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28年(1939年),为了提高民兵素质,开展抗日斗争,采取了分批轮训的方法,对民兵进行射击、投弹、埋雷、战斗勤务等训练。训练原则是先骨干分子,后一般成员。由于当时斗争环境复杂,每次轮训前都要进行政治摸底,挑选斗争性强、思想觉悟高的民兵参加训练,并以他们为骨干领导各小队的民兵训练。以后,随着抗日战争的深入发展以及解放战争的迅速到来,至建国前夕民兵训练未再正式举行。
建国后,民兵的训练日趋正常化。1950年7月成立了县、区两级人民武装部,加强了对民兵训练工作的领导。从1951年起,在“劳武结合、以劳为主、军政并重、不脱离生产”的训练方针指导下,对全县民兵进行了有组织的军政训练。训练对象以基层民兵干部和基干民兵为主。县人武部每年都在三、四季度用20天的时间统一训练乡民兵中队和民兵骨干。未参加县培训的基干民兵均由乡(公社)负责组织训练。训练内容,除政治学习外,以射击、投弹、刺杀、爆破、队列等课目为主,重点练习“三打”(打飞机、打伞兵、打坦克)、“三防”(防原子、防化学、防细菌),并组织专业技术训练和实弹射击。
1964年全军大比武期间,民兵军事训练更加深入广泛。训练时间较长,训练内容也较前增加,民兵的军事素质有了很大提高。“文化大革命”初期,民兵装备全部上交,民兵军事训练停止。1969年“珍宝岛事件”后,全县民兵进行了紧急整顿,组建了武装基干团,进行了1个月的以打坦克、埋地雷、爆破等为主的综合性军事训练,训练民兵达万余人次。
1980年9月,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关于调整改革民兵军事训练的试行意见的通知》精神,缩小了训练范围。训练人员缩减为武装民兵连的连、排长,武装团属步兵分队、专业分队和高炮营的民兵,年龄一般不超过25岁。训练内容也有所精简,以射击、投弹、战术训练为主,以土工作业、队列等为辅。训练周期也由原来的4年缩为2年。当年,训练民兵6400人。1985年,民兵训练由2年一个周期改为年度训练,训练时间由1980年的19天改为30天。据统计,从1951年至1985年,全县共训练民兵近20万人。在军事训练中涌现出许多优胜单位。县直高射机枪连,1982年、1984年两次参加省军区组织的高炮(机)实弹射击,均取得优异成绩,受到了省军区嘉奖。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