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八节 气候 物候
一、气候
县境上空大气环流具有明显的季风性质,气候受其影响较大。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强大干冷的蒙古高压和西伯利亚寒冷空气不断南侵,境内盛吹西北风和偏北风,气候干燥、寒冷、降水少。夏季(6~8月)多吹偏南风和东南风,气温高,降水量大且集中。秋季(9~11月),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撤,西伯利亚、蒙古高压不断发展和增强南下,气压开始上升,气温逐渐下降,雨量也有所减少。春季(3~5月),西伯利亚、蒙古高压开始减弱,副热带高压增强,天气冷暖变化无常。
附表1-11灵璧县矿床、矿点分布情况统计表
1.光照
1957-1985年,全县日照时数累年平均值为2383.5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4%。6月和8月日照时数最多,分别为240.7小时和244.8小时,其百分率分别为56%和59%。7月份处于雨季、阴雨天数多,日照时数为224.1小时,日照率为51%。日照时数最少是的2月份。为157.8小时,日照百分率最低的是3~4月,为50%。
1957~1985年,历年太阳辐射平均总量为126.3千卡/平方厘米。6月份受量最多,为14.7千卡/平方厘米;12月份受量最少,为6.3千卡/平方厘米。在作物生长旺季(5~9月),太阳辐射量累计为68.0千卡/平方厘米。
2.气温
1957~1985年,全县累年年平均气温为14.4°C。最热月份是7月份,累年该月平均气温为27.5°C。最冷月份为1月份。累年该月平均气温为O°C。气温年较差为27.5°C。极端最高气温为40.2°C,出现在1978年6月11日;极端最低气温为-23.9°C,出现在1969年2月6日。
1957~1985年,全县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O°C为313天。平均初日出现在2月11日,终日结束在12月19日,初终日累计积温5309.0°C。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C为259天,平均初日出现在3月10日,终日结束在11月23日,初终日累计积温为5078.9°C。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C为202天,平均初日出现在4月12日,终日结束在10月29日,初终日累计积温为4365.0°C。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0°C为123天,平均初日出现在5月22日,终日结束在9月21日,初终日累计积温3161.6°C。
本县春、秋两季气温变化明显。3月~5月气温回升较快,平均升温12.5°C。9~11月气温下降显著,平均降温12.8°C。10~11月温差最大,为7.0°C。冬、夏两季各月温差变化较小,均在2.0°C左右。全年气温日较差,以3~6月变化较大,可达11.O°C以上。夏季7月和8月气温日较差最小,分别只有8.2°C和8.4°C。冬季日差也较小。
本县平均初霜日期为10月28日,平均终霜日期为4月2日;历年最早出现期为1971年10月11日,最晚出现日为1961年5月4日;平均无霜期为209天,最长无霜期为237天,最短无霜期为179天。
1957~1985年,全县累年各月平均地面温度为17.1°C,最高的8月份为31.4°C,最低的1月份为0.9°C。历年极端最高地面温度为69.3°C,出现在1966年6月23日。极端最低地面温度为-25.0°C,出现在1969年2月5日。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2°C平均初日为4月9日,保证率在80%的平均初日为4月12日;稳定通过15°C的平均初日为4月16日,保证率在80%的平均初日为4月20日。
1957~1985年,全县土壤冻结最大深度为22厘米,出现于1967年1月18、19日。一般冻结深度为8~11厘米。历年10厘米冻结日最早为12月7日,出现于1971年;最晚冻结日为2月17日,出现于1969年。历年10厘米解冻日最早为12月8日,出现于1971年;最晚解冻日为2月28日,出现于1969年。
四季划分:县人习惯以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2月为冬季。按气候学标准,候(5天为1候,1个月分为6候)平均气温低于10.O°C为冬季,10.O°C~22.0°C之间为春、秋季,高于22.0°C为夏季。本县四季开始日期分别是:春季为3月26日,计61天;夏季为5月26日,计111天;秋季为9月16日,计58天;冬季为11月11日,计135天。
附表1-121957~1985年累年各月平均气温表单位:摄氏度
附表1-131960~1985年各月极端最高气温值及出现日期表单位:摄氏度
附表1-141961~1985年各月极端最低气温值及出现日期表单位:摄氏度
附表1-151961~1985年累年各月最高、最低气温表单位:摄氏度
附表1-161961~1985年累年各月平均气温日较差表单位:摄氏度
附表1-171957~1985年各年无霜天数统计表单位:摄氏度
附表1-181961~1985年累年春季、秋季(4、5、9、10月)
平均地温与气温之差表单位:摄氏度
附表1-191961~1985年最大冻土深度发生日期单位:厘米
附表1-201961~1985年各级界限温度、初终日、积温表单位:摄氏度
3.降水
本县处于中纬度地带,在季风影响和控制下,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各季分配不均,干湿季节明显,夏季雨水集中,降水量大,秋季次之,春季较小,冬季最小。
1957~1985年,累年年平均降水量为852.4毫米。80%的年份可降700.0毫米以上;年最大降水量为1151.8毫米,出现在1974年;年最小降水量为611.2毫米,出现在1978年。累年7月份降水量最多,月平均达226.4毫米;12月份最少,月平均只有15.5毫米。累年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00.0天,最少降水天数为71天,出现在1978年;最多的月份是7月份,降水达14.3天该月极端最多降水日数为21天,出现在1965年;降水日数各为零天的年极端最少月份为冬季12月、1月和2月,分别出现在1967年、1973年、1963年、1976年和1968年。
本县雨季开始与终止时间不一,开始日一般见于6月中、下旬和7月上旬,以6月下旬为最多;结束期一般在8月中旬。累年年雨季平均降水量(以6月下旬到8月中旬统计)366.5毫米。1965年雨季时间长,雨量大,计54天,总降水量868.2毫米。超过历年年平均降水量,占该年降水总量的76.9%。1976年雨季时间短、雨量少,降水量只有173.6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26.9%。
附表1-211957~1985年累年月、季降水量表单位:毫米
附表1-221957~1985年各月平均降水日数
及最多、最少降水日表单位:毫米
4.蒸发
1957~1985年,本县历年平均年蒸发量为1757.2毫米。历年各月平均蒸发量不等,最大的月份为6月,蒸发量为230.3毫米;最小的月份为1月,蒸发量为57.5毫米。
灵璧县降水量年际变化曲线图
附表1-231957~1985年累年各月平均最大、最小蒸发量表单位:毫米
5.湿度
1957~1985年,本县历年平均绝对湿度为14.0毫巴,7月份平均绝对湿度最大,1月份最小,分别为29.4毫巴和4.1毫巴;最大绝对湿度为40.8毫巴,出现在1985年7月11日;最小绝对湿度为0.2毫巴,出现在1966年12月2日。1957~1985年,历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2%,7月份平均相对湿度最大,1月和5月份相对湿度最小,分别为81%和67%。日最小相对湿度为1%,出现在1975年3月21日。
6.风
1957~1985年,本县累年各月平均风速为3.4米/秒,3月份和4月份平均风速较大。累年各月出现最多风向频率是东风和东北风,全年平均风向频率最多的是东风和东北风,最少的是西南偏西、西北偏北和西北偏西。
春季最多的风向是东风,频率为12%;最少的风向为西北偏西和西北偏北风,频率为2%。
夏季最多的风向为东风,频率为13%;最少的风向为西北偏北和西北偏西风,频率为2%。
秋季最多的风向为东北风,频率为13%;最少的为东南偏南--东北偏西7个方位,频率为2%。
冬季最多的风向是东北风,频率为12%;最少的为东南偏南、西南偏南、西北偏西3个方位,频率为3%。
灵璧县历年平均年季各风各频率图
历年最大风速为20米/秒,出现在1966年10月27日,风向东北偏北。
附表1-241961~1980年累年各月平均风速、最大
风速及出现风向日期表单位:米/秒
7.灾害性天气
县境内经常发生的灾害性天气有:旱、涝、冰雹、霜冻、暴雨、连阴雨和干热风。每当上述天气出现时,不仅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受到影响,而且连人民生命财产也会受到威胁。1957~1985年,气象统计资料记载,发生在本县境内的各种灾害性天气,其发生时间、地点和日值等一般都循守着某种规律。
旱涝型天气。旱,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现,按发生时间可分为春旱、初夏旱、伏旱、夹秋旱和秋冬旱。春旱常发生在每年3月下旬至5月上旬,降水时连续三旬降水总量小于20.0毫米,或15天降水量小于1.0毫米。初夏旱常发生在每年6月,降水时连续三旬降水总量小于20毫米,或15天降水量小于5.0毫米。伏旱常发生在每年7月至8月上旬,降水时连续三旬降水总量小于30.0毫米,或10天降水量小于5.0毫米。夹秋旱常发生在每年8月中旬至9月中旬,降水时连续降水总量小于20.0毫米,或15天降水量小于5.0毫米。秋旱常发生在每年9月下旬至11月上旬,降水时连续三旬降水总量小于10.0毫米,或连续四旬降水总量小于15毫米。秋冬连旱,常发生在每年10月至次年2月,降水时连续降水总量小于30.0毫米。冬旱常发生在每年12月至次年2月。降水时连续六旬降水总量小于10.0毫米,或连续40天降水量小于5.0毫米。
涝,主要出现在4~9月,可分为春涝、初夏涝、夏涝和秋涝。本县春涝常发生在每年3月中旬至5月上旬,降水时连续三旬降水量大于100.0毫米,一旬降水量大于50.0毫米。初夏涝常发生在每年6月,降水时月降水量大于200.0毫米,一旬降水量大于100毫米。夏涝常发生在每年7月至8月中旬,降水时连续两旬降水量大于250毫米,一旬降水量大于150.0毫米。秋涝常发生在每年8月下旬至9月,降水时连续两旬降水量大于200毫米,一旬降水量大于100.0毫米。
在旱涝灾害性天气中,冬秋季干旱机遇较多,每3年出现一次。夏涝2~3年一遇。伏旱每4年一遇。秋涝3~4年一遇。
冰雹型天气。冰雹,俗称"冷子"。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1985年,共发生55次,平均1.5年就发生一次。主要出现在4~7月,5月份最多。全县各区乡均有降落。冰雹降落途径有两条。第一条从江苏省铜山县的房村进入本县王集区,经尤集、朱集后再分成两支,一支经浍沟、禅堂进入泗县境内,另一支向南经浍沟、杨疃两区后达界沟乡境内。第二条从宿县时村北部进入本县尹集、杨疃两区后达城关区境内,后又分成两支,一支向东进入泗县境内,另一支向南经向阳、黄湾达固镇境内。
霜冻型天气。本县平均无霜冻日计有209天。早霜冻平均出现日期为11月2日,晚霜冻平均出现日期为4月6日。历年早霜冻出现最早的日期是1962年10月15日,最晚出现日期是1965年11月25日;晚霜冻最早出现的日期是1959年3月17日,最晚出现的日期是1961年5月4日。1953年4月21日发生的晚霜冻,使处于拔节阶段的小麦全部冻死,几天后降了一场春雨,小麦植株根部又重新发芽,没抽成新穗,每亩产量40~50斤。
暴雨型天气。本县暴雨常在3~10月出现。每次出现,24小时内降水量大于50毫米。出现最多的月份为7月和8月。1957~1985年,共出现暴雨77次,其中日降水量大于150毫米的大暴雨有3次。历年暴雨出现最早的月份为1966年3月3日,最晚出现的月份为1978年10月26日。1965年7月。连续降水24天,其中出现过4次暴雨。该月降水量达640.3毫米,全县河、湖、沟、塘全满,平地积水庄稼被淹,秋季作物歉收;该月3日,24小时内降水量达221.1毫米。1968年6月26日19时58分至20时58分,1小时内降水量为82.0毫米,其中19时29~39分的10分钟内降水量达29.6毫米。
连阴雨型天气。1957~1985年,本县4月份连续降水4天以上的连阴雨有28次。1974年发生的春播连阴雨,降水100.6毫米。1975年发生春播连阴雨,降水81.8毫米。这两次连阴雨对当时棉花播种和出苗影响较大。
发生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的连阴雨计26次。1963年5月下旬发生的连阴雨连续降水11天,降水172.3毫米。1957年6月上旬发生的连阴雨连续降水9天,降水90.3毫米。1971年6月9~29日发生的连阴雨,降水151.7毫米。这3次连阴雨,影响小麦脱粒和夏种,使小麦损失30~40%。发生在9~11月份连续降水超过4天的连阴雨达96次。1964年9月6~19日发生的连阴雨,降水总量为141.3毫米。1968年10月5~14日的连阴雨,共降水32.7毫米。1970年9月4~17日的连阴雨,降水181.9毫米。该月21~27日降水38.9毫米。1974年9月29日至10月7日的连阴雨,降水61.8毫米。1975年9月5日至10月7日的连阴雨,降水24.3毫米。这6次连阴雨延长了小麦播种期,造成了大量山芋干霉烂变质。1979年9月12~19日连阴雨,降水150.9毫米,致使黄豆不能正常收割,霉烂发芽。
干热风型天气。本县出现的干热风一般可分两类:一类为重干热风,一类为轻干热风。重干热风出现时,其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C,14时相对湿度小于或等于25%,14时风速大于或等于3米/秒;轻干热风出现时,其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0°C,14时,相对湿度小于或等于30%,14时风速大于或等于3米/秒。干热风在5月26日至6月5日的出现率约占历年干热风出现日的62%。24年中,没有出现干热风的年份有1963、1974、1976、1980和1985年等5年。虽有出现,但只持续两天时间的有1958、1971、1972、1973和1984年等5年。历年干热风出现最早,结束时间最迟的为1965年和1968年两年。1965年发生的日期为5月16~17日、19~23日和27日至6月8日。1968年发生的日期为5月13~15日和26日至6月6日。这两年小麦受其影响后均减产二、三成。
二、物候
1.植物候
小麦。本县小麦适宜播种期为10月上、中旬,寒露前后。农谚称之为:"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其发芽放叶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霜降至立冬期间;返青期为2月下旬,雨水前后;拔节期为3月下旬,春分前后;孕穗期为4月中旬,谷雨前后;开花灌浆期为5月上旬,立夏前后;收割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小满至芒种期间。
玉米。本县春玉米播种期为4月上旬,清明前后;出苗期为4月下旬,谷雨前后;拔节期为5月中、下旬,小满前后;抽穗开花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小暑前后;收获期为8月上旬,立秋前后。夏玉米播种期为6月上、中旬,芒种至夏至期间;收获期为9月下旬,秋分前后。
山芋。本县春山芋育苗期为3月中旬,春分前后;扦插期为4月下旬,谷雨前后;收获期为9月下旬,秋分前后。夏山芋扦插期为6月上、中旬,芒种至夏至期间;收获期为10月下旬,霜降前后。
花生。本县播种期在4月下旬,谷雨前后;出苗期为5月上、中旬、立夏至小满期间;花期为7月上旬,小暑前后;下针期为7月下旬,大暑前后;结实期为8月上旬,立秋前后;收获期为9月下旬至10上旬,秋分至寒露期间。
棉花。本县播种期在4月下旬,谷雨前后;出苗期为5月上旬,立夏至小满期间;花期为7月中旬,大暑前后;吐絮为8月下旬,处暑前后;收获期从9月下旬,秋分开始。
大豆。本县播种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小满至芒种期间;花期为8月上旬,立秋前后;收获期为9月下旬,秋分前后。
柳树。发芽期为3月下旬,春分前后;叶成期为4月下旬,谷雨前后;落叶期为11月中、下旬、小雪前后。
槐树。其发芽期为4月上旬,清明前后;叶成期在4月下旬,谷雨前后;落叶期为10月下旬,霜降前后。黄槐发芽期略迟于刺槐,为4月中旬,谷雨前后;叶成期在5月上旬,立夏前后;落叶期与刺槐同为10月下旬,霜降后。
法国梧桐树。发芽期为4月上旬,清明前后;叶成期为4月下旬,谷雨前后;落叶期为10月下旬,霜降后期。
泡桐树。发芽期为4月中旬,谷雨前后;叶成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谷雨至立夏期间;落叶期为10月中、下旬,霜降前后。
梨树。发芽期为4月上旬,清明前后;花期为4月中旬,谷雨前后;座果期为6月上旬,芒种前后;收获期8月下旬,处暑前后。
枣树。发芽期为4月上旬,清明前后;花期为5月上、中旬,立夏前后;收获期为10月下旬,霜降前后。
桃树。发芽期为3月中、下旬、春分前后;座果期为4月下旬,谷雨前后;收获期为7月上、中旬、小暑至大暑期间。
2.动物候
燕子。燕子飞来之时为3月下旬,春分前后;燕子离去为9月下旬,秋分前后。
大雁。大雁南飞为10月上旬,寒露前后;大雁北飞为3月下旬,春分前后。
布谷鸟。布谷鸟飞来日期为5月中、下旬,小满前后;飞离日期为7月上、中旬,小暑至大暑期间。
青蛙。青蛙出蛰为3月上旬,惊蛰前后;青蛙入蛰为11月上旬,立冬前后。
蛇。蛇出蛰为3月上、中旬,惊蛰后;蛇入蛰为10月上旬,霜降后。
大袋蛾。化蛹期为4月下旬,谷雨前后;成蛾期为5月上旬,立夏前后;产卵期为5月下旬,小满后;幼虫孵化期为6月上、中旬,芒种后期;成蛹冬眠期为10月上旬,寒露前后。
县境上空大气环流具有明显的季风性质,气候受其影响较大。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强大干冷的蒙古高压和西伯利亚寒冷空气不断南侵,境内盛吹西北风和偏北风,气候干燥、寒冷、降水少。夏季(6~8月)多吹偏南风和东南风,气温高,降水量大且集中。秋季(9~11月),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撤,西伯利亚、蒙古高压不断发展和增强南下,气压开始上升,气温逐渐下降,雨量也有所减少。春季(3~5月),西伯利亚、蒙古高压开始减弱,副热带高压增强,天气冷暖变化无常。
附表1-11灵璧县矿床、矿点分布情况统计表
1.光照
1957-1985年,全县日照时数累年平均值为2383.5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4%。6月和8月日照时数最多,分别为240.7小时和244.8小时,其百分率分别为56%和59%。7月份处于雨季、阴雨天数多,日照时数为224.1小时,日照率为51%。日照时数最少是的2月份。为157.8小时,日照百分率最低的是3~4月,为50%。
1957~1985年,历年太阳辐射平均总量为126.3千卡/平方厘米。6月份受量最多,为14.7千卡/平方厘米;12月份受量最少,为6.3千卡/平方厘米。在作物生长旺季(5~9月),太阳辐射量累计为68.0千卡/平方厘米。
2.气温
1957~1985年,全县累年年平均气温为14.4°C。最热月份是7月份,累年该月平均气温为27.5°C。最冷月份为1月份。累年该月平均气温为O°C。气温年较差为27.5°C。极端最高气温为40.2°C,出现在1978年6月11日;极端最低气温为-23.9°C,出现在1969年2月6日。
1957~1985年,全县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O°C为313天。平均初日出现在2月11日,终日结束在12月19日,初终日累计积温5309.0°C。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C为259天,平均初日出现在3月10日,终日结束在11月23日,初终日累计积温为5078.9°C。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C为202天,平均初日出现在4月12日,终日结束在10月29日,初终日累计积温为4365.0°C。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0°C为123天,平均初日出现在5月22日,终日结束在9月21日,初终日累计积温3161.6°C。
本县春、秋两季气温变化明显。3月~5月气温回升较快,平均升温12.5°C。9~11月气温下降显著,平均降温12.8°C。10~11月温差最大,为7.0°C。冬、夏两季各月温差变化较小,均在2.0°C左右。全年气温日较差,以3~6月变化较大,可达11.O°C以上。夏季7月和8月气温日较差最小,分别只有8.2°C和8.4°C。冬季日差也较小。
本县平均初霜日期为10月28日,平均终霜日期为4月2日;历年最早出现期为1971年10月11日,最晚出现日为1961年5月4日;平均无霜期为209天,最长无霜期为237天,最短无霜期为179天。
1957~1985年,全县累年各月平均地面温度为17.1°C,最高的8月份为31.4°C,最低的1月份为0.9°C。历年极端最高地面温度为69.3°C,出现在1966年6月23日。极端最低地面温度为-25.0°C,出现在1969年2月5日。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2°C平均初日为4月9日,保证率在80%的平均初日为4月12日;稳定通过15°C的平均初日为4月16日,保证率在80%的平均初日为4月20日。
1957~1985年,全县土壤冻结最大深度为22厘米,出现于1967年1月18、19日。一般冻结深度为8~11厘米。历年10厘米冻结日最早为12月7日,出现于1971年;最晚冻结日为2月17日,出现于1969年。历年10厘米解冻日最早为12月8日,出现于1971年;最晚解冻日为2月28日,出现于1969年。
四季划分:县人习惯以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2月为冬季。按气候学标准,候(5天为1候,1个月分为6候)平均气温低于10.O°C为冬季,10.O°C~22.0°C之间为春、秋季,高于22.0°C为夏季。本县四季开始日期分别是:春季为3月26日,计61天;夏季为5月26日,计111天;秋季为9月16日,计58天;冬季为11月11日,计135天。
附表1-121957~1985年累年各月平均气温表单位:摄氏度
附表1-131960~1985年各月极端最高气温值及出现日期表单位:摄氏度
附表1-141961~1985年各月极端最低气温值及出现日期表单位:摄氏度
附表1-151961~1985年累年各月最高、最低气温表单位:摄氏度
附表1-161961~1985年累年各月平均气温日较差表单位:摄氏度
附表1-171957~1985年各年无霜天数统计表单位:摄氏度
附表1-181961~1985年累年春季、秋季(4、5、9、10月)
平均地温与气温之差表单位:摄氏度
附表1-191961~1985年最大冻土深度发生日期单位:厘米
附表1-201961~1985年各级界限温度、初终日、积温表单位:摄氏度
3.降水
本县处于中纬度地带,在季风影响和控制下,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各季分配不均,干湿季节明显,夏季雨水集中,降水量大,秋季次之,春季较小,冬季最小。
1957~1985年,累年年平均降水量为852.4毫米。80%的年份可降700.0毫米以上;年最大降水量为1151.8毫米,出现在1974年;年最小降水量为611.2毫米,出现在1978年。累年7月份降水量最多,月平均达226.4毫米;12月份最少,月平均只有15.5毫米。累年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00.0天,最少降水天数为71天,出现在1978年;最多的月份是7月份,降水达14.3天该月极端最多降水日数为21天,出现在1965年;降水日数各为零天的年极端最少月份为冬季12月、1月和2月,分别出现在1967年、1973年、1963年、1976年和1968年。
本县雨季开始与终止时间不一,开始日一般见于6月中、下旬和7月上旬,以6月下旬为最多;结束期一般在8月中旬。累年年雨季平均降水量(以6月下旬到8月中旬统计)366.5毫米。1965年雨季时间长,雨量大,计54天,总降水量868.2毫米。超过历年年平均降水量,占该年降水总量的76.9%。1976年雨季时间短、雨量少,降水量只有173.6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26.9%。
附表1-211957~1985年累年月、季降水量表单位:毫米
附表1-221957~1985年各月平均降水日数
及最多、最少降水日表单位:毫米
4.蒸发
1957~1985年,本县历年平均年蒸发量为1757.2毫米。历年各月平均蒸发量不等,最大的月份为6月,蒸发量为230.3毫米;最小的月份为1月,蒸发量为57.5毫米。
灵璧县降水量年际变化曲线图
附表1-231957~1985年累年各月平均最大、最小蒸发量表单位:毫米
5.湿度
1957~1985年,本县历年平均绝对湿度为14.0毫巴,7月份平均绝对湿度最大,1月份最小,分别为29.4毫巴和4.1毫巴;最大绝对湿度为40.8毫巴,出现在1985年7月11日;最小绝对湿度为0.2毫巴,出现在1966年12月2日。1957~1985年,历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2%,7月份平均相对湿度最大,1月和5月份相对湿度最小,分别为81%和67%。日最小相对湿度为1%,出现在1975年3月21日。
6.风
1957~1985年,本县累年各月平均风速为3.4米/秒,3月份和4月份平均风速较大。累年各月出现最多风向频率是东风和东北风,全年平均风向频率最多的是东风和东北风,最少的是西南偏西、西北偏北和西北偏西。
春季最多的风向是东风,频率为12%;最少的风向为西北偏西和西北偏北风,频率为2%。
夏季最多的风向为东风,频率为13%;最少的风向为西北偏北和西北偏西风,频率为2%。
秋季最多的风向为东北风,频率为13%;最少的为东南偏南--东北偏西7个方位,频率为2%。
冬季最多的风向是东北风,频率为12%;最少的为东南偏南、西南偏南、西北偏西3个方位,频率为3%。
灵璧县历年平均年季各风各频率图
历年最大风速为20米/秒,出现在1966年10月27日,风向东北偏北。
附表1-241961~1980年累年各月平均风速、最大
风速及出现风向日期表单位:米/秒
7.灾害性天气
县境内经常发生的灾害性天气有:旱、涝、冰雹、霜冻、暴雨、连阴雨和干热风。每当上述天气出现时,不仅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受到影响,而且连人民生命财产也会受到威胁。1957~1985年,气象统计资料记载,发生在本县境内的各种灾害性天气,其发生时间、地点和日值等一般都循守着某种规律。
旱涝型天气。旱,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现,按发生时间可分为春旱、初夏旱、伏旱、夹秋旱和秋冬旱。春旱常发生在每年3月下旬至5月上旬,降水时连续三旬降水总量小于20.0毫米,或15天降水量小于1.0毫米。初夏旱常发生在每年6月,降水时连续三旬降水总量小于20毫米,或15天降水量小于5.0毫米。伏旱常发生在每年7月至8月上旬,降水时连续三旬降水总量小于30.0毫米,或10天降水量小于5.0毫米。夹秋旱常发生在每年8月中旬至9月中旬,降水时连续降水总量小于20.0毫米,或15天降水量小于5.0毫米。秋旱常发生在每年9月下旬至11月上旬,降水时连续三旬降水总量小于10.0毫米,或连续四旬降水总量小于15毫米。秋冬连旱,常发生在每年10月至次年2月,降水时连续降水总量小于30.0毫米。冬旱常发生在每年12月至次年2月。降水时连续六旬降水总量小于10.0毫米,或连续40天降水量小于5.0毫米。
涝,主要出现在4~9月,可分为春涝、初夏涝、夏涝和秋涝。本县春涝常发生在每年3月中旬至5月上旬,降水时连续三旬降水量大于100.0毫米,一旬降水量大于50.0毫米。初夏涝常发生在每年6月,降水时月降水量大于200.0毫米,一旬降水量大于100毫米。夏涝常发生在每年7月至8月中旬,降水时连续两旬降水量大于250毫米,一旬降水量大于150.0毫米。秋涝常发生在每年8月下旬至9月,降水时连续两旬降水量大于200毫米,一旬降水量大于100.0毫米。
在旱涝灾害性天气中,冬秋季干旱机遇较多,每3年出现一次。夏涝2~3年一遇。伏旱每4年一遇。秋涝3~4年一遇。
冰雹型天气。冰雹,俗称"冷子"。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1985年,共发生55次,平均1.5年就发生一次。主要出现在4~7月,5月份最多。全县各区乡均有降落。冰雹降落途径有两条。第一条从江苏省铜山县的房村进入本县王集区,经尤集、朱集后再分成两支,一支经浍沟、禅堂进入泗县境内,另一支向南经浍沟、杨疃两区后达界沟乡境内。第二条从宿县时村北部进入本县尹集、杨疃两区后达城关区境内,后又分成两支,一支向东进入泗县境内,另一支向南经向阳、黄湾达固镇境内。
霜冻型天气。本县平均无霜冻日计有209天。早霜冻平均出现日期为11月2日,晚霜冻平均出现日期为4月6日。历年早霜冻出现最早的日期是1962年10月15日,最晚出现日期是1965年11月25日;晚霜冻最早出现的日期是1959年3月17日,最晚出现的日期是1961年5月4日。1953年4月21日发生的晚霜冻,使处于拔节阶段的小麦全部冻死,几天后降了一场春雨,小麦植株根部又重新发芽,没抽成新穗,每亩产量40~50斤。
暴雨型天气。本县暴雨常在3~10月出现。每次出现,24小时内降水量大于50毫米。出现最多的月份为7月和8月。1957~1985年,共出现暴雨77次,其中日降水量大于150毫米的大暴雨有3次。历年暴雨出现最早的月份为1966年3月3日,最晚出现的月份为1978年10月26日。1965年7月。连续降水24天,其中出现过4次暴雨。该月降水量达640.3毫米,全县河、湖、沟、塘全满,平地积水庄稼被淹,秋季作物歉收;该月3日,24小时内降水量达221.1毫米。1968年6月26日19时58分至20时58分,1小时内降水量为82.0毫米,其中19时29~39分的10分钟内降水量达29.6毫米。
连阴雨型天气。1957~1985年,本县4月份连续降水4天以上的连阴雨有28次。1974年发生的春播连阴雨,降水100.6毫米。1975年发生春播连阴雨,降水81.8毫米。这两次连阴雨对当时棉花播种和出苗影响较大。
发生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的连阴雨计26次。1963年5月下旬发生的连阴雨连续降水11天,降水172.3毫米。1957年6月上旬发生的连阴雨连续降水9天,降水90.3毫米。1971年6月9~29日发生的连阴雨,降水151.7毫米。这3次连阴雨,影响小麦脱粒和夏种,使小麦损失30~40%。发生在9~11月份连续降水超过4天的连阴雨达96次。1964年9月6~19日发生的连阴雨,降水总量为141.3毫米。1968年10月5~14日的连阴雨,共降水32.7毫米。1970年9月4~17日的连阴雨,降水181.9毫米。该月21~27日降水38.9毫米。1974年9月29日至10月7日的连阴雨,降水61.8毫米。1975年9月5日至10月7日的连阴雨,降水24.3毫米。这6次连阴雨延长了小麦播种期,造成了大量山芋干霉烂变质。1979年9月12~19日连阴雨,降水150.9毫米,致使黄豆不能正常收割,霉烂发芽。
干热风型天气。本县出现的干热风一般可分两类:一类为重干热风,一类为轻干热风。重干热风出现时,其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C,14时相对湿度小于或等于25%,14时风速大于或等于3米/秒;轻干热风出现时,其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0°C,14时,相对湿度小于或等于30%,14时风速大于或等于3米/秒。干热风在5月26日至6月5日的出现率约占历年干热风出现日的62%。24年中,没有出现干热风的年份有1963、1974、1976、1980和1985年等5年。虽有出现,但只持续两天时间的有1958、1971、1972、1973和1984年等5年。历年干热风出现最早,结束时间最迟的为1965年和1968年两年。1965年发生的日期为5月16~17日、19~23日和27日至6月8日。1968年发生的日期为5月13~15日和26日至6月6日。这两年小麦受其影响后均减产二、三成。
二、物候
1.植物候
小麦。本县小麦适宜播种期为10月上、中旬,寒露前后。农谚称之为:"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其发芽放叶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霜降至立冬期间;返青期为2月下旬,雨水前后;拔节期为3月下旬,春分前后;孕穗期为4月中旬,谷雨前后;开花灌浆期为5月上旬,立夏前后;收割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小满至芒种期间。
玉米。本县春玉米播种期为4月上旬,清明前后;出苗期为4月下旬,谷雨前后;拔节期为5月中、下旬,小满前后;抽穗开花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小暑前后;收获期为8月上旬,立秋前后。夏玉米播种期为6月上、中旬,芒种至夏至期间;收获期为9月下旬,秋分前后。
山芋。本县春山芋育苗期为3月中旬,春分前后;扦插期为4月下旬,谷雨前后;收获期为9月下旬,秋分前后。夏山芋扦插期为6月上、中旬,芒种至夏至期间;收获期为10月下旬,霜降前后。
花生。本县播种期在4月下旬,谷雨前后;出苗期为5月上、中旬、立夏至小满期间;花期为7月上旬,小暑前后;下针期为7月下旬,大暑前后;结实期为8月上旬,立秋前后;收获期为9月下旬至10上旬,秋分至寒露期间。
棉花。本县播种期在4月下旬,谷雨前后;出苗期为5月上旬,立夏至小满期间;花期为7月中旬,大暑前后;吐絮为8月下旬,处暑前后;收获期从9月下旬,秋分开始。
大豆。本县播种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小满至芒种期间;花期为8月上旬,立秋前后;收获期为9月下旬,秋分前后。
柳树。发芽期为3月下旬,春分前后;叶成期为4月下旬,谷雨前后;落叶期为11月中、下旬、小雪前后。
槐树。其发芽期为4月上旬,清明前后;叶成期在4月下旬,谷雨前后;落叶期为10月下旬,霜降前后。黄槐发芽期略迟于刺槐,为4月中旬,谷雨前后;叶成期在5月上旬,立夏前后;落叶期与刺槐同为10月下旬,霜降后。
法国梧桐树。发芽期为4月上旬,清明前后;叶成期为4月下旬,谷雨前后;落叶期为10月下旬,霜降后期。
泡桐树。发芽期为4月中旬,谷雨前后;叶成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谷雨至立夏期间;落叶期为10月中、下旬,霜降前后。
梨树。发芽期为4月上旬,清明前后;花期为4月中旬,谷雨前后;座果期为6月上旬,芒种前后;收获期8月下旬,处暑前后。
枣树。发芽期为4月上旬,清明前后;花期为5月上、中旬,立夏前后;收获期为10月下旬,霜降前后。
桃树。发芽期为3月中、下旬、春分前后;座果期为4月下旬,谷雨前后;收获期为7月上、中旬、小暑至大暑期间。
2.动物候
燕子。燕子飞来之时为3月下旬,春分前后;燕子离去为9月下旬,秋分前后。
大雁。大雁南飞为10月上旬,寒露前后;大雁北飞为3月下旬,春分前后。
布谷鸟。布谷鸟飞来日期为5月中、下旬,小满前后;飞离日期为7月上、中旬,小暑至大暑期间。
青蛙。青蛙出蛰为3月上旬,惊蛰前后;青蛙入蛰为11月上旬,立冬前后。
蛇。蛇出蛰为3月上、中旬,惊蛰后;蛇入蛰为10月上旬,霜降后。
大袋蛾。化蛹期为4月下旬,谷雨前后;成蛾期为5月上旬,立夏前后;产卵期为5月下旬,小满后;幼虫孵化期为6月上、中旬,芒种后期;成蛹冬眠期为10月上旬,寒露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