林木覆盖率,使之成为全县木材的自给基地。区内的岗地宜选用松类、栎类树种;土质好、湿度大的地方可发展水杉、池杉和其它阔叶树种;经济林可选择油桐、桑、柿、枣、元竹和其它果木树种。
北区,属用材林、薪炭林、水源涵养林区。包括三和、黄山、孤堆、孔店、杨公、孙庙、朱集、史院、曹庵、张祠、徐庙、水湖、罗塘、庄墓、车王、义井、杨庙、下塘、陶湖、钱集、戴集、沛河、左店、水湖镇等24个乡(镇)的320个村以及洞山林场,总面积1278平方公里。宜林地24458亩,有林地12000亩,村庄绿化80301亩,总覆盖率为5%。本区大部属滩地平原和侵蚀性平原,平岗缓坡。土层深厚地区可栽植板栗、水杉、杜仲和枣树等;岗湾结合部可营造保持水土的防护林带;两湖低洼易涝地区宜栽植水源涵养林,截流防洪,树种可选用垂柳、水冬瓜、紫穗槐等,还可栽植芦苇、芦竹等;舜耕山南坡山地宜选用侧柏、黑松、马尾松、刺槐、山槐、山枣等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