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四节 收购
一、棉花
1951年至1953年,县供销合作社受宿县花纱布公司的委托,为其代购棉花。具体办法是花纱布公司和供销社签订预购合同,新棉上市时,由合作社办理收购业务,花纱布公司负责检验及调运工作。开始只有孙疃、濉西的青阳、五沟的张油坊3个棉花收购点。1953年,为调动棉农的生产积极性,适当调高了棉花收购价格,中级皮棉由原来每担75元提高到85元,并开始选制标准样,实行对样收购,优质优价。3年共收购皮棉189.35万斤,满足了购方的需求。
1954年,供销社在濉西、五沟、孙疃、双堆4个重点产棉区试行棉花预购办法,签订预购合同1100份,发放预购订金24万多元,预购籽棉6.8万斤,皮棉1.3万斤。当年遭受水灾,正当农民生活困难之时发放无息订金,及时解决了棉农的爱活困难,保证了国家棉花统购任务的完成。1955年,重点产棉区又增加烈山、临涣两个区。全县签订预购合同1225份,预付订金14万多元。8月,县供销社举办棉花检验技术培训班,为基层社培训棉检技术干部35人。为方便棉农交售棉花,增设收购点,充实收购力量,采取就地验级、就地过磅、就地付款、就地加工的办法,当年收购皮棉17.8万斤,完成统购任务的101.9%,发放优待布票178万尺、粮178万斤、煤炭8000吨。1958年,我县棉花收购点增至17个,全县9区1镇的棉花全部实行了预购办法。
1961年至1963年,农业实行包产到户,对棉花生产和收购则实行“双包五定”(包产、包购,定面积、定产量、定留量、定收购实际数字、定统购任务),采取分户采摘、统一设场、分户晾晒、就地过磅、全队集中统一出售的办法。1964年农业取消包产到户,棉花收购也恢复以生产队为单位的包干统购。1967年,棉花收购由“四分法”改为“五分法”(分摘、分晒、分售、分轧、分级保管),进一步提高了棉花收购质量。1968年,全县棉田面积减少,国家为了多收棉花,在完成定购任务以后,又采取用布票换购棉花的政策,收购1斤皮棉,除付给现金外,另发给布票5尺。当年换购棉花4万斤。
1976年后,棉花收购量逐年上升。为提高收购质量,县社每年都举办棉检员训练班,共培训新老棉检员200多人次。
1980年后,我县农村普遍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棉花交售由原来以生产队为单位逐渐过渡到以户为单位,收购工作由集中统一变为零星分散,工作量加大,供销社在重点产棉区增设了临时收购点。1981年,为解决棉花加价不合理的问题,实行“倒三、七”加价法,即由国家下达统购基数,超基数部分按交售数量的70%加价。1985年,改统购为合同订购,在奖励政策上,继续实行“倒三、七”加价法。实行合同订购以后,大大提高了棉花商品率,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历年供销社棉花收购量统计表
二、烟麻
(一)烟草
1965年,供销社在烤烟产区设立7个烟草收购点,与生产队签订派购合同,派购比例为产量的80~90%。级内烤烟按级定价,全部收购,当年收购烟草70万斤。1970年收购点增加到12个,收购量增加到300万斤。
1970年后,烤烟滞销,我县压缩了烟草的种植面积,实行限量收购,同时调低了收购价格,将原奖售粮食改为奖售化肥。收购量逐年下降,1975年,全县只收购烤烟24万斤。
从1976年起烤烟生产逐步恢复,收购量增大,同时恢复奖售粮制度,提高奖售化肥和煤炭的标准,调高收购价格。到1978年,全县的烤烟面积迅速扩大到8000亩,收购量达到90万斤以上。1979年,我县停止烤烟生产与收购。
我县的晒烟自产自销。1970年以前供销社根据市场需求少量收购,用于县内调剂,年收购量只有4万多斤。1970年以后年均收购量增至5万斤左右。1970年停收至今。
(二)麻类
1953年开始收购少量苘麻,年收购量多少不等。1958年收购量最高达1026万斤。1972年仅收购100斤。所收麻主要作县内调剂,丰产畅销年份也少量外调。1978年收购红麻6万斤,因本地沤制红麻技术不佳,商品率只有30%,次年即停收。
1953~1979年供销社苘麻收购置统计表单位:万斤
三、猪羊禽蛋
1952年到1954年,猪、羊(禽、蛋主要为宿县食品公司代购,少量自营,基层社除设点收购外,还组织小商小贩下乡换购。1955年到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期,县社采取多种方式收购猪、羊、禽、蛋,一般采取坐点收购、组织小商小贩下乡收购和委托农业社代购等形式。1957年副食品大量出口,收购量猛增,供销社配合食品部门采取点点、店店、人人收购的办法,平均日收鲜蛋8000多斤。1958年供销社和食品公司合并,以后又并入商业局。在“大跃进”中,基层社、食品站划片包干,配合公社、大队、生产队干部进行收购。有的地方对完不成交售任务的社员不供应油、盐、火柴;有的把生猪收购标准由100斤降到50斤;有的对60斤以上生猪采取“二针三割”(给猪注射豆油针、葡萄糖针;割尾巴,割耳朵,割甲状腺)“揠苗助长”式的催肥法。这些错误做法后来均得到纠正。1958年以后,副食品完全由食品部门收购。
四、废旧物资
1952年,供销合作社开始收购废旧物资,在濉西、铁佛、双堆、百善、五沟设立收购点,当时资金不足,主要用高粱、小米换购。农民由于受封建残余思想影响,到收购点卖废品感到丢情面,合作社便组织货郎担下乡换购。换购的废旧物资有生熟铁、杂铜、镍币、旧鞋、破皮革、绳头、弹壳、弹片及枪炮残骸等。1954年,我县遭受恃大水灾,为帮助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全县废品收购点增至20多个,收购品种扩大到30多种,年收购总额1.5万元。1955年7月,配合增产节约运动,大抓了废品清理回收工作,并增加收购废橡胶和碎玻璃。1956年收购网点增到45个,货郎担发展到200多个,由串乡换购发展到预约换购,并按农民的要求携带商品下乡,边收购边供应。废钢铁和杂铜的收购量由1953年的1000担和100担,分别增长到2100担和3400担。
1957年第二季度,城郊供销社在濉溪镇举办了一次废品回收展览,展出不同品种的505种废旧物资,吸引观众4900余人,10天内废旧物资收购额达339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倍。孙疃、四铺等供销社发动职工深入机关、学校、农村社队登门收购。全年收购额比上年增长2.4倍,收购品种达181种。1958年,全民大炼钢铁,收购点增至524个,货郎担发展到246个。收购废钢铁686万斤、杂铜29万斤,均达历史最高水平。
1961年至1965年,贯彻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新产品不断出现,旧产品逐步淘汰,废旧物资回收种类越来越多。1962年增加废铝收购,以后逐年增加了铁屑、铁丝、各种铸件、铜屑、铜末、铜渣、废锌、不锈钢及废塑料的收购。1967年,收购品种已达8大类203种。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收购人员逐渐滋长了等货上门的“官商”作风,出现了重销售、轻收购的思想,货郎担逐渐减少。1968年,废钢铁、杂铜的收购量分别由1965年的1136吨和38吨下降到324吨和20吨,其它废品收购量也徘徊不前,直到1971年各大队代销店代购废品时,收购品种和数量才有所回升。1978年,国家提出“把废品收购同实现四化的宏伟目标紧密联在一起”的号召,大大激励了供销社职工的工作热情。他们开着四轮车,拉着平板车,把日用百货送下去,把废旧物资带上来,恢复和发扬了50年代的老传统。仅7月份全县就收购废钢铁198吨,月收购量创历史最高纪录。杂铜、铝、锡、造纸原料、杂骨等主要废品收购量也显著增长。
1978年后,我县废品收购工作开创了新局面。为了提供更多的工业原料,供销社组织干部、职工到厂矿寻找货源,登门收购。1983年,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调高了几种主要废品的收购价格。有色金属中的铜、铝、锌和黑色金属中的钢铁等70%的品种,收购价上浮20~30%;废塑料类中的塑料膜、鞋底等50%的品种上浮40~60%;废纸类的二级杂纸、黄板纸、水泥袋等上浮30%。原来不予收购的民用铁皮、钢丝绳也自1983年开始收购,并将收购价格由原来的每斤1分提高到每斤3分。1984年6月成立了县废旧物资回收公司,配备了专职技术干部,实现了我县废旧物资回收专业化。1985年,各种废品收购金额为31万元,收购废钢铁322吨、杂铜28吨。
六、畜产品
1951年,县总社在老城后街设点收购畜产品,并由宿县畜产站派员指导,传授技术。1952年,各基层社相继设置收购点,收购牛皮、羊皮、羊毛、牛油等,其中以牛皮最多。还广泛组织小商贩串乡收购,并与机关食堂、屠户签订合同,约时定点登门收购。1955年增加了驴马皮、狗皮、兔皮、黄鼠狼皮、猪鬃、猪肠衣、羊肠衣、牛肠衣、牛膀胱、羊油、牛拐骨等畜产品的收购。1957年,畜产品实行新规格收购。为在全县统一规格,保证收购质量,次年培训畜产品收购技术员18人。
1959年至1961年3年自然灾害期间,家畜饲养量明显下降,收购数量减少,质量下降。1960年收购总额比1959年下降45.2%,1961年比1960年下降58.4%。为完成收购计划,供销社提出“是皮就收、是毛就收、皮毛不丢,大收大购”的口号,并组织专业打猎队166个2102人,配备猎枪176支猎网584条、猎鹰34只。计猎获野兔38214只、黄鼠狼3120只。1962年后,家畜家禽饲养量增加,畜产品收购量逐年上升。1966年与1961年相比,羊毛由3.8万斤增加到30.8万斤,兔毛由400斤增长到1.6万斤,各种皮张由8881张增加到11.33万张。
70年代畜产品收购量大幅度增长。羊毛由1971年的17.98万斤增加到1979年的71.2万斤,兔毛由1971年的0.29万斤增加到1979年的2.6万斤。钟楼公社年收购羊毛突破10万斤,白沙公社年收购兔毛突破万斤。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家畜膘情逐年提高,各种畜产品质量也越来越好。
80年代初,全县出现“养兔热”。到1985年,长毛兔存栏达25万只,兔毛收购量由1980年的3.3万斤猛增至6万多斤。由于国际兔毛行情较好,我县兔毛收购价随之上涨。1980年前,特级兔毛每市斤收购价27元,1985年5月上升到105元。由于兔毛价格昂贵,小商贩趁机插手经营,掺杂使假,影响了出口,外贸部门的兔毛大量积压。1935年下半年调低了兔毛收价,其它畜产品收购价格也略有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畜的饲养及畜产品的经营。
1953~1985年供销社畜产品收购统计表
1951年至1953年,县供销合作社受宿县花纱布公司的委托,为其代购棉花。具体办法是花纱布公司和供销社签订预购合同,新棉上市时,由合作社办理收购业务,花纱布公司负责检验及调运工作。开始只有孙疃、濉西的青阳、五沟的张油坊3个棉花收购点。1953年,为调动棉农的生产积极性,适当调高了棉花收购价格,中级皮棉由原来每担75元提高到85元,并开始选制标准样,实行对样收购,优质优价。3年共收购皮棉189.35万斤,满足了购方的需求。
1954年,供销社在濉西、五沟、孙疃、双堆4个重点产棉区试行棉花预购办法,签订预购合同1100份,发放预购订金24万多元,预购籽棉6.8万斤,皮棉1.3万斤。当年遭受水灾,正当农民生活困难之时发放无息订金,及时解决了棉农的爱活困难,保证了国家棉花统购任务的完成。1955年,重点产棉区又增加烈山、临涣两个区。全县签订预购合同1225份,预付订金14万多元。8月,县供销社举办棉花检验技术培训班,为基层社培训棉检技术干部35人。为方便棉农交售棉花,增设收购点,充实收购力量,采取就地验级、就地过磅、就地付款、就地加工的办法,当年收购皮棉17.8万斤,完成统购任务的101.9%,发放优待布票178万尺、粮178万斤、煤炭8000吨。1958年,我县棉花收购点增至17个,全县9区1镇的棉花全部实行了预购办法。
1961年至1963年,农业实行包产到户,对棉花生产和收购则实行“双包五定”(包产、包购,定面积、定产量、定留量、定收购实际数字、定统购任务),采取分户采摘、统一设场、分户晾晒、就地过磅、全队集中统一出售的办法。1964年农业取消包产到户,棉花收购也恢复以生产队为单位的包干统购。1967年,棉花收购由“四分法”改为“五分法”(分摘、分晒、分售、分轧、分级保管),进一步提高了棉花收购质量。1968年,全县棉田面积减少,国家为了多收棉花,在完成定购任务以后,又采取用布票换购棉花的政策,收购1斤皮棉,除付给现金外,另发给布票5尺。当年换购棉花4万斤。
1976年后,棉花收购量逐年上升。为提高收购质量,县社每年都举办棉检员训练班,共培训新老棉检员200多人次。
1980年后,我县农村普遍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棉花交售由原来以生产队为单位逐渐过渡到以户为单位,收购工作由集中统一变为零星分散,工作量加大,供销社在重点产棉区增设了临时收购点。1981年,为解决棉花加价不合理的问题,实行“倒三、七”加价法,即由国家下达统购基数,超基数部分按交售数量的70%加价。1985年,改统购为合同订购,在奖励政策上,继续实行“倒三、七”加价法。实行合同订购以后,大大提高了棉花商品率,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历年供销社棉花收购量统计表
二、烟麻
(一)烟草
1965年,供销社在烤烟产区设立7个烟草收购点,与生产队签订派购合同,派购比例为产量的80~90%。级内烤烟按级定价,全部收购,当年收购烟草70万斤。1970年收购点增加到12个,收购量增加到300万斤。
1970年后,烤烟滞销,我县压缩了烟草的种植面积,实行限量收购,同时调低了收购价格,将原奖售粮食改为奖售化肥。收购量逐年下降,1975年,全县只收购烤烟24万斤。
从1976年起烤烟生产逐步恢复,收购量增大,同时恢复奖售粮制度,提高奖售化肥和煤炭的标准,调高收购价格。到1978年,全县的烤烟面积迅速扩大到8000亩,收购量达到90万斤以上。1979年,我县停止烤烟生产与收购。
我县的晒烟自产自销。1970年以前供销社根据市场需求少量收购,用于县内调剂,年收购量只有4万多斤。1970年以后年均收购量增至5万斤左右。1970年停收至今。
(二)麻类
1953年开始收购少量苘麻,年收购量多少不等。1958年收购量最高达1026万斤。1972年仅收购100斤。所收麻主要作县内调剂,丰产畅销年份也少量外调。1978年收购红麻6万斤,因本地沤制红麻技术不佳,商品率只有30%,次年即停收。
1953~1979年供销社苘麻收购置统计表单位:万斤
三、猪羊禽蛋
1952年到1954年,猪、羊(禽、蛋主要为宿县食品公司代购,少量自营,基层社除设点收购外,还组织小商小贩下乡换购。1955年到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期,县社采取多种方式收购猪、羊、禽、蛋,一般采取坐点收购、组织小商小贩下乡收购和委托农业社代购等形式。1957年副食品大量出口,收购量猛增,供销社配合食品部门采取点点、店店、人人收购的办法,平均日收鲜蛋8000多斤。1958年供销社和食品公司合并,以后又并入商业局。在“大跃进”中,基层社、食品站划片包干,配合公社、大队、生产队干部进行收购。有的地方对完不成交售任务的社员不供应油、盐、火柴;有的把生猪收购标准由100斤降到50斤;有的对60斤以上生猪采取“二针三割”(给猪注射豆油针、葡萄糖针;割尾巴,割耳朵,割甲状腺)“揠苗助长”式的催肥法。这些错误做法后来均得到纠正。1958年以后,副食品完全由食品部门收购。
四、废旧物资
1952年,供销合作社开始收购废旧物资,在濉西、铁佛、双堆、百善、五沟设立收购点,当时资金不足,主要用高粱、小米换购。农民由于受封建残余思想影响,到收购点卖废品感到丢情面,合作社便组织货郎担下乡换购。换购的废旧物资有生熟铁、杂铜、镍币、旧鞋、破皮革、绳头、弹壳、弹片及枪炮残骸等。1954年,我县遭受恃大水灾,为帮助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全县废品收购点增至20多个,收购品种扩大到30多种,年收购总额1.5万元。1955年7月,配合增产节约运动,大抓了废品清理回收工作,并增加收购废橡胶和碎玻璃。1956年收购网点增到45个,货郎担发展到200多个,由串乡换购发展到预约换购,并按农民的要求携带商品下乡,边收购边供应。废钢铁和杂铜的收购量由1953年的1000担和100担,分别增长到2100担和3400担。
1957年第二季度,城郊供销社在濉溪镇举办了一次废品回收展览,展出不同品种的505种废旧物资,吸引观众4900余人,10天内废旧物资收购额达339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倍。孙疃、四铺等供销社发动职工深入机关、学校、农村社队登门收购。全年收购额比上年增长2.4倍,收购品种达181种。1958年,全民大炼钢铁,收购点增至524个,货郎担发展到246个。收购废钢铁686万斤、杂铜29万斤,均达历史最高水平。
1961年至1965年,贯彻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新产品不断出现,旧产品逐步淘汰,废旧物资回收种类越来越多。1962年增加废铝收购,以后逐年增加了铁屑、铁丝、各种铸件、铜屑、铜末、铜渣、废锌、不锈钢及废塑料的收购。1967年,收购品种已达8大类203种。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收购人员逐渐滋长了等货上门的“官商”作风,出现了重销售、轻收购的思想,货郎担逐渐减少。1968年,废钢铁、杂铜的收购量分别由1965年的1136吨和38吨下降到324吨和20吨,其它废品收购量也徘徊不前,直到1971年各大队代销店代购废品时,收购品种和数量才有所回升。1978年,国家提出“把废品收购同实现四化的宏伟目标紧密联在一起”的号召,大大激励了供销社职工的工作热情。他们开着四轮车,拉着平板车,把日用百货送下去,把废旧物资带上来,恢复和发扬了50年代的老传统。仅7月份全县就收购废钢铁198吨,月收购量创历史最高纪录。杂铜、铝、锡、造纸原料、杂骨等主要废品收购量也显著增长。
1978年后,我县废品收购工作开创了新局面。为了提供更多的工业原料,供销社组织干部、职工到厂矿寻找货源,登门收购。1983年,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调高了几种主要废品的收购价格。有色金属中的铜、铝、锌和黑色金属中的钢铁等70%的品种,收购价上浮20~30%;废塑料类中的塑料膜、鞋底等50%的品种上浮40~60%;废纸类的二级杂纸、黄板纸、水泥袋等上浮30%。原来不予收购的民用铁皮、钢丝绳也自1983年开始收购,并将收购价格由原来的每斤1分提高到每斤3分。1984年6月成立了县废旧物资回收公司,配备了专职技术干部,实现了我县废旧物资回收专业化。1985年,各种废品收购金额为31万元,收购废钢铁322吨、杂铜28吨。
六、畜产品
1951年,县总社在老城后街设点收购畜产品,并由宿县畜产站派员指导,传授技术。1952年,各基层社相继设置收购点,收购牛皮、羊皮、羊毛、牛油等,其中以牛皮最多。还广泛组织小商贩串乡收购,并与机关食堂、屠户签订合同,约时定点登门收购。1955年增加了驴马皮、狗皮、兔皮、黄鼠狼皮、猪鬃、猪肠衣、羊肠衣、牛肠衣、牛膀胱、羊油、牛拐骨等畜产品的收购。1957年,畜产品实行新规格收购。为在全县统一规格,保证收购质量,次年培训畜产品收购技术员18人。
1959年至1961年3年自然灾害期间,家畜饲养量明显下降,收购数量减少,质量下降。1960年收购总额比1959年下降45.2%,1961年比1960年下降58.4%。为完成收购计划,供销社提出“是皮就收、是毛就收、皮毛不丢,大收大购”的口号,并组织专业打猎队166个2102人,配备猎枪176支猎网584条、猎鹰34只。计猎获野兔38214只、黄鼠狼3120只。1962年后,家畜家禽饲养量增加,畜产品收购量逐年上升。1966年与1961年相比,羊毛由3.8万斤增加到30.8万斤,兔毛由400斤增长到1.6万斤,各种皮张由8881张增加到11.33万张。
70年代畜产品收购量大幅度增长。羊毛由1971年的17.98万斤增加到1979年的71.2万斤,兔毛由1971年的0.29万斤增加到1979年的2.6万斤。钟楼公社年收购羊毛突破10万斤,白沙公社年收购兔毛突破万斤。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家畜膘情逐年提高,各种畜产品质量也越来越好。
80年代初,全县出现“养兔热”。到1985年,长毛兔存栏达25万只,兔毛收购量由1980年的3.3万斤猛增至6万多斤。由于国际兔毛行情较好,我县兔毛收购价随之上涨。1980年前,特级兔毛每市斤收购价27元,1985年5月上升到105元。由于兔毛价格昂贵,小商贩趁机插手经营,掺杂使假,影响了出口,外贸部门的兔毛大量积压。1935年下半年调低了兔毛收价,其它畜产品收购价格也略有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畜的饲养及畜产品的经营。
1953~1985年供销社畜产品收购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