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医 药
一、中药
本县药用植物和动物有200余种,多系野生,建国前无专人采集、收购,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建国后,县人民政府重视中医中药的发展,并设有专门收购网点。1954年,本县开始收购中药材,重点收购地骨皮、皮硝以及零星的野生小药材。1955年起,有110余种药材进入市场,全县野生药材达到自产自给有余,还向外调拨。为保护药材资源,同年,县人民政府宣布对山枣重点产地浍沟区的凤山、开合山,九顶区的九顶山,渔沟区的庆云山等实行封山育林,防止乱砍滥伐,保护野生山枣树50余万棵。1959年,县卫生部门组织力量对野生药材进行全面普查,并制作了180件标本。同时,在全县设收购点18个,收购量达50万斤,外调量为26万斤。卫生部门还与地方政府协作,发展人工栽培药材。1972年,全县组织第二次野生药材普查,查出本县野生中药材152种,并制作了85件标本,其中部分经过化学处理,基本保持原色。作为辅助教材。
1985年,县医药公司全年批发中药材28万元,零售中药材2.5万元。全县医疗单位常用中药材饮片有半夏、甘草、当归、茵陈、白芍等324种,常见的中成药有活血止痛膏、复方丹参片、六神丸、锡类散、川贝冲剂、蜂皇浆等92种。
二、西药
民国13年(1924),西药开始传入本县,品种和数量很少,价格相当昂贵,建国初,本县市场供应的贵重西药多系进口产品。常用药有双刀臭水、漂白粉、六六六灭虱粉,治疗疥疮用的硫黄膏,治疗地方病用的奎宁制剂、阿的平、扑疟奎宁、百乐君、斯锑黑克、六○六、消治龙、地亚净、消困定、福白龙、握姆那丁等计400余种。贵重药有“盘尼西林”和“链霉素”,这些大都是英美“礼来”、“施贵宝”、“葛兰素”产品,六○六是德国“拜耳”的产品。
从50年代起,随着国家制药工业的发展,抗生素药品逐步国产化,大批量抗生素药物投放市场,因此,本县使用的西药数量和品种不断增加。1958年,全县西药销售额为36万元,1963年上升到48万元;1971年,销售额为109万元;1980年,销售额161.6万元;1985年,销售额135万元。是年末,全县各医疗单位常用西药药品有维生素B1、青霉素、硫酸链霉素、卡那霉素、红霉素片、麦迪霉素等480余种。
本县药用植物和动物有200余种,多系野生,建国前无专人采集、收购,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建国后,县人民政府重视中医中药的发展,并设有专门收购网点。1954年,本县开始收购中药材,重点收购地骨皮、皮硝以及零星的野生小药材。1955年起,有110余种药材进入市场,全县野生药材达到自产自给有余,还向外调拨。为保护药材资源,同年,县人民政府宣布对山枣重点产地浍沟区的凤山、开合山,九顶区的九顶山,渔沟区的庆云山等实行封山育林,防止乱砍滥伐,保护野生山枣树50余万棵。1959年,县卫生部门组织力量对野生药材进行全面普查,并制作了180件标本。同时,在全县设收购点18个,收购量达50万斤,外调量为26万斤。卫生部门还与地方政府协作,发展人工栽培药材。1972年,全县组织第二次野生药材普查,查出本县野生中药材152种,并制作了85件标本,其中部分经过化学处理,基本保持原色。作为辅助教材。
1985年,县医药公司全年批发中药材28万元,零售中药材2.5万元。全县医疗单位常用中药材饮片有半夏、甘草、当归、茵陈、白芍等324种,常见的中成药有活血止痛膏、复方丹参片、六神丸、锡类散、川贝冲剂、蜂皇浆等92种。
二、西药
民国13年(1924),西药开始传入本县,品种和数量很少,价格相当昂贵,建国初,本县市场供应的贵重西药多系进口产品。常用药有双刀臭水、漂白粉、六六六灭虱粉,治疗疥疮用的硫黄膏,治疗地方病用的奎宁制剂、阿的平、扑疟奎宁、百乐君、斯锑黑克、六○六、消治龙、地亚净、消困定、福白龙、握姆那丁等计400余种。贵重药有“盘尼西林”和“链霉素”,这些大都是英美“礼来”、“施贵宝”、“葛兰素”产品,六○六是德国“拜耳”的产品。
从50年代起,随着国家制药工业的发展,抗生素药品逐步国产化,大批量抗生素药物投放市场,因此,本县使用的西药数量和品种不断增加。1958年,全县西药销售额为36万元,1963年上升到48万元;1971年,销售额为109万元;1980年,销售额161.6万元;1985年,销售额135万元。是年末,全县各医疗单位常用西药药品有维生素B1、青霉素、硫酸链霉素、卡那霉素、红霉素片、麦迪霉素等480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