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时期,本地农民养蚕技术落后,一年只养一季春蚕,产量低,年产茧仅2000斤,丰年也不过4000斤。蚕种为自留种,即春蚕羽化后交配,产于布或纸上,让其在自然条件下越冬,保存到第二年春季;一般在4月上中旬,把蚕种揣在怀里或放在饭后的锅里,利用体温和锅的余热暖种,大约暖种20天左右即可孵化。此法孵化率低,甚至造成全部死亡。蚕具是芦席、软床、饼筐、高粱秸做的箔。簇具是扫帚、晒干的树枝、麦秸把、谷秸把等。蚕期常有蚕病暴发,但无药防治。民国25年(1936年)曾引进一代杂交种华五×华六,但未普及推广。
建国后,蚕桑生产经历了四个阶段。1949年至1959年是生产恢复和发展时期。1949年产茧1.5万斤,以后蚕茧产量逐年上升,1956年为3.01万斤。从1956年起推广饲养蓖麻蚕,1年养5代,每代18天左右。饲料主要是蓖麻叶,兼用臭椿叶、猪牙草。从亳县引进花白、花黄蚕种,当年产茧2625斤,产值1267元。1957年从亳县、阜阳引进蚕桑一代杂交种,可养春、秋两季蚕。春用种有华合×东肥、苏16×苏17、合成×754;夏用种有东34×603、沄纹×华10等。这些杂交种比土种的生命力强,产量高,茧质好,省工,因此很快在全县普及,淘汰了土种。当年引种1180张,产茧2.57万斤,产值1.94万元。同年开始使用防僵粉、防僵灵二号等药剂,对桑蚕常见病白僵病、细菌性肠胃病进行防治。1958年临涣、四铺、杨柳3个公社办起了蚕场,同时建立了国营鲁甸蚕场,当年产茧2.59万斤。1959年全县17个公社办蚕场19个,年产茧1.11万斤,但不久停办。
1960年至1962年,由于自然灾害,养蚕业受到严重影响,1960年产茧量为7600斤,1962年降至900斤。1963年恢复蚕茧生产,到1965年达到建国17年来的最高水平,当年发种2400张,包括蓖麻蚕在内产茧7.63万斤。对蚕种催青采取新法,在鲁甸蚕场建立温室,施行温室集体催青。这种方法能按期孵化,孵化率高,蚕体健康,产茧量高,茧质好。蚕具开始使用专用蚕床和蚕匾,不仅方便,且清洁卫生。以后“毁桑种粮”,蚕茧生产陷于停顿。1970年至1979年,桑蚕生产虽有恢复,但处于徘徊阶段,年产茧1万斤至2.5万斤左右。
1980年以后,养蚕业迅速发展,1981年在孙疃区建立催青点,蚕种催青后再发放。1982推广金寨县小蚕共育经验,蚕种集体催青孵化,饲育到3至4龄,响食后再分给养蚕户饲养,10多天后可产茧收获。1983年在孙疃区设23个共育点,育蚕种486张。小蚕共育的优点是节省劳力和费用,占用房屋少,便于防病、治病。当年产茧3.08万斤。同年,我县同国家科委签订了“关于淮北地区蚕桑开发和综合丰产技术研究”攻关合同,研究适合淮北地区快速、丰产、优质、低耗栽桑养蚕技术。试验点安排在孙疃乡和郭集乡,并把孙疃区定为桑蚕基地。1984年孙疃区配备1名桑蚕工程师为副区长,区农技站配备1名桑蚕技术干部,县科委在该区设攻关办公室。1985年12月29日在省科委主持的攻关项目评比会上,省内外专家认为我县试验密切结合实际,设计合理,技术措施扎实,指标先进,攻关研究成功,成果达到国内同类地区先进水平,对淮北地区桑蚕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这一阶段每年养蚕次数从春、夏、秋3次,发展为5次。1985年产茧21.55万斤。
80年代蚕农普通使用蚕药,防治蚕病。养蚕前把蚕室、蚕具打扫、冲洗干净,蚕具晒干后再用含1%有效氯漂白粉或石灰水喷洒消毒,或浸在消毒液中消毒。在孙疃乡建造一座小型消毒灶,一次可消毒2平方米的蚕床100张。对蚕的常见病虫蚕蝇寄生蛆采用防僵灵二号、漂白粉、防僵粉、灭蚕蝇、氯霉素及新鲜石灰水防治。
上一篇:第一节 桑园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