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淮北市境内畜禽常见病有80余种,其中大牲畜病16种,猪病20余种,禽病40种,羊兔病10多种。
一、大牲畜疾病
1、牛流行热疾病1958年夏,大批耕牛暴发感染牛流行热疾病,发病率70%,病牛高热不食,部分瘫痪,采用输液对症紧急治疗补救,历时1个月控制了疫情,死亡很少。1966年、1970年、1976年、1983年、1989年、1991年该病又流行6次,一般为4至6年一次的规律性流行。
2、牛肺疫1961年从内蒙引牛带入,是年发病76头,死亡46头。1961至1962年对疫区牛群全部注射牛肺疫免化弱毒苗。1963年以后,未见该病再次发生。
3、布氏杆菌病1963年,市防疫站布氏杆菌病调查,发现该病在北山乡一带人畜中散发流行。1986年,市畜牧兽医站普查,感染阳性率马为3.25%、驴2.51%、骡3.53%、牛0.92%、羊0.22%。
4、类鼻疽1970年濉溪县从海南岛引进退役军马带入,仅于是年发生。
5、炭疽病1972至1973年,濉溪县南坪公社境内多次发生,死亡牛2头,驴2头,羊3只,猪18头,狗5条,发现后立即采取了封锁、消毒、就地掩埋等措施。
6、马传贫疾病又称马“三号病”。70年代陆续从新疆引入马匹,因检疫不严,1973年在濉溪县发现该病,1977年在烈山也发现该病。发现后采取综合判定方法检疫,阳性马匹淘汰扑杀,对控制疫情起到一定作用。1978年以后用琼脂扩散法检疫,对疫区马匹推广驴白细胞弱毒苗防疫注射方法,阳性率逐年下降。1984年以后,该病未再发生。
7、奶牛结核病1979年,在市牛奶场首次检出阳性牛,1980至1985年曾一度消失。1986年,淮北市家畜检疫站在市乳品厂、烈山奶牛场检出3头阳性牛,以后又有蔓延,1991至1992年,奶牛感染阳性率8%左右。
8、其它常见疾病有内、外科病,中毒及寄生虫(条虫、蛔虫)感染等。80年代末,耕牛暴死症屡有发生(猪、羊也有发生),年发病数百头,患畜突然死亡,无明显症状,发病原因尚未查明。
二、猪病
主要有猪瘟、丹毒、仔猪副伤寒,还有猪肺疫、口蹄疫、气喘病、破伤风、蛔虫等。口蹄疫(五号病)为人畜共患病,多在冬春季发生,危害较严重,六七十年代屡有零星发生。1982年底至1983年春,全市有7412头猪发病,死亡934头。1983年起,全市开展多次普查及消毒,有效控制了疫情。1984年初,发病率由1983年的4%降低到0.017%,达到全国防治“五号病”总指挥部规定的控制标准。直至1992年连续9年未发生牲畜五号病。
三、禽病
禽病较多,1985年以前以鸡新成疫、鸡白痢、禽霍乱、鸭瘟、小鹅瘟、伤寒、副伤寒等最为常见,主要发生于农村散养家禽。1985年以后,国外鸡种大批引进,带入传染性法氏囊炎、马立克、传染性支气管炎、鼻炎、喉气管炎、鸭病毒肝炎等新禽病。其中传染性法氏囊炎于1988年前后传入,每年均造成大批鸡死亡,危害十分严重。从80年代初期开始,禽病防治多数使用疫苗预防,一些细菌疾病和寄生虫病用药物治疗和控制。
四、兔羊病
兔病以兔瘟、巴氏杆菌病、魏氏梭萄病危害最重。1984年,全市兔存栏15万只,有4.3万只发生兔瘟,95%以上死亡。此后,用兔瘟灭活苗注射预防,效果很好。1991年9月,濉溪县蔡里乡一带发生绵羊烂舌病,发病羊1800余只,死亡350只。是年,牛、羊烂舌病阳性率40%。1992年,发病轻微。
羊、兔其他疾病多呈散发感染,发病率较低。
下一篇:第四节 渔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