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封发
我县邮件采取直封和经转两种分拣封发方法。1950年,配备分拣封发员1人,直封符离集、宿县、萧县、涡阳、合肥等地的邮件,邮往其他地方的邮件都经直封点转发。当年进出口函件2.4万件,收寄包件200余件。1967年,上海知识青年下放我县落户,发往上海信件较多,增加直封上海格眼。同时增开砀山、郑州、西安、兰州、北京格眼。包件因小件食品数量增多,收寄量达16000件。1977年我县划归淮北市领导后,直封淮北邮件。县内直封蔡里、烈山、马桥、古饶、刘桥、刘桥矿、钟楼、赵集、四铺、五浦、百善、孙疃、杨柳邮件。1980年进出口业务交换量多达90万件,其中包件2万多件。1982年,业务量继续上升,分拣员增加到3人,其中挂号邮件分拣员2人。配有格眼橱3张,直封点增至19个。由于包件年收寄量达3万多件,封发室自制1辆运送包裹手推车。进口函件的处理,由人工过戳分拣后进行登单打捆装袋。1985年底,我县邮件进出口业务量达120万件,其中包件4万余件。
二、投递
民国33年(1944年),濉溪进口邮件仅靠邮政代办人员负责投递,每天不过50余件。次年濉溪邮局有邮差2人,肩背步行,一天行程40多公里,投递点80多处,日投邮件近百件。主要投递范围除濉溪镇外,还有烈山、蔡里、马桥、濉西、钟楼、渠沟等地。
1950年,乡村投递工作委派给区乡邮政代办所。1952年另设51个乡邮站,每站设1名乡邮员。1953年业务量增加,投递工具开始使用通信专用自行车,当年投递邮件1.5万多件。1962年,调整县城郊区投递线路,将濉溪至烈山、濉溪至刘桥2条较大的邮路划为乡村投递邮路,另设市郊邮路1条,投递范围:东至濉溪师范学校,西至溪河乡,南至五里郢化肥厂,北至农机一厂,投递点65个。这几条邮路业务繁忙,工作时间都在8小时以上,日投邮件600多件。“文化大革命”期间,各项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投递质量下降。1978年后,报刊发行量急剧上升,投递业务量加大,县城邮路调整为3条,城内2条,城郊1条。1980年,因老城一些机关单位不断向新城迁移,投递线路又进行了调整。共划为5条邮路,由邮电局分别至新城、老城前大街、老城后大街、三堤口、五里郢,日投邮件2500余件。县城投递每天出班1次,中午12点以前进局的邮件当天投送完毕。农村邮件当天投送的有537个行政村,隔日投送的有40个行政村。由于邮运时间的限制,县城和农村均不能看到当日的报纸,能看到隔日报纸的有县城和70个乡镇577个行政村,能看到第三天报纸的有42个行政村。投递工作定时间、定地点、定班次、定频次、定人员,基本做到不丢失、不损毁、不积压、不捎转。据1985年统计,邮件延误差错率为1.02,给据邮件延误差错率为1.89,损失率为零。
上一篇:第二节 邮路
下一篇:第四节 汇兑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