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曲种
1.坠子原是一种曲艺演唱形式,搬上舞台后称为坠子戏。演唱时以坠胡伴奏为主,富有表现力。在演唱形式上有单口坠子和多口坠子,配有小八角鼓的叫弦子鼓。演唱时,艺人手执简板,边打边唱。其唱腔板式有:平板、连板、散板、摇板、花腔平板等。早在四十年代,本县著名演员刘元芝、郭合银、李元同、高明兰的演唱就风靡一时。
2.大鼓本县大鼓属北路大鼓,因演唱时配以犁铧简,又称犁铧大鼓,解放后称淮北大鼓。七十年代初期,配以乐器,效果更好。其板式有:四六板、二八板、寒韵等。目前,在农村集镇还是常见的一种表演形式。
3.琴书据传,本县琴书是200年前由山东传入的。它的主要伴奏乐器有洋琴、坠子、三弦、软弓、古筝、三项板等。琴书分“东路”、“南路”,本县琴书属徐州琴书,是“南路”的支系。其特点是板式多样,曲调明快。琴书又叫洋琴,因演出方式不同,分为三种:①用坠子、京胡、三弦伴奏,数人演出的叫琴书;②搬上舞台,化装演出的,叫大举琴;③一人边拉丝弦、打手坠,边脚踏梆子演唱的,叫丝弦。
4.丝弦有单人和多人演唱。主要乐器是丝弦,配以简板。演唱前先奏曲,如“百鸟朝凤”。曲调大体与琴书相同,常与洋琴配合演唱。单独演唱的节目多为中篇,如《王天保下苏州》、《王汉喜》等。
5.渔鼓相传明清时本县己有,本世纪三十年代最为昌盛。开始是用竹筒边拍边唱,作乞讨之用。后发展为渔鼓。为一长筒形,直径约5厘米,长1米,由艺人怀抱自拍自唱。传统渔鼓唱腔单调。七十年代配以弦乐,曲调壮美。本县艺人薛本信演唱的薛派渔鼓,在曲调、表演上很有特色。
6.评书评书又称评话,演出道具简单,只需一块醒木或扇子。演技上与单口相声相似,有说、学、逗、唱,讲究喷口、贯口、连口,表演上要求有手、眼、身、面、步的功夫。
曲艺队伍
本县素有“曲艺之乡”之称。坠子、渔鼓、琴书、大鼓、三弦、评书等说唱艺人遍及城乡,每逢庙会集日,曲艺艺人云集于市,各显神通。解放初期,仅萧、黄两镇统计,就有曲艺人员70余人。1958年成立曲艺协会时,参加协会会员105人。“文革”期间解散了协会,到1979年恢复。全县曲艺人员经考核发展305人。其中以坠子演员刘元芝、李元同称著。刘元芝在1956年全国曲艺会演中演出的《李逵夺鱼》获奖并发表。李元同在1958年安徽省曲艺会演中演唱的《走马荐诸葛》获奖。此外陈凤英的大鼓《一枪响》,朴玉兰的坠子《三封信》也在1958年省曲艺会演中获得演出奖。其他如郭合银、曹月英的坠子,金歧山的评书都有较高的演技。1964年,学习“乌兰牧骑”,由老艺人与招收的学员结合成立20多人的曲艺队伍,在全县农村巡回演出,“文化大革命”中解散。1975年,为宣传“学大寨,赶郭庄”,重建了曲艺队。1978年后,演员或调出,或退休,仅剩4人,1985年,又建立曲艺培训班,招收学员17人。
书场
建国前至1956年,说书演唱的艺人经常演出的场所,由于场地固定称为说书场。萧城2处,黄口1处,集市逢会时,临时开辟的书场更多。1956年县城始建曲艺馆,在广场西有屋5间,内设木凳,可容纳200余人。1970年,艺人全部下放回家,说书场移交县体委,1972年拆除。1978年,在淮海路筹建曲艺馆,次年元旦建成。该馆建筑面积611平方米,内有舞台及320个座位,是县城曲艺活动的中心。
上一篇:第一节 戏剧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