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业余剧团
本县最早的业余剧团是民国10年(1921)县城的京剧“子弟班”。民国18年民众教育馆成立后,改为“春雪京剧社”,由民众教育馆组织活动,遇节日和喜庆事项作公开演出。演出剧目有《卖油郎》、《九江口》、《捉放曹》等。民国27年5月停止活动。解放后,原部分演员组成“晨光京剧社”,配合中心工作开展活动,不久停止。
民国17年,县城市民集资组织了梆子戏班,取名“联欢社”。演出剧目有《断桥》、《二进宫》、《韩湘子出家》等。民国27年5月停止活动。日本投降后,部分人员重新组织开展活动,五十年代初终止。
本县农村业余剧团解放初期最为活跃。组织最早的是“梁河剧团”(原属梁河乡,现属黄口区),以梆子唱腔演现代戏,剧目有《穷人恨》、《三世仇》等。1949年,全县有25个业余剧团,1950年增加到45个,1953年85个,1956年达121个,所有区乡和较大集镇都有业余剧团。其中大多数演唱梆子戏,少数演柳琴、花鼓、四平调和坠子戏。演出的剧目除一些古装戏外,还有《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等现代戏。演出水平较高的有陶楼等10多个业余剧团。“文化大革命”中,粮食局、商业局、五·七煤矿等业余文艺宣传队也较活跃。业余剧团和文艺宣传队大都配合政治形势进行宣传。经费由主办单位自筹,演员农忙务农(做工),农闲时集中排练,区镇文化站进行业务指导。最近几年,城乡人民文化生活结构和欣赏水平有较大变化,业余剧团数量减少,仅有陶楼、张庄寨、新庄等10多个基础较好的业余剧团坚持活动。
专业剧团
1.萧县梆剧团该剧团的前身是华山剧团,1953年划归砀山县,改为砀山二团,次年调归萧县,始称萧县梆剧团。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剧团停止演出。后以“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名义进行宣传。1968年恢复演出,但仅演改编的“样板戏”,1969年,剧团被撤销,大多数演员改行调入各企业单位。1971年,由原剧团部分演员和新从县文化训练班中挑选的学员组成萧县文工团。1977年,恢复县梆剧团。该剧团唱腔初为山东梆子,1958年后改唱河南梆子。五十年代窦广田主演的《芦花荡》、《阴阳判》,于超兰主演的《闯幽州》,董兰香主演的《梁红玉》,六十年代马凤霞主演的《王昭君》,杨玉芬主演的《红珠女》,在皖北及徐州附近享有较高声誉。1963年开始排演现代戏,剧团以陈词、杜霞云创作的《小店内外》、杜霞云创作的《要彩礼》参加安徽省文艺会演获奖。在县级以上文艺会演中,萧县梆剧团多次获奖。1975年,由张遵赏创作,该剧团演出的《两张发票》获宿县地区文艺会演创作、演出一等奖,并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成彩色舞台戏曲片在全国放映。1979年,该剧团演出的《前夜》获宿县地区文艺会演表演一等奖。1981年,张芹创作、该剧团演出的《拆篱笆》,获宿县地区文艺会演演出一等奖。
2.萧县坠子剧团《中国大百科全书》记载,坠子戏起源于萧县,创始人李教皊、杜庆祥。开始由王重金、陈兴兰和杜庆祥等10余人,于民国31年自由结合组成“大扬琴”班,在萧县西北一带活动,受到劳动人民的欢迎。民国33年,吸收坠子艺人史凤霞、李教皊参加,在李教皊倡导下,由演唱琴书改唱坠子,并改名为“道情班”。1950年,改为萧县道情剧团,次年,再改名为萧县曲艺实验剧团。1956年,由杜庆祥、陈元孝、丁德昭创作的《小菜园》、《红石山》参加了蚌埠地区第一届戏曲会演,同年,《小菜园》被选拔参加省首届戏曲会演,获得剧目创作二等奖。杜庆祥获表演艺术二等奖、朱月梅获表演艺术三等奖、刘元芝获名誉奖,刁教云获乐师奖,1959年该剧团上调省,改名为“省坠子剧团”。同年,又以新创作的《小包公智斩赵横》参加省举办的向国庆10周年献礼演出,获得好评。长期以来,该剧团博采众家之长,形成自己独特风格,保留节目有《小菜园》、《小包公》、《李白醉酒》、《换亲》、《海瑞》等。
3.萧县文工团1958年秋成立,有演员60人,以演出歌舞歌剧为主。如《洪湖赤卫队》、《稻改喜事》、《打猪草》等。1961年升级为宿县地区文工团。1962年文工团撤销,人员分散到其它剧团。
4.萧县杂技团有演员40人,1960年底调归淮北市,后撤销。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曲艺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