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邮 电
一、驿站铺递
1.驿站
元朝以前,本县设有驿路,传递官方文书公函,驿路途经三村、陵子、孟山等地。明洪武初年,县城设驿站,编定马40匹,扛轿夫80名,每匹马每年给工食银28两。洪武五年(1372),固镇设驿站,配驿丞1人,编定马96匹,扛轿夫200名,有房屋59间。万历四十五年(1617),知县陈泰交裁减县城驿站马8匹。其余马匹由殷实户承担费用,每匹工食银30两。清康熙三年(1664),县城驿站又裁去马8匹,只保留24匹马和24名扛轿夫。固镇驿站保留马70匹,扛轿夫167人。十三年,由于战事增多,军书频繁,固镇驿站马匹不足,遂将县城驿站马匹和扛轿夫并到固镇驿站,使固镇驿马增至103匹,马夫增到103人,差夫增至70人。后又裁减,该站实有驿马75匹,马夫75人,差夫30人。雍正十年(1732),该站又裁去马夫29人,差夫6人。乾隆十九年(1754),驿丞被裁减,驿站事务改由知县指派专人管理。二十三年,固镇驿站有驿马75匹,马夫40人,差夫24人。驿站事务一直维系到清末。
2.铺递
明天启初年(1621),本县在沱河、阚疃、濠城、常里、齐眉、立疃、常疃等地设立铺递,每铺相距13里。各建邮亭一座,正房三间,东西耳房各二间。县城设总铺,由铺长管理。清康熙年间,除县城总铺外,还设有界沟铺(城西15里)、永定铺(城西40里)、霸城铺(城南固镇集,距县城70里)、连城铺(县城南100里)、濠岗铺(城南120里)、霸离铺(城东10里)、娄庄铺(城西30里)、徐园铺(城西50里)、马沟铺(城南80里)和禹庙铺(城南110里)。自总铺始,凡公文急件,由各铺依次向州府步递。此项工作一直维系到清末。
二、邮政
1.机构
民国2年(1913),安徽省邮务管理局在西关街租用房屋设立灵璧邮局。全局有5人,局长吴孟英兼营业,信差1人,干线邮运1人(往返县城至固镇之间),邮差2人(巡回于农村集镇)。农村集镇先后开设了19处邮政代办所,设置了12处邮政信柜。代办所有虞姬、娄庄、葛店、长集、晏路、沱河、藕庄、东刘集、连城、老蚌埠、冯庙、禅堂、杨疃、尹集、浍塘沟、尤集、王集、双沟、渔沟。邮政信柜设立点有:宣圩、杨集、大山、沙坝、九湾、大庙、沙滩、大路、九集、朝阳集、高楼和朱集。邮差每5日巡回一次,办理邮件交换和开箱取信事项。同年,固镇区设立邮局。8年,县邮局增办了"邮政储金"业务。20年1月1日,安徽与江苏邮区合并。县城邮局和固镇邮局被分别定为三等乙级局和三等甲级局。当时县城邮局有两条邮路:一条通固镇,一条往泗县。至固镇为逐日昼夜兼程邮班,至泗县为每3日一次邮班,邮件靠人、畜力运输。抗日战争时期,县邮局仍为5人,但因战争影响,大部分业务已停办,邮路时常受阻,邮运不能保障。
1948年11月,全县解放,邮局业务由县人民政府建设科接管,固镇邮局改为营业处,乡村设代办所10处。1951年7月,县邮电局成立。固镇设立邮电支局,并增设邮电所1处。县内先后建立连城、沱河、晏路、韦集、娄庄、长集、葛店、虞姬、禅堂、冯庙、高楼、朝阳集、渔沟、王集、尤集、朱集、尹集、杨疃、邱庙和浍塘沟20个代办所。1954年,将私人代办所改为县办和基层合作社代办。同年,渔沟邮电营业处设立。1955年,渔沟邮电营业处改为邮电支局。同年,尹集邮政营业处设立。1956年,韦集、娄庄、杨疃、尤集、朝阳集、冯庙等邮电(政)营业处先后设立。1958年11月,接办县以下各区机要通信业务。同年,浍沟、高楼邮电所设立。1959年,王集、朱集、晏路、大路邮电营业处设立。1962年,韦集、娄庄、尤集、王集、九顶、高楼、冯庙等区所在地的邮电营业处改为邮电支局,浍沟仍为邮电所,沱河、大路、晏路改为代办处,朱集营业处停办。1964年4月,禅堂邮电所设立。1965年7月,固镇置县,固镇支局划出。1968年,随着行政区划变动,邮电分支机构进行调整,原韦集、娄庄、杨疃、尹集、尤集、王集、九顶、高楼、冯庙、渔沟等10个支局不变,新设黄湾、向阳、朱集、大庙、邱庙邮电(政)支局,禅堂、浍沟邮电所改为邮电支局,东风、界沟公社设立电话站。1970年初,邮政、电信分设,县分别成立邮政局和电信局。原邮电分支机构也一分为二,邮政局有职工62人,电信局有职工142人。1973年10月,邮政、电信合并,县邮电局复设,全局有职工142人,1979年撤社划区,韦集、黄湾、娄庄、杨疃、尹集、尤集、王集、九顶、渔沟、浍沟、高楼、冯庙等区邮电支局不变;向阳、禅堂、朱集、大庙邮电支局降为邮电所;大路、长集为邮政所,1981年初,长集邮政所停办。12月,王集区所在地迁至夏楼,设夏楼邮电支局,原王集邮电支局改为邮电所。1984年1月,邮电局聘用了农民投递员34人,解决了农村投递力量不足的问题。1985年2月,县北邮运业务由个体户赵立友承包,赵立友每天驾驶私人机动三轮车往返县城和县北各支局交换邮件,风雨无阻,给县邮局减少了费用和派押人员。1985年,全县有12个邮电支局、5个邮电所、1个邮政所,平均每个支局(所)服务面积为108平方公里,服务人口为43000人。同期有报刊门市部(角)20个,邮票代售处53处,邮政信箱(筒)74个。邮政收入为254838元,占上交中央邮电收入的52.3%,占全局邮电总收入的35.4%。
2.邮件
函件民国2年,始办平信、明信片、印刷品和新闻纸等收寄业务,邮件运送昼夜兼程。24年,函件收寄每日百件以上,资费由0.03元调价到0.05元。抗日战争时期,函件资费经常上涨,平信(外埠)邮资由29年的0.08元,上涨到32年的1元。县城解放后,函件业务有普通信函和挂号信函两种,并免费收寄解放军的平信和军事邮件。1950年2月1日,全国统一了邮政资费,年底收寄函件达91000件,收入为7950元。1953年,快递函件业务停办。1960年,特种挂号信函业务开办。1966年9月1日,《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语录》等免费作挂号收寄。1969年4月1日,军事邮件按章收取邮资。同年5月1日,取消《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语录》等的免费收寄规定。至1985年,全局函件出口量达818756件,收入为73396元,占全局邮电总收入的10.2%。
附表13-8灵璧县民国时期信函邮资表
包件民国2年始办包件业务。重量限制在15斤以下,其尺寸大小则以邮袋能够装下为准。1949年下半年,县邮局开办保价包裹业务,因无全国统一的邮资标准,资费的收取是根据运输价格等因素而定。1950年,国家统一了全国邮政包件资费收取标准,各支局(所)始办包件邮寄业务。1957年4月1日,包裹和快递小包由500克重起计费,改为100克重起计费。快递小包限重500克,其费率比普通包裹多收取50%。1979年7月1日,开始办理"乙类保价包裹"投递业务,同时恢复收取包裹逾期保险费。1985年,出口包件为11250件,进口包件为23033件。
3.汇兑
民国2年,县局始办汇兑业务。汇票一式二联,分写汇款金额,中缝处粘贴相当于汇款金额的汇兑印纸,从中缝剪开,一联交给汇款人,另一联由县邮局发往兑付邮局应兑。民国38年初至1952年,汇兑方法沿用旧制,所使用的定额汇票限邮局与各委办、代办所之间使用。面额为1元、2元、5元、10元、20元等5种。1953年,邮电局与银行进行业务分工,私人汇款由邮电局办理,每笔汇款最高限额为300元;单位汇款由银行办理。1954年,汇兑资金采取向银行立户存取,季底划余额的办法。同年10月,邮政汇兑实行"凭证兑付"的办法,方便了用户取款,另外还开办了电报汇款业务。1955年9月,定额汇票业务停办。1958年1月1日起,统一邮政汇款的汇费标准。1982年将汇款最高限额由300元扩大到500元。1985年,出口汇票36900张,收入为26700元。
4.报刊发行
民国时期,县邮局不办理报刊发行业务,用户订阅报刊直接向出版单位订购,出版单位将报刊按新闻纸类交邮局寄至本地。当时,邮局投递的主要报刊有:《大公报》、《中央日报》、《新华日报》、《新闻日报》、《皖北日报》、《商报》等。1950年3月,县局始办部分报纸发行业务,年发行报纸9.2万份,收入为1300元。同年,"邮发合一",报纸的发行订阅由邮电局办理。年底,原属新华书店发行的杂志也改由邮电局发行。1964年,报刊征订工作采取主动宣传,提前上门收订的方法,方便了用户,扩大了发行量。1978~1981年,各类报刊敞开发行。1982年,开始办理报刊零售业务。配有专职零售员1人,设置零售亭1个,年零售额8000元。1983~1984年,农村各支局(所)始办报刊零售试销。1985年,全县18个支局(所)全部开办了零售业务,计有报刊门市部2个、报刊零售亭1个、邮局报刊角18个和流动零售车2辆,有专职零售员2人,兼职零售员20人,零售额65710元,占收订额的10%。全年实际订销报刊1896种(报纸229种,杂志1597种),累计1098.8万份。除发行国内报刊外,还发行朝鲜、罗马尼亚等国家的刊物。报纸订销1万份以上的有《拂晓报》,5000份以上的有《安徽日报》、《文摘周刊》,5000份以下、1000份以上的有《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农民报》、《安徽科技报》、《家庭之友》、《参考消息》、《富民报》、《中国少年报》;杂志订销在1000份以上的有《半月谈》、《红旗》、《党员生活》、《大众电影》、《农民科学实验》、《农业知识》、《故事会》、《中学生数理化》、《作文》、《小学生作文》等。全县平均每7人订阅1份报刊。
5.投递
本县进口邮件投递由邮局投递组和各邮电分支机构投递员(含农民代办员)负责,日投邮件33600件左右。
民国时期,县城内邮件投递由信差负责,乡村集镇邮件投递由邮差和各邮政代办所负责。县城内为逐日投递,乡村为5日徒步巡回投递一次。
建国初期,邮件投递仍为步班。县城内为逐日投递,农村为2~3日一班,比较边远的乡村5~6日一班。至1952年,全县邮路总长仅有569公里。1953年,全县投递人员增加到11人,投递设备大部分配有自行车。邮路也根据设备的更换进行了调整,提高了投递频次和深度。至1957年底,邮路单程长度已延长到1334公里,比1952年延长了765公里。
1958年,随农村邮电分支机构的增加,农村邮路再次进行了调整,开通3条农村干线邮路,重新划定各邮电分支机构的投递路线。年底,全县农村投递路线有34条,单程长度1869公里。投递频次和深度为:全县269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其中74个逐日到达,其余为隔日到达;全县中、小学359个,直投到校为343个。1960~1975年间,投递工作由于受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影响,投递质量一度下降,造成用户经常申告,损坏了邮电的信誉。1976年后,恢复了各项制度,加强了对投递质量的管理工作,重新调整了农村投递路线,落实了人员,使投递工作进一步明确了责任段落。
1984年。本县学习外县推行农民代办投递员经验,全县70条农村投递路线有40条承包给农民代办员投递,解决了自身力量不足的困难,投递频次由隔日班、周3班全部改为周6班;投递深度由原直投到大队改为直投到生产队或自然村,给据邮件直投到户。1985年底,全县农村投递路线为71条,单程长度3030公里,其中:自办投递员32人,投递路线32条;农民代办投递员39人,投递路线39条。每日人均投递量为400件,每日人均投递单程为40余公里。
三、电信
1.电话
长途电话民国20年,县国民政府始设长途电话管理处,有职工10余人,负责架设泗县至宿县长途电话灵璧段的线路。次年,线路架通,能和泗县、宿县、蒙城等地通话,为单路同线电话,规定长短信号出应。23年,又先后架通了县城至固镇、连城、城关、冯庙、尤集5个区的电话联络线,为军政专线。
25年,以上5个区装设了小交换设备,并能和部分乡通话。26年,战事紧张,国民党在抽抓壮丁期间,临时架通部分乡与联保间的电话线路。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侵占县城后修复了部分电话线路,供日军使用。34年,县电话处有15门交换机1部,固镇有20门交换机1部。36年,本县有长途电话机(磁石式)2架,交换机(磁石式)l台。至县城解放前夕,县电话处仅有西门子20门交换机1部,话机数架。解放后,县人民政府建设科接管长途电话管理处,录用了部分旧人员,抽调几名交通员组成县政府电话班,开始修复电话线路,供党政机关使用。1950年冬,电话班迁入邮局办公,开始办理长途电话业务。当时凡挂发各地的长途电话需经宿县地区邮局接转。1958年1~8月,长话资费两次调整。年底,全县13个支局(所)都开办了长途电话业务。1960~1976年间,仅本县至宿县、固镇为直达电话线路。1978年后,先后开通了本县至泗县、蚌埠、合肥直达电话线路。1984年12月,本县至宿县12路载波开通。1985年,全年长途电话交换量为113810张。其中,去话56670张,来话59093张,电话设备有长途2T12路载波机1部,2M202型3路载波机1部,50门磁石交换机2部。长途电话线路有12对,其中:本县至合肥、蚌埠载波各1对;本县至泗县实线1对;本县至宿县12对载波实际开通8对,其中租用2对(公安专线1对,县委传真1对)。
市内电话民国20年,县局始设市内电话,为国民党军政专用。36年,本县有市内电话机(磁石式)18架,交换机(磁石式)1台,电话线路长1.5公里,电线杆30根。37年,县城解放后,市内电话由县政府电话班管理为党政机关使用。1953年,长途电话与市内电话分台,专台接转市内电话业务。同年,增装50门磁石式交换机1部。1956年,市话增容,增装100门磁石式交换机1部。1958年市话杆线设备整修,增装100门磁石式交换机1部,市话用户达95户,收入达7800元。1960~1975年间,市内电话发展缓慢,平均每年净增用户2.8户。1976~1985年,平均每年净增用户18户。1985年末,市内电话总容量为700门,实占容量619门。其中:中继线260对(包括用户中继线7对),接入市话交换机的话机376部,用户达372户,计费348户,年收入60705元,用户小交换机总容量210门,接入用户小交换机的话机89部。市话设备有磁石100门交换机7部,市话杆路长度19杆公里。其中:水泥杆路10公里,架空明线长度46对公里,电缆长度7.5皮长公里(其中塑料电缆2.8公里,电缆芯线长度469对公里)。
农村电话民国23年,本县始有乡村电话,为国民党军政专用。36年,本县乡村电话机有(磁石式)2架,交换机(磁石式)1台,电话线路长131.5公里,电线杆2630根。县城至濠城设有专线,县城与乡村能直接通话的有3处。乡镇交换所平均每日呼数为3次,直接用话户平均每日呼数为30次。1950年设置1部30门交换机,架通县城至禅堂、杨疃两地电话线路。1951年,增加娄庄、渔沟、浍沟、尹集、韦集、高楼、王集、冯庙、固镇、学栋等10个通话点,总机容量为25门,线路长176.59公里。1953年,农村电话产权移交给邮电局,计时收费,1958年,全县13个支局(所)都办理了农村电话业务,各区和较大的农村集镇都装设了交换机。同年,资费调整,计费方法由每次2角、4角、6角、8角4级计费改为1角5分、3角、4角5分3级计费。1979年,计费方法改为25公里以内每次收费2角,25~50公里间每次收费3角5分,50公里以上每次收费4角5分。1985年,全县18个邮电支局(所)都开办了农村电话业务,有电话交换机29部,容量1360门,实占容量618门(其中:邮电局自办交换机21部,容量1060门,实占容量545门;乡办交换机8部,容量300门,实占容量73门);载波机32部(其中:3路载波机AZF3-1型6部,单路载波机B-845C型23部、B-846C型3部)。农话杆路长为333杆公里(其中邮电局自办284杆公里);中继线路233杆公里,邮电局自办223杆公里(其中水泥杆路185公里);架空明线线路1005对公里,邮电局自办885对公里;电缆长度为58.8皮长公里。电话线路55对,其中:县城至固镇为实线1对,载波2对;县城至尹集、尤集各占实线1对,载波3对;县城至韦集、杨疃、夏楼、九顶、渔沟、高楼、冯庙、浍沟各占实线1对;载波1对;县城至娄庄实线2对;县城至朱集载波1对;县城至界沟、向阳、大庙各占实线1对;韦集至黄湾、韦集至向阳、尤集至朱集、尤集至渔沟、渔沟至高楼、渔沟至九顶、浍沟至禅堂、夏楼至王集、高楼至大庙、尹集至尤集各占实线1对。农村电话去话业务量达292659张,农村电话用户达326户,计费315户,收入为231761元,占邮电总收入的32.26‰。
附表13-9灵璧县邮电业务量统计表
2.电报
民国22年,蚌埠电报局于固镇区设立支局,办理电报业务。24年,县城始建电台,为全省36个无线电台之一。有职员4人,使用三管再生式收报机和哈脱雷式发报机,功率为5瓦特,波长67米。电台经费由县政府支给,为军政专用。1952年,县邮电局开始办理电报业务。配有专职报务员1人,灵璧至宿县有话传电路1条,发往全国各地的电报经宿县邮电局转发。1958年,报务员增至3人,农村13个分支机构都开办了电报业务。1961年,省局调拨莫尔斯音响发报机1台,发报由转发改为直发。1965年,省局调拨无线电台1部,电台定时和省局中心台、地区中心台联络。1976年1月1日,省局配给联邦德国电传自动收发报机1台,收发报工作实现自动化。1985年,除大路邮政所外,其余17个邮电支局(所)都办理了电报业务。县局报房有职工7人,配有专职电报投递员1人。电报设备有莫尔斯音响发报机1部,无线电台2部("55B"型收发报机和"八一"型C电台各1部),电传打字机(51RFJ型1台,55BDO型3台,双机头64-11B型1台,单机头BFD-01型1台)6台。本县至宿县载波电传、无线电报线路各1条。投送电报,每日6班(上午2班,下午3班,晚上1班),加急电报随到随投。各分支机构所在地电报直投到户,每日4次。直投和邮送电报均为自行车班。与1975年相比,1985年电报发报量增加93.4%。
1.驿站
元朝以前,本县设有驿路,传递官方文书公函,驿路途经三村、陵子、孟山等地。明洪武初年,县城设驿站,编定马40匹,扛轿夫80名,每匹马每年给工食银28两。洪武五年(1372),固镇设驿站,配驿丞1人,编定马96匹,扛轿夫200名,有房屋59间。万历四十五年(1617),知县陈泰交裁减县城驿站马8匹。其余马匹由殷实户承担费用,每匹工食银30两。清康熙三年(1664),县城驿站又裁去马8匹,只保留24匹马和24名扛轿夫。固镇驿站保留马70匹,扛轿夫167人。十三年,由于战事增多,军书频繁,固镇驿站马匹不足,遂将县城驿站马匹和扛轿夫并到固镇驿站,使固镇驿马增至103匹,马夫增到103人,差夫增至70人。后又裁减,该站实有驿马75匹,马夫75人,差夫30人。雍正十年(1732),该站又裁去马夫29人,差夫6人。乾隆十九年(1754),驿丞被裁减,驿站事务改由知县指派专人管理。二十三年,固镇驿站有驿马75匹,马夫40人,差夫24人。驿站事务一直维系到清末。
2.铺递
明天启初年(1621),本县在沱河、阚疃、濠城、常里、齐眉、立疃、常疃等地设立铺递,每铺相距13里。各建邮亭一座,正房三间,东西耳房各二间。县城设总铺,由铺长管理。清康熙年间,除县城总铺外,还设有界沟铺(城西15里)、永定铺(城西40里)、霸城铺(城南固镇集,距县城70里)、连城铺(县城南100里)、濠岗铺(城南120里)、霸离铺(城东10里)、娄庄铺(城西30里)、徐园铺(城西50里)、马沟铺(城南80里)和禹庙铺(城南110里)。自总铺始,凡公文急件,由各铺依次向州府步递。此项工作一直维系到清末。
二、邮政
1.机构
民国2年(1913),安徽省邮务管理局在西关街租用房屋设立灵璧邮局。全局有5人,局长吴孟英兼营业,信差1人,干线邮运1人(往返县城至固镇之间),邮差2人(巡回于农村集镇)。农村集镇先后开设了19处邮政代办所,设置了12处邮政信柜。代办所有虞姬、娄庄、葛店、长集、晏路、沱河、藕庄、东刘集、连城、老蚌埠、冯庙、禅堂、杨疃、尹集、浍塘沟、尤集、王集、双沟、渔沟。邮政信柜设立点有:宣圩、杨集、大山、沙坝、九湾、大庙、沙滩、大路、九集、朝阳集、高楼和朱集。邮差每5日巡回一次,办理邮件交换和开箱取信事项。同年,固镇区设立邮局。8年,县邮局增办了"邮政储金"业务。20年1月1日,安徽与江苏邮区合并。县城邮局和固镇邮局被分别定为三等乙级局和三等甲级局。当时县城邮局有两条邮路:一条通固镇,一条往泗县。至固镇为逐日昼夜兼程邮班,至泗县为每3日一次邮班,邮件靠人、畜力运输。抗日战争时期,县邮局仍为5人,但因战争影响,大部分业务已停办,邮路时常受阻,邮运不能保障。
1948年11月,全县解放,邮局业务由县人民政府建设科接管,固镇邮局改为营业处,乡村设代办所10处。1951年7月,县邮电局成立。固镇设立邮电支局,并增设邮电所1处。县内先后建立连城、沱河、晏路、韦集、娄庄、长集、葛店、虞姬、禅堂、冯庙、高楼、朝阳集、渔沟、王集、尤集、朱集、尹集、杨疃、邱庙和浍塘沟20个代办所。1954年,将私人代办所改为县办和基层合作社代办。同年,渔沟邮电营业处设立。1955年,渔沟邮电营业处改为邮电支局。同年,尹集邮政营业处设立。1956年,韦集、娄庄、杨疃、尤集、朝阳集、冯庙等邮电(政)营业处先后设立。1958年11月,接办县以下各区机要通信业务。同年,浍沟、高楼邮电所设立。1959年,王集、朱集、晏路、大路邮电营业处设立。1962年,韦集、娄庄、尤集、王集、九顶、高楼、冯庙等区所在地的邮电营业处改为邮电支局,浍沟仍为邮电所,沱河、大路、晏路改为代办处,朱集营业处停办。1964年4月,禅堂邮电所设立。1965年7月,固镇置县,固镇支局划出。1968年,随着行政区划变动,邮电分支机构进行调整,原韦集、娄庄、杨疃、尹集、尤集、王集、九顶、高楼、冯庙、渔沟等10个支局不变,新设黄湾、向阳、朱集、大庙、邱庙邮电(政)支局,禅堂、浍沟邮电所改为邮电支局,东风、界沟公社设立电话站。1970年初,邮政、电信分设,县分别成立邮政局和电信局。原邮电分支机构也一分为二,邮政局有职工62人,电信局有职工142人。1973年10月,邮政、电信合并,县邮电局复设,全局有职工142人,1979年撤社划区,韦集、黄湾、娄庄、杨疃、尹集、尤集、王集、九顶、渔沟、浍沟、高楼、冯庙等区邮电支局不变;向阳、禅堂、朱集、大庙邮电支局降为邮电所;大路、长集为邮政所,1981年初,长集邮政所停办。12月,王集区所在地迁至夏楼,设夏楼邮电支局,原王集邮电支局改为邮电所。1984年1月,邮电局聘用了农民投递员34人,解决了农村投递力量不足的问题。1985年2月,县北邮运业务由个体户赵立友承包,赵立友每天驾驶私人机动三轮车往返县城和县北各支局交换邮件,风雨无阻,给县邮局减少了费用和派押人员。1985年,全县有12个邮电支局、5个邮电所、1个邮政所,平均每个支局(所)服务面积为108平方公里,服务人口为43000人。同期有报刊门市部(角)20个,邮票代售处53处,邮政信箱(筒)74个。邮政收入为254838元,占上交中央邮电收入的52.3%,占全局邮电总收入的35.4%。
2.邮件
函件民国2年,始办平信、明信片、印刷品和新闻纸等收寄业务,邮件运送昼夜兼程。24年,函件收寄每日百件以上,资费由0.03元调价到0.05元。抗日战争时期,函件资费经常上涨,平信(外埠)邮资由29年的0.08元,上涨到32年的1元。县城解放后,函件业务有普通信函和挂号信函两种,并免费收寄解放军的平信和军事邮件。1950年2月1日,全国统一了邮政资费,年底收寄函件达91000件,收入为7950元。1953年,快递函件业务停办。1960年,特种挂号信函业务开办。1966年9月1日,《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语录》等免费作挂号收寄。1969年4月1日,军事邮件按章收取邮资。同年5月1日,取消《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语录》等的免费收寄规定。至1985年,全局函件出口量达818756件,收入为73396元,占全局邮电总收入的10.2%。
附表13-8灵璧县民国时期信函邮资表
包件民国2年始办包件业务。重量限制在15斤以下,其尺寸大小则以邮袋能够装下为准。1949年下半年,县邮局开办保价包裹业务,因无全国统一的邮资标准,资费的收取是根据运输价格等因素而定。1950年,国家统一了全国邮政包件资费收取标准,各支局(所)始办包件邮寄业务。1957年4月1日,包裹和快递小包由500克重起计费,改为100克重起计费。快递小包限重500克,其费率比普通包裹多收取50%。1979年7月1日,开始办理"乙类保价包裹"投递业务,同时恢复收取包裹逾期保险费。1985年,出口包件为11250件,进口包件为23033件。
3.汇兑
民国2年,县局始办汇兑业务。汇票一式二联,分写汇款金额,中缝处粘贴相当于汇款金额的汇兑印纸,从中缝剪开,一联交给汇款人,另一联由县邮局发往兑付邮局应兑。民国38年初至1952年,汇兑方法沿用旧制,所使用的定额汇票限邮局与各委办、代办所之间使用。面额为1元、2元、5元、10元、20元等5种。1953年,邮电局与银行进行业务分工,私人汇款由邮电局办理,每笔汇款最高限额为300元;单位汇款由银行办理。1954年,汇兑资金采取向银行立户存取,季底划余额的办法。同年10月,邮政汇兑实行"凭证兑付"的办法,方便了用户取款,另外还开办了电报汇款业务。1955年9月,定额汇票业务停办。1958年1月1日起,统一邮政汇款的汇费标准。1982年将汇款最高限额由300元扩大到500元。1985年,出口汇票36900张,收入为26700元。
4.报刊发行
民国时期,县邮局不办理报刊发行业务,用户订阅报刊直接向出版单位订购,出版单位将报刊按新闻纸类交邮局寄至本地。当时,邮局投递的主要报刊有:《大公报》、《中央日报》、《新华日报》、《新闻日报》、《皖北日报》、《商报》等。1950年3月,县局始办部分报纸发行业务,年发行报纸9.2万份,收入为1300元。同年,"邮发合一",报纸的发行订阅由邮电局办理。年底,原属新华书店发行的杂志也改由邮电局发行。1964年,报刊征订工作采取主动宣传,提前上门收订的方法,方便了用户,扩大了发行量。1978~1981年,各类报刊敞开发行。1982年,开始办理报刊零售业务。配有专职零售员1人,设置零售亭1个,年零售额8000元。1983~1984年,农村各支局(所)始办报刊零售试销。1985年,全县18个支局(所)全部开办了零售业务,计有报刊门市部2个、报刊零售亭1个、邮局报刊角18个和流动零售车2辆,有专职零售员2人,兼职零售员20人,零售额65710元,占收订额的10%。全年实际订销报刊1896种(报纸229种,杂志1597种),累计1098.8万份。除发行国内报刊外,还发行朝鲜、罗马尼亚等国家的刊物。报纸订销1万份以上的有《拂晓报》,5000份以上的有《安徽日报》、《文摘周刊》,5000份以下、1000份以上的有《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农民报》、《安徽科技报》、《家庭之友》、《参考消息》、《富民报》、《中国少年报》;杂志订销在1000份以上的有《半月谈》、《红旗》、《党员生活》、《大众电影》、《农民科学实验》、《农业知识》、《故事会》、《中学生数理化》、《作文》、《小学生作文》等。全县平均每7人订阅1份报刊。
5.投递
本县进口邮件投递由邮局投递组和各邮电分支机构投递员(含农民代办员)负责,日投邮件33600件左右。
民国时期,县城内邮件投递由信差负责,乡村集镇邮件投递由邮差和各邮政代办所负责。县城内为逐日投递,乡村为5日徒步巡回投递一次。
建国初期,邮件投递仍为步班。县城内为逐日投递,农村为2~3日一班,比较边远的乡村5~6日一班。至1952年,全县邮路总长仅有569公里。1953年,全县投递人员增加到11人,投递设备大部分配有自行车。邮路也根据设备的更换进行了调整,提高了投递频次和深度。至1957年底,邮路单程长度已延长到1334公里,比1952年延长了765公里。
1958年,随农村邮电分支机构的增加,农村邮路再次进行了调整,开通3条农村干线邮路,重新划定各邮电分支机构的投递路线。年底,全县农村投递路线有34条,单程长度1869公里。投递频次和深度为:全县269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其中74个逐日到达,其余为隔日到达;全县中、小学359个,直投到校为343个。1960~1975年间,投递工作由于受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影响,投递质量一度下降,造成用户经常申告,损坏了邮电的信誉。1976年后,恢复了各项制度,加强了对投递质量的管理工作,重新调整了农村投递路线,落实了人员,使投递工作进一步明确了责任段落。
1984年。本县学习外县推行农民代办投递员经验,全县70条农村投递路线有40条承包给农民代办员投递,解决了自身力量不足的困难,投递频次由隔日班、周3班全部改为周6班;投递深度由原直投到大队改为直投到生产队或自然村,给据邮件直投到户。1985年底,全县农村投递路线为71条,单程长度3030公里,其中:自办投递员32人,投递路线32条;农民代办投递员39人,投递路线39条。每日人均投递量为400件,每日人均投递单程为40余公里。
三、电信
1.电话
长途电话民国20年,县国民政府始设长途电话管理处,有职工10余人,负责架设泗县至宿县长途电话灵璧段的线路。次年,线路架通,能和泗县、宿县、蒙城等地通话,为单路同线电话,规定长短信号出应。23年,又先后架通了县城至固镇、连城、城关、冯庙、尤集5个区的电话联络线,为军政专线。
25年,以上5个区装设了小交换设备,并能和部分乡通话。26年,战事紧张,国民党在抽抓壮丁期间,临时架通部分乡与联保间的电话线路。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侵占县城后修复了部分电话线路,供日军使用。34年,县电话处有15门交换机1部,固镇有20门交换机1部。36年,本县有长途电话机(磁石式)2架,交换机(磁石式)l台。至县城解放前夕,县电话处仅有西门子20门交换机1部,话机数架。解放后,县人民政府建设科接管长途电话管理处,录用了部分旧人员,抽调几名交通员组成县政府电话班,开始修复电话线路,供党政机关使用。1950年冬,电话班迁入邮局办公,开始办理长途电话业务。当时凡挂发各地的长途电话需经宿县地区邮局接转。1958年1~8月,长话资费两次调整。年底,全县13个支局(所)都开办了长途电话业务。1960~1976年间,仅本县至宿县、固镇为直达电话线路。1978年后,先后开通了本县至泗县、蚌埠、合肥直达电话线路。1984年12月,本县至宿县12路载波开通。1985年,全年长途电话交换量为113810张。其中,去话56670张,来话59093张,电话设备有长途2T12路载波机1部,2M202型3路载波机1部,50门磁石交换机2部。长途电话线路有12对,其中:本县至合肥、蚌埠载波各1对;本县至泗县实线1对;本县至宿县12对载波实际开通8对,其中租用2对(公安专线1对,县委传真1对)。
市内电话民国20年,县局始设市内电话,为国民党军政专用。36年,本县有市内电话机(磁石式)18架,交换机(磁石式)1台,电话线路长1.5公里,电线杆30根。37年,县城解放后,市内电话由县政府电话班管理为党政机关使用。1953年,长途电话与市内电话分台,专台接转市内电话业务。同年,增装50门磁石式交换机1部。1956年,市话增容,增装100门磁石式交换机1部。1958年市话杆线设备整修,增装100门磁石式交换机1部,市话用户达95户,收入达7800元。1960~1975年间,市内电话发展缓慢,平均每年净增用户2.8户。1976~1985年,平均每年净增用户18户。1985年末,市内电话总容量为700门,实占容量619门。其中:中继线260对(包括用户中继线7对),接入市话交换机的话机376部,用户达372户,计费348户,年收入60705元,用户小交换机总容量210门,接入用户小交换机的话机89部。市话设备有磁石100门交换机7部,市话杆路长度19杆公里。其中:水泥杆路10公里,架空明线长度46对公里,电缆长度7.5皮长公里(其中塑料电缆2.8公里,电缆芯线长度469对公里)。
农村电话民国23年,本县始有乡村电话,为国民党军政专用。36年,本县乡村电话机有(磁石式)2架,交换机(磁石式)1台,电话线路长131.5公里,电线杆2630根。县城至濠城设有专线,县城与乡村能直接通话的有3处。乡镇交换所平均每日呼数为3次,直接用话户平均每日呼数为30次。1950年设置1部30门交换机,架通县城至禅堂、杨疃两地电话线路。1951年,增加娄庄、渔沟、浍沟、尹集、韦集、高楼、王集、冯庙、固镇、学栋等10个通话点,总机容量为25门,线路长176.59公里。1953年,农村电话产权移交给邮电局,计时收费,1958年,全县13个支局(所)都办理了农村电话业务,各区和较大的农村集镇都装设了交换机。同年,资费调整,计费方法由每次2角、4角、6角、8角4级计费改为1角5分、3角、4角5分3级计费。1979年,计费方法改为25公里以内每次收费2角,25~50公里间每次收费3角5分,50公里以上每次收费4角5分。1985年,全县18个邮电支局(所)都开办了农村电话业务,有电话交换机29部,容量1360门,实占容量618门(其中:邮电局自办交换机21部,容量1060门,实占容量545门;乡办交换机8部,容量300门,实占容量73门);载波机32部(其中:3路载波机AZF3-1型6部,单路载波机B-845C型23部、B-846C型3部)。农话杆路长为333杆公里(其中邮电局自办284杆公里);中继线路233杆公里,邮电局自办223杆公里(其中水泥杆路185公里);架空明线线路1005对公里,邮电局自办885对公里;电缆长度为58.8皮长公里。电话线路55对,其中:县城至固镇为实线1对,载波2对;县城至尹集、尤集各占实线1对,载波3对;县城至韦集、杨疃、夏楼、九顶、渔沟、高楼、冯庙、浍沟各占实线1对;载波1对;县城至娄庄实线2对;县城至朱集载波1对;县城至界沟、向阳、大庙各占实线1对;韦集至黄湾、韦集至向阳、尤集至朱集、尤集至渔沟、渔沟至高楼、渔沟至九顶、浍沟至禅堂、夏楼至王集、高楼至大庙、尹集至尤集各占实线1对。农村电话去话业务量达292659张,农村电话用户达326户,计费315户,收入为231761元,占邮电总收入的32.26‰。
附表13-9灵璧县邮电业务量统计表
2.电报
民国22年,蚌埠电报局于固镇区设立支局,办理电报业务。24年,县城始建电台,为全省36个无线电台之一。有职员4人,使用三管再生式收报机和哈脱雷式发报机,功率为5瓦特,波长67米。电台经费由县政府支给,为军政专用。1952年,县邮电局开始办理电报业务。配有专职报务员1人,灵璧至宿县有话传电路1条,发往全国各地的电报经宿县邮电局转发。1958年,报务员增至3人,农村13个分支机构都开办了电报业务。1961年,省局调拨莫尔斯音响发报机1台,发报由转发改为直发。1965年,省局调拨无线电台1部,电台定时和省局中心台、地区中心台联络。1976年1月1日,省局配给联邦德国电传自动收发报机1台,收发报工作实现自动化。1985年,除大路邮政所外,其余17个邮电支局(所)都办理了电报业务。县局报房有职工7人,配有专职电报投递员1人。电报设备有莫尔斯音响发报机1部,无线电台2部("55B"型收发报机和"八一"型C电台各1部),电传打字机(51RFJ型1台,55BDO型3台,双机头64-11B型1台,单机头BFD-01型1台)6台。本县至宿县载波电传、无线电报线路各1条。投送电报,每日6班(上午2班,下午3班,晚上1班),加急电报随到随投。各分支机构所在地电报直投到户,每日4次。直投和邮送电报均为自行车班。与1975年相比,1985年电报发报量增加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