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县城
1.城区
建县以来,灵城一直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城区位于县境南部,地处北纬33°31′,东经117°32′,面积为12.25平方公里。城内十字街中心,称隅顶口,海拔高度为27米。周围地势偏低,灵城东邻虞姬、三山乡,西接灵西乡,南临新汴河,北倚凤凰山、馍馍山。1985年,全城设3个办事处、10个村民委员会、5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3384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1309人。
据清乾隆《灵璧志略》载:"灵璧为县自宋始,历金、元至明初尚未有城。弘治八年(1495),知县陈玉创筑土城。明正德元年(1506),土城圮荡。六年夏,知县陈伯安以流贼逼近淮甸,议循故址城之,工将兴而寇至,伯安被执,既释归,乃锐意修城。伐石为垣,陶甓为堞,高丈有九尺,厚丈有五尺,周六里。辟四门,楼于门之上,城之隅而堞之,内设铃铺。城外凿池,广二丈,深八尺,周八里有奇,架以桥如门之数。经始于七年五月,明年二月工竣,伯安升知宿州,终其事者知县邢隆也"。当时,四关城门分别为:东门称为"鹿鸣门",西门称为"凤仪门",南门称为"望荆门",北门称为"来璧门"。此后百余年,城池渐毁,无人修葺,明崇祯九、十年间(1636~1637),彻底毁于兵事。十二年,知县王世俊亲自带领民众重新修筑城墙,新开城河宽约三丈三尺,深一丈二尺。清康熙十三年(1674),知县吴嵩在城门濠上设立吊桥。十四年,农民起义军将领袁时忠率数万人攻城6昼夜未克,城池起了很大作用。从康熙三十五年以后的50年间,因风雨、地震等毁坏,城池无完整的地方。乾隆十九年(1754)十月二日,知县贡震开始复修,竣工于二十年四月二十五日,耗银35700两。石墙高一丈六尺六寸,堞高五尺四寸,基厚二丈五尺八寸,顶厚八尺,周约一千一百八十丈。开凤河引濉水人城池。自此,池水澄清,四时不断,四关城门随之更名,取义于董子、周子阴阳说,南门称"成岁",北门称"佐阳",东门称"仁育",西门称"义正"。门外设吊桥横跨城河。以城中隅顶口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开辟街道,直通四关城门。四街长度几乎相等,约500米,宽约5米。民国14年(1925),县长高志忠重修四关城楼,并铺设条石街,后因战乱,仅南关街未铺成。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期间,城墙城门毁坏严重,建国初拆除。四关建有木质便桥与城外相通。70年代,便桥先后拆除,改建成永久性桥梁。南关为单孔石桥,西关和北关为双曲拱石桥,东关为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目前,城区范围已超越城河界线,正在向南、向西发展,南部已到新汴河北岸,西部到凤凰山麓。
2.县署
宋时县署设在城内东南隅,毁于金兵。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县尹李良佐移建今地,后又毁于兵事。明洪武二年(1369),知县穆政重建。弘治八年,知县陈玉加修。正德七年,知县陈伯安重修未成。后知县邢隆完成。以后,知县初芳、杜冠时、钟大章、陈泰交先后扩建,房舍逐渐增多。崇祯九年之后,县署屡遭兵毁,官室荡为平地。清康熙十七年,知县姜玉创建大堂仪门。后逐年添设房舍,至乾隆年间,有大堂5间,堂前东西吏舍各6间,仪门3间。民国时期,县行政机关设在旧县署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灵璧县委、县人民政府机关仍在旧县署内办公。经过36年的改建和扩建,原县署建筑物已无痕迹。至1985年,县署内已有3座办公大楼。为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办公地点。
二、集镇
1.集镇演变
明嘉靖年间(1522~1566),本县有两个镇、14个集,即:娄子镇、陵子镇;娄子庄集、永定庄集、濠城集、韦里集、孟山集、沱河集、固镇集、九湾集、八塔集、陵子集、渔沟集、双沟集、杨疃集、三村集。
清康熙年间(1662~1722),本县有3个镇、20个集,即:固镇镇,陵子镇、三村镇;濠城集、潼郡集、双沟集、九湾集、娄子庄集、沱河集、乔家集、韦里集、八塔集、界沟集、杨疃集、陵子集、三村集、渔沟集、朝阳集、刘八集、张桥集、孟山集、永兴集、清官集。
清乾隆年间(1736~1795),本县有20个集,即:双沟集、朝阳集、游家集、渔沟集、影山集、杨疃集、禅堂集、娄子庄集、沱河集、濠城集、顺河集、九湾集、固镇集、连城集、八塔集、蚌埠集、三村集、陵子集、孟山集、潼郡集。
民国时期(1912~1948),本县有两个镇、30个集。
建国以后,区、乡(公社)政权机构设置变更和交通的影响,农村集镇也随之变化。少数集镇逐渐冷落为乡村居民点,有的居民点却发展为集镇。至1985年,本县集镇共有43个,即:灵城镇、韦集、黄湾、娄庄、杨疃、尹集、浍沟、尤集、夏楼、朝阳、渔沟、高楼、冯庙、藕庄、向阳、官庄、王集、沙坝、晏路、长集、葛店、大山、杨集、张圩、虞姬、邱庙、韦疃、郭海、张集、朱集、王集、谢楼、崔楼、彭沟、陆集、梁集、大路、沙滩、大庙、张营、刘贯、张集、禅堂。
2.区治概况
本县区治集镇除设有区级行政机关外,一般设有中小学校、文化站、电影院、广播站、卫生院、公安派出所、法庭、财政税务所、农行营业所、信用社、工商所、供电所、邮电支局、供销社、食品站、粮站、石油煤炭经营处、农技站、农机服务站等单位。
韦集镇该镇现为韦集区公所驻地,位于县城东南19公里处,东接泗县,南邻固镇、五河县。韦集是本县南部的集市贸易中心,农历每月逢三、五、八、十日逢集,建国后一直是区、乡、社、镇驻地。该镇东南单圩乡境内的老庄胡村址及其附近高地为"垓下遗址",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楚汉两军在此作战,项羽被击溃于此。现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镇南6公里处的汉墓群(俗称金银山)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湾镇该镇现为黄湾区公所驻地,位于县城西南20公里处,南隔沱河与固镇县相望。该地过去叫黄庄,因修筑老灵固公路在此绕了个大弯子,故改称黄湾。建国初是一片荒草湖地,1958年在这里组建县财贸农场,兴建居民区,1960年划属大山林场,名为黄湾分场。1969年撤区并社时,由晏路、陆集两个小公社合并设立黄湾人民公社,1980年设区划社时置黄湾区。现为区镇驻地,农历一、三、六、九日逢集。
娄庄镇该镇现为娄庄区公所驻地,位于县城西15公里,西与宿县毗邻。早在明清时期是本县的二镇之一。农历三、五、八、十日逢集。民国21年,本县早期的共产党组织曾在这一带开展革命活动,较有影响的"大山暴动"就发生在其东南部的大山。建国后,一直是区、乡、社、镇驻地。
杨疃镇该镇现为杨疃区公所驻地,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15公里,西与宿县接壤,灵房公路穿镇而过。明代设集,是本县中部的集市贸易中心,农历三、六、九日逢集,建国后一直为区、乡、社、镇所在地。本镇属郯庐地震断裂带设防区。
尹集镇该镇现为尹集区公所驻地,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27公里,北靠濉河,南邻唐河,西与宿县交界,符浍与灵房两条公里在此交汇。农历一、四、六、九日逢集。建国后,该镇一直是区、乡、社、镇所在地。尹集萝卜闻名遐迩。镇东部的菠林村。为抗日时期中共灵北县委创办的灵北中学(皖东北中学)所在地。
浍沟镇该镇现为浍沟区公所驻地,位于本县中部,距县城23公里,是符浍公路终端、灵双公路支线汇合处。浍沟镇原名浍塘沟,相传因村子后面沟河交汇成网,村东有一口大塘得名,建国后简称浍沟。农历三、五、八、十日逢集。1969年撤区划社后为浍沟人民公社所在地,1980年后为区、镇驻地。境内沟河较多,较大的有濉河、唐河、新河、拖尾河、运料河、三渠沟、唐濉沟。
尤集镇该镇现为尤集区公所驻地,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40公里,地处灵、宿两县交界处,总面积1.2平方公里。自清乾隆年间设集,农历一、四、六、九日逢集,原称游家集。民国27年灵璧沦陷后,伪淮海省剿共第一支队第二纵队司令(团长)刘夫庭部1000余人盘踞长达4年半之久。镇内修筑大小土圩三层,碉堡10余个,并设有被服厂、兵工厂,圩外设木城麓寨。34年2月,淮北军区第三分区所部及灵北独立团解放该镇。建国后一直是区、乡、社、镇所在地。
夏楼镇该镇现为王集区公所驻地,距县城52公里,地处县境西北端,北与江苏省铜山县相邻。原是一片土质瘠薄的农田,仅建有粮站1个,1977年始设供销社、收购站等经营机构,1980年设区时,王集区公所迁驻该地,遂成为新兴集镇。农历三、六、九日逢集。是通往县城、徐州的交通要道。
朝阳镇该镇现为九顶区公所驻地,距县城50公里,地处县境东北端,北部、东北部与江苏省铜山县、睢宁县相连。农历三、五、八、十日逢集。清乾隆《灵璧志略》载:"朝阳集,明万历知县杜冠时建,县东北九十里"。相传清咸丰年间在此建成了别具一格的小镇,其西、南、北有圩河环绕,北门设在凤凰山圣水泉下,北面有小寨,旧称"圣水寨";东门设在凤凰山前,称"凤鸣门",南门楼上镌刻"朝阳镇"三字,民国时期仍清晰可见。因境内有九顶山,又称"九顶"。建国后一直是区、乡、社、镇所在地。
渔沟镇该镇现为渔沟区公所驻地,距县城35公里。《安徽通志·舆地考》载:"石磬山(在灵璧县北七十里)......北,里许,有地名钓鱼台,此古者泗水抵山下之证。山下水曰渔沟,亦因此得名"。据清康熙《灵璧县志》载,渔沟自明清设集至今,农历二、五、七、十日逢集。建国后一直是区、乡、社、镇所在地。
高楼镇该镇现为高楼区公所驻地,距县城41公里,位于县境东北部,与江苏省睢宁县接壤,灵双公路支线穿镇而过。建国前,高家地主占地千顷,盘剥乡里,镇因高氏建有楼房而得名。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第十九集团军八十九军三十三师段海洲部曾盘踞高楼。建国后一直是区、乡、社、镇所在地。农历二、五、七、十日逢集。境内潼郡村为北齐时期(550~577)的郡治所在地。
冯庙镇该镇现为冯庙区公所驻地。距县城21公里,东与泗县毗邻,为县境中部的集市贸易中心,灵双、灵睢两条公路在此交汇,交通运输便利。农历一、四、六、九日逢集。建国后一直是区、乡、社、镇所在地。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