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私营工商业改造
建国初期,人民政府帮助个体工商业者恢复经营和生产,用加工订货等办法来解决资金、原料、销售问题。1954年10月,宿县城关区“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办公室”向332户小商贩、151户手工业者发放资助金8155万元(旧币),同时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先将一些私营工商业适当合并,然后实行合作经营或公私合营。
工业方面,中华袜厂与纱布厂首先合并成立友谊针织厂;泰兴、义泰恒、永兴泰3家炉坊组成联合炉厂;信德纺织厂和18家纺纱织布的个体户组成联合棉织厂。1954年末,原工人油厂与固镇油厂合并,同时吸收张瑞生、王广大等私人的投资,在宿城东关(今汴河路立交桥东200米处)办起了公私合营宿县油厂。1955年至1956年,于德谟(于同秀)的德纶布厂、赵俊卿的宏源油厂、郭德良的和丰铁厂、朱守良的毛巾厂等56家私人工业,先后实现了公私合营,成立了棉纺、针织、修配、饴糖、榨油等公私合营工厂。553户个体手工业者组成了12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和6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组。
商业方面,1955年至1956年,根据中央“全面规划,统筹安排,经济改组,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方针,宿城的私营商业分别改为公私合营、合作经营等形式。其中纳入公私合营的行业有百货、棉布、文化用品、医药、烟酒、糖食、陶瓷、中药等8个行业。饮食、浴池、理发、照相等18个行业实现了合作化。共含私方223户,574人,吸收私方资金17.55万元。1958年,对商业实行大合大并,将公私合营商业过渡为国营或地方国营商业。1962年,又进行调整,将一部分转为国营的公私合营商业退回来,变为集体、合作经营。此后,公私合营商业便基本上不存在。
工商企业公私合营后,所有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企业的经营管理和人事调配权均属于政府的有关部门。政府委派干部担任书记、厂长或经理,依靠工人,团结资方人员,按照国家计划管理企业,原来的资本家或资方代理人由政府部门安排在企业中担任适当职务,对其他私方人员亦量才录用。资本家在一定时期内仍可得到一定的利息。
公私台营企业,于1958年至1967年先后转为国营或集体经营。
工业方面,中华袜厂与纱布厂首先合并成立友谊针织厂;泰兴、义泰恒、永兴泰3家炉坊组成联合炉厂;信德纺织厂和18家纺纱织布的个体户组成联合棉织厂。1954年末,原工人油厂与固镇油厂合并,同时吸收张瑞生、王广大等私人的投资,在宿城东关(今汴河路立交桥东200米处)办起了公私合营宿县油厂。1955年至1956年,于德谟(于同秀)的德纶布厂、赵俊卿的宏源油厂、郭德良的和丰铁厂、朱守良的毛巾厂等56家私人工业,先后实现了公私合营,成立了棉纺、针织、修配、饴糖、榨油等公私合营工厂。553户个体手工业者组成了12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和6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组。
商业方面,1955年至1956年,根据中央“全面规划,统筹安排,经济改组,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方针,宿城的私营商业分别改为公私合营、合作经营等形式。其中纳入公私合营的行业有百货、棉布、文化用品、医药、烟酒、糖食、陶瓷、中药等8个行业。饮食、浴池、理发、照相等18个行业实现了合作化。共含私方223户,574人,吸收私方资金17.55万元。1958年,对商业实行大合大并,将公私合营商业过渡为国营或地方国营商业。1962年,又进行调整,将一部分转为国营的公私合营商业退回来,变为集体、合作经营。此后,公私合营商业便基本上不存在。
工商企业公私合营后,所有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企业的经营管理和人事调配权均属于政府的有关部门。政府委派干部担任书记、厂长或经理,依靠工人,团结资方人员,按照国家计划管理企业,原来的资本家或资方代理人由政府部门安排在企业中担任适当职务,对其他私方人员亦量才录用。资本家在一定时期内仍可得到一定的利息。
公私台营企业,于1958年至1967年先后转为国营或集体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