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土壤改良
本县需要进行土壤改良的区域有4处:河间平原砂礓黑土改良培肥区、汴堤改良培肥区、黄泛平原潮土改碱培肥区以及分布于南北地域中的低山残丘石灰土棕壤育林保土改良区。河间平原砂礓黑土改良区包括韦集、黄湾、娄庄和城关4个区的29个乡,耕地面积为510456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22.2%,地面高程平均为18.5米,是本县最低的区域。该区土壤的母质多为古老的黄土沉积物,部分地区有黄泛沉积物的覆盖,土壤组合以青白土和黑土为主,土质粘重。其特点是易旱易涝、地瘦、土僵。汴堤土壤改良培肥区位于砂礓黑土和淤土的过渡地带上,包括娄庄、城关、杨疃3区和灵城镇的36个乡,耕地面积为635145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27.65%。其主要土壤有沙土、两合土和淤黑土等。其中淤黑土比较瘠薄。黄泛平原潮土改碱培肥土区包括新汴河以北的9个区的56个乡,耕地面积为987324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42.98%。其母质系黄泛沉积物,主要土壤有淤土,两合沙土、盐化潮土、碱化潮土和山淤土等。多数土壤肥力较高,少数沙碱土质地偏沙、偏粘,并存在次生盐威胁,土壤肥力较差。石灰岩残丘育林保土培肥区包括黄湾、娄庄、城关、尤集、王集、浍沟、九顶等8区的16个乡,耕地面积为16452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7.16%。其土壤有黑碎土、山红土、山黄土和山淤土。山坡红土耕层浅薄,底土粘实,质地粘重,耕性不良,有机质含量低,缺磷、少氮。上述土壤经测定,唯沙土和两合土含氮量约为0.1%左右,含磷约为0.1%以上,含钾在1.5%以上,酸碱度值为6-7.5,速效磷在15ppm以上,速效钾在120ppm以上,基盐饱和度在8%以上,代换量为15~20me/100g左右,这两种土壤属肥力较高的土壤。其余土壤肥力较低,需要进行培肥改良。其中有52万亩是不易立苗的盐碱土壤,需要根治改造。这些土壤零散地分布在县北广大地区。其分布情况是:南自冯庙、大路、渔沟、尤集、鄂山和小陈家一线,北抵县北边界,东临老虹灵沟,西至郭集沟。
建国初期,农民靠粗放经营,很少使用肥料,土地越种越贫瘠。全县52万亩盐碱土壤的产量很低。农民称这些地块为:"秃子头,白面瓢,光下种子不立苗"。后来不少被抛荒。为改造这些土壤,使之成为良田,自1959年起,高楼等公社采取刮碱皮深耕办法改碱治土,开创了治碱先例。利用这种办法治土,盐碱经常返回地面,属治标不治本。1964年冬,盐碱地区农民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开挖台田,利用台田沟洫沥碱。随后又对盐碱地实行综合治理,采取挖沟排水。碱随水走,降低土壤碱分的办法。这些办法后因费时、费地、又费力而被停止推广。1970年北方农业会议以后,改土治碱工作引起各级领导重视,全县普遍建井提水,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以水洗碱,收到明显效果。凡无井灌条件的地方,则采用绿肥掩青的办法,以提高土壤肥力来控制盐碱再生。1975年以后,全县推广种植紫穗槐、苜蓿、田菁和苕子等绿肥达40万亩,掩青堆肥成为农家的重要肥源。1980年,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农民愿意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进行投资,除堆制土杂肥和增施有机肥外,还舍得花钱购买化肥和磷肥,从而提高了土壤中的肥力,改善了土壤结构,过去不立苗的抛荒地现已全部被耕种。灵南砂礓黑土地如今变成粮仓,出现很多一季产麦超过万斤的农户。
在治碱改土的实践中,农民认为如下的经验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翻粘压沙,筑堤蓄水、以水洗碱,耕作起垄、沟底播种,推迟春播、提前秋种,多施农家肥、合理施用化肥和磷肥。运用这些方法,能有效地控制次生碱和次生盐再生,使荒地变成良田。至1985年,全县原有52万亩盐碱地被治理了50.7万亩。
二、水土保持
1951年,本县着手开展水土保持工作,重点放在城关张山、渔沟辉山和浍塘沟开合山3片。主要是采取植树造林的方法防止水土流失。1956年,县成立水土保持委员会,组织30名水利技术员对全县的山区进行勘测、规划,并制定水土保持方案。1958年,在"大炼钢铁"的热潮中,大片山林被砍伐。植被受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日趋严重。1959年,县成立了治山专业队,于凤凰山修水平梯田、挖鱼鳞坑和植树造林,于山下建立葡萄园以保持水土。其他山区也采用同样方法进行水土保持。至1960年,全县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10万亩。
1965年,以治理焦山为起点,相继在火石山、丁公山、九顶山和张山等地治理水土流失。至1967年,先后共修筑水平梯田100亩,建谷坊5座,山塘2口,涵闸6座,桥梁10座,砌石渠长800米,挖鱼鳞坑2000个,栽培柿、松、柏、洋槐等树2000余棵,种植胡桑10亩,有效地防止了这些山体的水土流失。是年末,全县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7万亩。据1985年统计,全县原有水土流失面积60平方公里,已治理或初步治理了45平方公里,其中水土保持林18.7平方公里。
三、耕作制度
建国前,本县因地势低洼,河道失修,常有大雨大灾、小雨小灾现象,因此,当时耕作制度多属一水一麦制。
建国初期,农业耕作制度沿袭前制,多为一季,少数土壤肥沃地块,实行麦-豆两熟制,但面积不大。50年代以后,在土壤肥力较高的县北区乡,推行两年三熟制,即:小麦-黄豆-(春)玉米或小麦-花生-春山芋。70年代,两年三熟制得到推广和发展,有的不再留冬闲地,而改种越冬绿肥,以增加土壤肥力。经过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农民逐步找到了一条适宜本地情况的安排农作物茬口的耕作制度。至1985年,全县耕作制度有一年两熟制、两年三熟制和三年五熟制等3种类型。县南河间平原区,原土壤肥力较低,多采用两年三熟制:(春)玉米-小麦-花生或(春)山芋-小麦-黄豆。汴堤土壤培肥区多采用一年两熟制:小麦-黄豆和两年三熟制:小麦-高粱-小麦。黄泛平原潮土改碱培肥区,新濉河流域淤土高产培肥区多采用一年两熟制:小麦-黄豆和三年五熟制:小麦-夏山芋-(春)玉米-小麦-黄豆。老濉河流域沙土改良区多采用一年二熟制:小麦-棉花,或小麦-花生,或小麦-水稻,或油菜-棉花。石灰岩残丘育林保土培肥区残丘上坡采用一年一熟制,都以栽培山芋为主。残丘下坡采用一年两熟制:小麦-黄豆。
四、良种推广
民国36年,本县首次引进"1419"良种小麦4400斤,试种后单产190斤,较地方品种每亩增产15斤。
建国初期,本县作物沿用传统品种。麦类有"黑毛雾"、"红大麦"、"红花雾"等,棉花为地方草棉。这些品种产量很低。为了提高产量,自50年代起,本县先后引进外地优良品种。1951年,县农业部门先后于韦集、浍沟、尤集等地引进推广外地良种小麦"南宿1419"和"南大2419"新品种20万余亩。1953年,除扩大推广"2419"和"1419"优良品种外,还引进"碧马1号"小麦新品种、"胜利百号"山芋新品种、金皇后玉米新品种和马铃薯品种,并逐年扩大。1954年,全县将"碧马1号"由上年的1500亩推广到2万亩,"胜利百号"试种了4700亩,马铃薯试种了4700亩。当年马铃薯单产790斤。1955年引进并试种水稻54400亩,平均单产148斤,最高达350斤。1956年,"碧马1号"小麦推广到36万亩,"胜利百号"山芋推广到22万亩,水稻推广到5.5万亩。尹集区田路农业生产合作社试种水稻1200亩。平均单产300斤,高产地块达750斤。后来马铃薯和水稻一度被上级定为"三改"主攻品种,在全县强行推广,并盲目扩大面积,结果因水源不足和缺乏技术而失败。1950~1955年,全县良种小麦、玉米和山芋的播种和栽插面积,约占粮食总播面积的30%。
60年代初,本县引进并试种"安徽3号"、"安徽11号"和"新宿6号"等安徽号小麦新品种。到1963年,上述3种小麦新品种的播种面积计达40万亩,逐步淘汰了"碧马1号"小麦品种。1964年起,本县引进推广"徐州14号"、"徐州15号"和"徐州17号"等小麦新品种,逐步淘汰了"安徽3号"等品种。1965年后,本县引进推广"阿夫"、"阿勃"、"7023"、"内乡5号"和"济南2号"等优良小麦品种。这些品种在推广试种中,表现出明显的高产优势,从而逐步取代了徐州号品种。至60年代末,上述品种推广面积达70余万亩,约占小麦总播面积的60%。1972年起,本县引进推广"丰产3号"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抗灾能力强,适应广,属最佳品种,以后每年种植面积均在50万亩左右,约占小麦种植面积的45%。1977年,县革委会决定以小麦为突破口,大面积推广使用优良品种。全县除继续推广"丰产3号"、"7023"小麦品种外,又引进"郑州1号"、"郑州741号"和"郑州761"等郑州系列小麦品种。1978年引进推广"泰山1号"、"济南13号"、"百泉41号"和"博爱74-22"等高产良种。1981年农村全面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以后,农民对推广良种增加产量热情很高。"泰山1号"小麦良种发展到50万亩,超过"丰产3号",成为代替"丰产3号"的当家品种。在引进和推广小麦、山芋良种同时,也引进和推广棉花良种。至1983年,本县引进的棉花良种除代字15号品种外,还有"中棉10号"、"陆棉1号"、"徐州514"、"泗棉835"、"邯郸14"等优良棉种。1985年,本县引进推广小麦新品种有"宝丰3号"、"西安8号"和"新麦4号";大豆品种有"徐州2号"、"64-1"等。至此,适宜本县种植条件的小麦当家品种有"宝丰3号"和"博爱74-22"。其中"博爱74-22"播种面积达70万亩。
五、植物保护
本县是以旱粮作物为主的县份,几乎所有农作物都会受到病虫的危害。据统计,主要病害有25种,主要虫害有27种;主要杂草有116种,其中侵入农田的有70多种,造成危害的20多种。小麦病害有锈病(条锈、叶锈和秆锈)、白粉病、黑穗病、赤霉病、纹枯病等;害虫有线虫、麦蚜虫、麦蜘蛛吸浆虫等。棉花的病害有枯黄萎病、角斑病、立枯炭疽病、红腐病、黑斑病、褐斑病和茎枯病等;害虫有棉蚜虫、棉铃虫、棉红铃虫、红蜘蛛、棉蓟马、棉盲蝽、棉叶蝉、金钢钻、棉小造桥虫和棉大卷叶虫等。烟叶病害有炭疽病、立枯病、黑胫病和花叶毒素病等;害虫有烟蚜和烟青虫等。油料作物病害有油菜全核病、大豆兔丝病、大豆霜霉病和花生根结线虫病等;害虫有豆天蛾、豆荚暝、豆秆黑潜蝇和大豆食心虫等。杂粮病害有玉米大小斑病、玉米黑粉病、山芋黑斑病和山芋根腐病等;害虫有玉米暝、山芋天蛾、高梁条暝和蝗虫等。地下害虫有:蝼蛄和蛴螬。蝼蛄有华北蝼蛄和非洲蝼蛄之分,其中非洲蝼蛄分布最广,县北沙碱地较多,县南较少。蛴螬有大黑蛴螬、暗黑蛴螬和铜绿蛴螬3种。大豆茬口地下害虫多于其他茬口地块。
危害农田的杂草因时而异。春季麦田有播眼蒿、小蓟、香附子、小婆婆纳、大巢菜、王不留行、米瓦罐、荠菜、猪秧秧和小旋花等;秋季田间有马唐、狗尾菜、牛筋草、马齿菜、马儿瓜、兔丝子、小蓟、小旋花、狗尾圈子、烂脚丫和红灯棵等。
1.病虫测报
建国后,农业部门重视病虫测报和防治工作。60年代,虫情测报工作主要利用草谷把诱卵。人工查卵和糖醋水诱集飞蛾等手段进行测报,其范围很窄。70年代中期,开展群众性的测报工作,除县虫情测报站进行观测外,还在有关区、乡设立了虫情测报点。开展群测群报工作,并采用黑光灯捕蛾杀虫,以提高测报准确率。至1980年,全县共建立了6个区级虫情测报站、13个乡级虫情测报站,当年共发布病虫情报28期。1983年起,农业部门给区乡业余测报员以补贴,每月发给20元,从而稳定了业余测报人员的思想。
2.病虫防治
建国初期,本县农田防虫工作主要依靠人工扑打和捕捉来进行;防病工作因受当时条件的限制无法开展。至50年代中期化学农药出现时,该项工作才开始由单纯的人工防治转为化学防治。当时所使用的主要农药有:"六六六"、"滴滴涕"、"波尔多液"和"石硫合剂"等品种。主要药械有手动喷雾器、手动喷粉器。60年代起,高效剧毒农药"1059"和"1605"在本县推广使用,成为防治棉花害虫的有效药物。70年代以后推广使用高效低毒农药,从而降低了药物对人体的危害。这些药物有"敌敌畏"、"辛硫磷"和"3911"等。这一时期农村使用的药械,主要有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和东方红-18型机动喷雾器。在开展化学灭虫的同时,有些社、队还引入生物防治的新技术,在棉田里培养和释放赤眼蜂和多角体病毒以防治棉红铃虫;培育和释放瓢虫,以防治棉蚜虫。80年代起,高效低毒农药品种不断增多,常用农药有:90%敌百虫原粉、2.5%敌百虫粉剂、50%敌敌畏乳剂、50%久效磷乳剂、75%甲抹硫乳剂、对硫磷、甲基对硫磷、50%杀暝松乳剂、50%辛硫磷乳剂、乐果、气化乐果、甲胺磷、乙酰甲胺磷、西维因、叶蝉散、夫喃丹、杀虫脒、杀虫霜、敌杀死、甲基1605粉、三氯杀螨虮、三氯杀蛹醇、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甲基异柳磷和丰收菊酯等。1984年春,县植保站推广试用粉锈宁农药、防治麦锈病,效果明显。1985年,县植保站使用"二甲四氯"农药防除麦田杂草,除净率高,成本低,使用方便,开创了化学除草先例。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