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淮北发电厂使用燃煤锅炉6台,理论发电量在75万千瓦/时,年耗原煤290万吨。70年代燃料费用占生产总成本70%,80年代中期占80%左右,至80年代后期约占总成本82%。建厂初期煤炭主要来源于淮北矿务局所属岱河、相城、朔里、石台等矿,煤种为贫瘦煤。进入80年代后煤炭供应趋于紧张,煤源扩大至山西、河南等地,外地煤数量最多时可占全年用煤总量的60%。燃油油种系轻柴油,主要用于锅炉助燃,年均耗油量4000吨左右。
第一期工程2台5万千瓦机组分别于1973年8月10日和1973年12月24日投产后,是年创工业总产值687万元,发电11498万千瓦时,厂自用电率为9.3%;全年耗原煤6.5万吨,燃油969吨,供电煤耗率468克/千瓦时,生产成本较高,约33.03元/千千瓦时。投产初因对机组运行规律缺乏了解,锅炉“四管”爆漏不断,1974年发电量仅46014万千瓦时,厂用电率为历史最高达9.51%,供电煤耗率459克/千瓦时,生产成本26.8元/千千瓦时。后经对设备运行规律进行探索,改进操作方法,使2台机组趋于安全,发电量增加。1975年发电65223万千瓦时,较上年增长41.75%,厂用电率9%,供电煤耗率408克/千瓦时,年耗原煤39.47万吨,生产成本21.53元/千千瓦时,总产值4240万元,为上年的1.42倍。1977年发电68953万千瓦时,创工业总产值4482万元。连续3年超额完成发电任务。
1977年9月2日第二期工程1台12.5万千瓦机组投产,次年7月24日又投产1台12.5万千瓦机组。1979年全年发电217982万千瓦时,创工业产值14169万元,较上年增长46.77%;燃料指标较前大幅下降,年燃用原煤114万吨,耗油5322吨,供电煤耗率419克/千瓦时,较上年下降17克/千瓦时,生产成本18.95元/千千瓦时,是年燃煤盘亏9099吨,折合人民币19万元。1979年始加强来煤检车盘点,设专人驻矿避免亏吨亏车,同时控制煤粉细度,减少设备漏风,提高高压加热器投入率,使燃料消耗大幅度下降。是年,发电223940万千瓦时,供电煤耗414克/千瓦时,比计划指标降4克/千瓦时,节约原煤3.14万吨,燃油3634吨,较上年下降1688吨,年创工业总产值14555万元。连续4年超额完成国家计划发电任务。
第三期工程2台20万千瓦机组投产后,淮北发电厂已步入国家大型坑口电站行列,装机容量居全省火力发电厂之首。1982年,被列为国家大中型企业首批企业全面整顿单位,抓规章制度的完善,建立燃料管理制度,制定燃煤燃油指标考核奖惩办法,对重点散热、耗能设备进行治理改造。年内于22万伏线路出口加装高频切机保护装置,一定程度解决了机组压负荷问题。是年煤炭主要使用价格较低的岱河、朔里矿原煤,约占年总用煤量的78%,供电煤耗率402克/千瓦时,节约标准煤2.05万吨,生产成本19.60元/千千瓦时,1983年企业全面整顿,经市政府及华东电管局联合验收合格。是年发电量突破40亿千瓦时,占全省是年火力发电量的五分之二,工业总产值2624万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8%。年耗原煤215.45万吨。
1985年实行厂长负责制和主要经济指标承包责任制,同时在省电力局中心调度所支持下,将宿县、毛庄地区负荷倒至110千伏系统,释放了5万千瓦的机组容量,负荷率达95%以上。全年国家计划任务发电量50亿千瓦时,至11月28日23时提前33天完成发电任务,超发51046万千瓦时,创工业总产值36023万元。为进一步降低消耗,厂成立了节能小组,建立了节能网,投用了地中衡进行来煤检车,全年追回了亏吨煤452吨,节约标准煤5049吨,年节约燃油费用203万元。
80年代中期以后,淮北发电厂继续深化内部改革,逐步加强基础工作,生产指标继续稳定保持在较高水平线上,年均发电量50亿千瓦时左右,厂用电率年均8.70%,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曾连续创造324天、366天等无事故记录。但因原材料及煤炭价格“双轨制”,矿发率严重欠足、煤质差等原因,曾给生产造成很大困难,生产单位成本呈逐年上升趋势,1986年为30.12元/千千瓦时,1988年则上升至43.26元/千千瓦时,至1989年已上升至67.03元/千千瓦时,其中燃料单位成本较前上升近30元不等。是年计划煤炭238万吨,实际到厂仅160万吨,到货率不足70%,经组织筹煤及加工煤(来煤加工)105万吨,省经委得知本厂燃料供应紧急,派员专程赴淮北召开协调会议,于四季度解决40余万吨,有效地缓解电煤不足矛盾。
进入90年代,淮北发电厂开展了企业上等级、安全文明生产双达标活动,以科学化管理、标准管理带动生产发展,1990年被授于省级先进企业。1991年发电509567万千瓦时,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创工业总产值36724万元。1992年底曾创345天无事故记录。
1960年至1992年发电供电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统计表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