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电力工业
一、发展状况
清光绪三十年(1904),为了开采烈山(宿县北部)无烟煤,李永丰等人在烈山西麓安装了1台供煤矿使用的小型发电机,这是宿县最早的电力设备。
民国五年(1916年)浙江宁波商人杨继青于宿城东关车站附近,建立元丰冷藏制蛋厂,并有20匹(马力)25瓩的发电机1部,该厂自用。
民国六年(1917)成立宿城电灯公司,地址在宿城东北角梓童庙旁。由商会会长孔仙甫、副会长薛体乾主持,筹集资金2万元,聘请上海的马幼眉先生担任经理。从上海购来40匹马力25瓩发电机1台,又聘请原在清朝皇宫装灯的侯明身(后改名凌竞生)任工程师,从此宿县开始有了发电厂。不久,宿城电灯公司改称平安电灯公司,后又改称明远电灯公司,民国十三年(1924),又易名耀宿电灯公司。民国二十五年(1936)。因马幼眉、凌竞生去职,改由营寿山任经理。民国二十七年(1938),经理由薛汇川担任。因用电量增加,又从济南慎昌洋行购来45瓩发电机组1部投入使用。耀宿电灯公司营业区有24900人,5500户,其中用电户仅126户。全年售出电量为45800度,每年收入10949元。当时厂房有38间,40匹马力煤汽机1部,45瓩发电机1部,亮灯1256盏。用煤每天平均7吨。高压配电线路长1.5公里,变压器容量为525千伏安,电线杆为501根。
1938年5月宿县沦陷时,原电厂的45瓩发电机设备、被伪县长周希孟售给时村的胡泽普,原东关元丰(后改大有)冷藏制蛋厂的发电设备,烈山发电设备被日军劫往济南。不久,驻宿日军又命令原耀宿电灯公司经理薛汇川着手恢复旧电厂,并命薛禾萱从天津购来日制旧发电机1部,经过修理,勉强发电,但仅供军用。该厂由日本人高尾任顾问。民国三十年(1941),李隽生经手换了1部马力大的发电机,商民始得用电。后由伪商会会长马子俊经手筹资50万元(联银券),伪县政府投资22万元(联银券),商会出资27万元(联银券),加上周希孟出售的发电机款3.2万元(联银券),计102.2万元。从张家口购来175匹马力煤汽机1部,锅炉3台(1台卧式,2台立式),及120瓩发电机1部,并新建厂房1所,宿县电厂初具规模。而厂长先为李隽生,后换马子俊。
民国三十四年(1945)日本投降,宿县电灯厂由秦铁民接任厂长,由于年久失修,机器损坏严重,无法使用。至王晓五任厂长时,仅有10瓩的发电机1部,仅能供机关照明及供放电影所用,不久即全部停产。
解放后,宿县行署于1950年从南京调来两台美国制造的发电机(1台为18瓩,1台为35瓩),先安置在宿县东关打油厂,后移至今东方红电影院对门发电(烧木柴发电),仅供专署及军分区照明之用。1951年又调来1台60瓩美国制造的柴油机1台(发电机),仍设在旧厂址(即今宿县自来水公司处)。从此宿县发电所更名为宿县发电厂,厂长是冉昭斌。1953年从界首运来96瓩发电机1部。1956年宿县发电厂扩建,先后安装了从合肥拆迁来的美制600匹马力的柴油机及406瓩的发电机各1台。1958年~1959年,增添了苏联造80瓩的坦克车柴油机及200瓩的飞机头式发电机各1台。1960年又于宿县东关钢厂安装200匹马力的柴油机及160瓩的发电机1台,这样宿县电厂总装容量已达1190瓩。
由于宿东煤矿的开发,1959年在蔡桥建立发电厂,安装国产1500瓩汽轮发电机组1台,并于次年发电。
1960年宿东发电厂开始兴建,安装上海产的12500瓩的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组1台,次年正式发电,该厂为当时淮北地区较大而设备最新的发电厂。
二、变(配)电设施
宿县供电设施除北关电厂外,在境内还有354伏变电所11处,具体分布如下:
苻离变电所有主变1台,容量为5600千伏安。时村变电所有主变1台,容量为3200千伏安。蕲县变电所有主变1台,容量为1800千伏安。四铺变电所有主变1台,容量为1000千伏安。大店变电所有主变1台,容量为1000千伏安。龙王庙变电所有主变1台,容量为1000千伏安。大营变电所有主变1台,容量为1000千伏安。刘闸变电所有主变1台,容量为2500千伏安。夹沟变电所有主变1台,容量为2400千伏安。栏杆变电所有主变两台,容量为3400千伏安。褚兰变电所有主变1台,容量为2500千伏安。
由于用电量日增,经安徽省电力局批准,对苻离变电所进行扩建,升压为110千伏,计主变容量为2000千伏安,即将动工。
全县境内35千伏的输电线主要有10条:
宿县至苻离,长11.76公里。宿县至蕲县长21.5公里。宿县至时村36.8公里。苻离至夹沟长18公里。蔡桥至四铺长8.5公里。夹沟至栏杆长24.5公里。龙王庙变支线长4.65公里。大店变支线长5.46公里。栏杆至褚兰长16.1公里。蕲县至大营长12.7公里。其中高压输电线路总长707.16公里,低压配电线路总长2464公里。另有农电公司35千伏输电线总长为58.6公里,高压线、低压线长为1232公里。
宿县电力由宿县供电局及县水利电力局农电公司分别管理。供电局有配电变压器629台合计容量45090千伏安;农电公司有配电变压器310台,合计容量18600千伏安。全县有137处电力排灌站,201台排灌机,共7195瓩。
三、供电节能
(1)供电宿县供电局1983年供电量为2283.25万度,售电量为1621.88万度(其中照明142.48万度,工业930.92万度,农业548.48万度)。1984年供电量2624.66万度,售电量为2166.84万度(其中照明201.34万度,工业1421.7万度,农业543.8万度)。1985年供电量2929.68万度,售电量2639.73万度(其中照明141.93万度,工业1707万度,农业790.1万度)。
宿县农机公司1983年供电1052.95万度,1984年供电1545.53万度,1985年供电1688.27万度。
(2)节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农业生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用电量激增。为了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供电部门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大力抓节约用电工作,力争做到科学供电、用电。据统计,1983年全县共节约用电134.15万度,1984年节约用电203.24万度,1985年节约用电168.20万度。
清光绪三十年(1904),为了开采烈山(宿县北部)无烟煤,李永丰等人在烈山西麓安装了1台供煤矿使用的小型发电机,这是宿县最早的电力设备。
民国五年(1916年)浙江宁波商人杨继青于宿城东关车站附近,建立元丰冷藏制蛋厂,并有20匹(马力)25瓩的发电机1部,该厂自用。
民国六年(1917)成立宿城电灯公司,地址在宿城东北角梓童庙旁。由商会会长孔仙甫、副会长薛体乾主持,筹集资金2万元,聘请上海的马幼眉先生担任经理。从上海购来40匹马力25瓩发电机1台,又聘请原在清朝皇宫装灯的侯明身(后改名凌竞生)任工程师,从此宿县开始有了发电厂。不久,宿城电灯公司改称平安电灯公司,后又改称明远电灯公司,民国十三年(1924),又易名耀宿电灯公司。民国二十五年(1936)。因马幼眉、凌竞生去职,改由营寿山任经理。民国二十七年(1938),经理由薛汇川担任。因用电量增加,又从济南慎昌洋行购来45瓩发电机组1部投入使用。耀宿电灯公司营业区有24900人,5500户,其中用电户仅126户。全年售出电量为45800度,每年收入10949元。当时厂房有38间,40匹马力煤汽机1部,45瓩发电机1部,亮灯1256盏。用煤每天平均7吨。高压配电线路长1.5公里,变压器容量为525千伏安,电线杆为501根。
1938年5月宿县沦陷时,原电厂的45瓩发电机设备、被伪县长周希孟售给时村的胡泽普,原东关元丰(后改大有)冷藏制蛋厂的发电设备,烈山发电设备被日军劫往济南。不久,驻宿日军又命令原耀宿电灯公司经理薛汇川着手恢复旧电厂,并命薛禾萱从天津购来日制旧发电机1部,经过修理,勉强发电,但仅供军用。该厂由日本人高尾任顾问。民国三十年(1941),李隽生经手换了1部马力大的发电机,商民始得用电。后由伪商会会长马子俊经手筹资50万元(联银券),伪县政府投资22万元(联银券),商会出资27万元(联银券),加上周希孟出售的发电机款3.2万元(联银券),计102.2万元。从张家口购来175匹马力煤汽机1部,锅炉3台(1台卧式,2台立式),及120瓩发电机1部,并新建厂房1所,宿县电厂初具规模。而厂长先为李隽生,后换马子俊。
民国三十四年(1945)日本投降,宿县电灯厂由秦铁民接任厂长,由于年久失修,机器损坏严重,无法使用。至王晓五任厂长时,仅有10瓩的发电机1部,仅能供机关照明及供放电影所用,不久即全部停产。
解放后,宿县行署于1950年从南京调来两台美国制造的发电机(1台为18瓩,1台为35瓩),先安置在宿县东关打油厂,后移至今东方红电影院对门发电(烧木柴发电),仅供专署及军分区照明之用。1951年又调来1台60瓩美国制造的柴油机1台(发电机),仍设在旧厂址(即今宿县自来水公司处)。从此宿县发电所更名为宿县发电厂,厂长是冉昭斌。1953年从界首运来96瓩发电机1部。1956年宿县发电厂扩建,先后安装了从合肥拆迁来的美制600匹马力的柴油机及406瓩的发电机各1台。1958年~1959年,增添了苏联造80瓩的坦克车柴油机及200瓩的飞机头式发电机各1台。1960年又于宿县东关钢厂安装200匹马力的柴油机及160瓩的发电机1台,这样宿县电厂总装容量已达1190瓩。
由于宿东煤矿的开发,1959年在蔡桥建立发电厂,安装国产1500瓩汽轮发电机组1台,并于次年发电。
1960年宿东发电厂开始兴建,安装上海产的12500瓩的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组1台,次年正式发电,该厂为当时淮北地区较大而设备最新的发电厂。
二、变(配)电设施
宿县供电设施除北关电厂外,在境内还有354伏变电所11处,具体分布如下:
苻离变电所有主变1台,容量为5600千伏安。时村变电所有主变1台,容量为3200千伏安。蕲县变电所有主变1台,容量为1800千伏安。四铺变电所有主变1台,容量为1000千伏安。大店变电所有主变1台,容量为1000千伏安。龙王庙变电所有主变1台,容量为1000千伏安。大营变电所有主变1台,容量为1000千伏安。刘闸变电所有主变1台,容量为2500千伏安。夹沟变电所有主变1台,容量为2400千伏安。栏杆变电所有主变两台,容量为3400千伏安。褚兰变电所有主变1台,容量为2500千伏安。
由于用电量日增,经安徽省电力局批准,对苻离变电所进行扩建,升压为110千伏,计主变容量为2000千伏安,即将动工。
全县境内35千伏的输电线主要有10条:
宿县至苻离,长11.76公里。宿县至蕲县长21.5公里。宿县至时村36.8公里。苻离至夹沟长18公里。蔡桥至四铺长8.5公里。夹沟至栏杆长24.5公里。龙王庙变支线长4.65公里。大店变支线长5.46公里。栏杆至褚兰长16.1公里。蕲县至大营长12.7公里。其中高压输电线路总长707.16公里,低压配电线路总长2464公里。另有农电公司35千伏输电线总长为58.6公里,高压线、低压线长为1232公里。
宿县电力由宿县供电局及县水利电力局农电公司分别管理。供电局有配电变压器629台合计容量45090千伏安;农电公司有配电变压器310台,合计容量18600千伏安。全县有137处电力排灌站,201台排灌机,共7195瓩。
三、供电节能
(1)供电宿县供电局1983年供电量为2283.25万度,售电量为1621.88万度(其中照明142.48万度,工业930.92万度,农业548.48万度)。1984年供电量2624.66万度,售电量为2166.84万度(其中照明201.34万度,工业1421.7万度,农业543.8万度)。1985年供电量2929.68万度,售电量2639.73万度(其中照明141.93万度,工业1707万度,农业790.1万度)。
宿县农机公司1983年供电1052.95万度,1984年供电1545.53万度,1985年供电1688.27万度。
(2)节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农业生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用电量激增。为了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供电部门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大力抓节约用电工作,力争做到科学供电、用电。据统计,1983年全县共节约用电134.15万度,1984年节约用电203.24万度,1985年节约用电168.20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