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妇女救国会
民国28年(1939)秋,萧县成立妇女救国会,组织系统分总会、区会、乡会、村会4级,村妇救会为基层组织单位,会员5人即可成立村会。下分若干组,每组5—10人。县妇救会成员有:孔真、张明、都志、陈一民、赵书林、戴宏慈、尹超群、王士美。6个区妇救会的负责人是:一区王淑贞,二区朱继英、龚敬英,三区王先梅、彭梅轩,四区张淑媛,五区申中月,六区庞玉、张世珍。同年冬,在四区梅庄举办妇女培训班,共办5期,培训250余人。学员为妇女干部和受封建势力迫害较深的妇女,多系青年。学习内容:一是进行抗战意义和形势教育;二是妇女要得到彻底解放,必须组织起来自己解放自己。学习结束,一部分分配到区乡做妇救工作,一部分回本村工作。
妇救会员有组织地开展抗捐、送信、送情报、送饭、做军鞋军衣、掩护同志、帮助动员参军、减租减息、教妇女识字、反对婆婆虐待儿媳,反夫权斗争等工作。民国29年,全县有妇救会员16.55万人(其中共产党员52人)。
县妇女救国会还成立了文艺宣传队,以文艺形式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民国30年4月随主力部队撤往津浦路东。
妇女会
民国33年8月,新四军四师誓师西进,萧、宿、永广大地区收复。9月,县妇女会成立。年底,全县每个村都配备了妇女主任,组织发动妇女揭露地主阶级的罪行,拥军支前。当时二区做军鞋2000多双,袜子2000多双,被子500多床。民国35年8月西撤,县妇女组织解体。民国37年11月,县妇女会和各级妇女组织恢复,广大妇女组织起来支援前线,组成后勤队,筹粮、磨面、做饭菜、缝补军衣军鞋,有力地支援了淮海战役。
妇女联合会
民国38年,本县各区、镇均配备了专职妇女干部。王华任县民主妇女联合会主任。1952年5月,召开萧县第一届妇女代表大会,选举成立萧县民主妇女联合会,各区设立分会。1958年元月改为萧县妇女联合会(简称妇联)。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县妇联组织停止活动。1973年建立“文革”期间的妇联组织,同年5月召开县妇女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五届县妇女联合会。
妇联的基层组织,1952年5月以前实行会员制,以后改为代表制,村设妇代会。1958年元月开始,乡(镇)建立妇女联合会。1985年,全县有13个区镇妇联、74个乡(镇)妇联、744个村妇女代表会。
县历届妇女代表大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