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养殖场
一、化家湖水产养殖场
1958年春,化家湖水库建成后,即在水库西南大坝下征地74.35亩,建立鱼场。时有职工46人,建简易草房10余间,开挖鱼塘108口,水面100亩(包括坝内)。当年5月从外地采购苗种953万尾,从枞阳聘请5名养鱼师傅,开始培育鱼种。1976年10月该场交水利局管理。1978年开始,对鱼塘进行整修改造,新修石渠300米,改造鱼塘21口,水面48.28亩。1983年,水库由蔡里乡承包养鱼,每年交场承包费5000元。1985年渔场有职工33人,固定资产19.9万元,房屋78间,1147平方米,动力机械13台(套),其中柴油机3台,抽水机3台,电机、粉粹机、打浆机、增氧机、喷灌机各1台。
从建场到1965年春,共培育鱼种3762万尾。1966年至1984年生产毛籽42552万尾,培育鱼种1513万尾,远销河南、山东、山西、河北、黑龙江等地。自1960年至1985年,成鱼产量累计113.86万斤。从1962年到1984年23年产值累计127.35万元,亏损8.67万元。
该场1966年人工繁殖白鲢成功,1974年人工繁殖草鱼成功。1979年,选用东北镜鲤作母本,本地野鲤为父本,进行杂交试验成功,于1981年5月通过了这项技术成果鉴定,定名为“化镜鲤”,获淮北市科技成果二等奖。
二、鲁甸蚕场
鲁甸蚕场址在百善区鲁甸村南,北依隋堤,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排灌方便。建于1959年冬,有土地405亩。从建场到1962年生产粮食,1963年开始植桑养蚕,正式定名为“鲁甸蚕场”。1964年划归宿县地区农业局领导,1969年又移交我县农林局。
1965年,蚕场从浙江引进湖桑5万株,建桑园105亩。到1967年扩大到290亩,有蚕室14间,324平方米,年产茧2000斤。这段时间还进行蓖麻蚕生产。1968年职工“一刀裁”下放,全场仅剩8人。1970年毁桑种粮。1972年恢复桑蚕生产。1975年建立缫丝车间,年产生丝1.2万斤,盈利万余元,平均每亩桑园收入百元。1978年起进行桑园更新。1985年,该场有职工60人,成为我县桑蚕生产基地,担负着制种、催青的主要任务。总产值7.09万元,盈利万元。
1958年春,化家湖水库建成后,即在水库西南大坝下征地74.35亩,建立鱼场。时有职工46人,建简易草房10余间,开挖鱼塘108口,水面100亩(包括坝内)。当年5月从外地采购苗种953万尾,从枞阳聘请5名养鱼师傅,开始培育鱼种。1976年10月该场交水利局管理。1978年开始,对鱼塘进行整修改造,新修石渠300米,改造鱼塘21口,水面48.28亩。1983年,水库由蔡里乡承包养鱼,每年交场承包费5000元。1985年渔场有职工33人,固定资产19.9万元,房屋78间,1147平方米,动力机械13台(套),其中柴油机3台,抽水机3台,电机、粉粹机、打浆机、增氧机、喷灌机各1台。
从建场到1965年春,共培育鱼种3762万尾。1966年至1984年生产毛籽42552万尾,培育鱼种1513万尾,远销河南、山东、山西、河北、黑龙江等地。自1960年至1985年,成鱼产量累计113.86万斤。从1962年到1984年23年产值累计127.35万元,亏损8.67万元。
该场1966年人工繁殖白鲢成功,1974年人工繁殖草鱼成功。1979年,选用东北镜鲤作母本,本地野鲤为父本,进行杂交试验成功,于1981年5月通过了这项技术成果鉴定,定名为“化镜鲤”,获淮北市科技成果二等奖。
二、鲁甸蚕场
鲁甸蚕场址在百善区鲁甸村南,北依隋堤,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排灌方便。建于1959年冬,有土地405亩。从建场到1962年生产粮食,1963年开始植桑养蚕,正式定名为“鲁甸蚕场”。1964年划归宿县地区农业局领导,1969年又移交我县农林局。
1965年,蚕场从浙江引进湖桑5万株,建桑园105亩。到1967年扩大到290亩,有蚕室14间,324平方米,年产茧2000斤。这段时间还进行蓖麻蚕生产。1968年职工“一刀裁”下放,全场仅剩8人。1970年毁桑种粮。1972年恢复桑蚕生产。1975年建立缫丝车间,年产生丝1.2万斤,盈利万余元,平均每亩桑园收入百元。1978年起进行桑园更新。1985年,该场有职工60人,成为我县桑蚕生产基地,担负着制种、催青的主要任务。总产值7.09万元,盈利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