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县广播电台
建国后,宿县专区中心文化馆成立广播室,当时有250瓦扩大机1部,电唱机1部,25瓦喇叭7只,每天早、中、晚3次广播。1956年,该室交给宿县人民广播站,添置收音机、扩音机,随之架设宿城至14个区(镇)和部分乡的广播线路,收转省电台播送的节目。1980年,我县广播站建功率为1千瓦的调频发射台1座,对苻离区、镇实行无线定向发射广播信号。1983年,改用五千瓦调频台,提高了广播信号的无线传输质量。后又安装50千瓦调频广播电台1座,频率为107兆赫,对全县16个区、镇发射广播信号。1984年,成立“宿县人民广播电台”(107兆赫),开播覆盖县全270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随之建成大店、永安、灰古等5个区小调频发射台和54个乡安装调频接收机,可直接收转县广播电台的信号。
二、普及农村广播网
1958年,省、县拨款8万元(其中县自筹资金3万元),架设全县广播线,埋设杉木杆2000多根,购广播喇叭480多只,至年底,全县各社都通了广播。1969年,成立了宿县农村广播网领导小组。配备了专职干部,县委拨款70多万元,供给木材140立方,用于大办广播网,并发动各企事业单位和县直机关捐款购置各种类型的扩大机100多部。先后建成21个公社和4个大队的广播放大站,配备了站长、播音员、机务员、线务员,未通电的地方,还配备了发电员,基本普及了农村广播网。1970年,县革命委员会决定在“五·七”大学开办广播员培训班,县农村广播网办公室设分校,招收一批农村知识青年和退伍军人参加学习。学期为一年,毕业后有32人被分配到公社广播放大站工作,分别担任播音员、机务员、线务员。1971年,全县5000多个小队全部通了广播,有小喇叭116527只,安装小喇叭的农户占57%。实现了县到公社的有线广播载波化(载波:即利用邮电局的电话线,送广播信号,电话和广播可同时同杆同线进行)。
1980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分期架设全县有线广播,实行专杆专线。并首先架设了宿县城关至桃园、城西两个公社的有线广播专杆专线24公里,并实现了水泥杆子化。到1982年,全县16个区(镇)、88个公社相继建成广播站,架设了专杆专线。在建站中,涌现出不少的先进事例,大营区广播站被评为出席省首届广播电视系统先代会的先进集体代表,褚兰区广播员史玉杰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同时参加了省的先进代表会,并受到大会的表扬和奖励。在广播安装上,有125个大队实行高标准喇叭入户(即入户喇叭从房后入线,檐下走线,深埋地线,喇叭装盒,安装炭晶避雷器,接头焊接的一整套先进技术措施)。有的广播线涂油防腐,延长使用寿命。
为解决边远公社广播信号传输问题,县站于1979年,在永安设立无人控制增音站,安装一部五瓦中转扩大机,将县广播信号进行扩大,发送到永安以北的各区、社。1983年,增音站又新装配一部40瓦载波放大机和一部供电分线盘,配备8名工作人员,担负着宿北夹沟、曹村、栏杆、褚兰4个区的广播信号扩大传输任务。
我县广播事业,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不断完善和提高,建成初具规模小型的宿县广播电台。宣传内容丰富多采,形式活泼多样,广大群众喜闻乐听,是他们生活中精神上的良师益友。
上一篇:第一节 报刊
下一篇:第三节 电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