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清代,虫害经常发生,多为蝗虫害。官府不关心群众疾苦,对虫害不去防治,灾民受灾受难。如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蝗虫遍野,灾民携家逃亡,十室九空。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蝗虫飞来遮天蔽日,庄稼被吃光,民多乞食他乡。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蝗灾,赤地一片,晚秋失收,次春大饥。
民国时期的38年间,发生严重虫害5次,即民国3年、12年、23年、32年、35年各1次。其中蝗害4次,豆虫害1次。民国32年(1943年)秋,黄豆、红芋叶被豆虫吃光,秋禾失收,次岁大饥。35年秋,大量蝗虫危害高梁,减产7成。
建国后,50年代和60年代虫害还较频繁。70年代以后,由于农药的普遍使用,虫害大为减少。
1952年5月中旬,杨柳一带蟋蟀成灾,至下旬蔓延全县,危害庄稼37万余亩。平均每平方丈有40个蟋蟀,最多达70个。全县捕打蟋蟀23875斤,使18万亩作物受害程度减轻。当年还发生蝗灾,受灾面积7.6万亩。全县捕打蝗虫21540斤,使7.2万亩作物受害减轻。
1953年3月下旬,麦蜘蛛成灾。重灾41万亩,轻灾81万亩。麦蜘蛛最多达每平方米7000多个,最少20多个。4月中旬,百善、杨柳、常山等地,地老虎成灾,3000余亩高粱幼苗10~50%被咬断。4月下旬至5月上旬,常山、百善等地多飞蝗,麦、高粱、谷子受害7.7万亩。5月中旬至6月上旬,蟋蟀成灾,红芋、胡萝卜、荞麦、豆类受害,幼苗被咬断茎部。初发生面积95万亩,后降至3万亩。5月下旬至6月上旬,玉米螟危害高梁、谷子、玉米18万亩,其中太平乡3000亩高粱,80%受害减产,每棵上有虫2至18条。7月上旬,豆天蛾幼虫危害黄豆,早黄豆叶被吃光,晚黄豆受害稍轻,受害农田51万亩。
1955年夏秋季,四铺、常山、百善、烈山、韩村等地发生蝗虫害。7.8万亩高粱青苗受害,每平方米有飞蝗2至50个不等。另有浮尘子、豌豆象、地老虎、麦蜘蛛、棉虫危害作物28万亩。采取药械和人力捕杀等方法使1.4万亩作物受害减轻。
1959年4月,全县普遍发生红蜘蛛虫害,小麦受害面积41万余亩。
1962年6月上旬,四铺、百善、濉西、铁佛、南坪等区有12万亩作物遭受蝗虫害,蝗虫最大密度每平方米20多个。
1963年春,46万亩大、小麦遭受蛴螬、蝼蛄及麦蜘蛛危害。其中基本无收的4.8万亩,死苗5至7成的5万亩,3至4成的13.6万亩,3成以下的22.6万亩。另外,春播作物18万亩受虫害,一些高粱和花生苗被咬死。
1964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蝗虫害。仅四铺区就有3.3万亩庄稼受害减产,每平方米有2至7个蝗虫。
1969年,百善等区黄豆、红芋遭豆天蛾危害,减产2成。
上一篇:第二节 旱灾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