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作物产量
建国前,本县各种农作物的产量均较低,建国后,产量逐步提高,有的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几种主要作物产量情况是:
小麦——本地宜种小麦,宋代苏轼知徐州时,曾说过:“徐州地宜菽麦,每一熟而饱数岁”。但是过去一直产量很低,亩产不过百斤左右。从民国16—24年(1927—1935),徐州麦作试验场场长尹聘三(萧县人)历经9年培育出“438”号小麦,首先在萧县进行区域适应性种植,经过两年试种,不仅品质好,产量亦高,正准备推广之时,日军侵占萧县、徐州,麦子尚未成熟,试验田的小麦无法采收,原寄给金陵大学农学院代为繁殖保存的2斤良种,由该院随校搬往重庆。尹聘三要回后,寄给当时在萧县参加抗日工作的原徐州农场推广组长项厚轩,在郝庄农场交给范慕兰代为繁殖,逐步扩大繁殖面积。到民国36年,全县已存6个“438”小麦推广区,共种植2865亩,以后逐步推开,直至1954年才由“碧玛”小麦良种代替。1972年,全县小麦亩产达到202斤。
在本县种植小麦能避灾保收,稳产高产,因此在1964年提出了“主攻小麦”的口号。但攻了8年,亩产还是200多斤,原因是粮食政策不合理,小麦收得再多,午季最多每人只能分到120斤,其余的要卖给国家,多收不能多吃,群众没有生产积极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粮食政策实行合同定购,完成任务后,群众可以多留多吃。因此便舍得在种植上花本钱,加上新技术、优良品种的推广,1982年,全县小麦亩产从1981年的278斤提高到346斤,1983年,全县小麦亩产达到496斤,1985年亩产又达到542斤。
大豆——本县历史上是作为粮食作物种植的,民国25年统计,大豆9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0%,直到建国初,大体上在这个幅度上下滚动。建国后,大豆面积时大时小,基本情况是:1954年前,70—80万亩,1955—1970年产40—60万亩,1971—1979年,20—30多万亩,1980—1985年,面积又上升到40万亩左右。大豆产量在建国前每亩很少超过百斤,一般在60—80斤。直到1966年亩产才达到119斤。1973年单产最高,230斤,其余年份也均在100多斤。总的看来,随着夏玉米的扩大,大豆面积将逐步减少。
山芋——全县除部份湖洼地之外,均有种植,建国前20万亩左右。1954年,本县开始采用切片晒干法,这在山芋储藏利用上是一大进步,因此,面积逐步扩大。1959—1960年全县近60万亩;1975—1976年,全县近50万亩,其余年份均在30—40万亩之间。这两个高峰均处于本县最困难时期,也是在大面积种植水稻失败之后,不得已而扩种山芋,来维持生计,所以群众称山芋为“穷庄稼”。近几年山芋干在工业上的用途广泛,群众把山芋当作经济作物来种。山芋(干)亩产量,从五十年代到1965年均为200多斤,1966年370斤,1969年408斤,1973年818斤,之后,产量有所降低,到1984年亩产342斤。
玉米——适应性较强,全县均有种植。建国前,多为春玉米,面积在1—2万亩左右。建国后逐步扩大。1954年种植3万多亩,1971年14万多亩,1977年20万亩,1985年21万多亩。七十年代以后,全县以种植夏玉米为主。玉米产量,1984年亩产最高,464斤,1985年446斤,其余年份100—400斤不等。
高粱——建国前为本县主要粮食作物,因为过去小麦产量低,一般农户收麦后只够吃两个月的,高粱早熟,正好接口,所以面积均占总耕地的20%左右。1951年本县种植46万亩,占耕地18%。以后逐渐减少,到1985年,本县还只有3800亩。高粱产量低,建国前亩产140斤左右,一年种一季,多为撒插,品质又差,群众不爱食,1973年产量最高,亩产290斤。
棉花——本县的黄泛平原区均可种植,气温、光照、降水量均能满足棉花生长发育需要,本县种植历史也较长。民国15年,江苏省长公署指令本县种植美国脱字棉,准免粮3年,县农民教育馆张贴布告标语、陈列标本、图表,宣讲重要性与栽培方法,当年领棉种的12户,领棉籽200斤。
民国20年,徐州选定萧县推广脱字美棉“甲99”号良种,因产量丰,价格高,很受农民欢迎。先在陶楼、穆集一带建立示范区,面积约2万亩,并在陶楼成立棉花产销合作社,内设轧花打包厂,实行自产、自轧、自运、自销,以免受商人剥削。开始推广时,由麦作试验农场向上海银行洽借贷款,分转各示范区合作社使用。社员向社内缴纳籽棉时,按照市价先付7成贷款,轧成皮棉,打包运销后,除补足下余3成外,多售的款,除去开支再分给社员。轧的良种棉籽作推广用,植棉技术由麦作试验场派技术员指导。由于推广得法,效益很好,产销业务迅速发展,在六、七、八区得以普及。25年,全县建立陶楼、坡里、黄口、郝集、赵庄、孙庄等7个棉花产销合作社,植棉面积达8万多亩。
建国后到1960年,棉花面积逐步扩大,最高达40万亩,之后,大体上稳定在26万亩左右。
棉花产量,从建国到1980年,单产最低时亩产不到10(皮棉下同)斤,最高90斤,一般50—60斤,1980年后,国家实行价格倒三七(70%加价,30%平价)加价、棉奖粮等奖励政策,群众植棉积极性高,1981年亩产突破100斤,1983年达到146斤,为历史最高水平。
1985年,国家取消了奖励政策,棉花亩产下降到70斤。
油料——本县主要是花生、芝麻,六十年代中期开始种植油菜,并逐年扩大。油料作物在五十年代每年均种植10多万亩,六十、七十年代一般在4—6万亩,八十年代以后,上升到10多万亩,1985年16万亩。
油料产量一直较低,1949—1979年中,仅4年略超100斤,其余均在60—80斤左右。1980年开始,油料产量提高,达到112斤,1985年142斤。
1949—1985年农业生产产量统计表
单位:面积:万亩、单产:斤、总产:万斤
小麦——本地宜种小麦,宋代苏轼知徐州时,曾说过:“徐州地宜菽麦,每一熟而饱数岁”。但是过去一直产量很低,亩产不过百斤左右。从民国16—24年(1927—1935),徐州麦作试验场场长尹聘三(萧县人)历经9年培育出“438”号小麦,首先在萧县进行区域适应性种植,经过两年试种,不仅品质好,产量亦高,正准备推广之时,日军侵占萧县、徐州,麦子尚未成熟,试验田的小麦无法采收,原寄给金陵大学农学院代为繁殖保存的2斤良种,由该院随校搬往重庆。尹聘三要回后,寄给当时在萧县参加抗日工作的原徐州农场推广组长项厚轩,在郝庄农场交给范慕兰代为繁殖,逐步扩大繁殖面积。到民国36年,全县已存6个“438”小麦推广区,共种植2865亩,以后逐步推开,直至1954年才由“碧玛”小麦良种代替。1972年,全县小麦亩产达到202斤。
在本县种植小麦能避灾保收,稳产高产,因此在1964年提出了“主攻小麦”的口号。但攻了8年,亩产还是200多斤,原因是粮食政策不合理,小麦收得再多,午季最多每人只能分到120斤,其余的要卖给国家,多收不能多吃,群众没有生产积极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粮食政策实行合同定购,完成任务后,群众可以多留多吃。因此便舍得在种植上花本钱,加上新技术、优良品种的推广,1982年,全县小麦亩产从1981年的278斤提高到346斤,1983年,全县小麦亩产达到496斤,1985年亩产又达到542斤。
大豆——本县历史上是作为粮食作物种植的,民国25年统计,大豆9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0%,直到建国初,大体上在这个幅度上下滚动。建国后,大豆面积时大时小,基本情况是:1954年前,70—80万亩,1955—1970年产40—60万亩,1971—1979年,20—30多万亩,1980—1985年,面积又上升到40万亩左右。大豆产量在建国前每亩很少超过百斤,一般在60—80斤。直到1966年亩产才达到119斤。1973年单产最高,230斤,其余年份也均在100多斤。总的看来,随着夏玉米的扩大,大豆面积将逐步减少。
山芋——全县除部份湖洼地之外,均有种植,建国前20万亩左右。1954年,本县开始采用切片晒干法,这在山芋储藏利用上是一大进步,因此,面积逐步扩大。1959—1960年全县近60万亩;1975—1976年,全县近50万亩,其余年份均在30—40万亩之间。这两个高峰均处于本县最困难时期,也是在大面积种植水稻失败之后,不得已而扩种山芋,来维持生计,所以群众称山芋为“穷庄稼”。近几年山芋干在工业上的用途广泛,群众把山芋当作经济作物来种。山芋(干)亩产量,从五十年代到1965年均为200多斤,1966年370斤,1969年408斤,1973年818斤,之后,产量有所降低,到1984年亩产342斤。
玉米——适应性较强,全县均有种植。建国前,多为春玉米,面积在1—2万亩左右。建国后逐步扩大。1954年种植3万多亩,1971年14万多亩,1977年20万亩,1985年21万多亩。七十年代以后,全县以种植夏玉米为主。玉米产量,1984年亩产最高,464斤,1985年446斤,其余年份100—400斤不等。
高粱——建国前为本县主要粮食作物,因为过去小麦产量低,一般农户收麦后只够吃两个月的,高粱早熟,正好接口,所以面积均占总耕地的20%左右。1951年本县种植46万亩,占耕地18%。以后逐渐减少,到1985年,本县还只有3800亩。高粱产量低,建国前亩产140斤左右,一年种一季,多为撒插,品质又差,群众不爱食,1973年产量最高,亩产290斤。
棉花——本县的黄泛平原区均可种植,气温、光照、降水量均能满足棉花生长发育需要,本县种植历史也较长。民国15年,江苏省长公署指令本县种植美国脱字棉,准免粮3年,县农民教育馆张贴布告标语、陈列标本、图表,宣讲重要性与栽培方法,当年领棉种的12户,领棉籽200斤。
民国20年,徐州选定萧县推广脱字美棉“甲99”号良种,因产量丰,价格高,很受农民欢迎。先在陶楼、穆集一带建立示范区,面积约2万亩,并在陶楼成立棉花产销合作社,内设轧花打包厂,实行自产、自轧、自运、自销,以免受商人剥削。开始推广时,由麦作试验农场向上海银行洽借贷款,分转各示范区合作社使用。社员向社内缴纳籽棉时,按照市价先付7成贷款,轧成皮棉,打包运销后,除补足下余3成外,多售的款,除去开支再分给社员。轧的良种棉籽作推广用,植棉技术由麦作试验场派技术员指导。由于推广得法,效益很好,产销业务迅速发展,在六、七、八区得以普及。25年,全县建立陶楼、坡里、黄口、郝集、赵庄、孙庄等7个棉花产销合作社,植棉面积达8万多亩。
建国后到1960年,棉花面积逐步扩大,最高达40万亩,之后,大体上稳定在26万亩左右。
棉花产量,从建国到1980年,单产最低时亩产不到10(皮棉下同)斤,最高90斤,一般50—60斤,1980年后,国家实行价格倒三七(70%加价,30%平价)加价、棉奖粮等奖励政策,群众植棉积极性高,1981年亩产突破100斤,1983年达到146斤,为历史最高水平。
1985年,国家取消了奖励政策,棉花亩产下降到70斤。
油料——本县主要是花生、芝麻,六十年代中期开始种植油菜,并逐年扩大。油料作物在五十年代每年均种植10多万亩,六十、七十年代一般在4—6万亩,八十年代以后,上升到10多万亩,1985年16万亩。
油料产量一直较低,1949—1979年中,仅4年略超100斤,其余均在60—80斤左右。1980年开始,油料产量提高,达到112斤,1985年142斤。
1949—1985年农业生产产量统计表
单位:面积:万亩、单产:斤、总产:万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