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移民
历代移民情况可考资料甚少,现据史书和征集的几部《家谱》记载及社会调查资料,述其大略。
据清光绪《宿州志》记载,从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金兵大举南攻以来,本地战争频繁,人民深受其难。仅宋高宗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至宋理宗绍定五年(公元1232年),94年间金兵就五次攻占宿州,大肆杀戮军民。及至元末这里又是元军与郭子兴、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角逐之地。长期的战乱,加上频繁的自然灾害和繁重的赋税谣役,致使淮北地区百姓“十亡七八,白骨露野”。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为了巩固自己刚刚建立的统治,采取了休养生息、恢复发展生产的政策。洪武年间的大量移民就是恢复发展生产的措施之一。朱元璋特别恩惠自己的家乡凤阳府,不仅免除赋税,而且厉行移民,充实开发凤阳府。“洪武三年徙苏、松、嘉、湖、杭五郡农民四千余户往临濠(凤阳)屯种(《明会要》)。”“洪武九年冬十月,徒山西及真定无产者田凤阳(《明史·太祖本纪》)。”二十年(公元1387年)又“徙江南民十四万于凤阳《《明史》卷七十七)。”二十二年四月,“徙杭、湖、温、台、苏、松郡于淮(淮水)、泗。”那时本地属凤阳府宿州境,故有大量移民徙入。
本县移民多在明洪武年间和清初徙入。建国前,濉溪城居住着周、吴、郑、王、李、丁、梁7个大姓,当地有“东李西梁南北丁,周、吴、郑、王居当中”之说。7大姓占总人口的80%以上,均为移民后裔。城东李姓,原籍山东省长清县野樵窝。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兄弟4人奉调南迁。老大迁居萧县南冲疃,老二迁居宿县八孔桥附近,老四迁居路疃附近,老三迁居濉溪口城东李家桥,为李桥村李姓始祖。繁衍数代后,因人口繁多,一部分人为谋生路,迁居到周围村落,以后逐渐形成了以李姓为主的自然村庄,如大李庄、李楼、杈园、戴圩等。同时也有一部分人经商而迁居外地。城西梁姓,原籍山西省青平县,明初迁入濉溪口、梁庙、梁花园、梁楼等处。城南、城北丁姓,原籍山东省阳谷县。其始祖丁齐,字日跻,元正议大夫,元末迁居蒙城县坛城集。到了4世,兄弟6人,最小的名贵,字士能,“明天顺年间,当太平无事时,常往来于宿蒙,后遂于宿之相右黄里村家焉(《丁氏家谱·序》)。”至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丁氏由蒙迁宿已有500余年,历传21世,户口千余家。城中郑姓,原籍江苏扬州,明初迁入濉溪口,定居前大街。
建国前,铁佛区铁佛集、黄集除余、王、苏3大姓外,其余姓氏大都由山西省洪洞县喜鹊窝迁入。大王庙《周氏续谱·序》记载:“明初时,吾祖由晋迁宁,分支到永”(宁,河南省宁乡县。永即永城,大王庙当时隶属永城)。据清道光《宿州志》记载,元朝时南坪地区人烟稀少,仅有少量金人居住。元末明初,始由山西、湖南、湖北迁入一部分居民,以湖北人居多。至今南坪一带仍流传着西南是老家的说法。马桥区新安乡土型朱姓,也系移民后裔。明初信、伟、例、任兄弟4人由山东省长清县迁居今新安乡新安村。后信、任移居新安乡土型村,伟、例移居萧县。百善程氏,原籍河南嵩县。《据程氏家谱》记载,“二世端中,宋靖康未随宋高宗南渡,携族迁池州,知六安军事。九世德用,由池州归河南嵩。十世绍祖祺,明初乡试金陵,就宿讲学,依相家焉。”祺为今程氏始祖,初迁黄里,死后葬于黄里虎山。到了第十六世,程氏分布在县境北部,以程氏为主的村落有濉溪口西四里程家庄、洪河南程家楼、洪河北程庄、留古南程庄等。
明朝末年,淮北地区重又受到战争的洗劫,清初境内又有流民迁入。濉溪酒厂附近王氏,祖籍山西省洪洞县。城中高姓,原籍南京市。为避兵乱,高、王二姓人家,于清初分别迁入濉溪口。城中吴姓,原籍安徽省歙县。陈姓,原籍江苏镇江。皆于清初经商迁居此地。双堆熊旗杆、熊小庄、熊大庄的熊姓,始祖熊家舟,清怀远将军,后奉命放赈救灾。双堆附近熊氏饥民到怀远领赈,与熊家舟叙为同宗。为拉靠山,双堆熊氏建议熊家舟到双堆落户。以后,熊家舟便将次子芝芳送到澥河边落户,小儿子芝蔚住熊旗杆附近。经数代繁衍,以上村庄大都为熊氏子孙所居住。
据清光绪《宿州志》记载,从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金兵大举南攻以来,本地战争频繁,人民深受其难。仅宋高宗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至宋理宗绍定五年(公元1232年),94年间金兵就五次攻占宿州,大肆杀戮军民。及至元末这里又是元军与郭子兴、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角逐之地。长期的战乱,加上频繁的自然灾害和繁重的赋税谣役,致使淮北地区百姓“十亡七八,白骨露野”。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为了巩固自己刚刚建立的统治,采取了休养生息、恢复发展生产的政策。洪武年间的大量移民就是恢复发展生产的措施之一。朱元璋特别恩惠自己的家乡凤阳府,不仅免除赋税,而且厉行移民,充实开发凤阳府。“洪武三年徙苏、松、嘉、湖、杭五郡农民四千余户往临濠(凤阳)屯种(《明会要》)。”“洪武九年冬十月,徒山西及真定无产者田凤阳(《明史·太祖本纪》)。”二十年(公元1387年)又“徙江南民十四万于凤阳《《明史》卷七十七)。”二十二年四月,“徙杭、湖、温、台、苏、松郡于淮(淮水)、泗。”那时本地属凤阳府宿州境,故有大量移民徙入。
本县移民多在明洪武年间和清初徙入。建国前,濉溪城居住着周、吴、郑、王、李、丁、梁7个大姓,当地有“东李西梁南北丁,周、吴、郑、王居当中”之说。7大姓占总人口的80%以上,均为移民后裔。城东李姓,原籍山东省长清县野樵窝。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兄弟4人奉调南迁。老大迁居萧县南冲疃,老二迁居宿县八孔桥附近,老四迁居路疃附近,老三迁居濉溪口城东李家桥,为李桥村李姓始祖。繁衍数代后,因人口繁多,一部分人为谋生路,迁居到周围村落,以后逐渐形成了以李姓为主的自然村庄,如大李庄、李楼、杈园、戴圩等。同时也有一部分人经商而迁居外地。城西梁姓,原籍山西省青平县,明初迁入濉溪口、梁庙、梁花园、梁楼等处。城南、城北丁姓,原籍山东省阳谷县。其始祖丁齐,字日跻,元正议大夫,元末迁居蒙城县坛城集。到了4世,兄弟6人,最小的名贵,字士能,“明天顺年间,当太平无事时,常往来于宿蒙,后遂于宿之相右黄里村家焉(《丁氏家谱·序》)。”至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丁氏由蒙迁宿已有500余年,历传21世,户口千余家。城中郑姓,原籍江苏扬州,明初迁入濉溪口,定居前大街。
建国前,铁佛区铁佛集、黄集除余、王、苏3大姓外,其余姓氏大都由山西省洪洞县喜鹊窝迁入。大王庙《周氏续谱·序》记载:“明初时,吾祖由晋迁宁,分支到永”(宁,河南省宁乡县。永即永城,大王庙当时隶属永城)。据清道光《宿州志》记载,元朝时南坪地区人烟稀少,仅有少量金人居住。元末明初,始由山西、湖南、湖北迁入一部分居民,以湖北人居多。至今南坪一带仍流传着西南是老家的说法。马桥区新安乡土型朱姓,也系移民后裔。明初信、伟、例、任兄弟4人由山东省长清县迁居今新安乡新安村。后信、任移居新安乡土型村,伟、例移居萧县。百善程氏,原籍河南嵩县。《据程氏家谱》记载,“二世端中,宋靖康未随宋高宗南渡,携族迁池州,知六安军事。九世德用,由池州归河南嵩。十世绍祖祺,明初乡试金陵,就宿讲学,依相家焉。”祺为今程氏始祖,初迁黄里,死后葬于黄里虎山。到了第十六世,程氏分布在县境北部,以程氏为主的村落有濉溪口西四里程家庄、洪河南程家楼、洪河北程庄、留古南程庄等。
明朝末年,淮北地区重又受到战争的洗劫,清初境内又有流民迁入。濉溪酒厂附近王氏,祖籍山西省洪洞县。城中高姓,原籍南京市。为避兵乱,高、王二姓人家,于清初分别迁入濉溪口。城中吴姓,原籍安徽省歙县。陈姓,原籍江苏镇江。皆于清初经商迁居此地。双堆熊旗杆、熊小庄、熊大庄的熊姓,始祖熊家舟,清怀远将军,后奉命放赈救灾。双堆附近熊氏饥民到怀远领赈,与熊家舟叙为同宗。为拉靠山,双堆熊氏建议熊家舟到双堆落户。以后,熊家舟便将次子芝芳送到澥河边落户,小儿子芝蔚住熊旗杆附近。经数代繁衍,以上村庄大都为熊氏子孙所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