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函授与电大
一、函授教育
濉溪县函授学校建立于1956年9月1日。校址在城关第一小学(现城关一中),招收县内隋堤以北不及初师程度的小学教师参加学习。1957年,改在全县小学教师中招生,开设语文、数学两科,设7个函授站进行面授。次年,凡不及中师程度的小学教师一律参加函授学习,学习期限为1年。采取“单科独进,分科结业”的办法,学员可任选1科。函校定期给学员寄辅导材料,布置作业,学员按时把作业寄回,由函校教师批阅。同时各区聘请辅导教师,指导学员学习。学习结束,举行考试,及格者发给单科结业证书。1959年10月,县函校并入濉溪师范,1962年8月,濉溪师范停办,函校迁到老城拐角楼办公。1963年,全县设21个函授站。“文化大革命”开始,函校停办。1975年,县成立函授办公室,和上海的戏剧学校、交通大学、医学院联合办了3个函授专业班,学员300人。次年,又和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合办1个函授中文班,学员50人。1983年暑期,蚌埠教育学院函授部在我县初中教师中招收中文和数学2个大专函授班,每班57人。1983年和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合办1个函授中文班。
二、电视大学
1982年8月30日,我县成立安徽省电视大学淮北分校濉溪教学班,开设中文专科和电子专科2个班,由县函校负责领导和处理日常事务。中文班设在教育局,学员22人,其中全科13人,双科8人,单科1人;电子班设在县总工会,学员15人,其中全科4人,单双科11人。学员全是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在职干部和职工,经过国家严格的招生考试,择优录取。学习年限:单科1年,双科2年,全科3年。文科半日学习,理科全日学习。学员的作业,要按时独立完成。电大实行严格的考试制度,全国统一命题,市电大组织考试,省电大阅卷,每学期有两门必修科不及格者,即取消其学籍。文科班毕业时还有18人,取得全科毕业文凭的16人;电子班取得全科毕业文凭的只有1人。1983年6月15日,文科班被评为省电大先进班,出席省电大先进班级代表大会。
1984年,县、市教育局联合招收1个电大化学专科班,经全国统考录取学员26人,学制3年。教学班设在县教师进修学校,由该校负责组织管理。其经费全由县教育局负担。学员全部离职学习,吃住在校。
濉溪县函授学校建立于1956年9月1日。校址在城关第一小学(现城关一中),招收县内隋堤以北不及初师程度的小学教师参加学习。1957年,改在全县小学教师中招生,开设语文、数学两科,设7个函授站进行面授。次年,凡不及中师程度的小学教师一律参加函授学习,学习期限为1年。采取“单科独进,分科结业”的办法,学员可任选1科。函校定期给学员寄辅导材料,布置作业,学员按时把作业寄回,由函校教师批阅。同时各区聘请辅导教师,指导学员学习。学习结束,举行考试,及格者发给单科结业证书。1959年10月,县函校并入濉溪师范,1962年8月,濉溪师范停办,函校迁到老城拐角楼办公。1963年,全县设21个函授站。“文化大革命”开始,函校停办。1975年,县成立函授办公室,和上海的戏剧学校、交通大学、医学院联合办了3个函授专业班,学员300人。次年,又和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合办1个函授中文班,学员50人。1983年暑期,蚌埠教育学院函授部在我县初中教师中招收中文和数学2个大专函授班,每班57人。1983年和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合办1个函授中文班。
二、电视大学
1982年8月30日,我县成立安徽省电视大学淮北分校濉溪教学班,开设中文专科和电子专科2个班,由县函校负责领导和处理日常事务。中文班设在教育局,学员22人,其中全科13人,双科8人,单科1人;电子班设在县总工会,学员15人,其中全科4人,单双科11人。学员全是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在职干部和职工,经过国家严格的招生考试,择优录取。学习年限:单科1年,双科2年,全科3年。文科半日学习,理科全日学习。学员的作业,要按时独立完成。电大实行严格的考试制度,全国统一命题,市电大组织考试,省电大阅卷,每学期有两门必修科不及格者,即取消其学籍。文科班毕业时还有18人,取得全科毕业文凭的16人;电子班取得全科毕业文凭的只有1人。1983年6月15日,文科班被评为省电大先进班,出席省电大先进班级代表大会。
1984年,县、市教育局联合招收1个电大化学专科班,经全国统考录取学员26人,学制3年。教学班设在县教师进修学校,由该校负责组织管理。其经费全由县教育局负担。学员全部离职学习,吃住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