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古地考
未建宿州前,在宿地内最著者有相城、苻离县、蕲县、铚县。在相城附近有袲(音移)、厥城,灵璧。在苻离县附近有斛城县、新丰县、竹邑县、顿邱县、定陶县、诸阳县、甾邱县、安阳县。在蕲县附近有阳城县、庸城、大泽乡、垂乡、谷阳县、洨县。在铚县附近有白善县、广平县、丹城县、龙山县。
在古宿地又有泗水郡、沛郡、沛国、谯郡、淮阳郡、睢州南济阴郡、睢南郡、汝阴郡、龙亢郡、彭城郡、临涣郡、蕲城郡、南兖州谯郡。
(1)古县考
①相城
相城在宿县西北85公里的相山(今淮北市,原属宿县),相城古地是商之相土。相城是颛顼所筑。春秋属宋,朱共公迁都于此。秦置相县为泗水郡地。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改为沛郡,治相县。东汉改为沛国,仍治相城。三国时相县曾属魏之汝阴郡。西晋为沛国,治相县。东晋相县属沛郡、郡徙于萧。南朝宋相县属谯郡,南齐相县属北沛郡,郡治淮阴县。后入东魏改郡为睢南县,相县属徐州沛郡。隋时相县废,并入苻离。至清,为相城乡,属宿州。现为淮北市人民政府所在地。
②苻离县
苻离县在宿县北20里,即今古苻离。周末属楚。秦置苻离县,属泗水郡。汉属沛郡。王莽改为“符合”。东汉属沛国。三国属魏汝阴郡。晋初属沛国。东魏武定六年(548)改为睢州睢南郡,领斛城县、新丰县。北齐天保七年(556),睢南郡原治苻离,后移治斛城,不久,又移治苻离。南梁收复苻离改为睢州沛郡。隋开皇三年(583)州郡之名废,复称苻离县,将竹邑县并入。隋大业二年(606),将苻离县移治朝斛城(即斛城)。唐贞观元年(627),朝斛城并入苻离县,诸阳县亦并入苻离,而斛城县废(《太平寰宇记》)。唐元和四年(806)建宿州后,属宿州。太和三年(829),宿州治曾移到苻离。宋南渡后,属于金。元至元二年(1265)并入宿州,苻离县废。今为古苻离,在濉河南岸。苻离集车站原名黄山头。
③蕲县
蕲县在宿县南40里,即今蕲县集。周末属楚,秦置蕲县,属泗水郡。汉初高祖刘邦为提高家乡声誉,将泗水郡改名为沛郡,故蕲县属沛郡。王莽改为蕲城。东汉属沛国。曹操改属谯郡。魏属汝阴郡。晋初属谯郡。南朝刘宋于此置谯郡。南齐改为北谯郡。南梁改为谯州蕲城郡。北朝东魏改为南兖州谯郡。北齐置仁州,又分置龙亢郡。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州废,复为蕲县。唐高宗显庆元年(656)谷阳县并入。元和间属宿州。元时并入宿川,县废。今为蕲县区。
④铚县
铚县在宿县西南90里,即今濉溪县临涣集。秦置铚县,属泗水郡。汉属沛郡。东汉属沛国。曹操改属谯郡。魏时属汝阴郡。晋初仍属谯郡。南朝宋、齐时入于东魏。南梁克魏铚城,置临涣郡。后复入魏仍为临涣郡,又别置丹城县〔清同治三年(1864)拨入涡阳〕。东魏分置白善县。北齐时郡废。隋为临涣县,将丹城、白善并入临涣县。唐初为北谯郡治,贞观时属亳州,元和四年(809)改属新建之宿州。宋金因之。元时并入宿州,临涣县废。今为临涣集。1950年析置濉溪县,即归属濉溪。
⑤相城附近
袲(音移),古地名。春秋鲁桓公十五年(公元前697)冬十一月会宋公、卫侯、陈侯于。伐郑。袲属宋地,在沛国相县西南二里有古袲亭,又名荦,即今瞿沟。
厥城,据《北魏书·地理志》载:在相山附近,而《宿州志·境内古邑图》则认为在袲地以东,古竹邑县以北。具体位置,难以确指。
灵璧,古地名。《元和郡县图志》载:在苻离东北九十里,楚破汉在此。《括地志》载:灵璧在苻离西北九十里,楚破汉于灵璧东濉水上(濉水上显然是濉水西之误)。宿县至相山85里,苻离至相山65里。不说在相城附近,而说苻离,可证明灵璧不在相城附近,而在苻离东北、徐州东南。
⑥苻离县附近
斛城旧县,在宿县东北,又名朝斛。北魏置,属睢南郡。《魏书·地理志》说:“斛城县,有五丈陂,扶离城。”按扶离即苻离,则斛城不是苻离故地。苻离是秦置,斛城是北魏置。《太平寰宇记》载:魏置斛城县,治于苻离,后移治于斛城。唐贞观初朝斛城并入苻离,而斛城县废。《水经注》说:“陴湖水,东至朝斛亭。”又说:“陴湖水上承甾邱县陴陂,南北百余里,东西四十里,东至朝斛亭,西届甾邱故城”。由此可知,斛城在宿县东北、甾邱以东。《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斛城旧址在今解集,未可深信。因旧志书已出现解与斛之误。根据《水经注》和遗址情况,斛城当在今栏杆集附近。
新丰县,东魏武定六年(548)置、属睢南郡。在宿县北70里。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县废。
虹县,在苻离东南150里。汉属沛郡。《舆地志》云:尧封夏禹为夏伯邑于此。后禹即帝位徙都阳瞿。汉为夏邱县,属沛国。魏初属汝阴郡。北齐改为夏邱郡。后周大象中改为晋陵郡。隋开皇三年为夏邱郡,属仁州。唐贞观八年(634)置虹县,属泗州。唐太和七年(833)复置宿州,初治虹县,后移治苻离,又移治甬桥。虹县旧址后沦于洪泽湖,今泗县即虹县移置。
竹邑县,汉置,属沛郡。王莽改为笃亭。东汉改为竹邑县,属沛国。曹操时改竹邑为竺邑,魏属汝阴郡。晋初属沛。刘宋时竹邑县废,并入杼秋(在今萧县西)。南梁复置竹邑县。东魏武定五年(547)入魏,为南济阴郡治,领顿丘、定陶(侨置)二县。北齐为睢南郡。隋开皇三年废睢州,并废竹邑,入苻离县。古竹邑县地在古竹山,今苻离西古饶集附近。
顿丘县,东魏时置,属南济阴郡。北齐时属睢南郡。隋开皇间废。故治在宿县西北20里。
定陶县,后魏侨置,属南济阴郡。隋开皇间废。《隋书》云;后魏置定陶县于定陶山下,在苻离古城东北,灵鹫山迤北有定陶山。
诸阳县,唐武德四年(621)分苻离县置。属徐州。贞观元年(627)县废,并入苻离。《江南通志》载:“宿州西有诸阳山,故诸阳县在此。”以前史考之,诸阳即后魏侨置之定陶故地。
甾邱县,汉置。在宿县东北60里。即今甾城集,又名城子集,现名支河集。汉高帝时置甾邱县。宣帝地节元年(公元前69)废,地入彭城郡。黄龙元年(公元前49)复为甾邱县。东汉章帝章和二年(公元88)改为下邳国(《方舆纪要》)。《水经注》云:“陴湖水上承甾邱县之陴陂,东至朝斛亭,西届甾邱故城。”晋时县废。
古灵璧,《元和郡县图志》云:“灵璧故城在苻离县东北90里。汉二年,汉王入彭城,项羽以精兵三万人,晨击汉军于灵璧东睢水上,大破之,睢水为之不流。”《水经》云:“睢水经苻离县北、取虑县(今睢宁县西南)北、睢陵县(今睢宁县)北,下相县故城(宿迁县西七里)南、宿迁县北,东南流入于泗,谓之睢口。”由此证明古灵璧在今宿县东北褚兰区东部。确实地址未详。
安阳县,汉置,在宿县东50里,是古时安阳亭。唐时县废旧县址在大店西南8里处,现有村名叫安阳县,有古安阳亭遗址。
⑦蕲县附近
阳城县,据历代《宿州志》云:秦置,属泗水郡。陈胜生于此。汉属汝南郡。东汉为岑彭封邑。三国魏景初二年(238)废。东晋义熙七年(411)立盱眙郡,统考城(怀远)、直渎(灵璧)、阳城三县。寻废。阳城,即今湖沟。1964年由宿县划归新置之固镇县。《中国地名大辞典》注:阳城,春秋时楚地。楚人宋玉《宋玉赋》云:“惑阳城,迷下蔡。”注:阳城,下蔡,二地名。盖楚之贵介公子所封。故取以喻焉。(下蔡今安徽凤台县)由此证明,楚地阳城、下蔡,两地相距不远。
庸城县,据《宿州志·境内古邑图》,在宿县南、蕲县西。汉高祖平英布,兵驻庸城。
大泽乡,古地名。《后汉书》:“蕲有大泽乡,陈涉起此。”徐广注:“在沛郡蕲县”。《水经·淮水注》:“蕲县有大泽乡,陈涉起兵于此,篝火为狐鸣处也。”大泽乡在今蕲县集与西寺坡之间,该地有刘沟、苗桥。
会垂,即今宿县西南大营。《汉书》韦昭注:“会垂,蕲县之乡名。”《史记·高祖本纪》: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淮南王黥布反,高祖自往击之”,激战于蕲西之会垂,黥布败走。
谷阳县,汉置。应劭注:“在谷水之阳,晋废。魏置谷阳郡,治谷阳城(今固镇县)。隋废郡为县。唐时县废。故城在今灵璧县西南境,其西境之地半属宿州。”
洨县,古城在今灵璧西南,谷阳县西蕲县东南。汉置洨县,东晋废。汉许慎曾为洨县长,故称许慎为洨长。洨县因洨水得名。《水经注》云:“洨水首受蕲水于蕲县,东南流入谷阳县,又东南流于洨县故城北,又东南入于淮。”《汉书》应劭注:洨县,洨水所出,南流入淮。
⑧铚县附近
白善县,东魏置。隋大业初并入临涣县,白善县废。后魏作白禅。即今百善集(1950年置濉溪县,划归濉溪)。又有临北县,即下邑,高齐时废,并入临涣县。
广平县,后魏武定六年(548)置。在宿县西南,临涣东北,高齐时废。
丹城县,后魏置。在临涣西。隋开皇元年(581)并入临涣。按,丹城又名五羊城。传说未置县前有五个仙人骑羊入城化为石。因王子晋在此炼丹,故称丹城。今有城隍庙遗迹和舞阳侯樊哙衣冠墓。
龙山县,北齐武平四年(573)置,在丹城县南,隋废并入临涣县。《太平寰宇记》云:“龙山县在临涣西南四十五里。”清同治三年(1864)拨属涡阳县。
(2)宿州考
宿地历史,夏朝以上无考。周成王封风姓后代于宿国,始名宿。周平王四十九年(前721年)鲁隐公及宋人盟于宿。宿国封地济水,在东平东无盐县,辖地相当今山东济宁市、汶上,东平等县地。
周庄王十三年(前684),宋闵公“迁宿入封内以为附庸”。因宿国常和鲁国接近,宋便把宿国并吞,迁入宋畿内。
按:宋国子姓,周公平定武庚乱后,封微子于宋,建都商丘南睢阳。约在今河南和山东、江苏、安徽之间。后宋共公因避水患从睢阳迁都相城(今淮北市)。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建州。因此地为古宿国,故取名宿州。后来也有称宿州为睢阳、甬上。
唐建宿州,在汴河南岸筑土为城,以河堤为城基。州辖苻离县、临涣县、蕲县、虹县、隶河南道。唐太和三年(829)宿州废,七年又复置。初,州治设在虹县,继又徙至苻离,后移治甬桥。咸通三年(862)以苻离为甬桥镇。五代时,宿州沿唐制没有多大变化。宋开宝五年(972),宿州建为保静军节度。宋建炎后(1127)宿州沦于金,后由淮西都统制王德收复。及杨沂中师溃于宿,金入遂屠其城。金贞三年(1215)仍在宿州建保静军节度。元初宿州属河南道归德府。元末张士诚占据宿州。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为明军攻取。
明洪武十年(1377),垒石为城,加以大砖,共长1115丈,每丈两垛,城高连垛3.3丈,城厚2.5丈,城有四门,东门名望淮门,西门名连汴门,南门名阜财门,北门名拱宸门。每门设戍楼于其上,筑月城于门外(俗称瓮圈)。城下周围浚濠(护城河),长总计是八里一百八十步。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知州崔维岳在濠内种荷花,两岸植杨柳。崇祯十年(1637),学政王域奉命疏浚城河。清康熙十一年(1672)夏秋,水潦城,倾百余版,知州吕云英履地计工,盘石于底,垒砖于上,用浓汁(糯米汁)新灰(石灰)灌之,为久远计,修倾圮的城垛数百个。乾隆二年(1737)知州尤拨世申请补修。嘉庆八年(1803)知州傅文炳详申重修,雉堞一新。十九年(1814)知州刘用锡申请浚濠,深广不等,筑护城堤,自西关至东关共长九里多。威丰三年(1853)知州郭世亨又添筑城西北角炮台。后东城隅倒百余版,四门戍楼倾圮无存。光绪六年(1880)知州何庆钊捐修城墙如前,重建四门戍楼。
1912年津浦铁路通车后,为了交通方便,在东门北又开一个东门,叫小东门,直达火车站。1948年解放宿城时,因国民党军队固守,解放军用炮轰击,城墙被轰倒数处。新中国成立后,城墙被拆除,建设环城路。为保护建在城墙上的古迹“扶疏亭”特保留了一部分城墙。
(3)宿地陴湖考
陴湖在宿县东北70里。《魏书·地形志》说:“斛城有五丈陂,西有陴湖”。《水经注》说:“陴湖水东至朝斛亭。”又说:“陴湖水上承甾邱县之陴坡,南北百余里,东西四十里,东至朝斛亭。”《铜山县志》载:“宿徐之界有陴湖,周数百里。”唐代白居易在苻离居住时,常与刘五、张仲素、张美退、贾握中、贾沅犀等人游陴湖、流沟、武里诸胜,诗酒盘桓。
《太平广记》中有一则关于陴湖的故事:唐代,有一渔者在陴湖网获铁镜,亦不甚涩,光犹可鉴,面阔五六寸,携以归家。忽有一僧及门,谓渔者曰:“君有异物,可相示乎?”渔者曰:“无之。”僧曰:“闻君获铁镜,即其物也。”遂出之。僧曰:“君但却将往所得之处照之,看有何物?”渔者如言而往照之,见湖中无数甲兵。渔者大骇,复沉于水,僧亦失之。耆老相传,陴湖本陴州陷落所致。有关陴州事图籍未有记载。
陴湖产稆生稻,视为“天生圣米”。马端临《文献通考》云:“宋太平兴国元年四月八日,宿州符离县陴湖稆生稻,民采食之,味甘如面,称为圣米。”
据历代旧志记载和《中国历史地图集》标志,今之夹沟东、支河附近之康湖鸭湖、吕湖,潘湖、田湖、路湖等地,即是陴湖中心。
在古宿地又有泗水郡、沛郡、沛国、谯郡、淮阳郡、睢州南济阴郡、睢南郡、汝阴郡、龙亢郡、彭城郡、临涣郡、蕲城郡、南兖州谯郡。
(1)古县考
①相城
相城在宿县西北85公里的相山(今淮北市,原属宿县),相城古地是商之相土。相城是颛顼所筑。春秋属宋,朱共公迁都于此。秦置相县为泗水郡地。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改为沛郡,治相县。东汉改为沛国,仍治相城。三国时相县曾属魏之汝阴郡。西晋为沛国,治相县。东晋相县属沛郡、郡徙于萧。南朝宋相县属谯郡,南齐相县属北沛郡,郡治淮阴县。后入东魏改郡为睢南县,相县属徐州沛郡。隋时相县废,并入苻离。至清,为相城乡,属宿州。现为淮北市人民政府所在地。
②苻离县
苻离县在宿县北20里,即今古苻离。周末属楚。秦置苻离县,属泗水郡。汉属沛郡。王莽改为“符合”。东汉属沛国。三国属魏汝阴郡。晋初属沛国。东魏武定六年(548)改为睢州睢南郡,领斛城县、新丰县。北齐天保七年(556),睢南郡原治苻离,后移治斛城,不久,又移治苻离。南梁收复苻离改为睢州沛郡。隋开皇三年(583)州郡之名废,复称苻离县,将竹邑县并入。隋大业二年(606),将苻离县移治朝斛城(即斛城)。唐贞观元年(627),朝斛城并入苻离县,诸阳县亦并入苻离,而斛城县废(《太平寰宇记》)。唐元和四年(806)建宿州后,属宿州。太和三年(829),宿州治曾移到苻离。宋南渡后,属于金。元至元二年(1265)并入宿州,苻离县废。今为古苻离,在濉河南岸。苻离集车站原名黄山头。
③蕲县
蕲县在宿县南40里,即今蕲县集。周末属楚,秦置蕲县,属泗水郡。汉初高祖刘邦为提高家乡声誉,将泗水郡改名为沛郡,故蕲县属沛郡。王莽改为蕲城。东汉属沛国。曹操改属谯郡。魏属汝阴郡。晋初属谯郡。南朝刘宋于此置谯郡。南齐改为北谯郡。南梁改为谯州蕲城郡。北朝东魏改为南兖州谯郡。北齐置仁州,又分置龙亢郡。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州废,复为蕲县。唐高宗显庆元年(656)谷阳县并入。元和间属宿州。元时并入宿川,县废。今为蕲县区。
④铚县
铚县在宿县西南90里,即今濉溪县临涣集。秦置铚县,属泗水郡。汉属沛郡。东汉属沛国。曹操改属谯郡。魏时属汝阴郡。晋初仍属谯郡。南朝宋、齐时入于东魏。南梁克魏铚城,置临涣郡。后复入魏仍为临涣郡,又别置丹城县〔清同治三年(1864)拨入涡阳〕。东魏分置白善县。北齐时郡废。隋为临涣县,将丹城、白善并入临涣县。唐初为北谯郡治,贞观时属亳州,元和四年(809)改属新建之宿州。宋金因之。元时并入宿州,临涣县废。今为临涣集。1950年析置濉溪县,即归属濉溪。
⑤相城附近
袲(音移),古地名。春秋鲁桓公十五年(公元前697)冬十一月会宋公、卫侯、陈侯于。伐郑。袲属宋地,在沛国相县西南二里有古袲亭,又名荦,即今瞿沟。
厥城,据《北魏书·地理志》载:在相山附近,而《宿州志·境内古邑图》则认为在袲地以东,古竹邑县以北。具体位置,难以确指。
灵璧,古地名。《元和郡县图志》载:在苻离东北九十里,楚破汉在此。《括地志》载:灵璧在苻离西北九十里,楚破汉于灵璧东濉水上(濉水上显然是濉水西之误)。宿县至相山85里,苻离至相山65里。不说在相城附近,而说苻离,可证明灵璧不在相城附近,而在苻离东北、徐州东南。
⑥苻离县附近
斛城旧县,在宿县东北,又名朝斛。北魏置,属睢南郡。《魏书·地理志》说:“斛城县,有五丈陂,扶离城。”按扶离即苻离,则斛城不是苻离故地。苻离是秦置,斛城是北魏置。《太平寰宇记》载:魏置斛城县,治于苻离,后移治于斛城。唐贞观初朝斛城并入苻离,而斛城县废。《水经注》说:“陴湖水,东至朝斛亭。”又说:“陴湖水上承甾邱县陴陂,南北百余里,东西四十里,东至朝斛亭,西届甾邱故城”。由此可知,斛城在宿县东北、甾邱以东。《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斛城旧址在今解集,未可深信。因旧志书已出现解与斛之误。根据《水经注》和遗址情况,斛城当在今栏杆集附近。
新丰县,东魏武定六年(548)置、属睢南郡。在宿县北70里。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县废。
虹县,在苻离东南150里。汉属沛郡。《舆地志》云:尧封夏禹为夏伯邑于此。后禹即帝位徙都阳瞿。汉为夏邱县,属沛国。魏初属汝阴郡。北齐改为夏邱郡。后周大象中改为晋陵郡。隋开皇三年为夏邱郡,属仁州。唐贞观八年(634)置虹县,属泗州。唐太和七年(833)复置宿州,初治虹县,后移治苻离,又移治甬桥。虹县旧址后沦于洪泽湖,今泗县即虹县移置。
竹邑县,汉置,属沛郡。王莽改为笃亭。东汉改为竹邑县,属沛国。曹操时改竹邑为竺邑,魏属汝阴郡。晋初属沛。刘宋时竹邑县废,并入杼秋(在今萧县西)。南梁复置竹邑县。东魏武定五年(547)入魏,为南济阴郡治,领顿丘、定陶(侨置)二县。北齐为睢南郡。隋开皇三年废睢州,并废竹邑,入苻离县。古竹邑县地在古竹山,今苻离西古饶集附近。
顿丘县,东魏时置,属南济阴郡。北齐时属睢南郡。隋开皇间废。故治在宿县西北20里。
定陶县,后魏侨置,属南济阴郡。隋开皇间废。《隋书》云;后魏置定陶县于定陶山下,在苻离古城东北,灵鹫山迤北有定陶山。
诸阳县,唐武德四年(621)分苻离县置。属徐州。贞观元年(627)县废,并入苻离。《江南通志》载:“宿州西有诸阳山,故诸阳县在此。”以前史考之,诸阳即后魏侨置之定陶故地。
甾邱县,汉置。在宿县东北60里。即今甾城集,又名城子集,现名支河集。汉高帝时置甾邱县。宣帝地节元年(公元前69)废,地入彭城郡。黄龙元年(公元前49)复为甾邱县。东汉章帝章和二年(公元88)改为下邳国(《方舆纪要》)。《水经注》云:“陴湖水上承甾邱县之陴陂,东至朝斛亭,西届甾邱故城。”晋时县废。
古灵璧,《元和郡县图志》云:“灵璧故城在苻离县东北90里。汉二年,汉王入彭城,项羽以精兵三万人,晨击汉军于灵璧东睢水上,大破之,睢水为之不流。”《水经》云:“睢水经苻离县北、取虑县(今睢宁县西南)北、睢陵县(今睢宁县)北,下相县故城(宿迁县西七里)南、宿迁县北,东南流入于泗,谓之睢口。”由此证明古灵璧在今宿县东北褚兰区东部。确实地址未详。
安阳县,汉置,在宿县东50里,是古时安阳亭。唐时县废旧县址在大店西南8里处,现有村名叫安阳县,有古安阳亭遗址。
⑦蕲县附近
阳城县,据历代《宿州志》云:秦置,属泗水郡。陈胜生于此。汉属汝南郡。东汉为岑彭封邑。三国魏景初二年(238)废。东晋义熙七年(411)立盱眙郡,统考城(怀远)、直渎(灵璧)、阳城三县。寻废。阳城,即今湖沟。1964年由宿县划归新置之固镇县。《中国地名大辞典》注:阳城,春秋时楚地。楚人宋玉《宋玉赋》云:“惑阳城,迷下蔡。”注:阳城,下蔡,二地名。盖楚之贵介公子所封。故取以喻焉。(下蔡今安徽凤台县)由此证明,楚地阳城、下蔡,两地相距不远。
庸城县,据《宿州志·境内古邑图》,在宿县南、蕲县西。汉高祖平英布,兵驻庸城。
大泽乡,古地名。《后汉书》:“蕲有大泽乡,陈涉起此。”徐广注:“在沛郡蕲县”。《水经·淮水注》:“蕲县有大泽乡,陈涉起兵于此,篝火为狐鸣处也。”大泽乡在今蕲县集与西寺坡之间,该地有刘沟、苗桥。
会垂,即今宿县西南大营。《汉书》韦昭注:“会垂,蕲县之乡名。”《史记·高祖本纪》: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淮南王黥布反,高祖自往击之”,激战于蕲西之会垂,黥布败走。
谷阳县,汉置。应劭注:“在谷水之阳,晋废。魏置谷阳郡,治谷阳城(今固镇县)。隋废郡为县。唐时县废。故城在今灵璧县西南境,其西境之地半属宿州。”
洨县,古城在今灵璧西南,谷阳县西蕲县东南。汉置洨县,东晋废。汉许慎曾为洨县长,故称许慎为洨长。洨县因洨水得名。《水经注》云:“洨水首受蕲水于蕲县,东南流入谷阳县,又东南流于洨县故城北,又东南入于淮。”《汉书》应劭注:洨县,洨水所出,南流入淮。
⑧铚县附近
白善县,东魏置。隋大业初并入临涣县,白善县废。后魏作白禅。即今百善集(1950年置濉溪县,划归濉溪)。又有临北县,即下邑,高齐时废,并入临涣县。
广平县,后魏武定六年(548)置。在宿县西南,临涣东北,高齐时废。
丹城县,后魏置。在临涣西。隋开皇元年(581)并入临涣。按,丹城又名五羊城。传说未置县前有五个仙人骑羊入城化为石。因王子晋在此炼丹,故称丹城。今有城隍庙遗迹和舞阳侯樊哙衣冠墓。
龙山县,北齐武平四年(573)置,在丹城县南,隋废并入临涣县。《太平寰宇记》云:“龙山县在临涣西南四十五里。”清同治三年(1864)拨属涡阳县。
(2)宿州考
宿地历史,夏朝以上无考。周成王封风姓后代于宿国,始名宿。周平王四十九年(前721年)鲁隐公及宋人盟于宿。宿国封地济水,在东平东无盐县,辖地相当今山东济宁市、汶上,东平等县地。
周庄王十三年(前684),宋闵公“迁宿入封内以为附庸”。因宿国常和鲁国接近,宋便把宿国并吞,迁入宋畿内。
按:宋国子姓,周公平定武庚乱后,封微子于宋,建都商丘南睢阳。约在今河南和山东、江苏、安徽之间。后宋共公因避水患从睢阳迁都相城(今淮北市)。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建州。因此地为古宿国,故取名宿州。后来也有称宿州为睢阳、甬上。
唐建宿州,在汴河南岸筑土为城,以河堤为城基。州辖苻离县、临涣县、蕲县、虹县、隶河南道。唐太和三年(829)宿州废,七年又复置。初,州治设在虹县,继又徙至苻离,后移治甬桥。咸通三年(862)以苻离为甬桥镇。五代时,宿州沿唐制没有多大变化。宋开宝五年(972),宿州建为保静军节度。宋建炎后(1127)宿州沦于金,后由淮西都统制王德收复。及杨沂中师溃于宿,金入遂屠其城。金贞三年(1215)仍在宿州建保静军节度。元初宿州属河南道归德府。元末张士诚占据宿州。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为明军攻取。
明洪武十年(1377),垒石为城,加以大砖,共长1115丈,每丈两垛,城高连垛3.3丈,城厚2.5丈,城有四门,东门名望淮门,西门名连汴门,南门名阜财门,北门名拱宸门。每门设戍楼于其上,筑月城于门外(俗称瓮圈)。城下周围浚濠(护城河),长总计是八里一百八十步。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知州崔维岳在濠内种荷花,两岸植杨柳。崇祯十年(1637),学政王域奉命疏浚城河。清康熙十一年(1672)夏秋,水潦城,倾百余版,知州吕云英履地计工,盘石于底,垒砖于上,用浓汁(糯米汁)新灰(石灰)灌之,为久远计,修倾圮的城垛数百个。乾隆二年(1737)知州尤拨世申请补修。嘉庆八年(1803)知州傅文炳详申重修,雉堞一新。十九年(1814)知州刘用锡申请浚濠,深广不等,筑护城堤,自西关至东关共长九里多。威丰三年(1853)知州郭世亨又添筑城西北角炮台。后东城隅倒百余版,四门戍楼倾圮无存。光绪六年(1880)知州何庆钊捐修城墙如前,重建四门戍楼。
1912年津浦铁路通车后,为了交通方便,在东门北又开一个东门,叫小东门,直达火车站。1948年解放宿城时,因国民党军队固守,解放军用炮轰击,城墙被轰倒数处。新中国成立后,城墙被拆除,建设环城路。为保护建在城墙上的古迹“扶疏亭”特保留了一部分城墙。
(3)宿地陴湖考
陴湖在宿县东北70里。《魏书·地形志》说:“斛城有五丈陂,西有陴湖”。《水经注》说:“陴湖水东至朝斛亭。”又说:“陴湖水上承甾邱县之陴坡,南北百余里,东西四十里,东至朝斛亭。”《铜山县志》载:“宿徐之界有陴湖,周数百里。”唐代白居易在苻离居住时,常与刘五、张仲素、张美退、贾握中、贾沅犀等人游陴湖、流沟、武里诸胜,诗酒盘桓。
《太平广记》中有一则关于陴湖的故事:唐代,有一渔者在陴湖网获铁镜,亦不甚涩,光犹可鉴,面阔五六寸,携以归家。忽有一僧及门,谓渔者曰:“君有异物,可相示乎?”渔者曰:“无之。”僧曰:“闻君获铁镜,即其物也。”遂出之。僧曰:“君但却将往所得之处照之,看有何物?”渔者如言而往照之,见湖中无数甲兵。渔者大骇,复沉于水,僧亦失之。耆老相传,陴湖本陴州陷落所致。有关陴州事图籍未有记载。
陴湖产稆生稻,视为“天生圣米”。马端临《文献通考》云:“宋太平兴国元年四月八日,宿州符离县陴湖稆生稻,民采食之,味甘如面,称为圣米。”
据历代旧志记载和《中国历史地图集》标志,今之夹沟东、支河附近之康湖鸭湖、吕湖,潘湖、田湖、路湖等地,即是陴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