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本县果树园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天门寺一棵古银杏,树龄1400多年,是南北朝时栽植的。皇藏峪瑞云寺中有银杏两株,是1300多年前的隋唐时期栽植的。在宋代苏东坡的诗中,记载萧县果树就有两处:一是《白土山石炭歌》中,有“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锻”句,白土山即在今日白土镇附近。二是《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二首》中,有“我是朱陈旧使君,劝农曾入杏花村”。苏公自注:朱陈村在徐州萧县,另考注朱陈村与杏花村相连。以上说明在宋代,萧县就有栗子林和杏花村。本县千百年来,沿用果树命名的村庄,共有20个,其中:
以桃园命名的9个,它们是:新庄乡桃园,刘店乡桃园,道口乡任桃园,马井乡谢桃园,桃园乡赵桃园,张楼乡前石桃园、后石桃园,双楼乡前王桃园、后王桃园。
以柿园命名的村7个,它们是:
新庄乡柿园,王汉集乡柿园,赵庄乡王柿园,红庙乡陈柿园,业庄乡黄柿园,张楼乡戴柿园,双楼乡柿园。
以枣园命名的2个,它们是:
道口乡王枣园,丁楼乡枣园。
以杏园和李子园命名的村各1个,它们是:
孤山乡杏园,刘店乡李子园。
据《康熙萧县志》果之品部分记载,那时的果树品种有:杏、李、梨、柿、核桃、山楂、桃、梅、枣、樱桃、葡萄、银杏、苹果、石榴、酸枣。
民国4年(1915),段书云从烟台、青岛引进玫瑰香葡萄在县城东南邵庄一带栽培。
民国8年,《萧县实业视察报告》记载:“该邑有石榴,高山平原皆种植,在家国内之种数十百株者所在俱是,总计不在少数。”“萧县石榴最高产量有400万斤,采收之熟果远大于拳头,剖开之后,粒粒果实大小匀称,其色红白相间,其味甘甜异常,不仅超过澳州产品,即较沙乌地阿拉伯之石榴亦毫不逊色。”
民国20年,本县211个乡中,以果树命名的就有桃园乡、宜梨乡。
桃园乡:包括现在的刘套乡吴郑庄、谢庄、北城乡大马路、杨楼小马路、郝焦乡的张口、迎风口、董楼、大小刘庄、黄台子等,约有桃树3000多亩,品种有五月红、小二红、大毛桃、满园香、红血等,一般年景60—70万斤。主要靠肩挑人推,销往徐州及周围一些县。
宜梨乡:包括现在郝庄乡的王千集、李瓦房、李楼、段阁、前后郝庄和马井乡的郭洼、朱楼、许破楼、杨庄等地,约有梨树2500—3000亩,品种以酥梨为主,也有部分黄梨,一般年产量15—20万斤。
民国21年,中央大学农学院与萧县县政府实施一项农业推广计划,由县政府在陇海铁路以南种植葡萄之农户中选定若干家,试种引进的美国品种,由大学派遣专家和技术人员指导。由于果实形似羊奶,故一般称为羊奶葡萄。开始种植于邵庄,以后扩大到大庄一带,抗日战争爆发前,已发展到3千多亩。这一推广计划同时在铁路以北种植桃子之农户中选定若干家,作推广新技术示范,技术人员教导农户在桃园中以喷雾器喷洒防治虫害药剂,倘发现某株桃树病变,即打针注射矫治病害。那时一般乡民对西药所知有限,人体治病尚极少注射针剂,今竟为桃树打针,一时传为奇闻,故每逢桃树打针之时,远近一二十里乡民辗转相告,若干妇女且乘牛车前来,蜂拥围观。待桃花脱落结纽之时,以糊好之报纸袋逐一包扎,严密保护果实,及至八月中秋节前,“八月寿桃”采收,剥去纸袋,只见每个新桃光鲜美丽,纤尘不染,而食后人人无不赞美,胜过往年产品。
民国22年《中国实业志》记载:本县果品产量:桃8700担,杏4600担,石榴7500担,梨1200担,合计22000担。
民国23年,在盛产酥梨的宜梨乡建立水果推销合作社,把酥梨运往上海3大公司,其中先施公司在门市部销售时,曾用大字标明“萧县梨王”,销路很盛。当时的黄口车站有3个鲜果行,专门负责收购外运,远销徐州、蚌埠、南京、上海等地。是年9月,县政府建立的“民生工厂”投产,设有运销部和葡萄酒酿造部,一方面将本地所产的石榴、酥梨、葡萄运往全国各地,一方面就地加工葡萄酒,所产葡萄酒曾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选评,获品质优良奖。
民国25年《县政公报》记载:本县徐里软子石榴、古尚村马芽石榴、欧集等乡葡萄、宜梨乡酥梨,产量均丰富,品质亦甚优良。
民国17—26年的10年间,本县引进了国外新品种,采用了新技术,建立了专业机构,并进而发展加工酿造业,产、运、销、加工一条龙,已初步形成商品水果基地的雏形。民国27年,日本侵略军侵占萧县以后,果树生产遭受极大的破坏。日本投降后,内战又起,果树生产再次遭到破坏。到建国时,全县仅存果树3万亩,总产527.5万斤,主要有沙河沿岸的部分梨园,黄河故堤上断断续续的桃园,东南丘陵零零星星的杏、核桃等,城东大庄、邵庄一带的800亩葡萄园。
建国后,果树生产有了较大发展。到1985年底,全县有各种果树103440亩,相当于建国时的3.5倍,水果产量3922万斤,相当于建国时的5倍。发展概况见下表:
建国后果树面积、产量统计表
单位:万亩、万斤

36年来,果树生产在曲折中发展:
1954年冬,寒潮侵袭,全县3399亩石榴被冻死1794亩。
1958年大办公共食堂,原桃园乡、宜梨乡的桃树、梨树几乎被砍光,全部拿去当柴烧。
1959~1961年,县里提出“五里一个桃花店,十里一个杏花村”。打破所有制,突击发展,3年新栽2.5万亩,总面积达到6.5万亩,出现建国后的第一个大发展时期。但“四固定”以后,果树面积迅速缩小,1962年减少2万亩。七十年代初,过去被保留下来的果树效益已很显著,到1972年,全县果树从1970年的6万亩发展到9.8万亩,出现了第二个迅速发展时期。但1974年以后,又渐趋下降,1977~1978年保留7.7万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群众又有了发展果树的积极性。1981年果树资源调查时,全县果树总面积已达到9.2万亩。1984年秋,县委、县政府对林果业作了大量调查研究,发现朱解庄靠黄白桃致富的典型。该村从1971年开始定植黄白桃,1984年总产近200万斤,仅此一项人均纯收入近400元,成了靠果树致富的村庄。县委、县政府负责人分析了全县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果树资源,悠久的栽培历史,竞争力强的水果商品市场,以及强大的加工基础和较先进的贮藏技术,决定把林果业作为振兴萧具经济的三个重点之一。从此,果树生产又有了一个大的发展。
果树的产量,几起几落:五十年代的1952年,水果产量达到683万斤,1955年下降到275.5万斤,六十年代的1966年产量达698.8万斤,1967年仅437.5万斤;进入70年代,特别是1978年以后,产量逐年增加,1981年达到2255.8万斤,1985年达到3922万斤。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