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树种
本县由于地处淮北平原,气候温和,树种繁多。据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县志记载,境内有乡土树种桑、柘、槐、榆、柳、柏、桧、椿、棠、橡、楝、梧桐、白杨、楮、桃、李、杏、枣、梨、葡萄等近30种。至光绪二十年(1894年)县志记载,增加了檀、桂、樗、乌桕、枫、枥、椒、皂荚、木瓜、观音柳、柿、石榴等10余种。竹类,有水竹、苦竹、斑竹、紫竹、寿星竹等5种。至民国时期,又增加了山楂、樱桃、梅、木槿、刺槐、白脂条等10多种。当时限于交通不便,对外地树种只是零星引进,且时生时灭,得不到大量繁殖。
建国后,本县开始大量引进外地树种。1954年,首次引进银杏100余株和部分油桐树苗,在五河中学院内栽植,现银杏只剩下几株,成为珍贵树种。1955年,大量引种侧柏,在小溪山场栽植20万株。1961年引进部分板栗,在五河师范院内栽植,后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全部折损。1962年国营大巩山林场,大批引进黑松、马尾松成功,现已成林。同时引种毛竹1亩。1965年由东北调进紫穗槐种在淮北大堤上播种成功。翌年从河南引进兰考泡桐,在沿淮沙地栽植。1971年,由杭州引进水杉在龙潭湖农场试栽成功。后来进行了大量的扦插繁殖,推广到全县各区乡。同时还引进了少量的杜仲,也成为珍稀树种。翌年从河南引进大冠杨,并进行扦插育苗,推广到全县各地。1975年引种了南方的棕榈、雪松、罗汉松等观赏树种。成为机关、学校绿化的主要品种。同时从太湖引进湖桑1000余株,在三铺湖、蔡家湖等地栽植。1979年引种了沙兰杨、1—72杨、1—69杨等优良白杨品种,以代替大冠杨。在70年代中,还引进了悬铃木(俗称法国梧桐)、海桐、黄杨等观赏树,成为街道绿化的主要品种。1980、1981两年中,引进了加拿大白杨和意大利白杨等速生树种,在全县推广栽植。1984年由滁县地区引进池杉优良树种,在龙潭湖农场,后在全县推广。使水杉、池杉栽植面积达3000余亩。1985年引进了苏铁、广玉兰、五角枫等观赏树种。竹类有棕竹、淡竹、刚竹、南天竹、毛竹等。但原有的斑竹、苦竹、寿星竹却已在县内绝迹。经过建国以来的大量引进,使本县树种由原有50多种,增至110多种;并逐步向优质树种和经济树种发展。
二、植树造林
清代,本县被称“泽国”,地少山而多水,林木稀少。在县治南6里有一翠柏山(实为一小丘),当时松柏挺秀,四季常青。咸丰年间为战火所毁。后在其上栽植槐树,蔚为可观。三岔涧在县治西南35里,当时两岸绿柳成荫,被称为佳境,后亦毁于兵燹。民国年间,由于水灾频繁,全境缺林少树。残存的少量树木仅散见于寺庙、村庄。民国8年(1919年),在县城内有一省立桑园,植桑树百余株,一时称盛。但全县林木覆盖甚微。建国后,原属凤阳140平方公里的朱顶低山丘陵区划归五河,土改后又将一些荒地荒山收归国有,增加了本县的宜林面积。同时贯彻中央“普遍护林、重点造林”的方针,发动群众保护零星树木资源,并号召群众、机关、学校开展四旁植树,绿化荒山,经过多年植树造林,已基本改变了全县缺林少树的状况。
造林1953年在农业合作化时期,即开展农业社集体植树。1954年为解决缺少苗木问题,县里决定在钟阳集划地建立县苗圃场。1955年全县开始大面积造林。由政府出苗,群众出工栽树,重点是绿化荒山。在小溪的香庙、黄山两地山场栽植侧柏500亩,2万余株。1956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提出12年绿化祖国,省委提出7年绿化安徽,县委也做出3年绿化五河的决定。区乡都成立了绿化委员会,农业社增设林业副社长,号召全县人民大力采种育苗。全县采集树种2000余斤,育苗仅100亩。1958年“大跃进”时期,五河县委又提出:“一年绿化五河造林35万亩”的口号,发动群众大搞植树造林。从元月1日起至5月上旬结束,大干4个多月,造林7000亩,却上报8万多亩。而且由于瞎指挥,不讲质量和气候条件,结果很多树苗没有成活。1960年,为迎接某绿化检查团,又掀起“一夜绿化五河城”运动。发动干部、工人、学生,将漴潼河、沱河堤上几年生的杨树,一夜之间移栽到城内。结果因栽植质量太差,又无管理措施,造成1万多株杨树大部分枯死。同时大巩山盲目发展万亩核桃林,也由于突击栽植,管理不善,后来全部报废。1961年社员重分了自留地,群众的四旁植树,又有发展。1962年贯彻中央《关于确定山林权,保护山林和发展林业的若干政策规定》落实了三级林权,实行谁栽谁有,国栽国有,社栽社有,队栽队有,长期固定的方针,对发展林业生产起到保护和巩固的作用。是年,大巩山林场开展大规模的造林运动,除引进黑松外,并从民间收购刺槐根,进行埋根造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965年从东北,山东引进紫穗槐,开始发展条类生产。1966年,全县营造用材林7700亩,条类6600亩,四旁植树250万株。绿化了淮河大堤、内河堤防606公里,公路65公里,乡村大道280公里,沟渠255公里,水库77个,大大提高了森林覆盖率。但在“文化大革命”中国营林场山林无人看管、乱砍滥伐。损失几万株成龄树。1971年北方农业会议以后,“农业学大寨”,提出粮棉猪树“四超纲”,全县结合农田水利,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林业生产发展迅速。翌年在全县发展大冠杨树种,育苗1500亩。1976年全国第一次林业资源清查,全县有成片林地1.87万亩,四旁植树1710万株,人均34株。木材总蓄积8.09万立方米,人均木材0.4立方米。农田林网初具规模。但这一时期,由于树种单一,大巩山全部为黑松,平原绿化全部为大冠杨;而又错误地吸收涡阳经验,大冠杨植株太密,致使生长不良,病虫害特别严重。1978年以后,纠正了林业生产中“左”的错误,随着农业经济体制的改革,给林业生产带来生机。但有的地方出现开荒毁林,造成水土流失和水利设施受到破坏;有的地方植树出现春栽夏毁,“年年栽树,年年不见树”;有的地方乱砍滥伐严重,森林资源受到破坏。1980年县革命委员会颁布了《关于保护森林制止乱砍滥伐的布告》,情况有所好转。翌年3月1日迎来我国第一个植树节,全城军民、学生、机关干部3000多人,到小溪山上义务植树10万余株。同时贯彻林业“三定”政策,进一步确定自留山,稳定山林权,发放林权证,实行林业生产责任制。县里并派出工作组到小溪、石巷、柳湖三个公社落实“三定”工作。是年,对全县林业资源进行第二次清查。全县有林面积达11.7万亩。其中成片林2.7万亩,村庄覆盖面积4.5万亩,农田林网4.5万亩,四旁植树1313万株,林木覆羔率达5%。全县木材蓄积25.56万立方米,人均木材0.5立方米。1984年根据安徽省第五次平原绿化会议的精神,进行了三年绿化五河的规划。制订了农田防护林网的规划。同时柳湖乡出现了群众承包绿化荒山的活动。胡庄村村民张家进自筹资金,自备苗木,当年栽植黑松1000亩。带动了一户、联户承包林带和绿化荒山。1985年育苗、造林并举,重点抓农田林网,乡村道路和朱顶丘陵区的绿化。是年造林4400亩。其中杉树500亩,火炬松243亩,松树680亩,泡桐1804亩,杨树818亩,板栗150亩。年底调查结果,本县宜林面积29.11万亩,有林面积已达18.53万亩,占宜林面积63.7%,覆盖率达7.8%。
五河县林业生产统计表

采种育苗建国前和建国初期,本县群众植树,均采取自育自栽,或对野生树苗进行移栽,间或也有采种育苗的。沿淮地区多用柳枝插栽繁殖。1954年为解决植树缺苗困难,县人民政府决定在钟阳集划地100亩建立本县第一个苗圃场。当年育苗97亩,翌年出圃树苗9种168万株。同时又发动农业合作社采种育苗。漴光高级社采集树种500公斤。新淮社采集树种200公斤,育梓树苗7.5亩。官桥小学师生育苗1亩,植树400多株。四铺乡洪山庙小学发动师生采集树种100公斤,育苗绿化学校。1966年,全县共青各种树苗1440亩。1972年全县又开展了以育大冠杨为主的育苗活动,除国营苗圃场外,很多社队也都办起了苗圃场。小圩公社苗圃场育苗300亩,双庙公社苗圃场育苗200亩。是年,全县育各种树苗1500亩。其中社队育苗占2/3。1975年县农林局在三铺苗圃场举办水杉塑料薄膜覆盖扦插育苗技术培训班,培养技术人员30人,随在全县各地进行水杉扦插育苗,使水杉发展很快。后又从淮南地区引植池杉,使“二杉”成片林达3000多亩。1984年本县又涌现出一批育苗专业户,1985年各种苗木专业户已达628户。其中育苗2亩以上者128户,育苗面积占全县育苗总面积的一半。同时,各种育苗场户均开始向优质树种发展。使观赏树种和用材树种、经济树种同时并举。是年全县共育苗1743亩。其中国营林苗场育苗400亩,集体个体育苗1343亩。树种:用材林5个品种,经济苗木11个品种,观赏林木50多个品种。
三、林木管理
山林防护建国初本县由于林木稀少,保护管理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1954年农业合作社时期,各高级农业社均配有林业副社长,负责地方绿化和林木管理。1968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对一些抢占果园、毁林行为亦给予一定打击,维护了林业生产秩序。大巩山林场各林区都设立了护林员。同时严禁烟火进入场区。1975年为强化行政管理,县成立绿化委员会,由县委副书记唐震任主任。1978年后,特别是农村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的几年中,有些农民为了多种多收,开垦荒山、沟渠、生产路,使一些林木受到破坏。1980年即发生毁林案件55起,毁树4万多株。县革命委员会及时发布了《保护森林制止乱砍滥伐》的布告,大力宣传国家森林法令和政策。接着在全县推行林业“三定”政策。1982年县里抽调10名干部分驻小溪、柳湖、石巷等公社,推行林业“三定”和承包,确定山林权,解决林业纠纷,发放林业证,制止了毁林开荒,激发了群众植树造林积极性。同时规定:对需要更新的林场、林带,经县绿化委员会批准后方得进行。对1980—1983年中非法毁林案林73起,进行严肃处理。受刑事处理的44人。其中判刑8人,拘留36人,罚款1.33万元。有效地制止了乱砍滥伐风。随之各地均设立了护林员,宣传森林保护法,防火防盗,使全县林业得到稳步发展。1985年又在全县推广新集乡领导干部承包一条林带的责任制,加强了区、乡干部对林业的管理。各地并从实际出发,实行多种形式的承包。一是全包:即承包人在所承包的宜林地上,包造林、包管护、包收益;二是集体造林,承包给个人管护,收益按比例分成;三是树随地走,承包到户。大巩山林场实行“五定一奖”制(定人、定岗、定数、定质、定工、超产奖励)。三铺苗圃场实行小林地承包。是年,各国营林场、苗圃场均实行场长责任制,增强了对林业的管理。
病虫害防治本县林木原以杨树、柳树居多,虫害以天牛较为严重。70年代始,随着松柏的普遍栽植,大袋蛾、松毛虫又普遍发生,为害甚巨。1979年森林病虫害普查时,发现本县森林虫害117种,病害53种。发生面积较大的虫害,有天牛3940亩,杨扇舟蛾3000亩,松毛虫7000亩,松梢螟6000亩,大袋蛾1000亩。病害有杨溃疡病950亩,泡桐丝枝病2900亩。从1983年开始进行大面积防治。是年,防治马尾松毛虫3000亩,占发生面积的80%。1985年又防治松毛虫4000亩。发动群众摘除大袋蛾越冬袋囊,出动1.5万人次,防治面积达1.5万亩。同时在春季用药物消灭越冬袋蛾,夏季消灭大袋蛾,防治面积达2.8万亩。
从全县看,林木病虫害有逐渐发展的趋势。松毛虫1979年发生7000亩,1985年发生8000多亩;大袋蛾1979年发生1000亩,1985年达4000亩。由于森防经费不足,缺乏现代化防治手段,大面积防治困难,将直接影响本县林木生产。这应引起有关领导重视。
四、国营林场
大巩山林场系1958年8月经省林业厅批准建立的国营林场。建场时面积为3.3万亩,分大金山、大巩山、高山丁3个场区。场部设在小时村的小王庄。建场前已由社、队小面积造林,有林面积1400多亩。但9月就下放给万才人民公社管理。又恰值全民炼钢时期,因缺少焦炭,将林场胸径12厘米以上树木几乎砍伐一光。1959年底又经省批准收归地方国营。1960年春引种核桃,发展“万亩核桃林”,最后因瞎指挥,引种失败,造成很大损失。1961年剑坪山畜牧场撤销,其土地划归大巩山林场经营。1962—1963年,大批引种黑松、马尾松、刺槐,在大巩山、大金山进行大面积造林,营造松林1000余亩。1976年由林场划出1000亩山场成立五河县剑坪山茶场。1981年,在机关干部、工人、学生支援下,在大巩山场区植树10万株。但这一时期林场也受到开荒、淘金者的破坏,损失林木3—4万株,场地也受到侵蚀。1984年林场改革管理制度,对不同岗位、工种进行承包,实行“三定一奖惩”,定任务、定质量、定报酬、超产奖励,减产赔偿。同时实行以林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建立了石料厂、窑场,开采蛇纹石、烧砖烧瓦,以副养林。1985年造林400亩,育苗20亩,成林抚育3000亩。林场总面积2.5万亩,有林面积7840亩,林木蓄积1.74万立方米。总产值500万元,固定资产22万元,有职工55人。
三铺苗圃场系1970年在接收沫河口区小农场的基础上建立的。建场时有土地1300亩。后利用两个冬春完成土建工程4万余立方米,四旁植树3万多株。并实现了钱、粮、油、菜四自给。成为一年建场、两年巨变的先进单位。70年代,苗圃以培育大冠杨速生用材树种为主,每年育苗300—400亩。70年代末开始培育观赏苗木和果树苗。1980年以来,为适应林业多品种发展的需要,苗木结构有了很大变化。用材树种以意大利白杨和泡桐为主。兼顾优质用材树种。果苗已有苹果、梨、桃,葡萄等10多个优质品种,观赏苗木已发展到50个品种。1985年育苗面积800亩,固定资产20万元,有职工27人。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牧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