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我县待业青年安置始于1970年,主要是通过招工、招生、参军和按政策回城自谋职业等途径安置下乡知识青年就业。至1978年,共安置在乡知青10524人,其中,招工6451人,升学635人,参军354人,招干6人,按政策回城1763人,转到外县安置1315人,占全县在乡知青的93%。1979年初,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停止,城镇知青安置成了当务之急,年末全县有待业青年1979人。1980年,待业人员增加到2708人。按照“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采取归口安置、自愿结合、自筹资金、自寻场地的办法,当年安置988人就业。其中,全民和集体单位招工370人,创办集体企业安置455人,其它途径安置163人。1981年,我县建立劳动服务公司,积极组织待业青年创办厂、店等新办集体企业,扩大就业门路,当年安置2072人就业,占待业人员总数77%。此后,继续贯彻执行党的“三结合”就业方针,广开就业门路,从1982年至1985年,新安置3147人就业,其中,新办集体企业安置1534人,全民和集体单位招工1227人,其它途径安置386人。1985年底,全县尚未安置的待业青年只有504人,成为省劳动就业先进县。
上一篇:第二节 合临工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