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56年工人由县民政科统一调配管理。1959年县两次调出劳力71381人,第一次支援淮南、阜阳,调出劳力6121人;第二次调出劳力65260人参加大办钢铁、修桥路和采石。1960年调出劳力2700人支援淮南煤炭开发。
1962年工人调动由县劳动科办理。全年调入1454人,调出1168人。1965年招收汽车驾驶员38人,支援四川。1966年全县工人调动42人,外地调进9人,调出8人,县内调动25人。1967年至1969年因“文化大革命”,全县只调动4人。1971年调入工人69人,调出41人,县内调动60人。
1973年集体单位转全民和集体单位职工调入全民单位一律停止。工人照顾性调动,也暂停办理。1974年外地调入134人,调出88人。全民单位固定工人零星调动。跨省的由省民劳局审批,一般不准调动。1976年调往省外受计划控制,还要有职工人数和工资划拨单才能调动。同年从县内抽调400名青年农民到淮南矿务局参加夺煤大战,后转为全民工人。全年调入192人,调出203人。1978年7月起,调动工作时主管局要把本人档案送县劳动局,审查后,经局务会研究同意方可调动。
1979年简化了调动手续。县在掌握平衡原则下,与市调动,不采用划拨指标,除调往市区经市劳动局办理外,省内调动均由县直接办理。1980年分配省外职工夫妻分居调入控制指标5人,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安排。1981年控制省外工人调动,坚持对调原则,要求进出平衡,省外调进县,要经市劳动局批准。1984年调入209人,调出189人。
1985年简化县内工人调动手续,县属单位工人在县内调动,双方单位直接办理调动手续。是年,外省市调入233人,省内外地调入县境78人,调省外28人,调省内外地40人。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