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储存仓库
建设清光绪七年(1881年)本县城内建有社仓1座。光绪十六年(1890年)积谷2000石,旋即借给灾民种子无偿。光绪十九年(1893年)已经没有储粮,仓库亦随废。民国20年(1931年)县设有仓库2座。其中县级仓1座设在城内,区级仓1座,共积谷666石。民国37年(1948年)为支援解放战争,本县在已解放的沱西区,设民仓2座、祠堂仓1座,积粮1235吨。
建国后,本县修建和改建了一批仓库和粮站。1949年底,改建了城关、谢台、大圩3个粮库,其中城关粮库称为中仓。1950年谢台粮库撤除,建立临北粮库(1951年改为临北粮站),扩建大圩粮库(1956年改为大圩粮站)。1952年建立朱顶粮站、毛滩粮站(后因淮堤退建迁至三冲改为大新粮站)。1953年分别建了沫河口、信湾、安子口、浍南、新集、安淮、园宅集,白墩等8个粮站。1954年又建了申集粮站和城关粮食一库。1955—1960年,又新建了曹顾张、三铺、大圩、张集、双河、东刘集、小圩、胡集、天井(原朱圩粮站)和城里粮库等11个站库。60年代,又建立小溪、石家王两个站,建筑面积7664平方米,仓容总量1224吨。同时还建了大批的土圆仓(至1979年全部拆除)。70年代,又分别建了长淮、头铺、夏集、方台、单台、武桥(改建)等6站。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总库容量1.6万吨。1981年粮食企业进行清产核资,全县仓库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总库容量6万多吨。1982、1983两年中,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余粮增多,全县仓容严重不足。县里除积极组织调运外,1983年又兴建金岗、桑庙、沟谢、马集、乔张、沱西等6个站。1985年又在旧县湾南兴建五河县粮食二库。三年共建6站1库,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库容量5.5万吨。同时提高仓库基础设施水平。1982—1985年共打二油一毡地坪1.65万平方米;新建低温仓1座,库容量2500吨;建水泥晒场2.5万平方米;硬化露天堆182个,翻修了一批简易仓。使全县总库容量达到12.37万吨。
五河县粮食二库,是全县第一粮食大库。地处县城南山后凌高阜上,建于1985年,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建筑总投资217万元。建有密闭式房式仓库4幢,总库容量1.56万吨,占全县总库容量的12.6%。仓库的设计要求达到五防:防鼠雀、防虫蛀、防霉变、防事故、防潮湿。仓库的地坪和仓墙全部采用二油一毡建造。仓库设有化验室,检验设备齐全、手段先进。在管理上,坚持四季粮油普查。粮食保管做到四查一监督,即三天一小查,七天一大查,风雨前后及时查,危险粮食天天查。并设有监督岗,监督四查落实。在储存技术上,采用高温密闭和低药量储存,以减少药物的污染。全库有职工60人,固定资产112万元。该库曾被评为“四无仓库”和粮食先进单位,获得安徽省粮食优良质量奖。
粮食储存本县粮油储存,有国家储存和集体储存两种。国家储存以保证城镇人口供应为主,兼顾备战备荒;集体储存主要是农村社队储粮。
集体储存,50年代社队开始集体储备,以保存生产队的种子、饲料和集体出工的民工补助口粮。由生产队自设仓库,自行管理。但鼠雀虫害比较严重。60年代中期,国家粮站开展为集体代储周转粮的业务。并规定“谁储粮归谁所有”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平调和侵占。代储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不作价不付款;一是作价付款,以解决生产队资金的困难。代储粮的存取,一律凭粮站发给的存折,以供随时周转,年底结束。年储量在30—50吨。1980年以后,要求藏粮于民,粮站不再接受代储业务。1983—1985年,农民手中的余粮越来越多,全县大约每年有2—3万吨的农户储备粮。为了避免鼠雀虫害,很多农户在小麦、稻子登场后,采取露天囤粮的办法,把粮食在场头院内,一直到冬季才进屋,避免生虫霉变。
国家储存,按国际粮农组织要求,其库存量的最低安全水平,应相当于世界每年谷物消费量的17—18%。其中以5—6%为储备库存,12%为周转库存,本县粮食库存量除个别年份外,均高于这个要求。1963年库存量为消费量的14.9%;1973年为135%,1975年为75.5%,1980年为112%,1985年为337%。
为防止鼠雀虫霉等对储粮的危害,1955年前采取物理防治,重点搞好仓库清洁卫生。严格质量检查,入仓后实行高温密闭储藏。1955年开始推广浙江余杭县首创的无虫仓和广东省岘岗粮库首创的无霉仓经验,在全县开展了无虫、无霉、无鼠雀、无事故的“四无粮仓”活动。至60年代初,全县仓储已先后实现过清洁仓、无虫仓、无霉仓和部分“四无仓库”。其储存方法,采取高温密闭、低温、化学药物、机械脱氧等。并针对不同品种,采取不同的储存手段,对耐高温的品种,则实行高温密闭和低药量储存;对不易渡过高温季节的品种,则采取低温、低药量“双低”储存。在药剂防治上,60年代使用氯化苦进行熏蒸。由于这种药物对高水份种子、油料及仓库温度低于10℃时不能使用,70年代改用磷化铝进行熏蒸。化学防治法效果虽好,但毒气大不安全,1975年开始试验脱氧储存。首先在一库和城关等粮站进行小麦脱氧储存。防虫、防霉效果很好,还可以避免药物污染。1980年已推广到12个站库,粮食逾2万吨。同时还使用机械抽气脱氧、充二氧化碳排氧和充氮脱氧等。
根据国家颁发的粮油质量标准,对入库的粮食要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入库后要经常进行检查和测定。本县的粮食检验,建国后到1978年均实行三项质量测定:即水份、杂质、不完善粒。检验人员凭感观进行鉴定并配合仪器检查。检测仪器,1969年前多为德林克式和油蒸式测水仪。1970年以后,新集、沫河口、小圩、双庙、浍南、朱顶、东刘集等区站相继建立了化验室。1975年县粮食技术革新小组,研制成功半导体粮食测水测温仪,开始在全县各站库使用。随着粮食保管技术的提高,全县“四无仓库”也逐渐增多。1980年全县“四无仓库”10个,占站库总数的31%;储粮2.99万吨,占储粮总数的81.8%。1983年全县“四无仓库”29个,占站库总数的91%;四无储粮8.08万吨,占储存总量的97.5%。1985年“四无仓库”达93.7%,四无储粮占93.1%,经省粮油食品局检查鉴定,评为“四无粮仓县”。
本县粮油储备中,还有“甲字粮”和“506”战备粮。这是为备战备荒而建立的国家储备粮。它的出库权在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县里在管理上,做到三专四落实,即专人管理、专仓储备,专帐记载和数量落实、品种落实、质量落实、仓号落实。储存期间,执行推陈出新的原则,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可以以新换陈,以确保安全储备。
二、调运
民国时期,正常年景本县粮食多外调,通过淮河往上游运往津浦线的临淮关、蚌埠各站;自下游运往常州、无锡、上海等地,年外运量约1000吨。通过五河港口运出的外县粮食,一般年份外运量在3万吨,最高达6万吨。
建国后,粮食调运包括国家统一调拨和运输。为了进行丰歉余缺的调剂,1949年国家就实行粮油统一调拨制度,贯彻先中央后地方,保证重点,照顾一般的方针,在五河设立皖北粮食储运站,是年并从外地调拨少量米面,以供应本县。1953年,调出粮食17吨,至1962年的10年中,除两年调入外,其余均为调出,共调出粮食10.3万吨。60年代前主要靠淮河水运,有进有出。70年代后除水运外,开始建立汽车运输队。1979年有汽车4部,15吨位,年运输量1.24万吨,周转量35万吨。是年代多为调入,最后一年转为调出。外调的粮食均按国家颁发的质量标准调拨。1980年起,粮油商品率提高,运输任务加大。汽车队吨位达40吨。1985年粮运量2.13万吨,周转量140万吨。1979—1985年,共调出粮食29.54万吨。在各种调拨中,力求保质保价安全运输,避免了降级降价、污染中毒、水湿霉变、破包丢失等事故发生。严格包装工具,制订标准装具,油脂为200公斤标准桶,面粉25公斤标准袋,原粮、大米50—100公斤标准袋,确保不破不漏,便于运输管理。
五河县粮油调拨情况表
单位:吨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