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85年全区共有商店网点626个。其中商场12个,传统店铺13个,综合商店601个。网点中共有文明商店89个,文明柜组78个,职工27 721人,商品纯销售额36 118.5万元。利润总额1 218万元,人均贡献1 576元。全区较大的商场有:
一、宿州市百货公司东关商场
宿州市东关商场建于1972年,次年开始营业。当时为宿县百货公司大楼营业部下属的点,直至1979年10月开始单独核算。1980年进行扩大自主权试点。目前东关商场人员59人,营业面积240平方米,仓库120平方米,设有棉布、针织、鞋帽、文具、五金等15个柜组,1985年销售总额217.639万元。
二、萧县百货商场
萧县百货商场,位于龙城镇南关,始建于1971年,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1978年4月投入使用,营业面积2400平方米。商场隶属县百货公司,经营独立核算。共有职工127人,其中管理人员八人,商场内设35个柜组,经营范围有百货、文化用品、针织、丝织、五金、电料、交通、烟酒、副食、家俱等,品种达六千余种,经营方式主要为零售,兼营副食批发。1985年全年销售额达464.5万元,创税利36.4万元。是年度还增置进口汽车一辆,铝合金柜台200节,补充流动资金5.04万元,1986年8月,该商场二楼经重新粉刷装饰后开业,至11月底,销售额就达558.8万元,创税利41.2万元。
三、宿县东方红副食品商店
宿县东方红副食品商店,是我区最大的副食品商店。它于1984年9月开业。属国营企业,集体人员,单独核算,自负盈亏的小型企业。商店总面积847.5平方米。其中营业面积331.5平方米,批发占36平方米,仓库占462平方米,办公室18平方米。全店工作人员62人,90%属集体人员。商店聘请退休会计师刘今弼为财会工作的监督,全店共设海味、调味、茶叶、糖果、糕点、罐头、挂面、烟酒、儿童食品等十个专柜。经营品种近千种除经营本地名优产品外,大部分从外地购进。该店不断开辟新货源,加强市场竞争能力,如从外地购进的南北风味的中高档调味品以及小食品,颇受群众欢迎。商店研究掌握副食品的特有的时间性,例如夏季啤酒销售量猛增,其他副食类的销售趋于下降,就集中资金提前预定和购进啤酒,仅1987年一个啤酒季节,就销售啤酒五万件,仅次于地区烟酒公司的销售量。节假日的糕点销售猛增,就组织糕点展销会,群众品尝会,大大提高了销售量和商店的信誉。1987年销售总额194.4万元,上缴税金3.2万元,利润5.5万元。1988年仅上半年销售总额82.7万元,上缴税金2.2万元,利润3.2万元。
四、宿州市百货大楼
宿州市百货大楼,是我区最大的国营商店之一。座落在市区中心(北小隅口)。属宿州市百货公司管辖,系综合性国营企业1979年8月1日,大楼建成营业,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营业面积2000平方米,栅架240节,营业柜台330节,并设有监督电话,全店有干部职工320人,拥有流动资金243.93万元,1985年营业额达1130.72万元,实现利润67.13万元。共有营业柜组40个,主要经营纺织、针织、服装、百货、文具、钟表、五金、交电、化工、玩具、鞋帽、糖食、烟酒、医药等类。花色品种共7200多种,还设有黄金首饰、侨汇专柜各一个;附设钟表修理、无线电修理、储蓄专柜、夜间门市部各一个。为适应广大消费者的需要,高中低档商品皆有经营,销售覆盖半径达25公里左右。
该店的前身是宿县百货大楼,隶属宿县百货公司,1981年10月划归宿州市,正式命名为宿州市百货大楼。该店想法设法做好销售服务工作,为此设有顾客意见箱、监督电话,并大力开展销售前、销售中、销售后、延长营业时间,优质服务,对口赛、包修、包换、包退等多功能服务方式,切实对顾客做到货真、价实、量足、热情、公平、周到、负责。由于大力开展了多功能的优质服务工作,因此受到广大顾客的好评。1986年7月,被市物价局、计量局授予“物价、计量信得过单位”的荣誉称号。1987年,销售总额达1 483.0331万元,上缴税金47.6353万元,利润74.6102万元。
1988年上半年,销售总额达797.3642万元,上缴税金25.5653万元,利润40.6067万元。
五、宿县百货公司七姊妹商店
宿县百货公司七姊妹商店,座落在宿城大隅口东侧路口。该店的前身是解放前的铁器、文具、棉布、百货等几家私人小店。于1956年合营为宿县百货商店第二门市部。1958年底,因该店由七名女同志(曹淑芹、马良荣、赵永秀、侯新兰、朱茂云、陈惠民、杨秀英)营业,故取名为“七姊妹商店”。1960年,改为“宿县百货商店第一门市部”,隶属城关镇领导。1971年交宿县百货公司又取名为第八门市部。1979年,又改名为“中心商场”。1986年8月,又恢复“七姊妹商店”的名称。此店名宿城尽人皆知。现在营业面积400多平方米,职工83人,有服装、衣帽、大小百货、针织、棉布、鞋袜、钟表、儿童玩具等14个柜组,经营以零售为主,花色品种有2 500多种,1985年销售总额330.71万元,利润9.6万元。
六、灵璧百货公司一商部
灵璧百货公司一商部,位于灵璧县城十字街闹市中心,是一个中型零售企业。营业面积700多平方米,有交电、钟表、针织、棉布、鞋帽、文具、儿童玩具、服装、日用百货等11个专柜,全店有职工37人,属县百货公司直接领导。1985年初,国家实行第二步利改税,该店结合实际,采取了“四定到组”的经营措施,即定销售额、定库存、定经营品种、定损耗率。接着又在“四定”的基础上,把利润、费用和职工利益结合起来,完善责任制,采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挂钩的“双五定”到柜组的措施。即经济效益五定:定销售、定利润、定库存、定费用、定营业品种;社会效益五定:定服务质量、定执行政策、定商品陈列、店誉、店貌,定柜台纪律、定劳动出勤率。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较好地完成各项指标。1985年,当年实现销售210.11万元,占计划180万元的116.72%,比1984年同期增长22.46万元,实现利润13.7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1万元。
七、宿州市裕泰升食品店
裕泰升食品店,原名“豫泰升”是宿城的老字号,该店建于民国初年,当时由三大股份组成,共有雇员50多人,前有营业门面三间,后有坊七八间,另有仓库十余间,当时在宿城商业中首屈一指的。主要经营是批发兼零售,有长住外地的采购员,并派专人在上海等地坐桩采购。该店作坊生产的糕点均是当地人们喜爱的名细糕点。拥有流动资金三万多元(银元)。宿县沦陷前,老板把三大股份的钱和货分开,其中一部份货款转到西安。宿县沦陷后,由龚和清任经理,经营情况一直不佳,主要是小本经营。抗战胜利后豫泰升食品店又进行了重新投股,由七八家股份组成,共有资金约二万元,解放战争后期,原来七八家投股组织的豫泰升解散。宿县解放后,由李明秀出面组织,又重新招股,并把豫泰升改为“裕泰升”。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后,属宿县城关镇管理,这一时期资金不足一万元,人员也降到仅有几人支掌门面,经营情况不佳。1963年,交宿县地区烟酒专卖公司,改为第一烟酒商店。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管理混乱,交地区商业局管。1975年,又交宿县烟酒公司管理。为县烟酒公司第一门市部。宿州市建立后,于1981年底由县烟酒公司移交给宿州市烟酒公司,为市烟酒公司第一门市部。
裕泰升食品店之所以在宿久负盛名,其经营特点,主要是生产酥糖、寸金、麻片等细糕点,并且做工精细,卫生干净,选料考究,讲求信誉,量足价实,每年春节和中秋节两个传统节日,是裕泰升食品店最火红的旺季,每季月饼都要出售二万斤以上,春节时细糕点均可卖到三万斤左右。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