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日用杂品
建国初期,我县供销部门主营的商品是煤油、火柴、食盐三大类,另外还经营民用陶瓷、雨布伞、土纸、家具和各种炊具,并兼营副食品。当时,市场陶瓷器皿紧缺,1954年前后,从山东枣庄、河南焦作、江西景德镇、皖南祁门等地调进各种规格的碗、盘、盆、茶具、水缸等粗陶细瓷器皿,年均供应量达77万件。又从繁昌、苏州等地调进各种口径的铁锅、铁勺、铜勺和竹椅、藤椅、竹床、草席等日用杂品投入市场。年均销售额在4.5万元以上。1958年,由于国民经济发展比例严重失调,市场货物奇缺,部分日用杂品如煤油、火柴、食糖、肥皂、高档烟酒等开始实行计划供应。是年还毁锅炼钢,农家铁锅毁砸一空,造成60年代初铁锅奇缺。为解决群众燃眉之急,除积极调进计划内铁锅外,又从浙江萧山等地调进大批铁锅投放市场。1963年,我县因遭特大水灾,各种生活资料奇缺,从外地调进大批救灾物资供应市场。其中粉丝100万斤,鲜藕25万斤,青菜255万斤,上海麻饼13万斤,胡萝卜126万斤,芦席15万条,麻绳1.07万斤,有力地支援了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60年代后期,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日杂及副食品货源不足,1969年火柴供应量由1966年的1.29万件降至0.58万件,日用陶瓷由1966年的129.8万件降至93万件。1973年从湖南醴陵、河北唐山、河南虞城等地调进大批日用陶瓷器皿,增加了市场的供应量。
80年代,各种日用杂品的供应量继续上升。1985年和1976年相比,煤油供应量增长16.4%,陶瓷器皿增长1.2倍。供应品种增多,炊具增加了铝、塑制品,副食品增加了海参、鱿鱼、鱼翅、银耳、香菇等品种。1985年,日用杂品的销售额313万元,占生活资料销售总额的10%以上,纯利润11万元,上交税金9.4万元。
二、其它生活用品
建国初期,供销社经营的其它生活用品主要有棉布、毛竹、原木等物品。棉布多系国产和苏联产花布,1953年销售84万米,1955年增至288万米。1963年开始经营自行车,由于货源不足,当年只销售14辆。1970年后开始经营收音机、缝纫机,至1979年,年均销售收音机1026台、缝纫机575部。1980年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品的供应量越来越大,同时增加供应服装、涤棉布、化纤布、中高档家用电器等新品种。1981年至1985年和1976年至1980年相比,自行车销量增长1倍,缝纫机销量增长2.4倍,收音机销量增长23%。
1953~1985年供销社生活资料供应量统计表
下一篇:第四节 收购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