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迁入迁出
1950年建县时,急需大量建设人才开发濉溪,许多外地干部、职工携其家属迁入濉城。当年迁入人口很多,达41691人,其中男21525人,女20116人,迁入率为6.34%。同年迁出10297人,其中男8251人,女2046人,迁出率为1.57%。是年净迁入31394人,净迁移率为4.77%。
1955年至1959年,人口迁入、迁出量基本趋于稳定。1959年迁入719人,其中男390人,女329人,迁入率为0.09%;迁出620人,其中男289人,女331人,迁出率为0.08%。
1959年后,由于三年困难时期的严重影响,人口大量外迁。1963年,迁出人口仍有11203人,迁出率为1.94%;同年迁入4963人,迁入率为0.86%。1968年后,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潮,我县接收了大量上海、蚌埠、淮北市等地知识青年插队落户,人口迁入量有所增加。1968年迁入6725人,迁入率为1.08%,迁出5033人,迁出率为0.81%,净迁移率为0.27%。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为了振兴濉溪经济迁入了一些科技人员及其家属。同时对文革中被下放的知青、干部及职工落实了政策,其中一部分人返回原籍或原工作岗位,人口的迁入、迁出量很大。1980年迁入18924人,迁入率2.13%,迁出9673人,迁出率1.09%,净迁移率为1.04%。1985年迁入14411人,迁入率1.57%,迁出9941人,迁出率1.08%,净迁移率为0.49%。
1955年至1959年,人口迁入、迁出量基本趋于稳定。1959年迁入719人,其中男390人,女329人,迁入率为0.09%;迁出620人,其中男289人,女331人,迁出率为0.08%。
1959年后,由于三年困难时期的严重影响,人口大量外迁。1963年,迁出人口仍有11203人,迁出率为1.94%;同年迁入4963人,迁入率为0.86%。1968年后,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潮,我县接收了大量上海、蚌埠、淮北市等地知识青年插队落户,人口迁入量有所增加。1968年迁入6725人,迁入率为1.08%,迁出5033人,迁出率为0.81%,净迁移率为0.27%。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为了振兴濉溪经济迁入了一些科技人员及其家属。同时对文革中被下放的知青、干部及职工落实了政策,其中一部分人返回原籍或原工作岗位,人口的迁入、迁出量很大。1980年迁入18924人,迁入率2.13%,迁出9673人,迁出率1.09%,净迁移率为1.04%。1985年迁入14411人,迁入率1.57%,迁出9941人,迁出率1.08%,净迁移率为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