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造纸
本县在清嘉庆年间民间就有造粗纸作坊。民国初年萧城有粗纸作坊两家。民国18年(1929)有5户9人从事粗纸制造业。平均每户产值为1495元,总产值为7475元。除县内销售,少量销往徐州作包装用纸。1950年有3户6人,产值1200元。
1958年萧县县委宣传部建造纸厂,生产包装纸、光连纸、日产半吨,当年亏损1万元。1959年,县工业局纸浆厂、县造纸厂相继建成,1962年在“工业下马”中停产。
1978年,乡村办造纸厂3个,从业人员113人,年产黄表纸173吨,产值14.87万元。1983年增加卫生纸、包装纸生产,年产672吨,产值49万元。1985年,乡镇造纸厂发展到13个,年产值1000万元。杜楼镇郝庄村办了4个造纸厂,吸收140名农民当工人,1985年造纸业人均收入900元。
印刷
民国23年,萧城只有沈富兴石印厂。民国30年建一小型印刷厂,为县抗日政府附属机构,承担县政府印刷布告,流通券之用。
民国38年2月,萧县推进社成立,附设印刷所,有旧油印机一部,从徐州印刷厂找来字盘一盘,主印布告。1952年购进园盘机一部,开印学生簿本等。1953年4月,印刷所改名印刷厂,交榨油厂代管,搬迁到萧城中山街北段路西,主印学生簿本、布告、发票等。
1957年,《萧县报》创刊后,印刷厂交报社管理,主印报纸,兼营其他业务。1962年《萧县报》停刊,转营零件排版和零件印刷。1985年有职工112人,年末固定资产原值43.6万元。产值61.7万元。年产印刷品6300万件,产品销售收入62.7万元,税金3.3万元。成本51.7万元,利润6.1万元。
黄口镇印刷厂始建于1958年,现只能印一些信封、信笺、发票、学生簿本等,有印刷机5台,每年印刷量1500万件左右。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