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水产养殖
水生动物养殖
鱼苗鱼种养殖:民国时期,鱼类靠天然增殖。解放后到1956年,沿淮、淝河的王嘴、蒋嘴、朱嘴、万嘴等农村兼业渔民常在汛期落水时张网捕小鱼苗放养。1957年,县民政科在菱角湖创办凤台县渔苗厂,建塘103口,占地150亩,投资5.5万元。并从无为、铜陵、安庆等地购买鱼苗放养,年购进1000万尾,自育夏花300万尾,供应农村放养。1959年,焦岗湖渔场建塘50口,面积50亩,自育自放,年放养300万尾。1960年县渔苗场、焦岗湖渔场购买梗网200条,分别在常家坟、大古堆、绵羊石、黑龙潭、元庆闸等淮河地段设鱼苗张捕埠头,年捕毛仔2000万到3000万尾。1962年因淮河下段建闸,隔断了鱼类洄游通道,张捕鱼苗终止,复从沿江地区购进。1965年春,因兴建菱角湖电灌站,县渔苗场鱼苗塘被挖占,仅余50亩。
1969年县鱼苗场新建产卵池2个,环道池2个,人工繁殖白鲢试验成功。1972年繁殖500万尾,扩建鱼塘60亩,繁殖鱼苗基地达110亩。1973年鱼苗繁殖增加到1000万尾。1974年新建环道池4个,孵化瓮10口,开展黄、白鲢、青、草鱼杂交试验成功,鱼种繁殖增加到7个。1975年繁殖毛仔500万尾,培育鱼花40万尾,实现了县内鱼苗鱼种自给有余。毛仔开始销往阜阳、利辛、蒙城、颍上等县及淮南市。1976年后,鱼种鱼苗产量迅速提高,到1978年,毛仔产量达5400万尾,育夏花500万尾。1981年,生产毛仔超亿尾,夏花达750万尾,并育大片鱼种50万尾。1983年,又在城北小农场扩大鱼塘80亩,当年产毛仔1.52亿尾,夏花2000万尾,大片鱼种1000万尾。1985年全县鱼苗鱼种塘共240亩,毛仔产量突破3亿尾,育夏花3000万尾,大片鱼种2000万尾。
成鱼养殖:湖泊养鱼。焦岗湖、城北湖、花农湖、姬沟湖为县内养鱼基地,水质肥活,水草丰茂,一般年产鱼40到100万公斤。1949年,焦岗湖产鱼40万公斤,花家湖产鱼20万公斤,姬沟湖产鱼10万公斤,城北湖产鱼5万公斤。1950年大水,湖泊鱼产量达65万公斤。1954年大水,境内70%陆地与河、湖、沟塘连成一片,水面宽阔,捕捞期长,总产量200万公斤以上。1958年成立国营焦岗湖渔场,当年产鱼47.2万公斤,鳗鱼产量5万公斤。销往上海转口东南亚和罗马尼亚。城北湖、姬沟湖、花家湖仍旧自然增殖,当年湖泊鱼类产量为70万公斤。1960年到1964年,焦岗湖放养中断,全县湖泊产鱼56万公斤。1964年焦岗湖毛刀鱼丰收,产量达20万公斤,占总产的40%。1973年焦岗湖投放鱼苗鱼种1000万尾,次年产量达到47.6万公斤,大虾产量5万公斤。全县湖泊总产量54万公斤。1974年财政局投资建城北湖渔场,投放片鱼10万尾,次年产鱼3万公斤。1976年,顾桥、钱庙2公社在姬沟湖联合筹办港河渔场,由于周围群众偷盗、哄抢难以管理,于1978年停办。1981年后,焦岗湖渔场改进养鱼技术,连年投放大片鱼种600万尾,年产鱼50万公斤。1982年由畜牧水产局协调粮食、供电、农业、水利等7个单位,集资7.35万元,在姬沟湖再办港河渔场,投放大片鱼种5万尾,次年捕成鱼5万公斤。1984年投放10万尾,捕捞7.5万公斤。后交顾桥区管理。1984年,除花家湖外,各湖泊都投放鱼苗鱼种,当年湖泊产量达69万公斤。1985年达75.1万公斤,其中焦岗湖产64.5万公斤,城北湖产3万公斤,姬沟湖产5万公斤,花家湖产3.6万公斤。
池塘养鱼:1952年前,县内无池塘养鱼。1953年池塘养鱼产量为8万公斤。1958年随县内鱼苗生产的发展和鱼苗鱼种供应的增加,池塘养鱼陆续兴起,当年产量为43万公斤。1959年至1973年,池塘养鱼产量稳定在40万公斤左右。1974年至1978年,每年投放面积1.6万亩,年产量达50万公斤,亩产30公斤。1979年至1980年,国家水产总局拨款70.5万元,在西淝河沿岸的左右堤的坝塘,开挖精养鱼塘0.334万亩,分布在顾桥、钱庙、杨村、刘集、毛集、夏集乡境内,建立乡村级渔场12个。实行联产承包,人工投饵,科学喂养,加强鱼病预防,池塘养鱼亩产达200公斤,高产鱼塘达350公斤。1981年,全县池塘养鱼2万亩,平均亩产80公斤,总产160万公斤。到1985年池塘养鱼面积达2.1万亩,普遍投放大规格鱼种,实行多品种混养,总产量为105万公斤,亩产55公斤。
稻田养鱼:1958年,城郊区城北乡试放养大片鱼600亩,亩产20公斤。1960年县农场试放2亩,捕成鱼170公斤。县委、县政府在该场召开现场会,宣传推广,但大面积稻田不具备养鱼条件。1983年,夏集乡农民王士伦在稻田试养夏花2亩,投放400尾,收捕3到4寸鱼种20公斤。次年,县委、县政府以此为典型在城北、刘集、焦岗等乡推广稻田养鱼4000亩。1985年推广3500亩。当年收鱼种2万公斤,成鱼3.5万公斤。
围网养鱼:1980年尚塘乡在港河段用拦网的方式养鱼,面积200亩,获得成功。后城北乡陈芮村在公路河拦网养鱼150亩,毛集乡中心村在丁家沟拦网养鱼500亩,焦岗乡在关沟洼拦网养鱼200亩,当年全县共拦网养鱼1150亩。1982年马店乡在港河段拦网养鱼200亩。1983年古店乡在黑河套拦网养鱼300亩。1984年关店乡在关大沟拦网养鱼300亩。1980年至1985年,五年全县共围网养鱼1850亩,年产鱼10万公斤,亩产成鱼20到25公斤。
特种养殖:河蚌育珍珠:境内淮河、西淝河及农村沟塘河蚌资源丰富,未开发利用,河蚌大量流入蚌埠、怀远、五河等地。1970年县鱼苗场从淮北市学习河蚌育珠技术,从苏州购买育珠工具,开展试养,生产手术蚌3500只。1974年,尚塘公社龙庙大队2名上海下放知青吊放手术蚌1000只,1980年县科委在城北乡吊放手术蚌1000只,至1982年全县共生产手术蚌5500只,育珍珠8公斤。由于河蚌育珍珠技术不过关,珍珠质量差,加之市场价格下降,河蚌育珍珠停止。养蟹:1978年焦岗湖渔场从上海崇明岛购蟹苗20公斤放养,1979年收捕成蟹2万公斤。后因蟹苗缺乏而停止。养鳝:1980年畜牧水产局廖瑞光在庭院中建池1.5平方米,放鳝苗2公斤,4月放,次年春节收鳝鱼9公斤。1981年,刘集乡渔场建鳝鱼池2亩,放鳝鱼苗200公斤。当年秋季连续大雨,池塌陷,鳝鱼逃跑无收。养鳖:1981年焦岗乡干部王家朝改造池塘,建甲鱼池600平方米,最先饲养甲鱼。放稚鳖2000只,1984年起收甲鱼750公斤,收入达1.5万元,成为全县闻名的养甲鱼专业户。同期桂集电灌站建甲鱼池3亩,毛集水产学校建甲鱼池0.15亩,大桥大队陈冠昌建甲鱼池0.5亩,到1985年全县甲鱼池近5亩,先后投放稚鳖4000只,收甲鱼3500至4000公斤。
水生植物养殖
境内水生植物主要有芡实、菱、藕、芦苇,分布在焦岗湖、花家湖、姬沟湖、城北湖等湖泊和沟塘内,总面积约7万亩。民国36年(1947年)董峰湖北部有芦苇3万余亩。1950年后,董岗,石湾、山口村民陆续开垦变为农田。1958年,全县芦苇地约有4万亩,分布在焦岗湖、花家湖、城北湖及农村沟沿塘边;焦岗湖为主的芡实产量30万公斤,菱10万公斤;零星分散的藕面积2000亩,产量200万公斤。1960年、1961年,芡实、菱角连年长势良好,但因沿湖群众生活困难,均在未成熟期抢摘抢收。1962年到1964年,芡实年产40万公斤。1965年产量达175万公斤,占全省芡实总产量的80%,外贸收购加工销往日本等地。1966年大旱,芡实、菱无收。1968年境内植藕面积3000亩,年产300万公斤。夏集公社从太湖县引进田藕试栽面积数十亩,亩产达2000公斤。后发展到焦岗、毛集、张集、桂集、刘集、城北诸乡,面积不断增加。1969年芡实产量15万公斤。1971年下降为7.5万公斤。1978年安徽省轻工业厅为开发造纸原料,与县农办、计委联合筹办焦岗湖芦苇场,划滩涂、水面2万亩,其中芦苇面积1.6万亩,投资30万元。刘集、彭圩、白塘等6乡联办西淝河芦苇场,划滩涂、水面1.7万亩,集资29.8万元,实有芦苇面积3200亩。焦岗湖年产芦苇162吨,亩产100余公斤,西淝河年产仅12吨。1978年芡实产量回升到60万公斤,菱10万公斤,藕田面积达5000亩,产藕550万公斤。1979年到1984年,全县芦苇面积8万亩,年产400万公斤;芡实年产量20到35万公斤,菱5到10万公斤;植藕面积6000亩,总产750万公斤。夏集、城关形成两大藕市,除县内自给外,大量外销蒙城、阜阳、涡阳、利辛、淮南、淮北等县市。1985年焦岗湖芦苇场因产量低、效益差撤场还渔,西淝河芦苇场同时撤销。焦岗湖等湖泊因当年水面大、风浪大,芡实、菱无收。当年藕发展到8000亩,产量达850万公斤;芦苇2万亩,总产800万公斤,亩产400公斤。
鱼苗鱼种养殖:民国时期,鱼类靠天然增殖。解放后到1956年,沿淮、淝河的王嘴、蒋嘴、朱嘴、万嘴等农村兼业渔民常在汛期落水时张网捕小鱼苗放养。1957年,县民政科在菱角湖创办凤台县渔苗厂,建塘103口,占地150亩,投资5.5万元。并从无为、铜陵、安庆等地购买鱼苗放养,年购进1000万尾,自育夏花300万尾,供应农村放养。1959年,焦岗湖渔场建塘50口,面积50亩,自育自放,年放养300万尾。1960年县渔苗场、焦岗湖渔场购买梗网200条,分别在常家坟、大古堆、绵羊石、黑龙潭、元庆闸等淮河地段设鱼苗张捕埠头,年捕毛仔2000万到3000万尾。1962年因淮河下段建闸,隔断了鱼类洄游通道,张捕鱼苗终止,复从沿江地区购进。1965年春,因兴建菱角湖电灌站,县渔苗场鱼苗塘被挖占,仅余50亩。
1969年县鱼苗场新建产卵池2个,环道池2个,人工繁殖白鲢试验成功。1972年繁殖500万尾,扩建鱼塘60亩,繁殖鱼苗基地达110亩。1973年鱼苗繁殖增加到1000万尾。1974年新建环道池4个,孵化瓮10口,开展黄、白鲢、青、草鱼杂交试验成功,鱼种繁殖增加到7个。1975年繁殖毛仔500万尾,培育鱼花40万尾,实现了县内鱼苗鱼种自给有余。毛仔开始销往阜阳、利辛、蒙城、颍上等县及淮南市。1976年后,鱼种鱼苗产量迅速提高,到1978年,毛仔产量达5400万尾,育夏花500万尾。1981年,生产毛仔超亿尾,夏花达750万尾,并育大片鱼种50万尾。1983年,又在城北小农场扩大鱼塘80亩,当年产毛仔1.52亿尾,夏花2000万尾,大片鱼种1000万尾。1985年全县鱼苗鱼种塘共240亩,毛仔产量突破3亿尾,育夏花3000万尾,大片鱼种2000万尾。
成鱼养殖:湖泊养鱼。焦岗湖、城北湖、花农湖、姬沟湖为县内养鱼基地,水质肥活,水草丰茂,一般年产鱼40到100万公斤。1949年,焦岗湖产鱼40万公斤,花家湖产鱼20万公斤,姬沟湖产鱼10万公斤,城北湖产鱼5万公斤。1950年大水,湖泊鱼产量达65万公斤。1954年大水,境内70%陆地与河、湖、沟塘连成一片,水面宽阔,捕捞期长,总产量200万公斤以上。1958年成立国营焦岗湖渔场,当年产鱼47.2万公斤,鳗鱼产量5万公斤。销往上海转口东南亚和罗马尼亚。城北湖、姬沟湖、花家湖仍旧自然增殖,当年湖泊鱼类产量为70万公斤。1960年到1964年,焦岗湖放养中断,全县湖泊产鱼56万公斤。1964年焦岗湖毛刀鱼丰收,产量达20万公斤,占总产的40%。1973年焦岗湖投放鱼苗鱼种1000万尾,次年产量达到47.6万公斤,大虾产量5万公斤。全县湖泊总产量54万公斤。1974年财政局投资建城北湖渔场,投放片鱼10万尾,次年产鱼3万公斤。1976年,顾桥、钱庙2公社在姬沟湖联合筹办港河渔场,由于周围群众偷盗、哄抢难以管理,于1978年停办。1981年后,焦岗湖渔场改进养鱼技术,连年投放大片鱼种600万尾,年产鱼50万公斤。1982年由畜牧水产局协调粮食、供电、农业、水利等7个单位,集资7.35万元,在姬沟湖再办港河渔场,投放大片鱼种5万尾,次年捕成鱼5万公斤。1984年投放10万尾,捕捞7.5万公斤。后交顾桥区管理。1984年,除花家湖外,各湖泊都投放鱼苗鱼种,当年湖泊产量达69万公斤。1985年达75.1万公斤,其中焦岗湖产64.5万公斤,城北湖产3万公斤,姬沟湖产5万公斤,花家湖产3.6万公斤。
池塘养鱼:1952年前,县内无池塘养鱼。1953年池塘养鱼产量为8万公斤。1958年随县内鱼苗生产的发展和鱼苗鱼种供应的增加,池塘养鱼陆续兴起,当年产量为43万公斤。1959年至1973年,池塘养鱼产量稳定在40万公斤左右。1974年至1978年,每年投放面积1.6万亩,年产量达50万公斤,亩产30公斤。1979年至1980年,国家水产总局拨款70.5万元,在西淝河沿岸的左右堤的坝塘,开挖精养鱼塘0.334万亩,分布在顾桥、钱庙、杨村、刘集、毛集、夏集乡境内,建立乡村级渔场12个。实行联产承包,人工投饵,科学喂养,加强鱼病预防,池塘养鱼亩产达200公斤,高产鱼塘达350公斤。1981年,全县池塘养鱼2万亩,平均亩产80公斤,总产160万公斤。到1985年池塘养鱼面积达2.1万亩,普遍投放大规格鱼种,实行多品种混养,总产量为105万公斤,亩产55公斤。
稻田养鱼:1958年,城郊区城北乡试放养大片鱼600亩,亩产20公斤。1960年县农场试放2亩,捕成鱼170公斤。县委、县政府在该场召开现场会,宣传推广,但大面积稻田不具备养鱼条件。1983年,夏集乡农民王士伦在稻田试养夏花2亩,投放400尾,收捕3到4寸鱼种20公斤。次年,县委、县政府以此为典型在城北、刘集、焦岗等乡推广稻田养鱼4000亩。1985年推广3500亩。当年收鱼种2万公斤,成鱼3.5万公斤。
围网养鱼:1980年尚塘乡在港河段用拦网的方式养鱼,面积200亩,获得成功。后城北乡陈芮村在公路河拦网养鱼150亩,毛集乡中心村在丁家沟拦网养鱼500亩,焦岗乡在关沟洼拦网养鱼200亩,当年全县共拦网养鱼1150亩。1982年马店乡在港河段拦网养鱼200亩。1983年古店乡在黑河套拦网养鱼300亩。1984年关店乡在关大沟拦网养鱼300亩。1980年至1985年,五年全县共围网养鱼1850亩,年产鱼10万公斤,亩产成鱼20到25公斤。
特种养殖:河蚌育珍珠:境内淮河、西淝河及农村沟塘河蚌资源丰富,未开发利用,河蚌大量流入蚌埠、怀远、五河等地。1970年县鱼苗场从淮北市学习河蚌育珠技术,从苏州购买育珠工具,开展试养,生产手术蚌3500只。1974年,尚塘公社龙庙大队2名上海下放知青吊放手术蚌1000只,1980年县科委在城北乡吊放手术蚌1000只,至1982年全县共生产手术蚌5500只,育珍珠8公斤。由于河蚌育珍珠技术不过关,珍珠质量差,加之市场价格下降,河蚌育珍珠停止。养蟹:1978年焦岗湖渔场从上海崇明岛购蟹苗20公斤放养,1979年收捕成蟹2万公斤。后因蟹苗缺乏而停止。养鳝:1980年畜牧水产局廖瑞光在庭院中建池1.5平方米,放鳝苗2公斤,4月放,次年春节收鳝鱼9公斤。1981年,刘集乡渔场建鳝鱼池2亩,放鳝鱼苗200公斤。当年秋季连续大雨,池塌陷,鳝鱼逃跑无收。养鳖:1981年焦岗乡干部王家朝改造池塘,建甲鱼池600平方米,最先饲养甲鱼。放稚鳖2000只,1984年起收甲鱼750公斤,收入达1.5万元,成为全县闻名的养甲鱼专业户。同期桂集电灌站建甲鱼池3亩,毛集水产学校建甲鱼池0.15亩,大桥大队陈冠昌建甲鱼池0.5亩,到1985年全县甲鱼池近5亩,先后投放稚鳖4000只,收甲鱼3500至4000公斤。
水生植物养殖
境内水生植物主要有芡实、菱、藕、芦苇,分布在焦岗湖、花家湖、姬沟湖、城北湖等湖泊和沟塘内,总面积约7万亩。民国36年(1947年)董峰湖北部有芦苇3万余亩。1950年后,董岗,石湾、山口村民陆续开垦变为农田。1958年,全县芦苇地约有4万亩,分布在焦岗湖、花家湖、城北湖及农村沟沿塘边;焦岗湖为主的芡实产量30万公斤,菱10万公斤;零星分散的藕面积2000亩,产量200万公斤。1960年、1961年,芡实、菱角连年长势良好,但因沿湖群众生活困难,均在未成熟期抢摘抢收。1962年到1964年,芡实年产40万公斤。1965年产量达175万公斤,占全省芡实总产量的80%,外贸收购加工销往日本等地。1966年大旱,芡实、菱无收。1968年境内植藕面积3000亩,年产300万公斤。夏集公社从太湖县引进田藕试栽面积数十亩,亩产达2000公斤。后发展到焦岗、毛集、张集、桂集、刘集、城北诸乡,面积不断增加。1969年芡实产量15万公斤。1971年下降为7.5万公斤。1978年安徽省轻工业厅为开发造纸原料,与县农办、计委联合筹办焦岗湖芦苇场,划滩涂、水面2万亩,其中芦苇面积1.6万亩,投资30万元。刘集、彭圩、白塘等6乡联办西淝河芦苇场,划滩涂、水面1.7万亩,集资29.8万元,实有芦苇面积3200亩。焦岗湖年产芦苇162吨,亩产100余公斤,西淝河年产仅12吨。1978年芡实产量回升到60万公斤,菱10万公斤,藕田面积达5000亩,产藕550万公斤。1979年到1984年,全县芦苇面积8万亩,年产400万公斤;芡实年产量20到35万公斤,菱5到10万公斤;植藕面积6000亩,总产750万公斤。夏集、城关形成两大藕市,除县内自给外,大量外销蒙城、阜阳、涡阳、利辛、淮南、淮北等县市。1985年焦岗湖芦苇场因产量低、效益差撤场还渔,西淝河芦苇场同时撤销。焦岗湖等湖泊因当年水面大、风浪大,芡实、菱无收。当年藕发展到8000亩,产量达850万公斤;芦苇2万亩,总产800万公斤,亩产4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