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驿站 递铺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寿州志》记载,明初寿州(今寿县)置寿春驿于下蔡(今凤台县城)故城东南,濒淮河南岸,接花苑城(今李冲回族乡)。距寿州30华里,置馆夫4名,驿前有浮桥通驿站。嘉靖年代迁驿于寿州城内,驿桥并废。同时设丁家集驿站,距寿州驿、蒙城陈仙桥驿站各60华里。清雍正六年(1728年)废驿置铺。雍正十年凤台建县,与寿州同城分治,在县衙及所辖境内设县前(总铺)、山荒、三山、鸭背、安头、石马、下蔡、柳沟、丁家集9个急递铺,额定铺司兵40名,每岁额支工食银270两。急递铺专门传递官府的紧急公文,执行任务时,铺丁腰挂铃铛,夜执火把,振铃叫人让路或使下一个递铺闻铃接递文书。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复设丁家集驿站,置马两匹,马夫两名,每名日支工食银2分,补买马价银岁支13两8钱7分,槽铡等项岁支银4两2钱6分。
民国元年(1912年)5月裁驿归邮。民国2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安徽省在公路交通阻断,邮政通信失灵的情况下,决定恢复古代驿运制度,设置省、县递步哨网。立煌(原安徽省行署,今金寨县)设递步哨所,配站长1人,哨兵5名。新集、陶王寨、丁集、顾家桥、阚疃集设哨站。古沟、潘集、毛集、曹集、夏集、岳张集、鲁口镇、杨湖镇设乡镇哨站。鉴于递步哨网虽对递送公文,传达政令起一定作用,但仍不能解决广大军民物资供应需要,安徽省政府于民国30年6月,将各级递步哨裁撤,归并驿运,统筹安排。是年10月,设顾家桥驿站,负责文报传递和物资运转事宜。民国34年7月,安徽省政府驿运处改组为安徽省运输管理处。9月,顾家桥驿站撤销,各机关文件仍交邮电局寄发。
民国元年(1912年)5月裁驿归邮。民国2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安徽省在公路交通阻断,邮政通信失灵的情况下,决定恢复古代驿运制度,设置省、县递步哨网。立煌(原安徽省行署,今金寨县)设递步哨所,配站长1人,哨兵5名。新集、陶王寨、丁集、顾家桥、阚疃集设哨站。古沟、潘集、毛集、曹集、夏集、岳张集、鲁口镇、杨湖镇设乡镇哨站。鉴于递步哨网虽对递送公文,传达政令起一定作用,但仍不能解决广大军民物资供应需要,安徽省政府于民国30年6月,将各级递步哨裁撤,归并驿运,统筹安排。是年10月,设顾家桥驿站,负责文报传递和物资运转事宜。民国34年7月,安徽省政府驿运处改组为安徽省运输管理处。9月,顾家桥驿站撤销,各机关文件仍交邮电局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