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书院 义学 私塾
书院
本县龙城书院有新旧之分。旧龙城书院建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道光年间改为文昌宫。新龙城书院建于道光十八年(1838),由绅士张红渠捐地800亩,城宅一所,在城内建成。后经董事张省斋改建,计有瓦房49间,草房2间,学田4331亩。经费不足时由县补助,或由地方绅士捐资。从同治七年(1868)起,知县顾景濂每年拨一部分公款用于书院课试。至光绪年间,清政府内忧外患,书院渐趋衰落。光绪二十八年(1902),龙城书院改为县立小学堂。
义学
是清末民初时的一种免费识字学校,主要教授《百家姓》、《千字文》、简易珠算等。其经费来源于地方士绅捐资或寺庙田产。道光年间,本县旧龙城书院改为文昌宫,其西院设义学,有田产130亩,为本县义学之始。同治七年(1868),全县增设义学8处:龙城、帽山寨、魏家寺、张大屯、大吴集、陶家楼、瓦子口、北王楼。
私塾
私塾是科举教育的初级阶段。民国初,学校渐增,但仍有私塾,“双轨”并存。民国18年(1929),县教育局禁设私塾,限制其发展。民国20年,全县私塾登记在册的18所,学生254人,但未登记者较多。民国24年,江苏省教育厅进行私塾调查,查明萧县有私塾391所,其中改良私塾66所,未改者325所。塾师393人,甲等9人,乙等6人,丙等378人,学生4033人。抗日战争中,三方政权并立,有私塾200余处,学生5000余人。民国34年,有私塾61处,学生744人。次年,国民政府明令取缔私塾,将部分私塾改办成学校。不久,私塾在本县消失。私塾学生在不同时代出路不同,清代应县府试而入仕途,民国以后投考高等小学堂,但多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就业。
本县龙城书院有新旧之分。旧龙城书院建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道光年间改为文昌宫。新龙城书院建于道光十八年(1838),由绅士张红渠捐地800亩,城宅一所,在城内建成。后经董事张省斋改建,计有瓦房49间,草房2间,学田4331亩。经费不足时由县补助,或由地方绅士捐资。从同治七年(1868)起,知县顾景濂每年拨一部分公款用于书院课试。至光绪年间,清政府内忧外患,书院渐趋衰落。光绪二十八年(1902),龙城书院改为县立小学堂。
义学
是清末民初时的一种免费识字学校,主要教授《百家姓》、《千字文》、简易珠算等。其经费来源于地方士绅捐资或寺庙田产。道光年间,本县旧龙城书院改为文昌宫,其西院设义学,有田产130亩,为本县义学之始。同治七年(1868),全县增设义学8处:龙城、帽山寨、魏家寺、张大屯、大吴集、陶家楼、瓦子口、北王楼。
私塾
私塾是科举教育的初级阶段。民国初,学校渐增,但仍有私塾,“双轨”并存。民国18年(1929),县教育局禁设私塾,限制其发展。民国20年,全县私塾登记在册的18所,学生254人,但未登记者较多。民国24年,江苏省教育厅进行私塾调查,查明萧县有私塾391所,其中改良私塾66所,未改者325所。塾师393人,甲等9人,乙等6人,丙等378人,学生4033人。抗日战争中,三方政权并立,有私塾200余处,学生5000余人。民国34年,有私塾61处,学生744人。次年,国民政府明令取缔私塾,将部分私塾改办成学校。不久,私塾在本县消失。私塾学生在不同时代出路不同,清代应县府试而入仕途,民国以后投考高等小学堂,但多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