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地质
本县境内在晚元古代震旦纪(距今约8~4.4亿年)期间,经过吕梁构造运动,海水漫及本区,使本县成为一片浅海的海滨环境。这个时期,原生藻类植物大量繁殖生长,形成礁体,在海相沉积作用下,发育成为今大理石矿体,在震旦系构造上沉积并形成了震旦系--奥陶系的碳酸盐岩石。进入古生代(距今约4~2.3亿年),经过加里东构造运动,地壳抬升为陆地。后经过华力西构造运动,本区又下沉为浅海泻湖。直至中生代(距今大约2亿年),经印支构造运动后,本区才又隆起为陆地,海水从此销声匿迹。在印支构造运动中,本县地层发生了褶皱和断裂,今韦集--大杨一带的山间盆地里,沉积了侏罗纪地层;王集--尤集,高楼--浍沟、韦集--黄湾等地发生了沉陷,形成白垩纪地层。在侏罗纪晚期至白垩纪,又发生了燕山构造运动,伴有火山岩喷发活动,出现了岩浆岩地质。进入新生代(距今大约1.2千万年)在石灰岩溶蚀地区沉积了下第三纪地层。近100万年,形成了第四纪冲积平原地层。本县境内发育的地层,震旦系地层约有1400平方公里,白垩系地层约有400平方公里,侏罗系地层约有150平方公里,下第三系地层约有70平方公里,岩浆岩和上第三系地层约有34平方公里。上述地层多数隐伏于第四系之下,少数零星出露在低山丘陵和剥蚀残丘处。其基岩出露面积约70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3.4%。
1.地层
本县处于华北地层区,淮河地层分区,淮北小区。主要地层厚度如下:

2.构造
本县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淮河台坳的淮北,陷褶断带东端。构造线方位与山脉走向一致,即北北东向和北东向。褶皱情况如下:

县内地层断裂带主要有东西向和北东向两组。东西向断裂带属宿北区域性大断裂带。该断裂带自宿县北部进入县境后,分布在尹集--大庙一线,横贯县境北部,长36公里。北东向断裂带有两条,为区域性断裂带。一条在九顶--长集一线,长74公里;一条在大庙--沱河集一线,长56公里。三条断裂带至今仍有活动,本县历史上的地震,如明嘉靖十六年(1537)的5.5级地震和1971年的3.3级地震,都与这些断裂带的断裂活动有关。
灵璧县基岩地质矿产图

3.岩浆岩
古生代加里东构造运动时期和中生代燕山构造运动时期,伴有岩浆喷发活动,从而形成了岩浆岩地质构造。其分布情况如下:

4.水文地质
县内第四系(0~30米)含水层,为冲击粉细砂承压孔隙潜水层(组)型,其层数1~4层,各含水层间无稳定、连续的隔水层,水层联系密切,水流动态一致。含水层顶部在水平方向起伏很少,坡度极为平缓。境内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渗入,其次为河流对地下水补给。地下水的主要排泄途径为地面蒸发,其次是河流排泄,再其次为井灌垂直提取地下水。地下水的水流方向大致可分为南北向和西北--东南向。拖尾河以北,近于南北向,其余均西北--东南向。地下水温年平均为15°C。除少数地区矿化度较高外,其余地段水质良好。地下水的砂化度一般为0.7~1.6克/升,多数小于10毫克/升;盐度小于10毫克当量/升;碱度大部分小于4毫克当量/升,适宜于灌溉。
境内地下水按其分布情况可分为富水、中等富水和贫水三个区。古河床发育富水区分布在新汴河以南、沱河以北广大地区和东北部的高楼--冯庙,大路集南的蒋圩子--朱连家一线的狭长地段中。含水层厚度在10米左右,个别处可达20米。1~4层为粉、细砂。水位距地面2米左右。降距每降低6米,单井出水量40~50吨/时。水质为HCO′3-Ca″、Mg″型或HCO′3--Mg″、Ca″型水,矿化度在0.5克/升左右,适于灌溉。古河床边缘中等富水区,分布范围较大,北起尤集以北,南抵新汴河北岸,以及韦集区龙岗、王集等地。含水层厚度5~7米。1~4层为粉砂、亚砂土,北部有钙质结核层(俗称砂礓层)。水位距地面2~4米。降距每降低6米时,单井出水量20~40吨/时。水质为HCO′3--Ca″、HCO′3--Ca″Na′或HCO′3--Ca″、Mg″型水。矿化度0.5克/升左右。北部裴集--尤集以北地区,矿化度在0.7~1.6克/升,属HCO′3--Ca″、Na′型水,能产生次生盐渍化物。山麓斜坡古河床不发育的贫水区,分布在境内西北部,凤山东麓及东南麓地段。含水层为亚粘土类钙质结核层。水量微量,无灌溉供水意义。沿山体周围水质为HCO′3--Ca″型水,较远处为HCO′3--Ca″、Mg″3型水。
境内地下水的静储量因含水层厚度和面积不等,其静储量也不同。富水区粉细砂层含水层平均厚度为11.3米,面积为537平方公里,静储量为7.3亿吨。中等富水亚区Ⅱ1(粉砂层)含水层平均厚度为6.01米,面积为908平方公里,静储量为6亿吨。中等富水亚区Ⅱ2(粉砂层)含水层平均厚度为3.92米,面积为262.5平方公里,静储量为1.1亿吨。中等富水亚区Ⅱ2(粉砂、亚砂区),其粉砂层水层厚度为3.75米,亚砂层水层厚度为3.15米,面积为34.5平方公里,静储量为0.2亿吨(位于尹集区张集和韦集区王集)。全县合计井灌面积约为1742平方公里,地下水静储量约为14.6亿吨。
境内地下水补给量(不含渠道、河道补给量)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按丰水年降水1200毫米,一般年降水900毫米、旱年降水650毫米标准计算,濉河以南,面积为1242平方公里,丰水年补给3亿吨,一般年补给2亿吨,旱年被给1.4亿吨;濉河以北,面积为500平方公里,丰水年补给1.7亿吨。一般年补给1.2亿吨,旱年补给0.7亿吨。累计地下水补给量为:丰年4.7亿吨,一般年3.3亿吨,旱年为2.1亿吨。
境内地下水蒸发量,一般年为0.8亿吨,旱年0.5亿吨。灌溉量,全县宜井地区耕地约为261.3万亩,丰水年需水1.5亿吨,一般年需水2.9亿吨,旱年需水5.1亿吨。饮水量,适井灌溉区人口约50万,牲畜约7万头,年共需水0.05亿吨。从地下水的静储量、补给量和消耗量对比中可知,丰年补给量大于消耗量,可盈余2亿吨,一般年,补给量则亏0.4亿吨,旱年亏3.6亿吨。
二、地貌
本县地貌特征为"大平小不平"。南部沱河、新汴河流域地势低平。北部安河流域和中部濉河流域地势稍高,地形微坡。老汪湖、禅堂湖和杨疃湖等处因多次河流改道,形成碟形洼地。古汴河堤两侧为带状高岭。县境西南部、中部和北部零星分布着岛状残丘。
1.地势
本县地势低平,地形北高南低,呈西北东南倾斜。地面坡度较小,坡降比为1:7300~1:10000。海拔高度一般多在20米左右。西北最高,海拔高程为27米;东南部最低,海拔高程为18.5米,南北高程差为9米。
2.地形
河间平原该地形分布于县南古汴河堤以南、南沱河以北的广大地域,属剥蚀古堆积型地形,为第四系全新统中段剥蚀构造,系南沱河、北沱河和古汴河冲积平原。其坡降比以1:10000左右向东南倾斜,高差2米左右。地面较平坦,沿河一带受近代黄河沉积物影响明显,河间地域受沉积物影响较小,沿河地势较高,河间地势低平,且缓倾微凹多洼地,该地因地表水和地下水分布状况不同,近河高地、河间洼地以及两者过渡处的缓坡地上分别发育着不同土壤。
汴河高滩该地形分布于本县中部古汴堤(今宿县至泗县公路)两侧。属泛滥堆积型地形,为古汴河泛滥堆积之亚粘土和粉砂构造。高滩宽度约1公里,高出河间平原1~2米,呈带状高岭形。古汴河堤宽约0.5~1.5公里,高出周围1~3米,当时能阻断北部黄河水南犯。南宋以后因黄河水夺汴人淮,汴河因此溃决频繁。又因地势东南倾斜,溃水直奔东南,形成了许多与汴堤垂直的微偏东南方向的指状土岭,俗称"老龙",计有21条。
黄泛平原该地形分布于县城和古汴河以北的广大区域。属泛滥堆积型地形。为黄泛堆积之远河相亚砂土构造。《宋史·高宗本纪》载:"高宗建炎二年(1128)冬;杜充决黄河,自泗入淮,以阻金兵"。此后数十年间,泗水和濉水经常泛滥,致使老黄泛平原上沉积了数厘米乃至数米的近代黄泛冲积物。其方向为西北东南向,沉积物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变薄。由于河道缺口位置多变,又因受紧砂漫淤的沉积规律影响,致使土壤质地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自北向南沉积着砂土、砂礓土、中壤土、重壤土和轻粘土。这些沉积物,破坏了原有水系,导致区内排泄不畅,形成多处洼地,造成土壤盐碱化。
山地该地形分布在本县西南、中部和北部。其坡度各不相同,陡峭部分比降约为1/10~1/20;平缓部分比降约为1/50~1/80。全部山地呈东北西南向。山麓斜坡地段,广泛发育着裙状斜坡面,向山外倾斜,坡度为2~5度,系剥蚀堆积形地形,由第四系上更新统、中更新统粘土层构成,俗称"坡地"。其面积起伏不平,连同山体面积为28.2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9.2%。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