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水泥
我县乡镇水泥工业兴办于70年代初。1970年蔡里公社在原构件厂的基础上土法试制水泥,用碓窝子破碎,木风箱鼓风燃烧,小筛子成球,罗子过筛。试制成功后,于次年春在花庄村建起一座年产5000吨的小型水泥厂,即濉溪县蔡里公社水泥厂。初建时由公社从各大队招收95名干部和生产工人,到宿县地区水泥厂培训3个月,投资6万元,购置直径1200毫米和900毫米球磨机各1台,2000毫米的成球盘1台,以及简单的化验设备,建造两座10吨的蛋窑。年底生产水泥3200吨,创产值22.5万元,实现利润7万元。生产的325号硅酸盐水泥符合国家标准,一部分用于当地农田基本建设和房屋建筑,一部分销往外地。1973年至1978年,新北大队水泥厂、马桥公社水泥厂、赵集公社水泥厂先后建成投产。1973年全县4家水泥厂共生产325号硅酸盐水泥2.7万吨,产值210万元,利润60万元。1979年到1983年,又有土型、宁山、花庄、王庄、马场、雷山等10家大队水泥厂建成投产,全县水泥厂发展到14家,占全省50个乡镇水泥厂的28%。1983年生产水泥7.5万吨(其中425号水泥2万吨),产值600万元,利润210万元。1984年水泥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质量显著提高,并出现户办水泥厂。1982年蔡里水泥厂已拥有固定资产210万元,流动资金80万元,职工365人,年生产能力增至4万吨。生产的水泥标号和强度符合国家标准,在全国水泥质量普查中,获质量优胜奖,淮北市乡镇企业局、建材局、标准计量局发给产品优胜奖旗。新安乡新北村农民张志宽,1984年初组织12户农民集资6万元,建起一座年产4000吨的联户双掺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厂,用淮北电厂的废料——粉煤灰代替粘土和水砂,当年建厂当年投产。该厂生产成本低,效益高,发展快,1985年拥有固定资产12万元,流动资金4万元,生产水泥3000吨,创产值30万元,实现利润9万元。除反还股金20%以外,在厂职工100人,平均每人月工资85元以上,还留有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蔡里乡的孙庄孜青年农民孙扬勇,自筹资金24万元办起化家湖水泥厂,1984年12月26日破土兴建,次年9月22日正式投产,年设计能力2万吨。当年生产硅酸盐水泥3000多吨,创产值30多万元,实现利润10万元。
1985年全县共有水泥厂34个,其中区办1个,乡办8个,村办17个,村民联办2个,群众集资办6个,年产量40万吨,有职工5470人,拥有固定资产2009万元。有直径1800毫米球磨机1台,直径1500毫米球磨机19台,直径1200毫米球磨机67台,总动力13284千瓦。建成化验室34个,其中检测设备齐全的有5个,配备化验人员275人。1985年实产水泥13.2万吨,其中矿渣硅酸盐水泥11万吨,粉煤灰硅酸盐水泥2.2万吨,标号均为325号或425号。水泥出厂合格率达96%以上。年上缴税金156万元。
二、砖瓦
建国初期,农村多用马蹄窑烧制青砖青瓦。窑多分布于沱河、澥河、浍河两岸的堤坝上,砖瓦产量不高,抗压强度较低。1958年人民公社大办工业,推广围窑烧砖法,一时间砖瓦业有所发展。1959年,全县有围窑120个,生产红色砖瓦5000万块(片)。1960年国民经济进入困难时期,加之窑体抗水能力差,围窑全部停烧。1961年后农村又重新用马蹄窑烧制砖瓦。1976年,百善区楚庙乡投资10万元建起一座16门小轮窑,当年投入生产,年产砖瓦450万块(片),产值16万元,利润3.5万元。到1978年又有百善、韩村等乡的轮窑建成投产。这些厂全部机械化生产,并适量采用煤矸石作内燃原料,不但节约了能源,而且增强了红砖的抗压强度。淮北煤炭建设会战指挥部为加速淮北煤矿建设,投资48万元和8套制砖设备,支持我县乡镇轮窑建设。1980年,全县乡镇轮窑发展到24座,381门,在厂职工3180人,全年生产砖瓦9000万块(片),创产值478万元,实现利润135万元。1981年以后,城乡建设日新月异,乡镇砖瓦生产迅速发展,生产工艺不断改革,产品质量逐年提高。1985年全县轮窑增至78座,1280门,职工达14921人。当年生产砖瓦4.5亿块(片),创产值2500万元,实现利润675万元,产值和利润分别比1980年增长4倍以上。生产规模最大的刘桥区溪河乡轮窑厂,有职工150人,占地280亩,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有四二型砖机组1套,汽车、拖拉机、推土机10部,38个吨位,拥有固定资产50万元,全年生产砖瓦800万块(片),创产值45万元,上缴主办单位利润10万元。产品质量优良,经省、市标准计量部门检查,达到了部颁标准,被评为安徽省乡镇企业生产红砖的第二名,获得了优质产品证书。
三、石灰
我县石灰石资源丰富。1984以前,烈山建有两座石灰窑,用煤炭、柴草烧制石灰。1974年蔡里公社投资3万元,在兽医庄建起一座日产28吨的双门石灰窑,当年烧制石灰6100吨,产值12万元,实现利润2.5万元。继而,宋疃乡、赵集乡、土楼乡也先后建起石灰窑。到1985年底,全县共建石灰窑48座(其中双门的10座),职工1201人,年产石灰15万吨,创产值675万元,实现利润105万元。
四、石料
石料种类很多,用途甚广,1975年前就有零星开采。1975年以后,淮北诸煤矿先后兴建,我县才大量开采石料。宋疃乡店子采石厂常年有40人开山采石,每年用火车运往外地的毛石约6500立方米,收入约50万元。赵集乡的十里长山有采石厂25个,该乡单圩村家家户户开山,砸石子,是全县闻名的石料专业村。各种型号的石子大批运往宿县、蚌埠等地,年收入在百万元以上。蔡里乡化楼村男女劳力400人,有300人从事矿用瓦子石生产,年收入近百万元,被誉为瓦子石专业村。该乡的蒋疃、尚高、青谷等村的大部分农民也从事此项生产。这里的农民高兴地说:“一把锤子一杆钎,钻包一背就上山,打出石眼装药炸,一天能挣几十元,人家都说石头硬,我说靠山能吃山。”1985年底,全县已建起乡村和联户石料厂52个,分布在全县的各个山头,在厂职工1100人。另有个体采石2500户,年产石料50万立方米,产值约1100万元。
五、水泥预制件
我县农村水泥预制业是在70年代发展起来的。1970年全县掀起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高潮,蔡里公社利用当地资源,投资3万元在花庄西建起水泥预制厂,职工25人,房屋4间,30×60水泥场1面,木制模具3套,当年生产机井管子和拱型过路桥板4500件,产值3.5万元。1971年,刘桥、铁佛、四铺等公社和雷山、尤沟、王庙等大队先后办起了65个水泥预制厂,生产机井管、过路涵管和水泥杆等多种产品。1972年全县乡镇水泥预制产量达36万件,产值210万元。1977年以后,水泥预制厂逐年减少,1979年全县还有刘桥、蔡里等12个预制厂,由生产机井管转产水泥棒、水泥瓦。近年来,随着农房建筑材料需求量的增大,水泥预制厂又有了恢复和发展。1985年全县有乡镇水泥预制厂38家,主要产品有水泥瓦、水泥棒、水泥楼板、水泥切块、空心砖等50多个品种,年产值800万元。产品热销,供不应求,不但节约了木材,而且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商品优势。刘桥区土楼乡水泥预制厂,职工15人,有搅拌机、紧线机、拉丝机、震动机等整套设备。产品质量好,效益高,全年产值30万元,利润10万元,人均创产值2万元。被誉为水泥专业乡的新安乡,6个行政村中有水泥瓦专业村2个,水泥瓦专业户1491户,占总农户的51%;从业人员3050人,占劳力总数的60%。该乡全年乡镇企业总产值1350万元,仅水泥及其加工件产值就达1100万元,占71%。
六、油毡石棉瓦
油毡、石棉瓦是我县乡镇企业新型的建材产品。1976年,马桥区新南村投资5万元,在凤凰山下建起一座小型油毡厂,当年产油毡2.5万卷,产值30万元。1984年进行了设备改造,扩建了机械化车间。1985年该厂有职工54人,占地面积5亩,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固定资产32万元,年产油毡7万卷,产值92万元,上缴税金10万元,实现利润3.5万元。该厂生产的凤凰山牌石油沥青油毡和煤焦油沥青油毡,拉力和耐高温性能均达到国家建材部颁布的标准,远销山东、河南等省。
石棉瓦生产始于1977年,溪河乡在农科站(今溪河轮窑厂)建厂,当年生产2.5万片,产值15万元,后固原材料短缺而停产。1982年,濉溪镇把泡花碱化工厂改造成石棉瓦厂,1985年有职工21人,年产石棉瓦2.5万片,产值15万元,利润9.5万元,产品抗折强度达到部颁标准,畅销山东、河南等省。
七、水磨石
四铺区赵集乡金庄子水磨石厂,是农民余长富自筹资金11万元建成的新厂,1985年投产。有职工16人,厂房占地350平方米,粗磨机、细磨机。抛光机等设备齐全。当年生产水磨石3.5万平方米,创产值53万元,实现利润11万元,一年赚回一个厂。产品质量较好,符合国家标准,畅销淮北、淮南、合肥等地。
八、大理石
我县大理石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赵集乡的诸阳山、闸河乡的奶奶山、新安乡的小花山和蔡里乡的塔山、南山、马山。经有关部门鉴定,质量较好,因色泽各异而分为红螺石、青螺石、墨玉石等品种。诸阳山的大理石储量约200万立方米,很早当地农民就零星开采,琢成烟哨、石猴、玉牌之类。1981年,县乡镇企业局投资5000元交赵集乡组织人员开采,石料送五河县大理石加工厂加工后,运到安徽省乡镇企业产品展销会展销。后因加工技术跟不上而停开。蔡里乡塔山大理石储量较大,1985年蔡里乡和徐州某单位联合开采200吨,每吨单价250元,创产值5万元。
九、珍珠岩
珍珠岩是一种高效能保温、吸音、减震的建筑材料。1984年初,濉溪镇城西村引进萧县的技术、资金,在戴庄建起“淮北市濉溪珍珠岩厂”。1985年正式投产,当年生产珍珠岩粉2万立方米,各种珍珠岩制品5万件,产值68万元,盈利15万元。该厂有职工50人,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固定资产25万元,流动资金15万元。有立窑1座,膨胀机、吊炒锅各1台,脱模机、装包机等配套设备齐全,实现了一条龙流水操作的机械化生产。该厂生产的火山牌膨胀珍珠岩,经中国科技大学工程物理系多次测试,超过国内行业产品质量,畅销安徽、河南、江苏等省,广泛用于冶金、化工、轻纺、电力工业。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造纸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