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学校教育
一、学堂私塾学堂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五河县官立高等小学堂成立,每年招收学生20余人。校址在豫胜营故址(今城里粮站),教室40余间,学田600余亩。学堂监督许家钺。
在官立高等小学堂成立的同时,本县又设立两所私立小学堂:一在五河城外文昌街,叫养正小学堂,学生42人;一在城东潼西保,叫和衷小学堂,学生30人。继之又办起凤寄私立小学堂。七区办起私立崇智小学堂,杨庵办起私立敦睦小学堂,五区双河集办起了私立求是小学堂。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县城又办起3所私立小学堂:一所在振兴街,叫荟萃小学堂;一所附设在同善堂内,叫淮英小学堂,学生37人;一所在城内万寿宫内,学生20人。是年,还办起半日制小学堂1所,附设在万寿宫内,学生22人。
宣统元年(1909年),本县官立高等小学堂在校学生40人。是年,姚佩珊首创女子初等小学堂。翌年,本县籍游学在外师范高等学堂毕业生七八人,先后归里主办各校。城区又增办毓秀女子小学堂1所,简易小学堂5处。四乡小学堂有增无减。宣统三年(1911年),城乡小学堂亦有增加。
民国元年(1912年)9月,根据教育部公布《壬子学制》,本县各小学堂均改了学制。翌年,国民政府陆续颁布各种学校令,从此本县官立高等小学堂改为五河县立高等小学校,私立养正小学堂改为五河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继之城乡公私立小学堂均改为小学校。
私塾清末、民国初期,本县城乡学生绝大部分都读私塾(民间办的平民学校)。正常年景每村均有私塾。可分三种类型:一种是由学生家长出面拦馆,请先生教书,按学生年龄、文化程度、家境情况议定学费。另一种是塾师在家开馆。再一种是富户人家聘请塾师教授子弟。学资均是当面议定。教材由学生家长选择。一般均读《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幼学琼林》、《诗经》、《左传》、《古文观止》等书。除教识字讲孔孟之道外,亦教珠算。
宣统二年(1910年)奏颁《私塾改良章程》,变动不大。民国18年(1929年),安徽省教育厅先后下达《改进私塾案》、《安徽省政府教育厅训令》,规定私塾课程除“四书”外,增加三民主义、国文、算术、常识、体育,仍以“四书”、“五经”为主。民国24年(1935年),本县有私塾64所,其中改良的28所,未改良的36所。塾师64人,其中经师范教育的5人,中小学教育的22人,私塾出身的37人。私塾学生1852人,其中在改良私塾的672人,在未改良私塾的1180人。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本县城乡小学先后停办,只有私塾还较普遍。是年,安徽省要求五河改私塾为代用短期小学,但变动甚微。名为短小,实为私塾。全县276所私塾,其中改良82所,占29.7%;未改良的194所,占70.3%。私塾学生8822人,改良的3907人,占44.3%;未改良的4915人,占55.7%。塾师316人,其中改良的111人,占35%;未改良的205人,占65%。著名塾师谭超云在新集谢台开馆,教学国语、数学、英语,学生负笈就读,颇负盛名。张景湘在双庙许圩设馆,教学国语、算术、史地、自然,按时上下课,分组教学,亦受欢迎。名为私塾,实为学校。直到1949年本县解放,还有90所私塾,后全部改为小学。
二、学前教育
清末、民国期间,本县均无学前教育。建国后,“二五”时期首创学前教育。1954年8月,城关亚箴小学(今为实验小学),开办附设幼儿班1个,招收幼儿25人,配备幼师2人。
1957年,亚箴小学附设幼儿班改为县直机关幼儿园。翌年春,县直机关幼儿园招收幼儿两个班,实行全托。下半年迁新址,开大、中、小班共5个班,招收幼儿200余人,全部住园生活,教学设备初具规模。是年,农村社队一哄而起,办起各种幼儿园、托儿所784所,招收幼儿3.92万人,不少地方实行寄宿制。但由于经费、师资、设备条件不具备,又出现一哄而散的现象。三年调整时期,农村幼儿园和城镇民办幼儿园相继停办,只剩县直机关幼儿园1所。
“文化大革命”中期,县直机关幼儿园被撤销,教师回原籍。“文化大革命”后期,本县城乡又办起幼儿班224个,招收幼儿5214人。由于管理不善,1977年逐渐减少,只剩8所,3012人。
1980年,又开始筹建县直机关幼儿园教学楼。1983年夏,主体工程基本竣工,县直机关幼儿园始得重新恢复。1985年,城关工厂、农村集镇又陆续办起幼儿园48所,56个班,招收幼儿1888人。本县学前教育又有了新的发展。
附:县直机关幼儿园
1958年春,在亚箴小学附设幼儿班的基础上创办。园址分设于天主堂西部和张家祠堂两处。房屋11间,开设两班,实行全托,是年秋,园址与总工会互换,房屋增为42间,另有一座大礼堂。扩大招收大、中、小班,仍为全托。县财政拨款购买各种大型活动器具、教具和全托生活用具。翌年,被评为安徽省幼儿教育先进单位。
1961年,全托改为日托。1969年春,县革委会宣布砍掉,财产上交,房产被占,该园被迫停办。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该园又获新生。1980年春,县财政拨款16万元,有人民广场南边开始重建。1983年夏,建起风车式作业楼1座,面积近1000平方米。是年招收幼儿6个班,276人,有教职工19人。
1985年,该园招收幼儿7个班,404人,有教职工20人。教学设备基本齐全。教学按《幼儿园教学大纲》开设认字、计算、美工、常识、体育、音乐。幼儿教师绝大部分受过专业训练。自制木偶戏8台,蝴蝶形电化计数器,获省鼓励奖和市一等奖。
三、小学教育
民国2年(1913年)以后,本县城乡公私立小学均改为国民小学校。但地方多遭变故,时而防兵驻校,时而停学办团,时而水荒废学。民国6年(1917年),小学仅有4所;县立高等小学校,学生分两班,共18人,并为一堂。城区私立国民学校,两班24人。十字岗私立国民学校及高级小学校,两班,32人。五里坟私立国民学校及高级小学校,两班,32人。翌年,有高等小学4所,国民小学14所。但学额均不足,升留级制度也不严格。
民国10年(1921年),本县发生特大洪水,城乡学校存者甚少。民国12年(1923年),原来学校渐次恢复,又推广高等小学校。私立养正小学改为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三区张家沟复增县立第三高等小学校。后者嗣因经费支绌,仅办一年而止。民国15年(1926年),县城“一高”、“二高”常因招生用款引起争执,龃龉环生,经地方教育会议决定,以县立两高小相距太近理应合并为由,乃将“二高”改为县立第一国民小学。
本县女校成立甚早,时办时停。民国18年(1929年),开辟旧当典南院为县立女子第一完全小学,6班,学生178人。是年,城乡小学逐渐正常上课。全县7区,办起小学33所,学生1603人。
民国20年(1931年),本县又发生特大洪水,小学因水废学95%以上。至民国25年(1936)年,逐步办起短期小学30所,学额均不充足。翌年,县立第一完全小学改为五河县城中小学。七·七事变后,城乡小学旋即停办。
民国28年(1939年),五河沦陷。城关为日本侵略军占据,办起协和小学、天主堂小学。国民党县政府逃迁浍南,办有皇墩镇示范中心小学。是年,泗五灵凤县办事处成立,于朱圩、界沟、张滩、钟阳等处办起一批抗日根据地小学。民国30年(1941年)11月开辟浍南淮北根据地,翌年,抗日根据地又办起皇墩、双河、园宅集等抗日小学。民国34年(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8月22日本县第一次解放后,遂将协和小学改为五河小学,接办了天主堂小学。
民国35年(1946年),我军北撤,根据地小学均遭破坏。国民党县政府改五河小学为中正小学,又办起火神庙小学。是年,乡镇18个,办起城乡中心国民小学12所,60班;保国民小学18所,125班。翌年,开办国民中心小学达19所,小学部68班,学生2450人;保国民小学30所,小学部40班,学生1527人。
1949年元月15日,本县第二次解放。是年,办起小学115所,有学生9787人、教职工269人。三年经济恢复时期,按照老解放区和苏联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改造学校教育、小学教育有了发展。
“一五”时期,调整小学布局,实行“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小学教育又获发展。1958年,一度有46所小学办成寄宿制,在校生活学生达6440人,后因困难大多,不久即散。1960年,小学教育走向低潮。全县在册小学生2.5万人,实际在校不到1.5万人。教育亦出现了浮夸风。
“二五”计划完成以后,贯彻中央“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指示,开展多种形式办学,至1964年,经过双庙乡普及小学教育试点、朱顶区普及小学教育现场会议后,小学发展到545所,学生4.66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82.6%。其中水上教育发展迅速,其办学经验,省教育厅曾印发《简报》。《安徽教育》曾发表文章予以推广。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批判“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耕读小学、简易小学等多种形式办学被废止,小学校数骤然减少。接着贫下中农管理学校,造成一片混乱。
1978年后,合理调整布局,加强普及小学教育工作的领导,从1981年起,小学教育又获发展。小学生入学多达11万人,为60年代后的又一高峰。1985年,7—11周岁学龄儿童入学率占91.6%,12—15周岁少年儿童入学率占86%。是年,在校学生比1949年增加5.4倍,比民国初期增加500余倍。
附:五河县实验小学
1949年本县第二次解放后,县人民政府即将中正小学改为亚箴小学,校长樊坦如。1950年把胜利小学(原天主堂小学)合并于亚箴小学。
1956年,县教育科首次组织小学教育代表团赴上海参观学习。回县传达后即在亚箴小学试点。多次组织教师听郭兰老师的示范教学课,逐步将讲读法、谈话法、问答法综合运用的启发式教学推广到全县。改变过去传统的“先生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法和唱读法,开创了教学法改革的新局面。亚箴小学成为地区和县的重点小学。
1960年,亚箴小学改为五河县实验小学。1964年,费平任校长,函请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题写了校牌。翌年,学习推广黑山县北关小学的识字教学。县文教局又组织小学教育代表团赴合肥学习加强“双基教学”和“精讲多练勤辅导”的教学经验,又在实验小学试点,多次组织教师听万克岱老师的观摩教学课,使识字教学、阅读教学经验得到推广。
1964年,实验小学进一步探讨“精讲多练少而精”启发式教学法,在《安徽教育》上以高年级语文教研组名义发表了他们体会文章。1965年初,《安徽教育》记者来实验小学采访,发表了《改进教学方法是教育思想的革命——记五河县实验小学在改进教学方法中的思想工作》的长篇报道,向全省推广实验小学教学改革的经验。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五河县实验小学被称之为“封资修的黑样板”,改为工农兵小学,下放给城郊公社红旗大队贫下中农管理,教师动员回原籍,学校秩序极为混乱。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1978年又恢复了五河县实验小学。1982年以来,该校又反复实验以作文教学为中心的语文教学,学习上海师大的思路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数学课学习常州师范三段式教学法。俞宗明老师初步探索出一些经验,1983年,在《安徽教育》上发表了《从重点段入手理清文章思路》的文章。
五河县实验小学现占地4740平方米,建筑面积1580平方米,开设19班,有学生1357人,教职工51人。
建国后几个年度小学教育统计表
四、中学教育
本县清末没有中学。民国初期曾在县立高等小学附设初中班,但人数少,时间短,时办时停。中学生多到凤阳去上学。
民国30年(1941年)五河沦陷后,国民党县政府在皇墩庙首次筹办五河县立临时中学,招生4班,学生200人。开办不到4个月,由于我军开辟浍南根据地,国民党县政府西逃,学校遂告解散。是年,泗五灵凤县正式成立,并在钟阳集筹办中学。翌年春,在皇墩庙开学。不久又迁至天井湖北岸弥陀寺,称泗五灵凤县立中学。后又在陆家庙、徐家湾开设淮浍分校,旋即并入弥陀寺校本部。学生最多达500余人,教职工30余人。民国34年(1945年)底,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该校迁至泗南县窦冲,改为淮北第四中学。后情况紧急,学校亦即解散。
我军北撤后,国民党县政府重占五河。翌年春,筹办五河县立初级中学,招生两班,200余人,教师10余人。民国37年(1948年)冬,随着淮海战役告捷我军南下,学校旋即解散。
1949年元月,五河县城二次解放,县政府即派人接办五河县初级中学。到“一五”计划后期的1956年8月,又在小圩建立五河第二初级中学,五河县立初级中学改为五河第一初级中学。是年,两所中学共有学生1076人、教职员工73人。
“二五”计划开始的1958年,五河一初中招收高中班,改为完全中学。是年,又在新集、曹顾张、许圩、刘集、井头、王庄等地办了6所初中。全县中学达8所,学生2330人。翌年,又有园宅集、石湖、濠城、东刘集等地办4所初中。全县中学达12所,学生3443人。由于1958、1959两年“大跃进”,中学教育盲目发展,造成师资严重困难。从1961年起,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中学布局进行调整。是年,撤并了园宅集初中,翌年又撤并了濠城、石湖两初中。到1965年,全县中学共8所,学生2580人,教职工243人。
“文化大革命”中,县革委宣布将五河初中砍掉、下迁,200余间校舍被县直一些单位占用,近万册图书、价值万元的教学仪器被盗卖一空。接着把农村中学分散办,提出“上高中不出公社,上初中不出大队”的口号,中学再度盲目发展。全县高中达24所,初中100余所,还有大批小学戴帽初中班。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本县中学教育经过拨乱反正,贯彻了“充实加强小学,整顿提高初中,调整改革高中”的方针,压缩了高中,调整了初中布局和内部结构。经过调整,全县完全中学保留6所,初中原则上每乡1所,使学校布局和内部结构渐趋合理。1985年,全县有初中46所,学生22880人,教职工841人;完中6所,学生2474人,教职工144人。是年,在校学生、教职员工比1949年分别增加了150.8倍和53.7倍。
附:五河县第一中学
民国37年(1948年)冬,我军重返淮北,江淮二分区在固镇(当时属泗五灵凤县)设立江准二分校,县长钱亦山兼任校长,1949年2月正式开学。同时泗五灵凤县政府(后改五河县政府)指派专人接收了原五河县立初级中学。4月,固镇的江淮二分校迁来五河,合并建立皖北区宿县专署五河中学。共有学生368人。设有中师1班,简师(初师)3班,普中3班。不久中师提前毕业分配,尚有学生163人。1950年9月改为皖北区五河初级中学。安徽省政府成立后,又改为安徽省五河初级中学。
1958年始,招收高中班学生,发展成为一所完全中学,改名为安徽省五河中学。校长张志远。1961年首届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50人,48人被录取,升学率达96%。直到1965年,该校高考成绩均甚引人注目。“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停止招生,骨干教师被下放农村,图书、仪器、教具都遭到很大损失,整个学校受到严重破坏。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经过拨乱反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校工作逐步走上正轨,并一直是地、市、县的重点中学。1978年,由于五河第二中学成立(玉带河以南),该校随改名为安徽省五河第一中学。
五河第一中学设于城中青年路北端,是在原城隍庙旧址建起的。该校从1949年开办至1985年,培养初、高中毕业生1.1万人。为高等学校输送新生800余人,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劳动后备力量。1985年,有高中13班,初中15班,学生1700余人,教职工129人。校长凌以坦。教学人员96人,具有大专以上的文化水平者87人,享受讲师待遇的26人。校园占地面积5万多平方米,校舍346间,约7000平方米。新建教学楼1座,改建了实验楼。教学仪器、药品齐全,图书室藏书1.3万册。学校体育场设有400米跑道和足球、篮球、排球场地,还有灯光球场,各种运动器械基本齐全。该校还办有工厂、农场。
建国后几个年度中学教育统计表
五河县中等学校人才输送统计表
五、专业教育
师范教育宣统元年(1909年),本县在城里明伦堂(今老县委大院)开办1所官立师范讲习所,学生10余人,此为五河师范教育的开端。民国10年(1921年),在五河县立高等小学内开办了师范讲习所,每年1期,招收学生20余人。民国15年(1926年),安徽省中等学校分4个学区,本县属凤阳学区。省师范招生采取保送办法。是年,保送师范生10人去凤阳师范上学。
民国29年(1940年),五河沦陷后,国民党县政府逃迁浍南徐家湾,在皇墩庙开办临时初中,附设1个师范班,学生50人。民国31年(1942年),泗五灵凤县政府在弥陀寺开办泗五灵凤县立中学,招收春秋季师范班(后称文教班),每期招收学生50人。民国37年(1948年),国民党统治五河时,在城隍庙开办五河县立初级中学。其中招收师范班学生40余人。1949年3月,五河初级中学开设简师、后师共4班,暑假前,后师班30人提前毕业;暑假后,简师一部分分配工作,一部分编入普中班。1951年,该校又招师范生50人。
1952年,本县在河东张台开办五河初级师范学校,3班,学生150人。县长李荣扬兼校长。此为五河创办师范学校之始。翌年暑假,速成班一部分提前毕业,一部分转到怀远、宿县符离集、泗县等师范学校,三年级并入五河中学称师范班。1954年暑期毕业分配后未招生。五河初级师范遂即停办。
1956年,在玉带河以南重建五河初级师范学校,县委副书记胡德文兼校长。1958年增招中师班,改为五河师范学校。吉乾生任校长。1960年,学生20班,881人。此为五河师范学校复兴后鼎盛时期。翌年,宿县地区决定调整师范学校,中师文史、数理两班毕业分配,初师班学生大部分被动员回乡生产,小部分回乡读初中,中师招收50人,并入五河中学称师范班。翌年,在校生毕业分配,师范学校再次停办。校舍改办五河初级中学。
1976年,在杨庵五七大学开办师范班,从下放知青、民办教师中推荐招收“社来社去”的学生。1978年改为五河师范班,开2班,招生91人,教职工12人。这是五河师范学校第三次复兴的萌芽。1980年,迁来五河城北新校址重建校舍。1981年,又改为五河师范学校。1985年,有学生6班,261人,教职工41人。
技术教育民国4年(1915年),本县兴办女工学校,聘请帽辫女工教手工。女教员教授修身、国文、习字等课。毕业后即分往各区,用巡回教授法以资推广。
1958年,五河二初中迁到小溪,改为矿业学校,开设专业课程。在二初中的原校址(小圩),改办五河初级农业学校,招生240人。是年,在城南药师庵开办五河县会计学校,招生100人。1959年,五河中学创办附设初级艺术学校,招生50人;水产学校,招生100人。五河师范学校创办附设卫生学校,招生59人。出现了各种专业学校相继而起的局面。但由于盲目发展,艺术、水产、卫生等附设专业学校,仅办1期即停办。
1964年,在三铺湖建立安徽省三铺农业技术学校,3班,150人,教职工21人。实行半农半读,为农业培养中技人才。是年秋,对许圩(后改双庙)初中进行改制,招收半农半读班。
“文化大革命”期间,三铺农业技术学校被砍,改为“五七大学”,开办卫生、拖拉机、民师等短训班。不久五七大学迁至杨庵,办了10余期短训班,实施各种专业技术教育。1970年,各城乡中学普遍开设中技班或专业班,开设拖拉机、柴油机、电动机和水泵等专业课。翌年,实行校厂、校队挂钩,把劳动作为主课。虽进行了些劳动技术训练,但忽视了文化知识教学,降低了教学质量。
1980年,根据中央关于改革中等教育结构的要求,五河中学开办了会计职业班,招生54人。学习工业、商业、农业会计知识,一年毕业,分配作会计工作。根据1981、1982年教育部提出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课要求,本县普通中学一律开设劳动技术课。其内容包括工业生产、服务性劳动及公益劳动等。
1985年,各种技术教育又有发展。劳动部门开设了技工班(机电专业),招生50人。农业部门开办了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粮食部门开办了粮食学校,卫生部门开办了卫生学校,对青年职工进行技术培训。
农职业教育1958年,根据中央关于“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指示精神,县创办新集农业中学、三铺农业中学、石湖农业中学,一时各地农中兴起,年底开办农中9所,招收学生711人,教职工30人。这些农中实行半农半读,少数有实习农场。但多数学校没有办学基础,属于一哄而起。1959年只剩3所。1960年,进行一次农中教师培训,又恢复到11所。翌年进行调整,只保留3所。1964年,又进行第二次农中教师培训,农中再次恢复为10所。1965年,继续发展,全县农业中学达28所,学生1022人,教职工107人。为本县创办农业中学鼎盛时期。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本县农中纷纷改为普通中学。有的改了校名,有的有名无实。其中尚能坚持半农半读的只有龙潭湖、鸭子汪等农业中学。但课程均按普通中学设置,以升学作为办学目标,改变了农业中学的性质。
1980年9月,根据中央“关于改革中等教育结构”的指示,县成立了中等教育改革领导小组。翌年,龙潭湖农中改为农职业高中,招收农职高中1班,学生60人。根据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精神,1984年,将双庙、朱顶两所中学改为农职业高中。1985年,又将城郊、浍南中学改为农职业高中。是年底,全县已有农职业高中5所,学生623人。但多缺乏农职业专职教师,流于形式,急侍改进。
附:五河县龙潭湖农职业中学
这所学校原是1964年开办的小圩区初级农业中学,面向全区招收小学毕业生,开设农技、财会、卫生等专业课,为该区社队培养急需人才。1980年,中央提出要进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大力发展农职业技术教育,县政府决定将该校收为县管,并增设职业高中班。1982年秋,在全县范围内招收初中毕业生。成为本县第一所高级农职业中学。校长陈传雷。
该校现有7班(高中4班,初中3班),学生396人,教职工43人。校办农场中有实习基地160余亩。其中可耕地80亩,大苇地80余亩;有农业机械8台(件),共100匹马力;有种牛配种站、山羊饲养场、养鱼池,年农副业收入达3万余元。
龙潭湖农职业中学建校22年来,培养初高中毕业生1069人,除少数升入大中专外,大部分在全县各地农村,担任农技员、电工、拖拉机手、乡村医生、财会人员、中小学民办教师的计220余人。已毕业的两届职业高中毕业生119人,其中成为专业户和农技员的25人,还有10人被乡镇企业录用。
六、成人教育
职工教育1956年,根据中央颁布干部业余文化学校暂行规程,县设机关干部学校,初小1班,招收学员29人;高小1班,学员45人,专职教师2人。是年,本县以行业和系统办学,多设在城关几所小学内,由商联会负责,亚箴小学开晚班4个,城关一小开两班,参加扫盲班学习的373人,高小班129人。翌年,机关干部学校设初中1班,学员42人,其中有科、区级干部参加学习10人,还抽调一些工农干部离职参加省文化补习学校学习。
1958年,县、区开办红专大学,开设中小学班。据统计参加学习的干部职工数较多,但浮夸严重,不足为据。“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机关干部学校和职工业余学校均遭破坏,无一幸存。1976年,学习上海机床厂开办七二一工人大学经验,全县办起15所,参加学习约500人。但名不副实,实属职工业余学校。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干部文化教育恢复,列入成人函授、电大等高等教育。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工教育的决定”,本县1981年县直各厂矿企事业单位均成立职工教育领导小组。第一机械厂还成立了职工教育科,并采取多种形式办学。1984年以来,办学的企事业单位占70%,有1/5的职工参加各种形式的政治、文化、技术业务学习。为了加强对职工教育的领导,是年8月,县成立了职工业余教育委员会。
1985年,全县开办起职工学习班44个,参加脱产学习的770人次,半脱产学习的1151人次,业余学习的7636人次。是年底,已对5000多名青年职工进行文化技术补课,补课合格者3050人,占应补课人数59%。
业余教育民国10年(1921年),本县在福音堂开办民众夜校,进行识字教学。民国16年(1927年),组织平民识字运动委员会,从事平民识字运动。是年,办起民众夜校两所。民国19年(1930年),县成立义务教育委员会。翌年,民众教育馆开办民众夜校3所。民国25年(1936年),民众夜校达6所,学生199人。抗日时期,革命根据地多次办冬学,开展识字运动。民国36年(1947年),办起民教班14个。但城乡文盲半文盲仍占80%以上。
1949年冬季,本县以农村小学为阵地大办冬学,县成立扫盲协会,区乡成立扫盲小组。1950年,全县大水成灾,各地结合救灾坚持开办民校。翌年2月淮堤动工,县委宣传部、青年团、文教科组成工作队带民办教师326人到淮堤开办冬学,组织民工学习。
1953年,县、区均配备专职扫盲干部。是年秋,大办推广祁建华速成识字法,先培训师资,组织扫盲大队20多人到潼西进行速成识字教学法试点。经过一冬春教学,有近千人识字2000个左右。1956年冬,县组织540名冬师培训,县委还召开500人扫盲骨干分子大会,表彰一批先进社队和积极分子。是年,组织入学人数达7.76万人。1958年“大跃进”时期,全县掀起扫盲高潮,错误地提出“大干一百天,文盲帽子踢上天”的口号,结果收效甚微。“文化大革命”期间,学习小靳庄办政治夜校,而识字教学濒于停顿。全县仅五七小学(今五小)附设夜校1所,有学生5班,189人。
1978年,根据国务院“关于扫除文盲的指示”,本县农民业余教育又开始恢复。翌年5月,本县确定各公社业余教育专职干部。9月,县成立工农教育委员会,加强了对业余教育的领导。1980年,县政府要求把广大文盲半文盲动员起来,学文化学科学以促进四化建设。翌年,县委召开农民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发动开展业余教育。1984年,县政府又制定农村扫盲规划。是年,全县办起扫盲班580个,入学青少年1.8万人,有4665人脱盲。1985年底统计,全县脱盲人数达1.28万人。
函授教育为了加强小学教师在职进修,安徽省五河县函授分校于1957年成立,设于五河师范学校。1962年,五河师范学校撤销后改设于文教局。“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函授学校遂即停办。
1975年,函授学校恢复招生,招收556人。翌年4月,宿县地区批准恢复五河县函授学校,招收中学教师语文、数学、历史、物理4科,186人;小学教师语文、数学、科学常识3科,559人。1977年,招收小学语文、数学两科,1321人,还招收社会知识青年函授生2860人,超过了函授负担能力。
1978年起函授教育走上正轨。1983年,建立起区乡两级函授辅导站。是年,增设高师函授语文52人、数学56人,由蚌埠教育学院负责教学。1984年,函授学校并入县教师进修学校,不久又并入师范学校。1985年,招收全科学习中师函授生135人。
电大教育随着中央电视大学、宿县地区电视大学分校的成立,本县1979年元月办起了电视大学教学点。首批招收英语、数学、物理3个专业,40人。1980年,招收电子、机械等专业。1982年,招收中文专修科46人,半脱产学习。1984年,79级和80级首届学员单科结业80人,全科毕业7人。是年,招收党政干部专修科学生32人,脱产学习2年。1985年,又开设新的专业,招收中文专业60人,档案专业35人,法科专业20人。是年,82级文科46人,有45人通过论文答辩获得毕业。地方投资的教学楼交付使用,并拥有一批大型教学电视机、录音机。
在官立高等小学堂成立的同时,本县又设立两所私立小学堂:一在五河城外文昌街,叫养正小学堂,学生42人;一在城东潼西保,叫和衷小学堂,学生30人。继之又办起凤寄私立小学堂。七区办起私立崇智小学堂,杨庵办起私立敦睦小学堂,五区双河集办起了私立求是小学堂。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县城又办起3所私立小学堂:一所在振兴街,叫荟萃小学堂;一所附设在同善堂内,叫淮英小学堂,学生37人;一所在城内万寿宫内,学生20人。是年,还办起半日制小学堂1所,附设在万寿宫内,学生22人。
宣统元年(1909年),本县官立高等小学堂在校学生40人。是年,姚佩珊首创女子初等小学堂。翌年,本县籍游学在外师范高等学堂毕业生七八人,先后归里主办各校。城区又增办毓秀女子小学堂1所,简易小学堂5处。四乡小学堂有增无减。宣统三年(1911年),城乡小学堂亦有增加。
民国元年(1912年)9月,根据教育部公布《壬子学制》,本县各小学堂均改了学制。翌年,国民政府陆续颁布各种学校令,从此本县官立高等小学堂改为五河县立高等小学校,私立养正小学堂改为五河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继之城乡公私立小学堂均改为小学校。
私塾清末、民国初期,本县城乡学生绝大部分都读私塾(民间办的平民学校)。正常年景每村均有私塾。可分三种类型:一种是由学生家长出面拦馆,请先生教书,按学生年龄、文化程度、家境情况议定学费。另一种是塾师在家开馆。再一种是富户人家聘请塾师教授子弟。学资均是当面议定。教材由学生家长选择。一般均读《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幼学琼林》、《诗经》、《左传》、《古文观止》等书。除教识字讲孔孟之道外,亦教珠算。
宣统二年(1910年)奏颁《私塾改良章程》,变动不大。民国18年(1929年),安徽省教育厅先后下达《改进私塾案》、《安徽省政府教育厅训令》,规定私塾课程除“四书”外,增加三民主义、国文、算术、常识、体育,仍以“四书”、“五经”为主。民国24年(1935年),本县有私塾64所,其中改良的28所,未改良的36所。塾师64人,其中经师范教育的5人,中小学教育的22人,私塾出身的37人。私塾学生1852人,其中在改良私塾的672人,在未改良私塾的1180人。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本县城乡小学先后停办,只有私塾还较普遍。是年,安徽省要求五河改私塾为代用短期小学,但变动甚微。名为短小,实为私塾。全县276所私塾,其中改良82所,占29.7%;未改良的194所,占70.3%。私塾学生8822人,改良的3907人,占44.3%;未改良的4915人,占55.7%。塾师316人,其中改良的111人,占35%;未改良的205人,占65%。著名塾师谭超云在新集谢台开馆,教学国语、数学、英语,学生负笈就读,颇负盛名。张景湘在双庙许圩设馆,教学国语、算术、史地、自然,按时上下课,分组教学,亦受欢迎。名为私塾,实为学校。直到1949年本县解放,还有90所私塾,后全部改为小学。
二、学前教育
清末、民国期间,本县均无学前教育。建国后,“二五”时期首创学前教育。1954年8月,城关亚箴小学(今为实验小学),开办附设幼儿班1个,招收幼儿25人,配备幼师2人。
1957年,亚箴小学附设幼儿班改为县直机关幼儿园。翌年春,县直机关幼儿园招收幼儿两个班,实行全托。下半年迁新址,开大、中、小班共5个班,招收幼儿200余人,全部住园生活,教学设备初具规模。是年,农村社队一哄而起,办起各种幼儿园、托儿所784所,招收幼儿3.92万人,不少地方实行寄宿制。但由于经费、师资、设备条件不具备,又出现一哄而散的现象。三年调整时期,农村幼儿园和城镇民办幼儿园相继停办,只剩县直机关幼儿园1所。
“文化大革命”中期,县直机关幼儿园被撤销,教师回原籍。“文化大革命”后期,本县城乡又办起幼儿班224个,招收幼儿5214人。由于管理不善,1977年逐渐减少,只剩8所,3012人。
1980年,又开始筹建县直机关幼儿园教学楼。1983年夏,主体工程基本竣工,县直机关幼儿园始得重新恢复。1985年,城关工厂、农村集镇又陆续办起幼儿园48所,56个班,招收幼儿1888人。本县学前教育又有了新的发展。
附:县直机关幼儿园
1958年春,在亚箴小学附设幼儿班的基础上创办。园址分设于天主堂西部和张家祠堂两处。房屋11间,开设两班,实行全托,是年秋,园址与总工会互换,房屋增为42间,另有一座大礼堂。扩大招收大、中、小班,仍为全托。县财政拨款购买各种大型活动器具、教具和全托生活用具。翌年,被评为安徽省幼儿教育先进单位。
1961年,全托改为日托。1969年春,县革委会宣布砍掉,财产上交,房产被占,该园被迫停办。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该园又获新生。1980年春,县财政拨款16万元,有人民广场南边开始重建。1983年夏,建起风车式作业楼1座,面积近1000平方米。是年招收幼儿6个班,276人,有教职工19人。
1985年,该园招收幼儿7个班,404人,有教职工20人。教学设备基本齐全。教学按《幼儿园教学大纲》开设认字、计算、美工、常识、体育、音乐。幼儿教师绝大部分受过专业训练。自制木偶戏8台,蝴蝶形电化计数器,获省鼓励奖和市一等奖。
三、小学教育
民国2年(1913年)以后,本县城乡公私立小学均改为国民小学校。但地方多遭变故,时而防兵驻校,时而停学办团,时而水荒废学。民国6年(1917年),小学仅有4所;县立高等小学校,学生分两班,共18人,并为一堂。城区私立国民学校,两班24人。十字岗私立国民学校及高级小学校,两班,32人。五里坟私立国民学校及高级小学校,两班,32人。翌年,有高等小学4所,国民小学14所。但学额均不足,升留级制度也不严格。
民国10年(1921年),本县发生特大洪水,城乡学校存者甚少。民国12年(1923年),原来学校渐次恢复,又推广高等小学校。私立养正小学改为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三区张家沟复增县立第三高等小学校。后者嗣因经费支绌,仅办一年而止。民国15年(1926年),县城“一高”、“二高”常因招生用款引起争执,龃龉环生,经地方教育会议决定,以县立两高小相距太近理应合并为由,乃将“二高”改为县立第一国民小学。
本县女校成立甚早,时办时停。民国18年(1929年),开辟旧当典南院为县立女子第一完全小学,6班,学生178人。是年,城乡小学逐渐正常上课。全县7区,办起小学33所,学生1603人。
民国20年(1931年),本县又发生特大洪水,小学因水废学95%以上。至民国25年(1936)年,逐步办起短期小学30所,学额均不充足。翌年,县立第一完全小学改为五河县城中小学。七·七事变后,城乡小学旋即停办。
民国28年(1939年),五河沦陷。城关为日本侵略军占据,办起协和小学、天主堂小学。国民党县政府逃迁浍南,办有皇墩镇示范中心小学。是年,泗五灵凤县办事处成立,于朱圩、界沟、张滩、钟阳等处办起一批抗日根据地小学。民国30年(1941年)11月开辟浍南淮北根据地,翌年,抗日根据地又办起皇墩、双河、园宅集等抗日小学。民国34年(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8月22日本县第一次解放后,遂将协和小学改为五河小学,接办了天主堂小学。
民国35年(1946年),我军北撤,根据地小学均遭破坏。国民党县政府改五河小学为中正小学,又办起火神庙小学。是年,乡镇18个,办起城乡中心国民小学12所,60班;保国民小学18所,125班。翌年,开办国民中心小学达19所,小学部68班,学生2450人;保国民小学30所,小学部40班,学生1527人。
1949年元月15日,本县第二次解放。是年,办起小学115所,有学生9787人、教职工269人。三年经济恢复时期,按照老解放区和苏联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改造学校教育、小学教育有了发展。
“一五”时期,调整小学布局,实行“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小学教育又获发展。1958年,一度有46所小学办成寄宿制,在校生活学生达6440人,后因困难大多,不久即散。1960年,小学教育走向低潮。全县在册小学生2.5万人,实际在校不到1.5万人。教育亦出现了浮夸风。
“二五”计划完成以后,贯彻中央“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指示,开展多种形式办学,至1964年,经过双庙乡普及小学教育试点、朱顶区普及小学教育现场会议后,小学发展到545所,学生4.66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82.6%。其中水上教育发展迅速,其办学经验,省教育厅曾印发《简报》。《安徽教育》曾发表文章予以推广。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批判“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耕读小学、简易小学等多种形式办学被废止,小学校数骤然减少。接着贫下中农管理学校,造成一片混乱。
1978年后,合理调整布局,加强普及小学教育工作的领导,从1981年起,小学教育又获发展。小学生入学多达11万人,为60年代后的又一高峰。1985年,7—11周岁学龄儿童入学率占91.6%,12—15周岁少年儿童入学率占86%。是年,在校学生比1949年增加5.4倍,比民国初期增加500余倍。
附:五河县实验小学
1949年本县第二次解放后,县人民政府即将中正小学改为亚箴小学,校长樊坦如。1950年把胜利小学(原天主堂小学)合并于亚箴小学。
1956年,县教育科首次组织小学教育代表团赴上海参观学习。回县传达后即在亚箴小学试点。多次组织教师听郭兰老师的示范教学课,逐步将讲读法、谈话法、问答法综合运用的启发式教学推广到全县。改变过去传统的“先生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法和唱读法,开创了教学法改革的新局面。亚箴小学成为地区和县的重点小学。
1960年,亚箴小学改为五河县实验小学。1964年,费平任校长,函请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题写了校牌。翌年,学习推广黑山县北关小学的识字教学。县文教局又组织小学教育代表团赴合肥学习加强“双基教学”和“精讲多练勤辅导”的教学经验,又在实验小学试点,多次组织教师听万克岱老师的观摩教学课,使识字教学、阅读教学经验得到推广。
1964年,实验小学进一步探讨“精讲多练少而精”启发式教学法,在《安徽教育》上以高年级语文教研组名义发表了他们体会文章。1965年初,《安徽教育》记者来实验小学采访,发表了《改进教学方法是教育思想的革命——记五河县实验小学在改进教学方法中的思想工作》的长篇报道,向全省推广实验小学教学改革的经验。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五河县实验小学被称之为“封资修的黑样板”,改为工农兵小学,下放给城郊公社红旗大队贫下中农管理,教师动员回原籍,学校秩序极为混乱。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1978年又恢复了五河县实验小学。1982年以来,该校又反复实验以作文教学为中心的语文教学,学习上海师大的思路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数学课学习常州师范三段式教学法。俞宗明老师初步探索出一些经验,1983年,在《安徽教育》上发表了《从重点段入手理清文章思路》的文章。
五河县实验小学现占地4740平方米,建筑面积1580平方米,开设19班,有学生1357人,教职工51人。
建国后几个年度小学教育统计表
四、中学教育
本县清末没有中学。民国初期曾在县立高等小学附设初中班,但人数少,时间短,时办时停。中学生多到凤阳去上学。
民国30年(1941年)五河沦陷后,国民党县政府在皇墩庙首次筹办五河县立临时中学,招生4班,学生200人。开办不到4个月,由于我军开辟浍南根据地,国民党县政府西逃,学校遂告解散。是年,泗五灵凤县正式成立,并在钟阳集筹办中学。翌年春,在皇墩庙开学。不久又迁至天井湖北岸弥陀寺,称泗五灵凤县立中学。后又在陆家庙、徐家湾开设淮浍分校,旋即并入弥陀寺校本部。学生最多达500余人,教职工30余人。民国34年(1945年)底,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该校迁至泗南县窦冲,改为淮北第四中学。后情况紧急,学校亦即解散。
我军北撤后,国民党县政府重占五河。翌年春,筹办五河县立初级中学,招生两班,200余人,教师10余人。民国37年(1948年)冬,随着淮海战役告捷我军南下,学校旋即解散。
1949年元月,五河县城二次解放,县政府即派人接办五河县初级中学。到“一五”计划后期的1956年8月,又在小圩建立五河第二初级中学,五河县立初级中学改为五河第一初级中学。是年,两所中学共有学生1076人、教职员工73人。
“二五”计划开始的1958年,五河一初中招收高中班,改为完全中学。是年,又在新集、曹顾张、许圩、刘集、井头、王庄等地办了6所初中。全县中学达8所,学生2330人。翌年,又有园宅集、石湖、濠城、东刘集等地办4所初中。全县中学达12所,学生3443人。由于1958、1959两年“大跃进”,中学教育盲目发展,造成师资严重困难。从1961年起,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中学布局进行调整。是年,撤并了园宅集初中,翌年又撤并了濠城、石湖两初中。到1965年,全县中学共8所,学生2580人,教职工243人。
“文化大革命”中,县革委宣布将五河初中砍掉、下迁,200余间校舍被县直一些单位占用,近万册图书、价值万元的教学仪器被盗卖一空。接着把农村中学分散办,提出“上高中不出公社,上初中不出大队”的口号,中学再度盲目发展。全县高中达24所,初中100余所,还有大批小学戴帽初中班。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本县中学教育经过拨乱反正,贯彻了“充实加强小学,整顿提高初中,调整改革高中”的方针,压缩了高中,调整了初中布局和内部结构。经过调整,全县完全中学保留6所,初中原则上每乡1所,使学校布局和内部结构渐趋合理。1985年,全县有初中46所,学生22880人,教职工841人;完中6所,学生2474人,教职工144人。是年,在校学生、教职员工比1949年分别增加了150.8倍和53.7倍。
附:五河县第一中学
民国37年(1948年)冬,我军重返淮北,江淮二分区在固镇(当时属泗五灵凤县)设立江准二分校,县长钱亦山兼任校长,1949年2月正式开学。同时泗五灵凤县政府(后改五河县政府)指派专人接收了原五河县立初级中学。4月,固镇的江淮二分校迁来五河,合并建立皖北区宿县专署五河中学。共有学生368人。设有中师1班,简师(初师)3班,普中3班。不久中师提前毕业分配,尚有学生163人。1950年9月改为皖北区五河初级中学。安徽省政府成立后,又改为安徽省五河初级中学。
1958年始,招收高中班学生,发展成为一所完全中学,改名为安徽省五河中学。校长张志远。1961年首届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50人,48人被录取,升学率达96%。直到1965年,该校高考成绩均甚引人注目。“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停止招生,骨干教师被下放农村,图书、仪器、教具都遭到很大损失,整个学校受到严重破坏。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经过拨乱反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校工作逐步走上正轨,并一直是地、市、县的重点中学。1978年,由于五河第二中学成立(玉带河以南),该校随改名为安徽省五河第一中学。
五河第一中学设于城中青年路北端,是在原城隍庙旧址建起的。该校从1949年开办至1985年,培养初、高中毕业生1.1万人。为高等学校输送新生800余人,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劳动后备力量。1985年,有高中13班,初中15班,学生1700余人,教职工129人。校长凌以坦。教学人员96人,具有大专以上的文化水平者87人,享受讲师待遇的26人。校园占地面积5万多平方米,校舍346间,约7000平方米。新建教学楼1座,改建了实验楼。教学仪器、药品齐全,图书室藏书1.3万册。学校体育场设有400米跑道和足球、篮球、排球场地,还有灯光球场,各种运动器械基本齐全。该校还办有工厂、农场。
建国后几个年度中学教育统计表
五河县中等学校人才输送统计表
五、专业教育
师范教育宣统元年(1909年),本县在城里明伦堂(今老县委大院)开办1所官立师范讲习所,学生10余人,此为五河师范教育的开端。民国10年(1921年),在五河县立高等小学内开办了师范讲习所,每年1期,招收学生20余人。民国15年(1926年),安徽省中等学校分4个学区,本县属凤阳学区。省师范招生采取保送办法。是年,保送师范生10人去凤阳师范上学。
民国29年(1940年),五河沦陷后,国民党县政府逃迁浍南徐家湾,在皇墩庙开办临时初中,附设1个师范班,学生50人。民国31年(1942年),泗五灵凤县政府在弥陀寺开办泗五灵凤县立中学,招收春秋季师范班(后称文教班),每期招收学生50人。民国37年(1948年),国民党统治五河时,在城隍庙开办五河县立初级中学。其中招收师范班学生40余人。1949年3月,五河初级中学开设简师、后师共4班,暑假前,后师班30人提前毕业;暑假后,简师一部分分配工作,一部分编入普中班。1951年,该校又招师范生50人。
1952年,本县在河东张台开办五河初级师范学校,3班,学生150人。县长李荣扬兼校长。此为五河创办师范学校之始。翌年暑假,速成班一部分提前毕业,一部分转到怀远、宿县符离集、泗县等师范学校,三年级并入五河中学称师范班。1954年暑期毕业分配后未招生。五河初级师范遂即停办。
1956年,在玉带河以南重建五河初级师范学校,县委副书记胡德文兼校长。1958年增招中师班,改为五河师范学校。吉乾生任校长。1960年,学生20班,881人。此为五河师范学校复兴后鼎盛时期。翌年,宿县地区决定调整师范学校,中师文史、数理两班毕业分配,初师班学生大部分被动员回乡生产,小部分回乡读初中,中师招收50人,并入五河中学称师范班。翌年,在校生毕业分配,师范学校再次停办。校舍改办五河初级中学。
1976年,在杨庵五七大学开办师范班,从下放知青、民办教师中推荐招收“社来社去”的学生。1978年改为五河师范班,开2班,招生91人,教职工12人。这是五河师范学校第三次复兴的萌芽。1980年,迁来五河城北新校址重建校舍。1981年,又改为五河师范学校。1985年,有学生6班,261人,教职工41人。
技术教育民国4年(1915年),本县兴办女工学校,聘请帽辫女工教手工。女教员教授修身、国文、习字等课。毕业后即分往各区,用巡回教授法以资推广。
1958年,五河二初中迁到小溪,改为矿业学校,开设专业课程。在二初中的原校址(小圩),改办五河初级农业学校,招生240人。是年,在城南药师庵开办五河县会计学校,招生100人。1959年,五河中学创办附设初级艺术学校,招生50人;水产学校,招生100人。五河师范学校创办附设卫生学校,招生59人。出现了各种专业学校相继而起的局面。但由于盲目发展,艺术、水产、卫生等附设专业学校,仅办1期即停办。
1964年,在三铺湖建立安徽省三铺农业技术学校,3班,150人,教职工21人。实行半农半读,为农业培养中技人才。是年秋,对许圩(后改双庙)初中进行改制,招收半农半读班。
“文化大革命”期间,三铺农业技术学校被砍,改为“五七大学”,开办卫生、拖拉机、民师等短训班。不久五七大学迁至杨庵,办了10余期短训班,实施各种专业技术教育。1970年,各城乡中学普遍开设中技班或专业班,开设拖拉机、柴油机、电动机和水泵等专业课。翌年,实行校厂、校队挂钩,把劳动作为主课。虽进行了些劳动技术训练,但忽视了文化知识教学,降低了教学质量。
1980年,根据中央关于改革中等教育结构的要求,五河中学开办了会计职业班,招生54人。学习工业、商业、农业会计知识,一年毕业,分配作会计工作。根据1981、1982年教育部提出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课要求,本县普通中学一律开设劳动技术课。其内容包括工业生产、服务性劳动及公益劳动等。
1985年,各种技术教育又有发展。劳动部门开设了技工班(机电专业),招生50人。农业部门开办了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粮食部门开办了粮食学校,卫生部门开办了卫生学校,对青年职工进行技术培训。
农职业教育1958年,根据中央关于“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指示精神,县创办新集农业中学、三铺农业中学、石湖农业中学,一时各地农中兴起,年底开办农中9所,招收学生711人,教职工30人。这些农中实行半农半读,少数有实习农场。但多数学校没有办学基础,属于一哄而起。1959年只剩3所。1960年,进行一次农中教师培训,又恢复到11所。翌年进行调整,只保留3所。1964年,又进行第二次农中教师培训,农中再次恢复为10所。1965年,继续发展,全县农业中学达28所,学生1022人,教职工107人。为本县创办农业中学鼎盛时期。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本县农中纷纷改为普通中学。有的改了校名,有的有名无实。其中尚能坚持半农半读的只有龙潭湖、鸭子汪等农业中学。但课程均按普通中学设置,以升学作为办学目标,改变了农业中学的性质。
1980年9月,根据中央“关于改革中等教育结构”的指示,县成立了中等教育改革领导小组。翌年,龙潭湖农中改为农职业高中,招收农职高中1班,学生60人。根据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精神,1984年,将双庙、朱顶两所中学改为农职业高中。1985年,又将城郊、浍南中学改为农职业高中。是年底,全县已有农职业高中5所,学生623人。但多缺乏农职业专职教师,流于形式,急侍改进。
附:五河县龙潭湖农职业中学
这所学校原是1964年开办的小圩区初级农业中学,面向全区招收小学毕业生,开设农技、财会、卫生等专业课,为该区社队培养急需人才。1980年,中央提出要进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大力发展农职业技术教育,县政府决定将该校收为县管,并增设职业高中班。1982年秋,在全县范围内招收初中毕业生。成为本县第一所高级农职业中学。校长陈传雷。
该校现有7班(高中4班,初中3班),学生396人,教职工43人。校办农场中有实习基地160余亩。其中可耕地80亩,大苇地80余亩;有农业机械8台(件),共100匹马力;有种牛配种站、山羊饲养场、养鱼池,年农副业收入达3万余元。
龙潭湖农职业中学建校22年来,培养初高中毕业生1069人,除少数升入大中专外,大部分在全县各地农村,担任农技员、电工、拖拉机手、乡村医生、财会人员、中小学民办教师的计220余人。已毕业的两届职业高中毕业生119人,其中成为专业户和农技员的25人,还有10人被乡镇企业录用。
六、成人教育
职工教育1956年,根据中央颁布干部业余文化学校暂行规程,县设机关干部学校,初小1班,招收学员29人;高小1班,学员45人,专职教师2人。是年,本县以行业和系统办学,多设在城关几所小学内,由商联会负责,亚箴小学开晚班4个,城关一小开两班,参加扫盲班学习的373人,高小班129人。翌年,机关干部学校设初中1班,学员42人,其中有科、区级干部参加学习10人,还抽调一些工农干部离职参加省文化补习学校学习。
1958年,县、区开办红专大学,开设中小学班。据统计参加学习的干部职工数较多,但浮夸严重,不足为据。“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机关干部学校和职工业余学校均遭破坏,无一幸存。1976年,学习上海机床厂开办七二一工人大学经验,全县办起15所,参加学习约500人。但名不副实,实属职工业余学校。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干部文化教育恢复,列入成人函授、电大等高等教育。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工教育的决定”,本县1981年县直各厂矿企事业单位均成立职工教育领导小组。第一机械厂还成立了职工教育科,并采取多种形式办学。1984年以来,办学的企事业单位占70%,有1/5的职工参加各种形式的政治、文化、技术业务学习。为了加强对职工教育的领导,是年8月,县成立了职工业余教育委员会。
1985年,全县开办起职工学习班44个,参加脱产学习的770人次,半脱产学习的1151人次,业余学习的7636人次。是年底,已对5000多名青年职工进行文化技术补课,补课合格者3050人,占应补课人数59%。
业余教育民国10年(1921年),本县在福音堂开办民众夜校,进行识字教学。民国16年(1927年),组织平民识字运动委员会,从事平民识字运动。是年,办起民众夜校两所。民国19年(1930年),县成立义务教育委员会。翌年,民众教育馆开办民众夜校3所。民国25年(1936年),民众夜校达6所,学生199人。抗日时期,革命根据地多次办冬学,开展识字运动。民国36年(1947年),办起民教班14个。但城乡文盲半文盲仍占80%以上。
1949年冬季,本县以农村小学为阵地大办冬学,县成立扫盲协会,区乡成立扫盲小组。1950年,全县大水成灾,各地结合救灾坚持开办民校。翌年2月淮堤动工,县委宣传部、青年团、文教科组成工作队带民办教师326人到淮堤开办冬学,组织民工学习。
1953年,县、区均配备专职扫盲干部。是年秋,大办推广祁建华速成识字法,先培训师资,组织扫盲大队20多人到潼西进行速成识字教学法试点。经过一冬春教学,有近千人识字2000个左右。1956年冬,县组织540名冬师培训,县委还召开500人扫盲骨干分子大会,表彰一批先进社队和积极分子。是年,组织入学人数达7.76万人。1958年“大跃进”时期,全县掀起扫盲高潮,错误地提出“大干一百天,文盲帽子踢上天”的口号,结果收效甚微。“文化大革命”期间,学习小靳庄办政治夜校,而识字教学濒于停顿。全县仅五七小学(今五小)附设夜校1所,有学生5班,189人。
1978年,根据国务院“关于扫除文盲的指示”,本县农民业余教育又开始恢复。翌年5月,本县确定各公社业余教育专职干部。9月,县成立工农教育委员会,加强了对业余教育的领导。1980年,县政府要求把广大文盲半文盲动员起来,学文化学科学以促进四化建设。翌年,县委召开农民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发动开展业余教育。1984年,县政府又制定农村扫盲规划。是年,全县办起扫盲班580个,入学青少年1.8万人,有4665人脱盲。1985年底统计,全县脱盲人数达1.28万人。
函授教育为了加强小学教师在职进修,安徽省五河县函授分校于1957年成立,设于五河师范学校。1962年,五河师范学校撤销后改设于文教局。“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函授学校遂即停办。
1975年,函授学校恢复招生,招收556人。翌年4月,宿县地区批准恢复五河县函授学校,招收中学教师语文、数学、历史、物理4科,186人;小学教师语文、数学、科学常识3科,559人。1977年,招收小学语文、数学两科,1321人,还招收社会知识青年函授生2860人,超过了函授负担能力。
1978年起函授教育走上正轨。1983年,建立起区乡两级函授辅导站。是年,增设高师函授语文52人、数学56人,由蚌埠教育学院负责教学。1984年,函授学校并入县教师进修学校,不久又并入师范学校。1985年,招收全科学习中师函授生135人。
电大教育随着中央电视大学、宿县地区电视大学分校的成立,本县1979年元月办起了电视大学教学点。首批招收英语、数学、物理3个专业,40人。1980年,招收电子、机械等专业。1982年,招收中文专修科46人,半脱产学习。1984年,79级和80级首届学员单科结业80人,全科毕业7人。是年,招收党政干部专修科学生32人,脱产学习2年。1985年,又开设新的专业,招收中文专业60人,档案专业35人,法科专业20人。是年,82级文科46人,有45人通过论文答辩获得毕业。地方投资的教学楼交付使用,并拥有一批大型教学电视机、录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