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清末,警政与学政作为“新政”的重要内容同时兴起。随着安徽巡警机构的建立,训练巡警的专门学校也应运而生。
一、安徽巡警学堂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七月,安徽巡警学堂创办,校址在安庆市百花亭楝树湾(今安庆二中)。主要为组建不久的全省各级警察机关培训骨干,所以又称“警官学堂”。学堂设总办、会办、教官、庶务、会计等职。开始只招收本省绅士班学员87名,后添客籍(外省)班学员10名,分官生、兵生两班(亦称甲、乙班),学制3个月。主要课程有国文、法律、巡警业务常识、军事战术、操练及武术等。
巡警学堂开办周年之际,因该校会办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的事件发生,学员有的被捕,有的被遣散,学堂遂告停办。
二、绿营警察学堂
光绪三十三年四月,遵照两江总督端方的命令,安徽先后于宁国、寿州和安庆设立4所绿营警察学堂,从皖南镇标、寿春镇标、安游潜三营和抚标左右二营等绿营军中挑选一批身体强健、粗通文墨的低级军官和士兵进行培训,充实警察队伍。
绿营警察学堂为“变通绿营改办警察之枢纽”。学堂设督办(亦称总办)、监督(亦称会办)、临学、稽查、巡查、文武教习、会计、书记等职,均由各营官弁兼任。办学经费也由绿营官弁的薪俸中捐助。各学堂的学制均为6个月,学额每期20至50人不等。课目有语文、警察要领、宪法、诉讼法、警察学、卫生学、监狱学、保安、行政、司法、消防、外事、森林等警种业务常识,以及步兵操典、军事战术、体操、武术等。学业期满后,一、二、三等学员发给毕业文凭,不及格者只发修业证书。成绩优异的分配到地方担任警官,一般的则为警士。
三、巡警教练所
光绪三十三年八月,即省巡警学堂停办两个月后,安庆又在臬署附近建立巡警教练所。
巡警教练所设总参事1人,所长兼庶务长1人,教员、书记官、区队长若干。教练所每期接纳学员44名,学制3个月。学员来自全省各地未经正规训练的巡长和巡警。开设的课程有:品行教育、行政、司法和卫生警察业务、现行巡警制度、消防要领、刑事侦探术、警察学大要、巡警服务规则及军事体操等。
受训期满,经考试测验,原先是巡警的学员,成绩最优等者提升为巡长,优等者以巡长记名候升,中等者仍充巡警,候立功后再升,已经是巡长的,“即以应升之级提升”。不遵守教练所规章制度或成绩不合格的学员,“轻则惩罚,重则斥革”。
光绪三十四年底,该教练所并入高等巡警学堂。同年,芜湖警务公所为“养成巡警人力”,也设立了巡警教练所,招收100名学员,分成两班,由各区巡官轮流分科讲授巡警业务知识。其学制、学科及学员毕业后的待遇,与安庆巡警教练所大体相同。
四、高等巡警学堂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民政部颁行《各省巡警学堂章程》,明令各省健全警察教育机构。安徽随后设立了省高等巡警学堂,并将安庆巡警教练所纳入其中。
高等巡警学堂“以培养巡警官吏为宗旨”,省巡警道员卞绪昌兼任监督,安庆府通判尤缓祺兼教务和庶务提调,设有监学、副监学、讲员、文案、掌书、庶务和会计等职。学制3年。每届学额50余人,从本省的举、贡生员中考选。开设课程有:中国现行法制大要、大清律、宪法纲要、行政法、法学通论、各种警察章程、各国法律、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地方自治章程、各省咨议局章程、各种选举制度、警察学、监狱学、统计学、算学、地理、军事体操及外文(英、日文)等。学员毕业后,分配到本省警察机关担任中、高级警官。
附属于高等巡警学堂的巡警教练所,主要培训巡长和警士。其校长、收支、庶务、教官、会计等职,均由高等巡警学堂的职官兼任。学制由原来的3个月改为1年。每届招80至100名学员。学科有:语文、大清违警律、警官要旨、政法浅义、地方自治大要、本省地理及军事体操等。学员毕业后,分配到全省各地充任巡长和警士。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