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党员
民国16年(1927年)以前,凤台县的中共党员多为进步青年学生,年龄较轻,文化程度较高。民国17年,全县有党员28名。此后,本县发展的党员多为农村中的贫雇农和进步青年学生。民国21年,全县有党员260名。民国29年9月,县委对党员普遍进行审查登记,同时吸收了一批对敌斗争坚决的优秀分子入党,年底,全县有党员375人。民国30年后,由于凤台地区斗争形势恶化,至民国36年,全县仅有党员40人。
1950年,全县有党员1228名,大部分是工人、农民。此后着重在历次运动中发展积极分子入党,并注意在各建党薄弱单位发展党员。1956年,全县共有党员7213名,1965年党员增至10056名。此间党员中工农分子比例较大,文化水平较低。“文化大革命”中后期,在工人、贫下中农和下放知识青年中突击发展党员,党员人数猛增。据1977年统计,在全县16402名党员中,“文革”时期发展的就达7373名,占全县党员的45%。
1979年以后,以工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先进生产者和科技文教卫生界的优秀知识分子为重点入党对象。1984年,全县党员总数19072名,其中1978年以后发展的2240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1410名,占新党员的63%;45岁以下的9810名,45岁以上的9262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368名,中专(高中)文化程度的2571名,初中文化程度的4618名,小学文化程度的5114名,文盲6401名。
附:建国后若干年份本县党员基本情况统计表
建国后若干年份本县党员基本情况统计表
1950年,全县有党员1228名,大部分是工人、农民。此后着重在历次运动中发展积极分子入党,并注意在各建党薄弱单位发展党员。1956年,全县共有党员7213名,1965年党员增至10056名。此间党员中工农分子比例较大,文化水平较低。“文化大革命”中后期,在工人、贫下中农和下放知识青年中突击发展党员,党员人数猛增。据1977年统计,在全县16402名党员中,“文革”时期发展的就达7373名,占全县党员的45%。
1979年以后,以工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先进生产者和科技文教卫生界的优秀知识分子为重点入党对象。1984年,全县党员总数19072名,其中1978年以后发展的2240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1410名,占新党员的63%;45岁以下的9810名,45岁以上的9262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368名,中专(高中)文化程度的2571名,初中文化程度的4618名,小学文化程度的5114名,文盲6401名。
附:建国后若干年份本县党员基本情况统计表
建国后若干年份本县党员基本情况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