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种植制度
1958年以前,沿用传统禾、豆轮换耕作,以高梁-小麦-大豆两年三熟制为主体,搭配部分小麦-晒垡,或棉花-冻垡-高梁一年一熟制。秋种以小麦为主,麦、豆(豌豆、扁豆)混播占一定比例,小麦播种占耕地的68%左右。春种以高梁为主,占耕地的21%左右。夏种以大豆为主,占耕地的23%,兼种红芋、棉花、芝麻、花生、瓜类等。土壤主要靠农家肥、休闲、种植豆类作物、积水冲积物恢复地力。
1958至1964年,为救荒种植制度阶段。1958年,受“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干部特殊化风和生产瞎指挥风”即“五风”的影响,盲目改变熟制,大面积稻改,加上3年自然灾害,致使粮食产量急剧下降。为解决国需民食之急,对作物布局作了较大调整,压缩需肥较多的玉米、水稻、棉花,扩种抗灾稳产的红芋、高梁,相应增加胡萝卜、南瓜等蔬菜作物。春种以红芋为主,夏种以夏山芋、大豆为主,秋种以小麦为主,小麦-夏山芋或大豆-春山芋或高梁两年三熟制面积占耕地的42%。小麦-夏山芋或大豆、芝麻等一年一熟制面积占耕地的22%,春山芋、高梁或棉花-冬闲一年一熟制面积占耕地的32%,复种指数为144%。
1965至1978年,为种植制度恢复阶段。1965年开始台田改土、兴修水利。70年代,提出“以粮为纲,农业学大寨”,扩大小麦、玉米、山芋等高产作物,开展沟河治理,推广应用化肥、农业机械,耕作制度逐步恢复调整。大面积推广小麦-玉米或小麦、棉花套种,恢复了传统的麦豆混播、大豆芝麻混种。但豆类作物压缩,用养比例失调,造成土壤肥力衰退。
1979至1985年,为种植制度调整时期。粮食生产继续发挥小麦优势,重视玉米生产,恢复大豆面积,逐步压缩山芋,仍以两年三熟为主体,占耕地的35%,一年两熟占25%,复种指数为158%。
1986至1992年,为种植制度合理发展阶段。继续稳定小麦、大豆,压缩山芋,大力发展玉米,扩大经济作物。同时大面积推广杂交玉米、杂交油菜、杂交西瓜,推广机收、机耕、间作套种,反季节栽培蔬菜,形成了灵活的多熟制。大田作物种植主要是小麦-玉米、小麦(油菜)-大豆、小麦-棉花(红芋)为主体的一年两熟,7年平均复种指数为174%。
1958年至1992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情况统计表
1958至1964年,为救荒种植制度阶段。1958年,受“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干部特殊化风和生产瞎指挥风”即“五风”的影响,盲目改变熟制,大面积稻改,加上3年自然灾害,致使粮食产量急剧下降。为解决国需民食之急,对作物布局作了较大调整,压缩需肥较多的玉米、水稻、棉花,扩种抗灾稳产的红芋、高梁,相应增加胡萝卜、南瓜等蔬菜作物。春种以红芋为主,夏种以夏山芋、大豆为主,秋种以小麦为主,小麦-夏山芋或大豆-春山芋或高梁两年三熟制面积占耕地的42%。小麦-夏山芋或大豆、芝麻等一年一熟制面积占耕地的22%,春山芋、高梁或棉花-冬闲一年一熟制面积占耕地的32%,复种指数为144%。
1965至1978年,为种植制度恢复阶段。1965年开始台田改土、兴修水利。70年代,提出“以粮为纲,农业学大寨”,扩大小麦、玉米、山芋等高产作物,开展沟河治理,推广应用化肥、农业机械,耕作制度逐步恢复调整。大面积推广小麦-玉米或小麦、棉花套种,恢复了传统的麦豆混播、大豆芝麻混种。但豆类作物压缩,用养比例失调,造成土壤肥力衰退。
1979至1985年,为种植制度调整时期。粮食生产继续发挥小麦优势,重视玉米生产,恢复大豆面积,逐步压缩山芋,仍以两年三熟为主体,占耕地的35%,一年两熟占25%,复种指数为158%。
1986至1992年,为种植制度合理发展阶段。继续稳定小麦、大豆,压缩山芋,大力发展玉米,扩大经济作物。同时大面积推广杂交玉米、杂交油菜、杂交西瓜,推广机收、机耕、间作套种,反季节栽培蔬菜,形成了灵活的多熟制。大田作物种植主要是小麦-玉米、小麦(油菜)-大豆、小麦-棉花(红芋)为主体的一年两熟,7年平均复种指数为174%。
1958年至1992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情况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