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畜禽品种
建国前,本县的家禽有马、牛、驴、骡、猪、羊、犬等。牛以黄牛居多,水牛次之;羊以山羊居多,绵羊甚少。家禽有鸡、鸭、鹅、鸽,多为地方品种,多年饲养不变。建国后,全县先后由外地引进一批畜禽良种,并对地方品种进行杂交改良,使畜禽品种逐渐优化增多。
牛本县以役用黄牛为主,地方黄牛占全县黄牛总数的80%;多数属于华北黄牛系统中地方品种类型。毛色多黄色或深黄色,少部分为棕色和黑色。体型紧凑偏小,呈长方形,体格匀称,皮薄而富有弹性。四肢长短中等,后肢发育较差,挽力较小。秦五杂交一代牛,系1957年引进秦川牛与当地黄牛杂交一代牛。约占全县黄牛总数的7.2%。秦杂牛体型增大,挽力有明显提高。南五杂交一代牛,系1959年引进南阳牛与当地黄牛杂交一代,约占黄牛总数的2.3%。南杂改良牛不如秦杂改良牛,但优于当地混杂牛。1985年统计黄牛存栏4.15万头,占大牲畜总数的68.5%。本县水牛也属于役用牛。水牛体型较大,躯干结实,挽力大,喜水怕热。毛色多为青灰色。成年公牛重500多公斤,母牛重400公斤左右。1977年引进役乳兼用的摩拉水牛1头,配种1348头。1983年有后代300头。但乳用不够,仍多为役用。是年底统计水牛存栏8830头,占耕牛总数的17.5%。
猪本县常年饲养的多为本地黑猪,体质结实,耐粗饲,抗病力强,瘦肉多。但体型偏小,生长缓慢,出栏率和出肉率均较低。50年代中期,先后引进巴克夏、约克夏、内江、长白、苏白等优良品种与本地猪进行杂交改良。经过20多年的选育繁殖,猪种性能有所提高。进入80年代,本县生产的肉猪,基本上属于多种杂交和横交的产物,以致当地猪种基本上绝迹。1981年统计,全县养猪14.53万头,其中地方混杂猪11.99万头,占养猪总数的82.6%;内江杂交猪1.24万头,占8.5%;巴克夏杂交猪3983头,占2.7%;约克夏杂交猪3217头,占2.2%;长白杂交猪5761头,占4%。当地杂交猪属肉脂兼用型。毛多黑色,嘴长而尖,耳大下垂,背微弓,腹大而垂,四肢粗长适中。耐粗饲,杭病力强。增重快,日增重0.3公斤。出栏日龄10—13个月,重100—130公斤。由于盲目杂交,血缘关系复杂,生产性能不够稳定,有的已出现退化现象,应注意选育。内江杂交猪,属于脂用型。黑色,体型中等。头大小适中,嘴短耳下垂,额宽而有皱褶甚至盖住眼睛。背腹平直,腹稍下垂,四肢粗壮。出栏日龄340天左右,出栏体重140—160公斤,日增重0.4公斤。内杂猪会吃,老实,生病少,耐粗饲。但肚子大,宰杀率低。巴克夏杂交猪,全身黑色,有六白不全的特征。体型较小,头宽短,有的耳小而立,有的耳大向前半倾。双脊背,易育肥,饲养周期短,宰杀率较高。但遗传性不稳定,生产性能差异大,不耐粗饲。约克夏杂交猪,全身白色,有的在背部、眼角和耳根附近有黑色斑块。体型大,头较短宽,嘴吻上翘。臀部丰满,易育肥,宰杀率高。耐粗饲,抗病力强,为较好品种。长白杂交猪,属肉脂兼用型。全身白色,间有黑白色。体型大,头较狭长,嘴长平直,耳大向前倾。唯背臀部不够丰满,外型不好看。育肥前期增重较慢,后期增重迅速。抗病力不强。在精饲料充足的地方,生长迅速,发育良好,瘦肉多。
羊本县山羊均属本地土种,为皮肉兼用型。生产周期短,适应当前农村的经济水平。其特征,毛白色居多,体型矮小,动作灵敏。头上宽下窄,嘴稍上翘,颌下有较长胡须。角呈倒八字,耳小、黄眼睛,腰背平直,尾小而上翘。四肢粗壮,前躯发育不如后躯好。山羊肉细嫩,味鲜美;板皮质地拉力强而有弹性,质量好,为本县大宗出口商品。成年公羊体重20公斤左右,母羊12公斤左右。性成熟早,且常年发情,繁殖力强。70年代以来,由于混交近交,有些地方山羊退化严重,体型越来越小,生产性能越来越差。应注意选育。
鸡鸭本县城乡饲养家禽较为普遍,其中又以养鸡居多,占家禽饲养量的80%。鸡的品种以当地麻鸡为主。其特点是,体型矮小灵活,觅食力强,抗病,适应性好,产蛋一般。60—70年代开始引进的优良品种有洛岛红、澳洲黑、白洛克等,体型大,食量大,产蛋率低,没有多大发展。80年代初引进的优良品种较多。蛋用型有来航、星杂288、罗斯;肉用型有新浦东、星布罗等。蛋用型鸡产蛋率高,年产蛋250—280个。罗斯鸡为红壳蛋,尤受欢迎。肉用型生长快,雏鸡56天体重1.5—2公斤。但抗病力弱,只限于圈养或笼养。因此农村饲养仍以当地麻鸡为主和一部分杂交鸡。鸭的品种,主要为当地麻鸭,耐粗饲,抗病,产蛋一般。70年代开始引进北京鸭,由集体或农户大群放养,作为商品鸭,育成后一次出售。还有高邮麻鸭、绍兴鸭,产蛋高于本地麻鸭,饲养数量不大。鹅的饲养不如鸡鸭普遍。其品种,主要为当地白鹅。60年代曾引进过狮头鹅,没有繁殖;70年代又引进雁鹅,数量不大。80年代初引进皖西白鹅,至1985年尚未推开。
其他,本县农村还饲养有马、驴、骡等大牲畜和家兔、猫、犬等。马以当地品种居多。50年代引进有顿河马、伊犁马,数量很少。骡多为驴骡,数量不多。驴的饲养较为普遍。耐粗饲、抗病,耐使用。品种以地方种系为主。家兔饲养50年代以肉兔为主,有青紫蓝皮肉兔和普通白兔。60年代引进安哥拉长毛兔,进入80年代普遍饲养西德原种兔和杂交长毛兔。1981年饲养水貂,1983年又由上海引进鹌鹑饲养,品系不详。
二、饲养
养殖建国前,本县家禽家畜以户养为主,饲养数量不大。1949年全县有大牲畜4.20万头,猪1.64万头,羊8130只,家禽21.6万只,产值135万元。以当时全县7.87万户计算,平均约两户1头大牲畜,七、八户1头猪,家禽平均1户不到3只。建国初期,家禽家畜仍以户养为主,1955年开始的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大牲畜逐步转入农业合作社集体饲养。1958年全县办集体养猪场183个,但大多数不落实。有些场因防疫和饲养技术跟不上,很快停办。1962年全县实行责任田,大牲畜又转入以户为主的专养专用。1964年纠正责任田后,又转入生产队集体饲养。但猪、羊、鸡、鸭等仍以户养为主。在此期间,国家为了鼓励养猪和禽蛋生产,采取一些奖励政策,对养猪户划给2—3分饲料地;每出售一头猪奖售30公斤饲料、20公斤化肥;出售0.5公斤禽蛋,奖售糖、油等。推动了群众饲养业的发展。随着饲养技术和兽医药的发展,推广糖化饲料、疫病预防注射,至70年代,全县养猪已达15万多头,平均每户1头多。大牲畜虽因拖拉机的广泛使用,仍达到4.23万头,保持在1949年的水平。家禽发展更快,平均每户有鸡鸭10余只。1978年以后,生产队开始划小,有的划分为若干作业组,生产小组。大牲畜又转入作业组或生产小组饲养。1983年全县实行以户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大牲畜全部转入户养户有,还出现了一批养牛专业户。同时,全县大力发展养猪事业,县人民政府规定:每出售1头猪供应30公斤平价饲料,生猪发展很快。1985年,全县生猪饲养量26万头,比1981年增长20.1%;大牲畜存栏数达7.6万多头,比1981年增长52%;家禽120.67万只,比1981年增长20.3%。
家禽家畜的繁殖,建国前农村属于自繁自养,多数农户采取老鸡孵雏的办法,孵化雏鸡、雏鸭、雏鹅;也有少数自办炕房,孵化雏鸡、雏鸭出售的。大牲畜也由农户喂养种牛、种马,自行配种繁殖。1953年,在张滩农场建立家畜配种站,在双庙一带进行配种繁殖。1955年引进约克夏种猪3头,在东刘集建立良种猪配种站,进行良种猪的繁殖和推广。1960年引进南阳牛2头,对当地牛进行杂交改良。1965年,引进德州驴,山马羊各1头,长毛兔1000只,进行饲养繁殖。是年底长毛兔繁殖到2000多只。1967年开始人工授精繁殖,给牛马进行人工授精300多头。1969年县敬老院猪场引进内江猪,对本地猪进行杂交改良。翌年,武桥公社界沟大队河南生产队建起队办配种站,后在全县推广,共建起131个队办配种站,有种畜811头。其中县拨种牛8头,种马50匹,种猪23头。同时开始繁殖驴骡。对全县大牲畜繁殖起到推动作用。1971年在大巩山种牛场引进改良种牛41头,后发展到71头,转交给杨庵农场饲养。接着县兽医站在龙潭湖农场举办牛马人工授精技术培训班,为社队培训技术人员30多人,在全县建立社办家畜配种站21个。1972年人工授精配种849头。1980年县兽医站购置9立方米活动冷库1台,翌年开发黄牛冷冻精液配种。1983年,县人民政府又拨款5万元,建立8个冷冻精液配种站,提高了全县家畜良种繁殖能力。1985年,县良种鸡场,已达到年繁殖良种雏鸡15万只的能力。
饲料本县饲草、饲料资源十分丰富,有粮食作物15种,经济作物20多种。各种秸梗可做饲料的1983年统计有3328万吨。其中麦秸14.6万吨,稻草7.3万吨,山芋秧、大豆秸8.2万吨。正常年景大牲畜和猪羊的饲草富足有余。青饲料也十分丰富。每年4—5月份开始割青草、捞水草,7—8月份大牲畜几乎全喂青草。据调查每年可得青饲料3万吨左右。另外还有槐树叶、果壳、果皮等,也都是很好的饲料来源。1956年开始推广青贮饲料5.4万吨。其中玉米青贮饲料4.4万吨。1957年从浙江引进水花生2.1吨,分到新集、东刘集等区试养。1958年又从广东引进水浮莲231筐,分到各地试养(因不能越冬没有保存下来)。1970年在全县推广糖化饲料技术,提高对粗饲料的利用。9月在双庙区召开糖化饲料现场会,推广至8个区26个公社。后因没有很好的坚持而中断。1973年从江苏高邮引进水葫芦4.65吨,分到全县各地试养。由于“三水”的引进,又开辟了新的饲料来源。进入80年代,本县粮食生产发展较快。1981年全县产粮28万吨。粮多为牲畜发展提供了精饲料。1983年全县精饲料资源8.4万吨。其中奖售粮和专用饲料粮2万吨,粮食加工后的麸皮、糠油2.5万吨,油饼(豆饼、花生饼、芝麻饼、菜籽饼、棉子饼)2万吨。还有农户零星加工的麸皮,米油糠等,数量也很大。此外还有大量的工业下脚料,酒糟、糖糟、醋渣、豆腐渣等,每年大约有5000吨。家禽、家畜的骨、血、内脏、羽毛等,也都是较好的动物性蛋白饲料,尚有待于开发利用。
五河县畜牲业生产情况表

三、疫病防治
防疫清末、民国年间,本县有很多中兽医生,利用中草药和针灸为大牲畜治病,并出现一批医药世家和名兽医。民国时期,本县著名的兽医有邢开基、任朝龙、仲跻尧、訾建功、田广太、葛九章等。他们各占一方,在一定范围内给牲畜去势、钉掌、切蹄、防疫治病。并用中草药和针灸手段,为保护大牲畜做出一定的贡献。但由于防治技术落后,加之门阀、帮派限制,中兽医药发展缓慢。并且只限于大牲畜,往往因猪瘟、鸡瘟流行,给农民造成很大损失。
建国后,贯彻中央“保护现有牲畜、奖励繁殖、发展畜牧业”和“防重于治”的方针,吸取一批民间兽医,参加疫病防治。1952年成立了县兽医防疫站,随后又建立8个区级兽医站。集体兽医人员由1949年的50人发展到100多人。1953年,开始对大牲畜进行预防注射,全县疫苗注射大牲畜4.4万头。其中炭疽病疫苗注射2.6万头,牛肺气肿预防注射1.79万头。1954年办起联合诊所10个,增加了防疫覆盖面。1955年全县推广大牲畜保健制,每头牲畜收保健费0.8元。参加保健大牲畜2.23万头,占全县大牲畜总数的60%。同时猪瘟疫苗注射1万多头。翌年又开始鸡瘟防疫,接种新城疫疫苗15万只。试用自制弱疫苗预防猪瘟,注射4.6万头。1957年对全县重点集镇开展牲畜检疫,共检疫大小牲畜18.9万头次,保证了市场供应和出口。在马鼻疽病的检疫中,检出开放性鼻疽病10匹,就地扑杀处理。有阳性反应的30多匹,集中到长推乡东卡村饲养治疗,后来也就地扑杀处理。翌年10月,开展全县猪疫苗注射3.3万头,注射率达100%。省农业厅为此致函祝贺。1962年春牛肺疫注射9314头,占任务的68%。有的兽医违反操作规程,发生过敏反应30头,死1头,有后遗症者3头。成为严重教训。1965年春继续大面积防治牛肝蛭虫病,防治1.5万头。5月,从辽宁购进600头耕牛,由于未经检疫,带进了人畜共患的布氏杆菌病。当即组织力量抽血580头送省化验,查出阳性反应19头。县随即决定对这批耕牛(包括同槽喂养的牛)全面进行复查,并对病牛隔离治疗。1982年全县推广大牲畜保健承包制,全县兽医站共承包大牲畜2.9万头,猪1.34万头。是年没有发生流行疫病。
治疗1953年县兽医站成立后,翌年即设立门诊收治病畜140头。接着新集区发现炭疽病,35头大牲畜死亡;朱顶区小溪、刘台等地发生牛肺气肿,死亡25头;8月又发生全县性牛流行性感冒,发病1.5万头,占总头数的84%。县当即组织全体兽医人员投入抢治,使病情迅速得到控制。1956年,曹庙、董庙等乡发生牛肝蛭虫病,有一生产队死牛18头。至此,县里深感基层防治力量的不足,除组织医疗队赴病区紧急施救治疗外,并集中一段时间培训初级兽医392人,加强基层力量。1964年春,牛肝蛭虫病再度暴发,遍及44个公社、199个大队、1970个生产队,病牛达1.4万头。全县立即组织185人的医疗队,施行抢救治疗,历时20天方控制了病情。是年9—10月间,本县由新疆购进一批耕牛,未经检疫,带进了烈性传染病口蹄疫。发病面积达9个区29个公社。病牛957头,死3头。为迅速控制和消灭此病,县立即成立防治指挥部,由县委书记徐圣邦任指挥,县长高清任副指挥,负责抓治疗工作。并于10月21日下达紧急封锁令,制发消灭烈性传染病实施办法。组织841人的医疗队,设立280多个岗哨,封锁40多处渡口,停止集市贸易,并闭牲畜市场,此病上报中央后,中央和省委迅速派中科院副院长程绍回带领兄弟省和本省兽医院校师生156人组成的医疗队,赶来本县协助治疗防疫。除封锁、消毒和治疗外,并使用“A”型口蹄疫弱毒疫苗两次接种牛4.5万头次,羊1万多头次,使疫情迅速得到控制。经过两个多月的抢治,至1965年元月宣布疫情结束。但这次灭病,共耗费人民币20万元,是个严重教训。1969年,全县培训赤脚兽医200多人,翌年又在龙潭湖农场由县五七农校举办兽医培训班,招收学生30人,学制一年,以提高本县兽医人员的素质。1984年县正式设立兽医院。加强县畜牧兽医站。1985年,全县兽医联合诊所已有40多个,集体兽医人员260多人。加上各区兽医站,已在全县建立起畜牧兽医防治体系。是年,本县已基本消灭了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有布氏杆菌病、马鼻疽病;基本控制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有炭疽病、结核病。已被消灭的家畜传染病有肺气肿病、牛蹄病、猪蹄疫等。这对增进牲畜健康,促进畜牧业发展,起到保证作用。
上一篇:第一节 林业
下一篇:第三节 渔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