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五节 人民军队
红十五军第一师独立营
民国19年(1930)7月上旬,根据中央统一篇制,徐海蚌地区的农民暴动队伍编为红十五军,辖三个师。萧县的暴动队伍编为第一师,黄口暴动队伍编为红十五军第一师独立营,暴动失败后,番号取消。
湖西人民抗日义勇队二总队
民国26年,抗日战争开始,第五战区成立游击司令总指挥部,李明扬任总指挥。中共苏鲁豫皖特委通过统战关系与其联系,要求给予抗日武装番号,准以“湖西人民抗日义勇队”名义成立抗日武装。民国27年6月30日,徐西北区委调集湖西各县抗日游击队在丰县华山尹小楼会师,成立第二总队。总队长李贞乾、政委王文彬、政治部主任孙叔平、参谋长张如。萧县抗日武装编为第十五大队、十六大队、十七大队。10月,十八大队、十九大队,合编为湖西人民抗日义勇队二总队第三支队,支队长孙象涵,教导员尹侠僧。
民国28年元月,十七大队、十九大队升编至八路军山东纵队挺进支队。2月,二总队所属部队编为三个营、千余人枪。5月13日,该部在萧县梧桐改编为苏鲁豫皖游击七大队,大队长耿蕴斋,大队副孙象涵,政委蓝廷辉。7月,三营(营长孙象涵兼)随八路军苏鲁豫支队一大队东进,一营(营长李仁山)、二营(营长吴信容)编入八路军苏鲁豫支队三大队。
萧县常备总队
民国28年3月,中共萧县中心县委以萧县抗日民主政权的力量改造地方武装,成立萧县常备总队。该总队6个营,约3000人,总队长由彭笑千兼任,总队副赵永和,政治部主任纵翰民,参谋长李耀。民国29年2月,四营被刘瑞岐裹挟至陇海路北另立县政。3月,一、二、三营改编为萧县抗敌总队。4月,五营由沙风带到皖东北,编入苏皖纵队第一团。
萧县抗日游击支队
民国28年8月,萧县抗日游击支队(简称“萧支”)在蒋新楼成立。支队长吴信容,政委盂宪章,政治部主任崔文彬。初建时一个营,后发展为二个营。年底,宿西县相山大队编入“萧支”后,为三个营。总兵力约1500人,长短枪1300余支。不久,编为新四军六支队第三总队第七团。29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六旅十八团,同年12月12日,吴信容率十八团一营、二营七连及团直属队,伙同刘子仁、耿蕴斋叛变,改编为国民党部队。33年8月,该部在吴信元带领下起义,改编为新四军四师萧县独立旅,辖两个团。
萧县抗敌总队
该总队前身是县常备队。民国29年2月,刘瑞岐将常备总队第四营拉走后,中共豫皖苏区党委于3月将一、二、三营改编为抗敌总队。总队长耿蕴斋,政委李耀,政治处主任褚精益。辖三个营,兵力约1400人。同年8月,升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特务团。
萧县独立团
萧县先后成立过两个独立团。民国29年,中共萧县中心县委将春季反“扫荡”中组建的各区游击队集中整编,建立萧县独立团。团长赵海丰,政委李忠道(兼),政治处主任王静敏、参谋长康平。该团辖五个营,兵力约1700人。次年元月编入萧县独立旅。
1949年底,又成立萧县独立团,也称县大队。县委书记朱玉林兼政委,副团长吴胜,政治处副主任吴精忠。兵力近千人,1950年上调。
萧县独立旅
民国30年元月,成立萧县独立旅。旅长纵翰民,政委李忠道,政治部主任陈其五。该旅辖二个团,一团团长赵海丰,政委辛程,参谋长康平;二团团长孟振声,政委王静敏,副团长周纯麟。同年4月,该旅升编为新四军四师三十四团。
萧铜独立营
民国29年5月,苏皖纵队陇海支队一团团长孙象涵派二营营长亢为德、教导员朱德群带一个连回萧铜,后扩编为营的建制。亢为德牺牲后由顾寒星任营长。民国30年11月,改编为新四军四师九旅二十五团独立营,即萧铜独立营,仍简称“亢营”。全营四个连,一、二连活动在津浦路西,称“西亢”;五、六连活动在津浦路东,称“东亢”。民国31年8月,该营改编为萧铜总队。
萧铜总队
民国31年9月,萧铜独立营扩编为萧铜总队,总队长许西连,政委寿松涛,总队副顾寒星,政治处主任孙朝旭。总队辖三个营,兵力1500人,民国33年11月,升编为邳睢铜军区独立团,又称萧铜独立团。
萧县总队
本县先后三次组建萧县总队。民国33年11月萧铜县分建。萧铜独立团一营留在萧县,扩建成萧县总队,总队长许西连,政委孙明远,总队副扶廷修,副政委冯志方,参谋长刘为敬,政治部主任范文典。该总队辖三个营,1000余人。民国34年12月升编为四师十二旅三十四团。
民国35年,抽调战斗力较强的区、乡队组建新的萧县总队,总队长许西连,政委胡天喜,总队副刘为敬,政治部主任张庆怀。同年4月27日国民党军进攻尚口据点,副总队长刘为敬,政治处主任张庆怀等300多人牺牲,200多人被俘。仅20余人突围(参见“尚口战斗”)。
尚口事件后,华中八分区派范文典、薛光来萧县,调独立旅一个营重组萧县总队。该部全称为华中八分区萧县总队,对外又称萧县独立团。总队长许西连,政委胡天喜,总队副范文典,政治处主任薛光,参谋长李拂光。辖八个连,1000余人。民国35年10月,西撤途中,与永城县总队合编为萧永支队。
萧县县大队
该部于民国36年10月组建。大队长朱玉林,大队副孟庆祥,副政委种本增。辖4个连,700余人。次年3月升编至豫皖苏军区新五团,民国38年元月升编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十八军。
萧县独立连
民国37年11月,县城解放,原县大队上调,留下部分人员组成萧县独立连,连长张梦朗,指导员史静久。主要任务是保卫县委、县政府,看押罪犯、清剿残匪。1949年底升编。
萧县县中队
该队于1950年初组建,始称公安队,后改为武装警察中队。1966年7月,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萧县中队。该队原属萧县人民武装部领导,1976年元月奉命移交县公安局领导,1983年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萧县中队。该队设正副队长、正副指导员各一人。编制三个班,战士30余人,配备轻武器。主要任务是看押犯人,执行刑场任务,协助公安部门逮捕、押送罪犯。
民国19年(1930)7月上旬,根据中央统一篇制,徐海蚌地区的农民暴动队伍编为红十五军,辖三个师。萧县的暴动队伍编为第一师,黄口暴动队伍编为红十五军第一师独立营,暴动失败后,番号取消。
湖西人民抗日义勇队二总队
民国26年,抗日战争开始,第五战区成立游击司令总指挥部,李明扬任总指挥。中共苏鲁豫皖特委通过统战关系与其联系,要求给予抗日武装番号,准以“湖西人民抗日义勇队”名义成立抗日武装。民国27年6月30日,徐西北区委调集湖西各县抗日游击队在丰县华山尹小楼会师,成立第二总队。总队长李贞乾、政委王文彬、政治部主任孙叔平、参谋长张如。萧县抗日武装编为第十五大队、十六大队、十七大队。10月,十八大队、十九大队,合编为湖西人民抗日义勇队二总队第三支队,支队长孙象涵,教导员尹侠僧。
民国28年元月,十七大队、十九大队升编至八路军山东纵队挺进支队。2月,二总队所属部队编为三个营、千余人枪。5月13日,该部在萧县梧桐改编为苏鲁豫皖游击七大队,大队长耿蕴斋,大队副孙象涵,政委蓝廷辉。7月,三营(营长孙象涵兼)随八路军苏鲁豫支队一大队东进,一营(营长李仁山)、二营(营长吴信容)编入八路军苏鲁豫支队三大队。
萧县常备总队
民国28年3月,中共萧县中心县委以萧县抗日民主政权的力量改造地方武装,成立萧县常备总队。该总队6个营,约3000人,总队长由彭笑千兼任,总队副赵永和,政治部主任纵翰民,参谋长李耀。民国29年2月,四营被刘瑞岐裹挟至陇海路北另立县政。3月,一、二、三营改编为萧县抗敌总队。4月,五营由沙风带到皖东北,编入苏皖纵队第一团。
萧县抗日游击支队
民国28年8月,萧县抗日游击支队(简称“萧支”)在蒋新楼成立。支队长吴信容,政委盂宪章,政治部主任崔文彬。初建时一个营,后发展为二个营。年底,宿西县相山大队编入“萧支”后,为三个营。总兵力约1500人,长短枪1300余支。不久,编为新四军六支队第三总队第七团。29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六旅十八团,同年12月12日,吴信容率十八团一营、二营七连及团直属队,伙同刘子仁、耿蕴斋叛变,改编为国民党部队。33年8月,该部在吴信元带领下起义,改编为新四军四师萧县独立旅,辖两个团。
萧县抗敌总队
该总队前身是县常备队。民国29年2月,刘瑞岐将常备总队第四营拉走后,中共豫皖苏区党委于3月将一、二、三营改编为抗敌总队。总队长耿蕴斋,政委李耀,政治处主任褚精益。辖三个营,兵力约1400人。同年8月,升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特务团。
萧县独立团
萧县先后成立过两个独立团。民国29年,中共萧县中心县委将春季反“扫荡”中组建的各区游击队集中整编,建立萧县独立团。团长赵海丰,政委李忠道(兼),政治处主任王静敏、参谋长康平。该团辖五个营,兵力约1700人。次年元月编入萧县独立旅。
1949年底,又成立萧县独立团,也称县大队。县委书记朱玉林兼政委,副团长吴胜,政治处副主任吴精忠。兵力近千人,1950年上调。
萧县独立旅
民国30年元月,成立萧县独立旅。旅长纵翰民,政委李忠道,政治部主任陈其五。该旅辖二个团,一团团长赵海丰,政委辛程,参谋长康平;二团团长孟振声,政委王静敏,副团长周纯麟。同年4月,该旅升编为新四军四师三十四团。
萧铜独立营
民国29年5月,苏皖纵队陇海支队一团团长孙象涵派二营营长亢为德、教导员朱德群带一个连回萧铜,后扩编为营的建制。亢为德牺牲后由顾寒星任营长。民国30年11月,改编为新四军四师九旅二十五团独立营,即萧铜独立营,仍简称“亢营”。全营四个连,一、二连活动在津浦路西,称“西亢”;五、六连活动在津浦路东,称“东亢”。民国31年8月,该营改编为萧铜总队。
萧铜总队
民国31年9月,萧铜独立营扩编为萧铜总队,总队长许西连,政委寿松涛,总队副顾寒星,政治处主任孙朝旭。总队辖三个营,兵力1500人,民国33年11月,升编为邳睢铜军区独立团,又称萧铜独立团。
萧县总队
本县先后三次组建萧县总队。民国33年11月萧铜县分建。萧铜独立团一营留在萧县,扩建成萧县总队,总队长许西连,政委孙明远,总队副扶廷修,副政委冯志方,参谋长刘为敬,政治部主任范文典。该总队辖三个营,1000余人。民国34年12月升编为四师十二旅三十四团。
民国35年,抽调战斗力较强的区、乡队组建新的萧县总队,总队长许西连,政委胡天喜,总队副刘为敬,政治部主任张庆怀。同年4月27日国民党军进攻尚口据点,副总队长刘为敬,政治处主任张庆怀等300多人牺牲,200多人被俘。仅20余人突围(参见“尚口战斗”)。
尚口事件后,华中八分区派范文典、薛光来萧县,调独立旅一个营重组萧县总队。该部全称为华中八分区萧县总队,对外又称萧县独立团。总队长许西连,政委胡天喜,总队副范文典,政治处主任薛光,参谋长李拂光。辖八个连,1000余人。民国35年10月,西撤途中,与永城县总队合编为萧永支队。
萧县县大队
该部于民国36年10月组建。大队长朱玉林,大队副孟庆祥,副政委种本增。辖4个连,700余人。次年3月升编至豫皖苏军区新五团,民国38年元月升编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十八军。
萧县独立连
民国37年11月,县城解放,原县大队上调,留下部分人员组成萧县独立连,连长张梦朗,指导员史静久。主要任务是保卫县委、县政府,看押罪犯、清剿残匪。1949年底升编。
萧县县中队
该队于1950年初组建,始称公安队,后改为武装警察中队。1966年7月,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萧县中队。该队原属萧县人民武装部领导,1976年元月奉命移交县公安局领导,1983年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萧县中队。该队设正副队长、正副指导员各一人。编制三个班,战士30余人,配备轻武器。主要任务是看押犯人,执行刑场任务,协助公安部门逮捕、押送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