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文艺社团
新苻离剧社该剧社于民国9年(1920)创办,负责人李宜春,成员10多人。他们多系省立第四甲种农业学校的教师或学生,主要活动是自编、自导、自演文明戏(即话剧),揭露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罪恶,宣传新思想、新道德。17年解散。
群星书社该书社于民国10年(1921)创办,负责人杨梓宜,成员有李宜春、江善夫等20多人。书社经销进步书籍,经常以阅读辅导的形式宣传马列主义。13年解散。
嘤鸣诗社该诗社于民国16年(1927)创办,负责人王雪渔,成员有邵蔚华,赵燮和、梅雪峰等10多位中、小学教师。他们交谊甚厚,平时以诗赠答。诗社成立后,唱和之作更多。19年解散。
更新剧社该剧社于民国19年(1930)创办,负责人杨梓宜,以演进步的文明戏宣传新思想为主,22年解散。35年,宿城京剧票友重新组织票房,亦名更新剧社,后易名星火京剧团,负责人张啸庵,有成员30多人,以演京剧为主。
苻离国剧社该剧社于民国22年(1933)创办,负责人张逊斋,成员有王笑予、张啸庵等30余人,以演京剧为主,27年解散。
天马艺术社该艺术社于民国24年(1935)创办,负责人梅纯一、傅竟生,成员有王襟三等50多人,多系宿城及近郊的中、小学美术教师,日军侵占宿城后解散。
红叶书画社该书画社于1978年创办,是“文化大革命”后安徽省创办的第一个民间文艺团体,有成员30多人,现仍继续开展活动。
宿州青年书法金石研究会该研究会于1979年成立,有成员10余人,曾举办过青年书法、金石展览。
晚晴诗社该诗社于1984年7月成立,有成员10余人,多系离、退休干部,曾出刊《晚晴诗钞》。
宿州业余京剧学社该学社于1985年成立,有成员30多人,每周二、四、六3次清唱活动,节假日演出。曾于1985年春节举办两次京剧讲座。
浪潮文学社该文学社于1985年3月成立,有成员50余人,其中有15人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70余篇。
泥畔诗社该诗社于1985年11月成立,有成员9人,他们多在省、地级报刊上发表过文学作品。
宿州市美术书法摄影工作者协会该协会于1985年3月成立,有会员30余人。
宿州市音乐工作者协会该协会于1985年8月成立,有成员20余人。
西二铺乡农民文艺协会该协会于1984年6月成立,设书法、美术、创作、文艺4个组,有成员50余人。
二、文艺创作
清朝末年,宿城的文人学士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文,诸如拔贡邵景舜的《流民行》、《悯旱篇》;进士邵心豫的《扶疏亭有感》,举人邵心艮的《登相山绝顶》;训导李心锐的《咏宿州八景》及《谪仙堂诗集》;名士杨益鲁的《符离咏古》、《秋柳》等,或发思古之幽情,或表达悲天悯人之胸怀,或抨击时弊,或赞美山川之秀丽。民国初年,王雪渔、邵蔚华、赵燮和、梅雪峰、藤芗林等人唱和之作颇多。梅雪峰绘《潇湘白云图》,当时就有10余人题诗30多首。藤芗林诗作颇多,著有《劫余吟草》诗稿,其《柳絮》一首有“苦恨平生绵力薄,未能衣被到斯民”之句。王雪渔有《邀翠轩诗文集》,收诗文数十篇。




建国后,较有成就的作家有海涛。1964年,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高粱红了》。他的散文《大江东去》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1969年,他的长篇小说《硝烟》出版。文坛新秀高正文,身残志坚,辛勤耕耘,曾在《诗刊》、《解放军文艺》、《安徽文学》等刊物发表诗歌50余首和散文、报告文学10余篇。其中报告文学《部长家里的枪声》获安徽文学1982年佳作奖。青年文学作者许桂林曾发表小说《落叶》、《耕耘者的梦》、《暮鼓》、《风女》等约13万字。戏剧作者孙景林,近年来,自己创作或和别人合作的《哪吒闹海》、《陆争海斗图》等20多部作品出版发行。
宿城的书画艺术向来人才辈出,明末有周廷栋;清代有牛北瞻、杨景瑶、宋小溪、倪继孔、张兰生、周儒臣;近代有余松龄、哈维元、周一鹤、陈亨祺、李以庄、梅雪峰等。他们或书或画,造诣甚深。当代国画家梅纯一,运笔古朴苍劲,作品形象生动,大有龙斗蛇舞之姿,尤以梅、松、苍鹰见长。其作品《春华秋实图》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其他精品,或被省级博物馆收藏,或被日本及东南亚各国的收藏家收藏。中、日出版的《中国书画名人大辞典》、《中国现代书画篆刻家名鉴》,均有介绍他的条目。唐干、蔡世明擅长木刻,兼攻山水。1980年,唐干的套色木刻《山里明珠》选送日本参加“中日版画展”;水印木刻《满院丰收满院歌》选送到意大利、罗马尼亚展出。其作品还多次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王少石的篆刻《红楼百印》,1982年选送美国参加国际第一届红学研讨会展出,1985年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另外,王襟三、陶仲珩、孙德文、谢谢、沈汉、张永莲(女)等人的国画,都有较高的艺术水平。李百忍的书法,气势大,风格新,集诸家之大成,独创一格,誉满书坛,蜚声中外。1979年以来,他先后在合肥、南京、上海、杭州、济南等地举办个人书展。一些作品曾在国外展出,被东南亚、欧、美等很多国家的收藏家收藏。孟繁青擅长魏书,书界名人评他的书法云:“刚中有柔,拙中见巧,纯朴之中蕴俊巧,雄浑之中含雅趣。”1962年以来,他的书法作品多次在省及国家级报刊发表,参加省及国家级展览,并流传到海外。安徽人民出版社、安徽美术出版社每年均出版发行他书写的春联。冯维韬的书法,浑厚凝重,雍容大方,近年来宿城的工厂、商店,机关团体的牌匾多出其手。
宿城民间音乐丰富多彩。淮北花鼓具有节奏明快,活泼洒脱的艺术特色;“响棚”、“家常会锣鼓”为广大群众喜爱。宿州民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歌词简明洗练,思想内容丰富。民间艺人陈家章以坠胡演奏京剧名家唱腔,维妙维肖。张孝德近年发表音乐词曲20余首,其中《国旗,我们向你敬礼!》(梁红曲)获安徽省文艺创作一等奖。
宿城摄影艺术水平较高者。高传业,他自1954年从事业余摄影,1962年拍摄的新闻纪录片《三八红旗列车》和《安徽民兵》在全国发行放映。1966年,拍摄的新汴河开挖场面诸片,在《人民日报》、《人民画报》上发表,后在广交会上展出。《美化淮北大地》获安徽省摄影艺术展二等奖。又如岳乐、牛正华拍摄的反映淮北大地新气象的照片,也多次在报刊发表或参加展出。
附参展及发表的文艺作品

续表1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